首頁

專欄

月月好讀—達海爺爺的木雕

月月好讀—達海爺爺的木雕

文‧洪宏  圖‧玉山社

2020 3月

布農族部落廣泛分布在臺灣中央山脈,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分布海拔最高的民族。以人口而言,是臺灣原住民族中的第四大民族。

布農族人以「Bunun」一詞稱呼自己,在布農族語中,即代表「人」的意思,也泛指全人類。布農族的祭典中,以「射耳祭」最具代表性,祭典裡吟詠的「祈禱小米豐收歌」更有獨步全球的八部和音,被譽為人間天籟。

達海爺爺是位布農族耆老,族名拼音為「Tahai Ispalalavi」,中譯「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現居於布谷拉夫,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達海爺爺出生於日治時期,是布農族郡社群的文史工作者和雕刻工藝家,曾兩次榮獲全國原住民木雕獎。早年苦於不識字,只能口述文史,學會羅馬拼音與認字後,便開始彙整撰寫布農族的文史記憶;力求還原歷史真相,不讓後代遺忘布農族過去經歷的故事。除了大量文字創作,達海爺爺更自學雕刻,將歷史文化以木雕、石雕呈現,傳承文史記憶。 


原來,達海爺爺的木雕作品在許多人的協助下,預計在臺東生活美學館展覽,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布農族的文化。

但是,看著達海爺爺拄著拐杖的模樣,比勇心想,達海爺爺要怎麼自己搬這些木雕呢?他決定伸手幫忙。

「達海爺爺,我們幫您整理,好嗎?像那些擺在上面的木雕,就讓我們幫您搬下來。」

「好啊,謝謝你們。你們是很乖的孩子。」 


比勇跟阿郎把木雕搬到達海爺爺的客廳裡,認真地把木雕擦乾淨。

達海爺爺看著他們認真的模樣,想到自己小時候主動幫長輩曬玉米和上山打獵的情景;而他也最喜歡盤坐在長輩腳邊,聽長輩說布農族的故事。

長輩說,古老的傳說是祝福,是祖先們遺留下來的美好禮物。 


達海爺爺向孩子們談起他投入雕刻的經過和木雕展的布置,比勇跟阿郎聽故事聽得好著迷。

他們向達海爺爺拜託,希望達海爺爺能夠讓他們參與木雕展。 


達海爺爺向眾人致詞:「謝謝大家來參觀。我的每一個木雕都在傳遞布農族的文化、歷史,還有祖先的智慧。希望大家可以從我的作品裡,得到寶貴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是哪一個族群,或是哪一個國籍,每一個人都要學習自己的文化和接納其他人的文化。」

我年紀很大了,不像以前可以隨意上山下海。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傳承我們的文化跟歷史記憶,不要害怕辛苦,也不要害怕勞累。」 


比勇跟阿郎認真地記住達海爺爺的話。他們希望長大後,可以延續達海爺爺的心願,學習自己的文化和接納其他人的文化。

還有,做一個年輕人應該做的事——傳遞祖先的文化知識,像是接力賽,一代傳一代。

 

書名: 達海爺爺的木雕

作者:

文‧洪宏   

圖‧陳彥儒

族語翻譯‧王武榮

定價: 320元     

頁數:287頁

出版: 玉山社  

說明:本書為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108年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補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