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華》第二十一卷第九期(八十五年國內版九月號)上驚見「黃禍」一詞,不禁心有戚戚焉。《光華》素以析事精闢文字淺白著名,但竟為了玩弄文字秀,不假思索的引用一個含有對中華民族極有侮辱並有嚴重種族歧視的名詞,實在是一個遺憾。
「黃禍」一詞,源於一二四一年的歐洲,它是對蒙古人的一種稱謂,含有野蠻、凶殘、非我族類……等意義,民族歧視性很顯然,今天,在這些意義外,還代表了歐洲的黑暗時代、一段野蠻的歷史文化,所以「黃禍」並不是一個恭維的名詞,對歐洲人來說,更是一段傷心史,中國人自引「黃禍」一詞,除了羞恥自己外,還有何意義?
一二三七年元月,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西征,拔都行軍的路線,大致與今天的西伯利亞鐵路線相似。
拔都軍威強盛,一路勢如破竹,同年下莫斯科,一二四○年底下基輔,俄羅斯大軍不敢與之接戰,就逃之夭夭了,由此可見蒙古大軍的聲威。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凡是在城牆以弓矢箭石抵抗蒙古軍的,破城之時,就燒殺三日。但是,對守軍而言,哪有家鄉有難不起而抵抗的?所以拔都大軍所過之處,無不燒殺殆盡,千城萬邑都付之一炬。
拔都所用的戰術相當殘酷,不論降與俘,一概不留活口,因此死屍遍野這也是俄羅斯大軍不敢輕攖其鋒的原因。
「黃禍」是歐洲人為蒙古人的這一段野蠻歷史所取的名字,本來就不尊重蒙古人,更與中國人無關,我們雖說蒙古人是中國人的一部份,但元朝在一二七九年才正式在中國建國,拔都西征與中國人無關,因此這個歐洲人羞辱蒙古人的名詞與我們中國人也無關,我們中國人更沒有理由自己把這個侮辱性名詞,強拉在自己身上。
編按:1.「黃禍」一詞,的確起源歐洲白人對亞洲黃種人帶有「仇視」的稱謂,多年以來也一再被引用於中國人在他鄉遭誤解或仇視的情形,光華作者所以引用該詞,主要是基於後者,探看今日眾多亞裔移民在澳、紐所面對的仇外情緒,故特以引號括住黃禍一詞,以表示該名詞本身的爭議性。
編按:2.本刊上期「象牙交易開放了」一文,經「台北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來電指出,目前只有辛巴威、那米比亞、波札納等三個國家的大象被准許由保育名錄第一類降級為附錄二類,因為在非洲,這三個國家的大象族群數量多年來維持穩定、保護程度也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