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的舞台,台灣從不曾缺席。
本期《光華》封面故事,即有藝術、醫療、原住民與網路科技團體,以自身專業領域出發,向國際分享台灣經驗。
「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在原住民青年洪簡廷卉的帶領下,自發籌組團隊,站上國際,為原住民議題倡議發聲。
來自捷克,致力促進國際劇場人才交流的國際劇場組織「OISTAT」,1997年相中台灣的區域優勢,將總部移師台灣,由平均30歲的在地團隊擔綱,搭起東西方劇場界的交流橋梁。
網路社群「g0v零時政府」秉持合力協作、自主開放精神,在短短4年間累積的寶貴經驗,不僅為香港、西班牙等民間組織所用,更使台灣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公民科技社群。
「罕見疾病基金會」近二十年來,致力關心罕病患者,改善醫療環境。多年來的努力樹立典範,吸引鄰近國家前來借鏡。
走入世界,從醫療、藝術,以至科技……,每處的角落,都有來自台灣的貢獻。
* * *
藏在血液中的叛逆因子,無畏傳統開創新局的企圖,彷彿是跨世代藝術創作者共有的特質。
甫榮獲2017年行政院文化獎,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的劉國松打破傳統,揉雜中西,獨創「抽筋剝皮皴」技法,開創出現代水墨新視野;而何景窗、高一民、林國慶等新世代,則醉心淵遠流長的漢字美學,為詩寫字,或翻轉文字,在筆劃間注入新意。
劇場界同樣有人一心挑戰自己。扎根嘉義,成軍14年的「阮劇團」,以台語演繹西方劇作經典,繳出最具「台灣草根味」的表演藝術。
傳統的窠臼,從未侷限他們。關於創作,一如知名導演侯孝賢所說:「找到限制,才能找到自由」。
* * *
漫步台北,曲折蜿蜒的巷弄市井、優雅僻靜的庭園雅舍,在在留有歲月的容顏。
坐落於台北萬華,興建於日據時代的新富町市場,經過改造修建後,再次重獲新生。馬蹄形的建築外觀、內部明亮的空間,讓人彷若回到82年前市場開張,人聲鼎沸、生猛有勁的那刻。
與北投溪水潺潺相伴,走入一代草聖于右任度過晚生的「梅庭」,和洋式屋宅裡,筆墨字跡點綴其間,彷若未乾;庭院外,傲梅成蔭,暗香猶存,這是後人領略于右任一生風範,最好的場所。
* * *
七月《光華》,128頁,篇篇文章的字裡行間,記錄的是藝術家、NGO等,以行動和熱情守護腳下一方土地,只期不違初心的真實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