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產養殖起源甚早,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台南沿海地區就有虱目魚的養殖,數百年來台灣的漁民一直靠天吃飯,拓土墾塭、與風浪搏命,非常辛苦。而由於各地漁業發展歷程的不同,加上台灣南北部礁岩底質,海岸曲折且離天然漁場近,大小漁港眾多;西部海岸地勢平坦易積淤泥沙,東部則懸崖斷壁,適合建港的地點不多,因此呈現南北多、東西少的景況。
隨著大環境及世界潮流的演變,台灣近海漁業從生產型逐漸轉變成保育型,漁港也跟著轉型,諸如宜蘭縣從北而南,可以一覽石城、大里、大溪、梗枋等小型漁港,隨處可見小型漁船在港邊停泊;以休閒為主的烏石漁港,則以賞鯨、品嚐海鮮聞名,旅人如織;還有提供中大型漁船卸魚及補給的蘇澳漁港……等,尤其近年來在國際吹起永續漁業的觀念後,以定置漁網為主的漁法則逐漸受到重視。
而漁港是迎向海洋的起點,也是地區漁業的展示窗,從漁港的型態、漁船的種類、魚貨交易可以清楚描繪當地漁業、漁村的生活概況。本期《光華》從鬼頭刀、旗魚、虱目魚到採蚵產業,帶您一探台灣漁業文化的在地發展,也透過本期報導,讓讀者從單純消費以外的角度,就生活面、生態面、文化面,全方位地來感受並體會它所代表的意義。下次當您逛漁港或漁村,在下手採買之際,不妨多留意分辨一下,各觀光漁市漁獲種類有哪些?是現流的?養殖的?近海的?還是遠洋的?增添您到全台各地旅遊時的深度,也提升您對台灣海域的認識與了解。
此外,本期《光華》帶您走訪台灣最長的河川──濁水溪,從物產、節慶等人文視角,訴說這條屬於台灣的母親之河。其他還有包括為黑白老照片上色的專題、2023年亞太永續博覽會的亮點、和平島的前世今身……等等,從各個角度,發現台灣的美好,也讓本期充滿「海味」的報導,持續拓展並豐富您的視野。因為漁港不僅是漁業的基地,也是海洋休閒遊憩、海洋知識教育的據點,而身為海島國家中的一分子,要認識海洋、擁抱海洋,就從「漁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