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堂研發的科學中藥廣為人知,但鮮為人知的是,創辦人許鴻源秉持「藥物醫人身,文化治人心」的理念,一生默默收藏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不為名也不為利,只想為社會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後人承繼許鴻源那顆愛台灣的心,經過幾十年的守護,終於將這批橫跨百年的收藏從美國送回台灣,讓台灣更好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順天收藏是一個愛的故事」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如此形容。收藏家許鴻源從愛惜藝術家的心出發,抱著要為台灣留下文化資產的理想,開始他的收藏行動。即使已在1991年過世,但他的夢想仍持續發酵,兒子許照信承繼了父親的遺願,以家族之力守護作品。許鴻源有愛、許照信有心,成就了這段佳話。
許鴻源(左)傾畢生之力收藏畫作,一心想為台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圖為畫家李梅樹所繪之〈許鴻源博士夫婦〉。
一切都是因為愛
1953年順天堂藥廠創辦人許鴻源收藏了好友廖繼春的作品,開始了他的收藏行動。在廖繼春鼓勵下,許鴻源透過收藏來支持藝術家持續創作。1950年代五月畫會發起人之一的郭東榮,赴日留學時,許鴻源便以購畫來贊助,陸續收藏了十多幅作品。懷抱著尊重的心意,不論創作者的名氣大或小,許鴻源收藏畫作從不殺價,還會仔細記錄收藏的細節,連與藝術家往返的書信他都細心珍藏。女兒許純真回憶父親,笑說他常常跑到師大看學生的展覽,然後再偷拿媽媽的支票去跟學生買畫。
從最初的疼惜、欣賞,事業逐漸有成後,許鴻源進一步思考「身為台灣人的一份子,我愛故鄉,對台灣能有什麼貢獻?」因而決心盡他所能收集台灣畫家的作品。1979年許鴻源開始有系統地以謝里法的著作《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為參考,將書上所列的藝術家都納入收藏範疇。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同時也是「順天藏品歸鄉展」的策展人蕭瓊瑞解釋,1950年代的台灣,大環境艱困、局勢不穩,但許鴻源卻在這樣的時局就開始收藏。台灣公家的第一間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年才成立,許鴻源的民間收藏行動,整整比官方早了30年,補足許多官方典藏不到的缺憾。
即使後來許鴻源移居美國,他仍一心掛念著家鄉,當時許多旅美的年輕藝術家,例如梅丁衍、薛保瑕、許自貴等,都曾受到許鴻源以收藏作品的方式支持。如今這些藝術家們都在台灣的美術館、藝術學院等任居要職,影響著台灣藝術的發展。而許鴻源的收藏,也讓台灣社會得以窺見藝術家的藝術養成。
許照信(左1)與陳飛龍(右1)在美國成立順天美術館,攜手守護收藏。圖為順天藏品歸鄉前舉辦告別展,邀請美術史學者蕭瓊瑞(左2)共襄盛舉。(蕭瓊瑞提供)
接續醞釀的夢想
許鴻源晚年得了癌症,更是把握僅剩的時光積極尋畫。某日他在報紙上看到藝術家陳飛龍在長堤大學展覽的報導。陳飛龍小時候居住在台南看守所附近,偶爾會在天亮前聽到槍決的聲響,扣連自己移居美國後聽聞有關二二八事件、美麗島運動等台灣社會運動的細節,以此為靈感創作了雕塑作品〈黎明時刻〉。對比追求自由民主的勇敢,抗爭者在面對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刻,內心仍會恐懼不安,陳飛龍以三張面目扭曲的臉孔,象徵台灣曾有過的苦難。許鴻源受到作品裡滿溢著對台灣的關懷而感動,向陳飛龍表達收藏的想法,邀請他到順天的漢方醫藥研究所詳談。
陳飛龍怔怔地看著辦公室裡,到處堆滿了收藏的作品,許鴻源一見如故地向陳飛龍分享自己的夢想,「這些都不是許家的財產,有一天要交回台灣。」他看著眼前這位插著鼻導管、拖著氧氣瓶的老人,竟有如此宏願,「他還沒開口,我就已經走進他的夢裡了。」
投緣的兩人,成了忘年之交,許鴻源託陳飛龍替自己製作雕像,因為他想看著自己的夢想實現,陳飛龍向許鴻源承諾「會盡力幫忙完成你的夢想」。兩人結識一年多後,許鴻源過世,夫人許林碖與兒子許照信承繼許鴻源遺願,有意在自家廠區興建一座美術館,陳飛龍自願無償協助張羅美術館的興建事宜,連隔間都是他親手做的。1993年順天美術館在美國加州爾灣市成立,第一檔展覽便以「美麗島上的新美術運動」為主題,將許鴻源的收藏展現在世人面前。
除了展示許鴻源的收藏,順天美術館也無償替台灣藝術家舉辦展覽,聽聞許鴻源未了的心願,藝術家們深受感動,甚至在展覽結束後將作品捐出,像是廖修平、洪瑞麟、鄭榮得的一些作品便是這樣納入順天收藏,彷彿印證了許鴻源生前曾說:「我長眠了,但我還在做夢。」
國美館舉辦「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讓民眾看見台灣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凝聚大家愛這塊土地的心。
乘著綠光,牽手回台
守護順天收藏20多年,許照信和陳飛龍始終謹記著許鴻源的交代,「這不是我們的資產,等台灣情況比較好,你要拿回去台灣。」他們不斷地尋找合適的時機,但始終沒有結果。
直到2017年,因緣際會與當時的文化部長鄭麗君接觸,聽聞她想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的文化政策。鄭麗君的願景打動了許照信他們,決定將順天收藏捐給文化部,力挺鄭麗君的理想。
為促成順天收藏回台,鄭麗君甚至自掏腰包前往美國拜訪順天美術館,與許照信詳談收藏規畫,並簽署捐贈意向書。陳飛龍分享了一個小插曲,在結束整日的協商訪談後,一行人到長堤市的海邊看夕陽,鄭麗君說了一個綠光的傳說:在夕陽西下最後一剎那的光是綠色的,看到綠光就能找到心裡的幸福。引起大家滿心期待,豈料突然一片烏雲從中間遮住,大夥正擔心看不到綠光的時候,沒想到因為雲層的關係,反而出現了兩道綠光。陳飛龍笑說,「這是一個緣分,第一道綠光就是自己的幸福,第二道是對台灣人的幸福,因為綠光,鄭部長就帶著順天收藏回家了。」
順天收藏的內容豐碩,包含超過一世紀的藝術家,成為完整台灣藝術史一塊重要的拼圖。
共創名為台灣歷史的畫
2019年在順天收藏歸鄉的開箱記者會上,鄭麗君說:「許博士早在40多年前,就為我們預約了一個重建的工程,有一天他的作品回鄉,要來提醒我們這個國家,提醒我們要認識我們自己,擁有自己完整的記憶,才擁有我們自己的靈魂。」
經過一年的整理修復,負責託管順天收藏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舉辦了「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策展人蕭瓊瑞表示,順天收藏的內容豐碩,共有195位藝術家,從1871年的石川欽一郎到19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藝術家,橫跨超過一世紀。依照藝術家的出生年份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1920年前出生的蓊鬱、1921~1935的豐采、1936~1944的斐然,以及1945年以後出生的初炳。讓民眾跟著順天收藏的腳步,走一趟時空的長廊,透過畫作認識台灣的美術史,更看到台灣人如何在時代下生存。
為讓觀眾感受許鴻源收藏面向的廣度,蕭瓊瑞以每位藝術家至少展出一件作品為原則,再依藝術性及特殊性挑選,最後共展出200多件作品。像是第一展區裡的廖繼春,他運用紅黃綠這些台灣民間如歌仔戲常出現的鮮艷色彩,以大膽的色彩語彙,捕捉春天來臨的生機,畫出了明麗而不俗艷的〈公園一隅〉。
又或是惜畫如金,一生不賣畫的李梅樹,被許鴻源一再拜訪,甚至準備治胃疾中藥的誠心打動,不僅讓許鴻源收藏三件作品,還為許鴻源夫婦畫了肖像。蕭瓊瑞表示,自印象派以來,畫家就參考照片來創作,但以不能畫得像照片為原則;李梅樹卻打破成規,甚至比西方的照相寫實主義還早了近十年。
不分族群、背景,在許鴻源眼中都是自己人。他收藏許多大陸來台畫家的作品,例如筆名耳氏的陳庭詩,以台灣的甘蔗板創作版畫〈日與夜/太陽與月亮〉,運用抽象的圖騰及紅黑金三種顏色,加上甘蔗板粗糙的紋路,讓畫面充滿張力,「作品既現代又傳統,既自然又有人文,表達一種宇宙撞擊的強烈力量。」蕭瓊瑞解釋。
順天收藏跨越世代,充實了美術史的發展脈絡。第四展區裡的藝術家出生於戰後,見證了台灣政經發展,對於自由民主的追求,使得藝術家們創作的題材、形式奔放不拘。例如,藝術家梅丁衍擅長以綜合媒材創作具省思意味的作品,他在留美期間創作的〈為什麼小提琴殺了琴師〉,將小提琴化作弓箭,讓樂器變成武器,作品寓意深遠。
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思考,也成為新世代藝術家的創作素材。例如1980年代出生的藝術家鄭榮得,是居住美國的華僑二代,他的作品〈Pek-tio̍h,無路可退〉,畫了一個戴著動物面具的年輕人,身上的黑衣繪著台灣民主國的黃虎旗,反映創作者對台灣歷史的重新思考。透過藝術品能看到每個世代在乎的事情,蕭瓊瑞認為,台灣已進入足以稱作「文藝復興」的時代,要讓藝術家成為歷史的榮光以及文明的標誌。藉由順天收藏的展示,讓台灣民眾回到共同的出發點,彼此的理解和接納,讓台灣進入一個文化重新凝聚的時代。
許鴻源為每件作品寫下收藏小卡,並悉心保存相關剪報、書信等,留下珍貴的研究史料。
把夢做大,讓台灣更好
雖然海外存珍展因疫情的關係已經閉展,但國美館建置了線上藝廊,將展覽現場化為虛擬實境,透過網路就可以欣賞360度環景,還能點選作品解說。除此之外,國美館也建置「臺灣美術拼圖順天收藏」的網站,將順天收藏數位化,民眾可以上去查找藝術家、作品、文獻等,讓順天收藏有更多的應用。
有了順天收藏的拋磚引玉,礦工畫家洪瑞麟的兒子洪鈞雄,也主動請陳飛龍協助牽線,將父親的作品捐贈文化部,目前國美館正進行修復研究工作,預計明年舉辦相關的展覽。
國美館典藏組組長薛燕玲常會跟前輩畫家的後人說,作品擺在家裡只能自己欣賞,捐給國家就是屬於全民的財產,讓美術館將作品展現到世人面前,藝術家與作品的影響力才能更為綿長。許照信形容順天收藏回台灣,就像女兒找到好女婿,看著打包後空蕩蕩的典藏庫,他說就像嫁女兒一樣,有點捨不得,但想到她更好的將來,心裡就替她歡喜。
這幾年重建台灣美術史的文化工作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展開,近年台灣陸續推出許多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展覽,諸如「不朽的青春 ─臺灣美術再發現」、「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展」,到順天藏品歸鄉展等,都引起各方的關注與討論。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回望歷史,了解台灣曾走過的足跡,思考未來要往哪裡去, 也許正是這個世代台灣人的顯學。
圖為藝術家郭東榮寫給許鴻源的親筆信。
〈公園一隅〉(廖繼春,1902~1976)
〈廟前〉(陳進,1907~1998)
〈戰後(三)〉(陳澄波,1895~1947)
〈渡船〉(席德進,1923~1981)
〈月〉(金潤作,1922~1983)
〈討海人〉(陳輝東,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