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包的究極
位在華西街夜市裡的「源芳刈包」,從1955年開業,是已經超過一甲子的老店,也是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名店。老闆吳黃義每天早上六點到環南市場採買當日的豬肉,大釜裡置入三層肉,同時進鍋熬煮的有傳統漢方的辛香中藥包、糖和醬油,先熬煮一個多小時,接著起鍋冷卻,冷卻後的三層肉,上頭已閃著漂亮的油光,接著分批視現場的賣量進小鍋燉煮,分這麼多段工序,吳黃義解釋是要避免滷得過爛而破碎,因此源芳刈包的口感,還保有豬皮的Q彈,是老闆的堅持與講究。
問吳黃義多年來口味可有改良,他說只改了酸菜的做法,傳統酸菜用炒的,口感乾硬,纖維又粗,許多長者愛吃刈包,但牙口不好,吳黃義於是改把芥菜切得細小,改用熬煮,煮得軟嫩,是老老闆對老客人的貼心。
位在公館商圈的「藍家割包」,已連三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曾登上國宴,還獲CNN報導。問老闆藍鳳榮手藝哪來的,他一口說:「是媽媽的手藝。」沒有獨門秘方,只選用台灣的豬肉,用紅蔥頭、蒜頭爆香,再加入肉拌炒,之後加黑糖、醬油開始熬煮,要費時四、五個小時。
現代人重視養生健康,許多人婉謝肥肉脂肪,收到客人的建議,藍鳳榮馬上修改菜單,可選肥肉、瘦肉、綜合(半肥半瘦)、綜合偏肥、綜合偏瘦。佐料是客家酸菜、台灣百年老字號的花生粉,他還曾經買過一斤600元的芫荽,儘管物價上漲,在用料上絕不馬虎。鄰近台大學區,藍鳳榮一天要備上2,000顆割包,他的客人從學生吃到成了教授,從這數量與歲月就知道這割包已成為多少人的記憶滋味了。
位在台南永樂市場內的「阿松割包」,少說已是80年的老店了。第一代的林天旺,早年在福建開食堂,來到台灣之後,一門手藝分散給各兄弟學,第二代林清松恰好分到刈包這一項,一做就是數十年;第三代林晁輝接家業已經十年了,「阿松割包原初的形式類似湯饃,是淋上肉汁搭配肉吃的;到台灣後,這邊的人吃不慣,阿公幾經改版,才採以包夾肉的方式。」林晁輝解釋與他家刈包內餡、配料迥異的源頭。
每天凌晨一點多開始和著中藥熬煮豬舌、豬頭肉,各品項要求的口感各不相同,要更留意起鍋的時間,「而且因為不是滷製的,食材更要注意保鮮。」林晁輝手上的工作沒停過,一邊解釋食材的料理過程。肉品處理完再煉湯,湯品是「沙必死」(日語:免費)給客人喝的,也會依著季節調整口味。阿松割包的外層類似饅頭的口感,切口是每天早晨純手工一顆一顆割出來的;佐料也與其他店家不同,酸菜採用芥菜的根部,咬來脆脆的,還有醃製入味的白蘿蔔,口感更加添清爽,最後再淋上特製的花生醬,這是傳家數十年的味道。
「當豬愛上包」負責人羅維綱已離台30多年了,2015年,他先返台在基隆開刈包店,「因為開在基隆廟口附近,許多國際觀光客吃到我的刈包,都很滿意,我想這也許在國外有市場。」羅維綱說。2017年他把據點轉移美國,2019年開業,雖然遇到疫情,但是仍順利存活下來。
他所處的北卡羅萊納州其實華人比例不高,但是台灣的刈包在當地獲得意外的回響,有人回饋他,「怎麼豬肉、麵皮、酸菜、花生粉、這麼平淡無奇的東西,組合起來可以這麼好吃!」而且,我們以為雞排等西方口味接受度會高些,羅維綱卻說,「來客中十個人裡有九個會點傳統口味,相當受歡迎。」
其實,羅維綱的手藝傳承自岳父,「岳父年輕時,是台塑招待所的台菜部門主廚,他教我先把三層肉一塊塊煎過,把油逼出來,這樣吃來的口感就不會油膩,也是秘訣所在。」
吳黃義說:「我都做孤一味,這樣才專精。」
藍鳳榮說:「我保存的就是家的味道。」
林晁輝說:「最滿足的是把傳承的家業保存下來,把這個味道、記憶一直維持著。」
羅維綱說:「我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外國朋友透過台灣的小吃,認識台灣的好。」
有這麼多人掛著汗滴,在爐前努力地保留舌尖上「記憶」,用「美食」維繫人與人的「溝通」,您怎麼能不愛上「這一味」?
刈包是台灣街頭的小吃風景,位在台北公館商圈、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藍家割包」,門口隨時都排著長長的人龍。
「阿松割包」有內餡獨特的豬舌包,搭配老闆熬煉、免費提供的湯品,成就了超過一甲子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