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市知言
編輯先生:
我是光華忠實讀者,看到貴刊九月號有關「黑官」的報導,頗感心有戚戚焉。對經濟部趙部長的作法,尤表示支持與同情。但最近看到某些文章對趙部長大加撻伐,說他破壞文官制度,想必是未讀貴刊的報導。為此本人有些話如鯁在喉,想藉貴刊一角發表。
批評者站在法令制度的立場發言,固然理直氣壯,但不顧實際需要,不知對事實有何助益?如同貴刊所云:「先有事實,後有法令」。若是人人皆一味遷就現行體制,明哲保身、因循苟且,則未知我們的人事制度何時才能徹底改進?
個人認為,如非萬不得已,趙部長絕不可能甘冒大不韙啟用黑官。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目前我國的文官制度實在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若等到法令修改完成才能大量啟用優秀新人,國家各項政事恐怕耽誤甚鉅。
黑官的存在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每次被提出討論後,就暫時消聲匿跡,不久又逐漸出現。可見黑官的產生,確實難以法令壓制。因此,目前我們談這個問題,實不必再去翻舊帳,而應面對現實,促請有關單位迅速採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使我國的文官制度更趨健全合理,用人管道多而通暢,政府不斷能注入新血,新人新政生生不息。
祝編安
文.馬來西亞鍾寶顏
光華編輯部:
時間過得很快,接手代理光華畫報的發行業務至今已有兩年多,兩年來的成績不敢說很豐碩,但我們一直兢兢業業、盡心竭力地在做,此地已有愈來愈多的讀者接受光華,也愛看光華。
光華六月號一篇「關懷、援助泰北難民」的文章,深入報導一群遠在泰緬邊界的中華子民,轉戰異域、對抗共黨的艱苦感人事蹟,由於血濃於水的感情,在此間引起不少讀者的關懷。因此我們發起捐款運動,希望籌得一筆錢,給泰北難胞一些溫暖與幫助。
我們系就光華的訂戶中發動捐款,為時兩個月,捐款非常踴躍。總共募得馬幣一千二百元,於此寄上,請轉交援助泰北難胞的有關單位。此祝
編安
文.馬來西亞李繼林
編輯先生:
光華畫報的製作一期比一期精采,尤其封面設計,明麗大方,引人注意。我常常流連書報攤,面對林林總總書刊雜誌,覺得光華卓然不群的風格,使它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我喜歡光華,因為它像是我的好友,總以平實、誠懇的態度與我娓娓交談,為我介紹自由中國臺灣進步的現況,也為我說明中華民國政府如何以三民主義建設臺灣,以及今日如何獲致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中國復興的希望在臺灣,因此臺灣的進步和強勝是海內外中國人所最樂於聽到和看到的。
我是一位出生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小時曾進華文學校念過幾年華文。我非常喜愛中華文化,因此我認同維護中華文化傳統、政治民主清明的自由中國臺灣。
由於中共慣用虛張聲勢的宣傳手法,使得此地老一輩的華僑誤以為毛澤東時代已去,現在當權的鄧小平在政策上做了不少修正,因此在思想上多數較為親共。他們甚至說,無論臺灣如何「破壞」中共形象,中共目前確以強國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編輯先生,您能在此提醒那些認識不清的華僑,並對事實真相作一番澄清嗎?
敬祝編安
●編按●思想觀念的釐清與糾正,非一朝一夕所能奏功,本刊亦很難在此以三言兩語來影響某些華僑的想法。但我們一直在編輯內容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平實地告訴海內外同胞:自由中國與中國大陸、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究竟有何不同?其是非高下究竟何在?也許我們做得還不夠多,也不夠好,但我們會繼續努力。本期索忍尼辛的演講「給自由中國」一文中,有很清楚的闡釋,或許您願意把光華介紹給更多的馬僑,不僅是本期,還包括以前的和以後的光華。
文.加拿大鍾炳安
光華編輯部:
最近接到一本「自由中國之聲」寄贈的七月號光華畫報。我以非常興奮的心情閱讀這本來自自由中國的雜誌。
在我讀到「中國問題與中國統一」這篇文摘後,使我回想起自己過去的生涯,由於我當初誤信共產黨,才會落到今天這個悲殘的局面。
中共支持下的柬共,用盡欺壓、陰狠的手段奪取政權,並且大肆屠殺異己,施行恐怖統治,使居留在當地的柬僑過了四年不見天日的煉獄生活。
我就是這場劫難的少數餘生者,共產黨的面目我認識得最清楚,因此我要為共產主義製造的罪孽作見證:共產黨徒殘暴不仁,殺人無數,它是製造難民和骷髏的大工廠!
我的文筆不好,但我卻想讓生活在自由、民主下的同胞瞭解:誰要是再對共產主義寄希望,誰便必須要有做海上難民的準備。話雖不好聽,卻是句句真誠,是經過深切體認後的肺腑之言。
敬祝編祺
文.紐約張偉良
編輯先生:
非常感謝過去一年來光華畫報給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及知識面的擴充。
光華畫報在爭取海外僑胞的向心,及宣揚中華文化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由於閱讀光華畫報,使我這個劫後餘生的共禍受害者,愛國之心彌堅,反共復國之意彌決,思鄉之情彌切。但願所有海外的愛國活動,與光華畫報同進步、共光大。
專此敬祝
事業順遂
身心康泰
文.印尼陳錦濤
敬啟者:
此地(印尼)政府禁止華文書刊傳播,光華畫報竟能順利進口,深以為異。及細查其封套,發現蓋有印尼檢察署許可進口的印章,可見光華畫報是經我有關方面與印尼政府交涉後,予以合法進口的刊物。這條文化管道的溝通,值得我們欣慰。
今後還希望貴刊繼續努力,為這塊海外華文真空地帶撒布更多中華文化的種籽。
謹此敬頌
大安
文.臺北市林玉
編輯先生:
我想藉貴刊一角發表我個人對青少年輔導工作的感想,或許這對教育工作者可能產生一點啟發。
我家住在一所育幼院附近,我很關切在其中生活的孩子,常帶些食品、衣物、書籍去慰問他們。我也經常看到一些大專學生很熱心地利用周末、假期或晚間,到院中指導院童做功課,甚至為他們作有系統的補習。
但問題是,據我的瞭解,這種課業輔導的效果不大。知識技術的傳授固然重要,尤其對孤兒院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未來改變生活環境、改善社會地位的最有效途徑,但是,如果他們因自小乏人關愛,而使心態不平衡,無從建立獨立的思想與良好的判斷力,如果他們不懂得愛己、愛人或立己、立人,如果他們根本缺乏力爭上游的意願,那麼,課業的輔導對他們來說,並不很重要。如果功課進步了,但不知求學的真義為何;不知除了功課之外,學習做人處事也很重要,以至往後步入社會,空有滿肚子死知識,而不知如何活用,甚至不知如何與人和樂相處,那麼功課好並沒有多大意義。更糟的是,對大哥哥、大姊姊的輔導不當回事,年輕人的滿腔熱忱因此付諸流水。
於是我去到院中,和孩子們談些我的人生經驗,無論是當年父母的期望與管教、求學的經過、長大後對老師的感謝心情、做事時「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懊惱、如何調適理想與實際的差距、服務心志的培養、自我的建立、工作中產生的價值感……,我以說故事的方式說出,我發現他們都很喜歡聽。
這些生活的故事,總括一句來說,我是想闡明一點,每個人都得認清自己的性向與長處,在成長過程中培養和充實自己,然後給自己找個「安身立命」的所在。這個「所在」不必是高位,但是可以待得快樂、得到滿足,且可據此續求發展,然後安定、怡然地渡完此生。
或許這也就是教育的宗旨,教導孩子們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教他們腳踏實地過日子,不怨天、不尤人,也不羨慕、嫉妒人,凡事懂得做盡其在我的奮鬥,有耕耘,就必有收穫——這是我的生活哲學,是我從生活經驗中體會和歸納出來的。
他們喜歡聽我說話,多少也受了我的影響,而作了些改變。人生其實不必講什麼大道理,點點滴滴地踏實做好,居心仁厚,也就夠用了。
我期望老師們都能在授業、解惑之外,也多多傳道。此「道」非什麼高深的大道理,而是一些非書本的、屬於生活的知識與體驗,親切的教給孩子,那是一種根本上觀念的啟發,對他們比什麼都有用。祝敬
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