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吃的台灣史》,豐富了知識的印證,更可讓台灣料理達人展演出在地食材的生命價值。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美味革新」主廚 林奕成
■ 這本《吃的台灣史》跳脫窠臼,從跨學科的物質文化角度,來看這塊美麗土地與多樣族群一同匯聚共創且讓世人食指大動、垂涎三尺的美食由來,怎不讓人神往。
——師大歷史所博士、建中歷史教師 莊德仁
食補
何謂食補?補指添足所缺少的,用在身體就是滋養身體。食補相對於藥補,食補是以物來滋養身體,藥補是以藥物來調理身體。中國傳統醫療觀念是「藥補不如食補」,因為只有食物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以增加抗抵力,預防勝於治療。
不過,中醫也有「藥食同源」的理論,有些食物可以藥用,有些藥物也可以食用。衛福部中醫藥司已公布兩百多種「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包括常見的菊花、蓮子、百合、紅棗、枸杞、山楂、山藥、銀耳、龍眼肉等。
總之,食補不是吃藥,而是吃營養或有藥性甚至珍貴的食物,所以很受民眾歡迎。
台語的「食補」有兩種發音:一是名詞si̍t-póo,指以營養的食物滋養身體;一是tsia̍hpóo,就是進補、吃補品的意思。
台灣原住民的食補
台灣原住民傳統的狩獵的文化,獵物包括鹿、豬、羌、狸、猴等,早年鹿肉是主要肉食來源,直到清代中期以後鹿逐漸消失。
美國歷史學者Tonio Andrade(歐陽泰)認為,十七世紀南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男人長得比荷蘭人高大許多,應該與經常食用鹿肉有關。
當年荷蘭男人的身高不像今天,一般只有約一六八公分,而西拉雅人比荷蘭人高半個頭,約有一七六公分。
清代台灣方志記載,原住民捕獲鹿之後,除了吮血、食肉,還會把鹿的「臟腑醃藏甕中」,稱之「膏蚌鮭」。
《諸羅縣志》(一七一七年)則說:「細切鹿肝為醢,名膏蚌鮭,藏久,云可愈噤口痢。」這就是說,把鹿肝切成醬後醃漬,久放之後,聽聞吃了可治「噤口痢」,就是中醫所說不想進食的痢疾。
華人視動物內臟為補品,大概也以此觀點來看原住民的醃內臟食物吧。
台灣華人傳統食補
文化
華人飲食文化受中醫影響,中醫的食補有兩大學說:
以臟補臟:吃動物內臟可補人類內臟,例如:吃腦補腦、吃肝補肝、吃腎補腎、吃眼補眼,以及吃鞭壯陽等。因此,華人飲食文化以為動物的內臟比肉營養,所以早年養豬在沒有抗生素、荷爾蒙殘留問題之前,內臟的價格比肉貴。
台語俗諺說:「見頭三分補」、「見頭三分參」,只要是頭,吃了就有人參十分之三的功效。
另說:「一鹿九鞕」,比喻假貨多,可見鹿鞕搶手。
此外,還有「以形補形」的說法。例如:吃核桃補大腦,因為核桃形似人腦。吃番茄補心臟,因為番茄的顏色和外形都像人類的心臟,切開也有四個腔室。
食物屬性:食物有寒、涼、溫、熱、平五種性質,看對身體之利弊來選擇食用。如果身體虛弱、畏寒,或是為了預防、抵禦寒冷的氣候,那麼就應該忌食涼性、寒性食物,可吃溫性、熱性的營養食物來補元氣,稱之「補陽」。反過來說,則稱之「補陰」。
吃補的烹飪方法,最常見的是「燖補」(台語音tīm-póo),即燉補,以文火慢煮滋補食物,常再加中藥材。
台灣食補三寶
在「四臣」、「八珍」、「十全」等中藥材配方之外,薑母、麻油、米酒是台灣食補最常見用來搭配肉類的材料,「薑母鴨」、「麻油雞」、「燒酒雞」就標示了台灣食補三寶。
薑母、麻油、米酒大都三合一,先在鍋中倒入麻油,以小火將薑片爆香,再加入肉類及米酒。台灣網友戲稱台灣人進補過冬的「歲寒三友」:「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薑母、麻油、米酒三者不可或缺。
台灣有名的「三杯雞」、「三杯中卷」等「三杯料理」,與醬油並列的另兩杯是麻油和米酒,在爆炒料中也有薑母。
薑母:台語的「薑母」就是老薑,客家語則稱薑為「薑嫲」(kiong-ma),老薑就是「老薑嫲」。
清《臺灣府志》(一六八五年)說:「薑,三、四月種,五、六月發紫芽,纖嫩如指,名子薑,隔年者,名母薑。」清《淡水廳志》(一八七一年)說:「薑,春種夏熟,初生嫩而尖曰紫薑,亦名水薑,老薑曰薑母。」文中的「紫薑」是「茈薑」(台語音tsínnkiunn),即嫩薑。
清《諸羅縣志》(一七一七年)引用東漢《說文解字》說:「薑作䕬,禦濕之菜也。」由此可見,薑母在食補的重要角色。
麻油:麻油是芝麻油的簡稱,台灣從荷蘭時代就開始種植、生產優質麻油。
根據荷蘭文獻,當時種植moa,即台語發音的「麻」。
清《臺灣府志》(一六八五年)說:「油有脂麻油,有萆麻油。」清《鳳山縣志》(一七二○年)說:「油有脂麻油、蓖麻油、菜油、落花生油四種。麻油勝於內地。」脂麻油就是食用的芝麻油,蓖麻油可製糖用或做潤滑劑。
米酒:台灣華人自古就有製造「燒酒」(蒸餾酒)的傳統,「台灣米酒」指日本時代量產的「紅標米酒」,以蓬萊米(粳米)為原料製造蒸餾酒,再加糖蜜酒精而成,酒精濃度較高,有別於中國黃酒和日本清酒的釀造米酒。米酒是台灣料理很重要的調味料,在食補上用量更大,甚至完全以米酒代水。
傳統四大食補
台灣人平時就愛吃補,春夏補陰,秋冬補陽。因此,有台語俗諺說:「食苦當做食補」,比喻苦中作樂。近年台灣漁市場流行海產拍賣,有賣家在賣魚頭時說:「見頭三分補,無補真艱苦。」當然,在特定時令、青少年成長期,或是生產、生病時,更需要加強版的食補。
補冬(póo-tang)
冬令進補,台灣北部人在「立冬」、南部人在「冬節」(冬至)這天吃補,以增強禦寒的體力。
補冬一般食用羊肉、番鴨等肉類,可加酒、中藥材燉湯,另外也吃以糯米、桂圓、糖、酒蒸的米糕。
不過有句台語俗諺說:「補冬補喙空。」這是嘲諷的話,說是冬令進補,其實就是愛吃。
做月內(tsò-gue̍h-lāi)
坐月子,婦女產後一個月內的休養,飲食忌生冷,食補非常重要。
最常見的補品是麻油雞(麻油雞酒),早年常見吃掉二、三十隻雞。在醫藥不發達的時代,有句台語俗諺說:「生贏雞酒芳,生輸四片枋。」(芳音phang,香;枋音pang,木板)生產成功可享用美味又滋補的麻油雞,生產失敗就會死亡躺進棺材。
轉大人(tńg-tuā-lâng)
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成熟,又稱「轉骨」,體格將轉變為成人,所以需要吃補以幫助發育。
發育的食補,早年常見以公雞(台語稱雞鵤,ke-kak)和中藥材燉湯,另外也吃「四臣湯」(四神湯)以促進食欲。
手術(tshiú-su̍t)
「手術」一詞源自日語,一般也稱住院「開刀」。因為醫院不提供食補,所以早年常見有人帶補品去醫院探視開刀的親友。
開刀後的食補,最常見的是「鱸魚湯」或「𩼣魚湯」。台灣的鱸魚、𩼣魚兩種海魚,因肉質軟嫩Q彈,魚皮富含膠質,一般認為有助開刀傷口的癒合,所以稱之「開刀魚」。
從食補到養生
隨著台灣民生富裕,早已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再加上醫學知識的普及,「食補」轉為「養生」(台語音ióng-sing),講求食物的安全與營養的均衡,才能真正達到保養身體的目標。
如此,早年食補的功效都要經過現代營養學的檢驗,食物也不特別強調魚肉,並擴及素食(蔬食),發展更健康的飲食文化。
台灣雞史
台灣吃雞歷史的第一章,原住民不吃雞!
台灣原住民只愛雞尾羽毛
陳第《東番記》(一六○三年)描述早年台灣原住民習俗說:「習篤嗜鹿,剖其腸中新咽草將糞未糞者,名百草膏旨,食之不饜;華人見,輒嘔。食豕不食雞,畜雞任自生長,惟拔其尾飾旗。射雉,亦只拔其尾。見華人食雞、雉,輒嘔。夫孰知正味乎!又惡在口有同嗜也!」
一六○三年冬,明將沈有容帶兵攻打藏匿東番(台灣)的海盜,福建連江文人陳第也跟隨前往。沈有容的艦隊停泊大員(今台南安平),陳第實地觀察了當地原住民的風土人情。陳第回鄉後,以他親眼目睹台灣西南沿海原住民的生活,再參考沈有容為了追擊海盜派人在台灣各地所收集的情報,寫了約一千五百字的《東番記》,這是最早記錄台灣原住民習俗的中文文獻。
陳第說,台灣原住民吃鹿、吃豬但不吃雞,所以讓雞自由生長,只拔雞尾羽毛來裝飾;如果射雉,也只拔其尾羽。「雉」俗稱野雞,雄雉的尾羽長而艷麗。
原住民生吃鹿腸內的「百草膏旨」,華人看了會嘔吐;反之,華人吃雞,原住民看了會嘔吐。陳第以平等眼光視之說:「誰知道什麼才是正味?人的口味嗜好如何能夠都一致呢!」
荷蘭統治台灣時期(一六二四至六二年),荷蘭文獻也提及台灣原住民不吃雞,且文獻中常見原住民與華人提供雞給荷蘭人食用,華人也常從澎湖或中國沿海用竹編雞籠(kanasser)裝雞運來台灣。
清康熙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一七二二至二四年)提及「瑯嶠十八社」(恆春半島)原住民習俗說:「日凡三餐,不食雞。有傳紅毛欲殺生番,俱避禍遠匿,聞雞聲知其所在,逐而殺之;番以為神,故不食。」
「瑯嶠十八社」原住民為排灣族,本文提及該族傳說:荷蘭人入侵時,被驚動的雞發聲示警,族人視雞為神,故不吃雞。
然而,台灣原住民有那麼多族,都不吃雞嗎?或許也不能一概而論。
本書作者請教台灣古道探勘專家、自然文學作家徐如林,她認為,有關古文獻或傳說台灣原住民不吃雞,有可能是觀察不夠周全的誤解,有些原住民養雞主要是想取得美麗的羽毛做裝飾,因此非必要的時候不殺雞,但他們無論是帝雉、藍腹鷴都照吃不誤,只是羽毛一定要留下。
清代中國官吏不愛台灣雞
台灣華人養雞吃雞,在荷蘭時代還從澎湖源源不斷供應雞給荷蘭人,但清代卻有中國官吏嫌棄台灣雞。
清康熙周鍾瑄《諸羅縣志》(一七一七年)說:「往在內地,聞臺郡肉食不宜於豬、雞,宜於羊,鴨亦差善。余未之信,及至北路,見庭院蔓生蟲多至不可名狀;群雞啄之,日以肥碩。蓋蟲毒所積,故不宜多食也。鴨半在水次,飽者魚蝦。本草稱:羊於人最裨益。又草盛,特肥美;故宜。豬膩而滯氣,臺地沮洳,人多沉溺重膇之疾,亦不宜多也。」
周鍾瑄曾任台灣府諸羅縣知縣,祖籍江西的貴州人,他在內地就聽說台灣羊好、鴨也不錯,但豬、雞不好。他來台灣之後。看到草木蔓生、蟲多到不可思議,群雞啄蟲而食,雞長得肥大乃因體內蟲毒所積,故說雞不宜多食。他又說台灣土地低窪而潮溼,很多人罹患腳腫病,故豬也不宜多食。
然而,以現代眼光來看,養雞吃蟲不就是土雞、放山雞嗎?比吃「有機飼料」更天然健康啊!
對早年的台灣華人來說,雞是很重要的補品,尤其以獨特米酒、優質麻油做出來的「麻油雞」,展現台灣飲食文化的特色,也是台灣傳統生命禮俗的重要食物。
台語俚諺說:「年頭飼雞栽,年尾做月內。」婦女懷孕後,就要開始養雞,以便產後做月子時吃麻油雞補身。此外,在嬰兒「滿月」、青少年「轉大人」時,也有吃麻油雞的習俗。
此外,台語「雞」(ke)與「家」(白讀音ke)同音,台語俚諺說:「食雞,會起家。」
所以雞也成為家庭聚餐、結婚喜宴、喬遷之喜的吉祥食物。
日本人本來不吃雞與雞蛋
日本統治台灣時期(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已在日本明治天皇自一八七○年代解除肉食禁令之後,否則台灣人恐怕不能吃雞,甚至不能吃雞蛋。
日本自中國唐代引進佛教後,成為佛教國家。日本天武天皇在六七五年開始禁止吃幼魚及家畜、家禽,只允許吃打獵的獸肉,後來還有天皇下令禁止殺生,自此日本民間食肉不普遍。
日本明治維新(一八六八年)走向全盤西化,包括學習西方飲食,明治天皇為了鼓勵民眾肉食,更在一八七二年開始食用牛肉,後來肉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重要一環。
今天,「日本和牛」是世界頂級牛肉,日式烤雞串(燒き鳥,英語音譯Yakitori)、日式炸雞(唐揚げ,英語音譯Karaage)也很受歡迎。
台灣炸雞
戰後,台灣隨著經濟發展、民生富裕,雞肉逐漸成為日常食物,白斬雞、鹽水雞、煙燻雞、桶仔雞、甕仔雞到處可見,郊區還有土雞城。
炸雞排是當今具代表性的台灣小吃之一,尤其受到年輕人歡迎,但其歷史並不長,大約從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崛起,堪稱台灣小吃市場的「奇雞」。
台灣在一九七○年代開始出現本土味的「鹽酥雞」,以及模仿國際連鎖炸雞品牌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頂呱呱」炸雞。一九八四年,肯德基跟在麥當勞之後引進台灣,開始獨霸台灣的炸雞市場。
十多年後,台灣開始出現炸雞排。炸雞排使用的雞胸肉,台灣人本來並不愛吃,但炸雞排攤店具有機動性,又在種類、口味上推陳出新,因此逐漸攻占大街小巷及夜市,闖出「台式雞排」的名號。
台式雞排最早都是油炸,像鹽酥雞一樣撒胡椒粉、辣椒粉,後來增加了海苔粉、芥末粉等多種口味,以及塗抹蜜汁、包裹起司、厚切多汁的雞排。除了油炸雞排,後來也出現碳烤雞排、焗烤雞排。雞排本身也有強調大尺寸,或改用雞腿稱之雞腿排。
根據媒體報導,養雞業者估計台灣有數萬家大大小小的炸雞排攤店,每天平均總共賣出二十五萬份炸雞排,以每片平均厚度兩公分計算,堆起來可達五千公尺,高度相當於十座台北一○一大樓,銷售量遠勝肯德基,甚至打開了海外市場。
今天,台式雞排以各種名目出現,包括「豪大大雞排」、「比臉大雞排」、「轟炸雞排」、「爆漿雞排」、「惡魔雞排」、「狂爆雞排」等,可見台灣小吃創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