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講求美味健康滿足口腹之慾,飲食值得探究之處更在於如何反映社會脈動與歷史發展,飲食用語的來源與變遷,正是個最好的切入點。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食創所副教授《美食考》、《食藝》作者 蔡倩玟
書副題是《台灣食物名小考》,又說小考另有一意思,指小考試。我倒認為小考是健康國民的自我診斷,讀者不妨飯前飯後自己小考一下「連台灣人也搞不懂的台灣食物名」,相信對自己周遭的族群與歷史文化,或台灣越洋國際交流往事,會有健康,而不是巨癡腫瘤的現代國民知識。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翁佳音
歲寒三友:麻油雞、薑母鴨、 羊肉爐
在台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可說是進補、禦寒最常見的食物,所以有網友戲稱為台灣人過冬的「歲寒三友」。
由於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雞、鴨、羊的湯料理,所以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未必台灣原創。儘管如此,這三種台式補湯絕對與眾不同,因為都使用獨一無二的祕方:台灣米酒(紅標米酒)。
台灣米酒有何不同?中國、日本的米酒都是釀造酒,台灣的米酒則是蒸餾酒,酒精濃度較高,而且還加了大半的甘蔗糖蜜酒精,米酒香中多了甜味。因此,對吃慣台灣米酒的台灣人來說,如果沒有台灣米酒,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就完全不對味,甚至無法烹煮。
麻油雞
麻油雞的全稱是「麻油雞酒」,簡稱「雞酒」,除了薑之外,主角就是酒和麻油。酒是台灣獨特的甘蔗米酒,一般煮麻油雞都要加大量米酒,甚至完全以米酒來取代水。
麻油也是台灣的特產,台灣從荷蘭時代就開始種植、生產麻油。根據清代文獻,台灣生產的麻油有芝(脂)麻油、蓖(萆)麻油,品質「勝於內地」;台灣的蓖麻油還賣到蘇州、上海、寧波、鎮江等地。在台灣,一般稱芝麻油為麻油。
因此,以優質的麻油、獨特的米酒,所做出來的麻油雞,最能代表「台灣味」,展現台灣飲食文化的特色。此外,麻油雞也是台灣傳統生命禮俗的重要食物。
台灣的孕婦在產後坐月子時,都會吃麻油雞補身。在古早醫藥不發達的時代,由產婆到家裡接生,孕婦生產相當凶險,順產或難產可謂生死攸關。所以台灣俚諺說:「生贏雞酒芳,生輸四片枋」(芳音phang,香的意思;枋音pang,木板的意思),或說:「生會過,雞酒芳;生袂過,棺材枋」,生產如果順利,可以享用美味又滋補的麻油雞;生產如果失敗,恐怕就要面臨死亡躺進棺材了。
在嬰兒滿月時,也有請客吃油飯、麻油雞的習俗。
薑母鴨
薑母鴨是台灣人冬令進補常吃的食物,現在大都做成火鍋。與麻油雞相比,薑母鴨少用了麻油,卻多用了薑,而且服膺「薑是老的辣」,必須用老薑。
有人搞不懂「薑母鴨」三字的意思,就問:「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哈!台語的「薑母」就是老薑,薑母鴨是「薑母+鴨」,不是「薑+母鴨」。
客家語則稱薑為「薑嫲(麻)」(giong-ma),老薑就是「老薑嫲」。苗栗縣大湖鄉有一個「薑麻園」社區,就是客家人種薑的地方。(此處客家語標音採教育部《台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g等於教育部台語辭典的k。)
事實上,薑母鴨大都使用公的紅面番鴨,一般認為公鴨生性較猛,吃起來較補。
羊肉爐
在台灣,羊肉爐是一九八○年代才開始盛行的火鍋,也是冬令進補頗受歡迎的食物之一,羊肉大都是切塊,也有切成薄片。
《本草綱目》記載吃羊肉可以「補虛」、「益氣」,台灣人古時就相信羊肉是食補聖品,但早年羊肉腥味重,吃的人較少,後來在品種、料理上獲得改善,吃的人就愈來愈多了。
台北有一家羊肉專賣連鎖店,店名叫「莫宰羊」,招牌寫著:「您來了就宰羊!嘸來還是莫宰羊!」很多人看不懂,為什麼前一句說要宰羊,後一句又說不宰羊了呢?
原來這是一句雙關語,前一句的「宰羊」是國語,但後一句的「莫宰羊」是台語「毋知影」( tsai-iánn)的諧音,意思是不知道。這家羊肉店的老闆是要說:「我們店的羊肉很好吃,您來了,我們宰羊您吃了就知道;您若不來,還是不知道!」
戰後,很多外省軍人來到台灣,在學講台語時,以外省腔調把「毋知影」講成「莫宰羊」,寫成文字後相當有趣,也就流傳下來,變成「台式國語」。
芥菜的孩子:酸菜、覆菜、梅乾菜
在苗栗縣銅鑼鄉,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建立的客家文化園區,看到客家婦女醃漬芥菜的蠟像,讓人想到具有獨特鹹菜香味的客家料理。
台灣的客家菜別有風味,我們吃過「酸菜炆豬肚」(炆是燜煮的意思)、「酸菜鴨湯」、「福菜炆筍乾」、「福菜苦瓜湯」、「梅乾扣肉」、「梅乾蹄膀」等,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客家菜使用的酸菜、福菜、梅乾菜(梅干菜),其實都是用芥菜做出來的!
芥菜是台灣常見的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台語音kuà-tshài,所以也被寫成諧音的「刈菜」,客家語則稱芥菜為「大菜」。
依台灣過年吃團圓飯的習俗,在南台灣以外的地區,芥菜又稱「長年菜」(南台灣的長年菜是菠菜),主要是芥菜的葉子在一般蔬菜中最長最大,用來象徵長壽。
在台灣的客家人,由於族群遷徙的歷史背景,加上較為艱苦的生活環境,發展了以勤儉精神來保存食物、物盡其用的飲食文化,例如以醃漬來保存容易腐壞的蔬菜,再以醃菜搭配肉類做出特色的客家料理。
台灣客家人以芥菜作為醃菜的材料,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首先,利用稻作休耕期間來種植芥菜,就展現了勤儉精神。等芥菜收成後,再以傳統的醃漬方法,依不同時間的發酵、日曬和風乾,依次可以做成:
一、酸菜
(客家語和台語都稱鹹菜)
把整株的新鮮芥菜,先經日曬一至三天後變軟,以一層菜、一層鹽的鋪排,再由人用腳把菜踩軟、讓鹽容易滲入菜裡,並在最上層以石頭重壓出水,最後再入甕密封。在甕中經過約一至二個星期的醃漬,菜因鹽的作用繼續出水,菜就在湯汁中發酵生出酸味,做成又香又脆的客家酸菜。一般的「酸菜心」只有酸味,而客家酸菜還帶有鹹甘味。
二、福菜
(客家語稱覆菜,台語音phak-tshài)
把做好的客家酸菜,再經日曬、風乾,在水分未完全乾燥時,撕成長條塞入瓶中,再把瓶子倒置,讓水分流出,最後再把瓶口密封,瓶子放正。經過約四至六個月的發酵,就做出比酸菜更有韻味、最具代表性的客家醃菜。由於製作過程把容器翻轉,客家語叫「覆」,所以做好的菜稱為「覆菜」,但一般以吉祥的諧音稱為「福菜」。
三、梅乾菜
(客家語稱鹹菜乾,台語一般仍稱phak-tshài)
把做到一半的福菜,即經日曬、風乾但尚未放到甕裡密封之前,再經日曬、風乾,直到幾乎沒有水分,再將之捆紮成團,就做成更加甘醇、可耐久藏的梅乾菜了。一般梅乾菜只取葉子部分,但傳統客家梅乾菜是連梗帶葉做的,有捆紮、零碎兩種。
芥菜流程(林哲緯繪圖)
台灣助選蔬果:鳳梨、蘿蔔、蒜頭 (大蒜)
台灣每逢總統、縣市長、立法委員等選舉,在電視新聞、選舉場子上除了看到候選人、助選員,還有三大助選蔬果:鳳梨、蘿蔔、蒜。
三大助選蔬果可能出現一種、兩種,但在冬季,蘿蔔、大蒜是盛產期,鳳梨有時還能買到,所以常見候選人雙手捧著三種蔬果。
台灣習俗在喜慶場合要多講好話,吃飯時可講與食物名諧音的吉祥話,例如過年講「食棗,年年好」,入厝(搬新家)講「食雞,起家」,婚酒桌(喜酒)講「食芋,新郎好頭路,新娘緊大肚」。
祝賀時則可講與禮物名諧音的吉祥話,例如:贈送鳳梨,台語稱之「王梨」(ônglâi),象徵「旺來」;贈送蘿蔔,台語稱之「菜頭」,象徵「好頭彩」、「好彩頭」。
台灣舉行民主選舉多年,在助選場合,傳統上是贈送候選人鳳梨、蘿蔔,但近年來新增了蒜,因為蒜與台語當選的「選」諧音,如果當季沒有大蒜(青蒜苗),就用蒜頭代替。
曾有國內外學者研究台灣的民主選舉文化,發現「當選」是最重要的助選語言。但國語「當選」(注音,漢語拼音dāng xuǎn ) 的平上聲,並不足以展現氣勢,只有台語「當選」(tòng-suán)二字連續高降音調,最為有力,所以常在助選場合高喊。後來,新聞報紙才創造了與台語「當選」同音的「凍蒜」一詞。
在選舉最熱烈的造勢大會,司儀高喊候選人的名字,群眾齊呼「凍蒜」,工作人員同時搭配敲鼓兩響,現場氣氛High 到最高點!
在傳統中文,「當選」指合適的人選,或應當的選擇,都與選舉無關。其實,台語「當選」一詞源自日文漢字「當選」(簡寫為当選,tōsen)。日本比中國更早引進歐美文化,並以漢字翻譯了民主制度的詞彙,例如:「選舉」、「當選」、「落選」等,後來才被中文引用。
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經台灣人力爭多年,台灣總督府終於開放有限制的地方自治,允許基層議員半數官派、半數民選,並在一九三五年舉行第一屆市、街、庄議員選舉。這是台灣人第一次選舉投票,投票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當時由台灣仕紳楊肇嘉主導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所推薦的候選人都具有大學學歷及正直人格,結果全部當選。
當時台灣會不會就有人喊「凍蒜」?根據日本時代的《台日大辭典》,也收錄了台語「當選」(注明是日語),但發音是tong-soán,也就是說那時的「當」(tong)是平聲,不同於現在的「當」(tòng)是去聲。
或許,台灣在戰後真正步入競爭激烈的民主選舉時代,台語「當選」二字才改念成最有力的tòng-suán !
助選時,除了贈送鳳梨、蘿蔔、蒜,也可贈送包子和粽子,這是國語諧音「包中」的吉祥話。因此,有時也看到候選人收到「五合一」的助選禮物。
題外話,蒜可以冷凍嗎?答案是可以的,蒜頭(剝瓣)、蒜苗(切粒)密封冷凍,可以保存很久。
台灣人也搞不懂的台灣海產俗名
「花枝」是什麼花?「花飛」想飛去哪?「四破」要破什麼?
台灣是海島,海產豐富,但很多海產的名字,學名很難記,俗名卻搞不懂。
舉例來說,台灣人與虱目魚(台語音sat-b k-hî)已有四百年以上的關係,但「虱目」之名從何而來,至今沒有確切答案。鄭成功的「什麼魚?」是玩笑之說,最後只好以日本時代文人連橫在《台灣語典》中說是「番語也」三個字帶過。近年來,台灣的虱目魚想打進中國大陸市場,但對岸認為「虱」與「屍」同音,又會讓人想到「蝨子」,最後被改名為「狀元魚」。
其他台灣人常吃的「土魠」、「午仔」、「嘉臘」、「花飛」、「四破」等魚,也是講不出名字的由來。
基本上,這些搞不懂的海產俗名,可能是早年原住民命名的音譯,可能是台語的命名,前者幾乎無解,後者還可以研究。
有些推測較為合理。例如:新北市萬里區第二核能發電廠出水口在一九九三年發現的「祕雕魚」,俗名「花身仔」(鱸形目鯻科),應該與魚身上明顯的花紋有關。
「軟絲仔」(槍烏賊科擬烏賊屬)的肉質比「花枝」(墨斗魚科)、「小卷」(長大稱中卷、透抽,槍烏賊科)軟嫩,故得名。
當然我們可以再發揮想像力。先來想想「花飛」(鯖魚),因為魚背上有花紋,又游得飛快,所以就「花」+「飛」啊!順便看看「花枝」(墨魚),身上很多花紋,長得就像一枝花啊!再來猜猜「煙仔」(正鰹),就是身上有煙霧般的花紋啊!
但有些推測缺乏說服力。例如:有人說「敏豆」=Bean +豆,同理可推「花飛」=花+ Fish。但鯖魚是台灣普遍的海魚,不是從國外引進,怎需要英語翻譯呢?
有人說「四破」(鰺科)應該叫「四剖」,因為捕獲立刻用鹽水煮熟、剖成四半。但我看到的是整條完整,或去頭去骨剝成兩半啊!另有人說,這種魚剝成兩半後,從中間的直線很容易再剝成兩半,所以一共是四半。
有人把「午仔」(馬鮁科)寫成「鯃仔」,但「鯃」是中國古書上的魚,所以應該只是借「午」與「吾」(ngóo)同音。
近年來,台灣因為盛行日本料理,所以也常使用日本漢字的魚名,尤其是鯛類,以提高身價。例如:「嘉臘」變成「真鯛」、「馬頭」變成「甘鯛」、「烏格」變成「黑鯛」,連「吳郭魚」都改名「台灣鯛」了。
林哲緯繪圖
台灣傳統過年食物的吉祥涵義
在台灣,農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目,每個家庭為了團圓、聚餐所準備的各種食物,在食物的名稱、形狀、味道或象徵上都具有吉祥涵義。
台灣閩客族群的傳統過年,在除夕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磨米炊粿」(台語稱粿,客語稱粄,就是以米做成的糕點),主要有以下三種:
甜粿:以糯米粉漿加赤砂糖蒸製而成,「甜」(tinn)與「年」(nî)押韻,寓意「吃甜甜好過年」。
發粿:以在來米(秈米)粉漿加麵粉、酵母、糖,經發酵膨脹蒸到表面裂開,台語「發」有發酵之意,也象徵「大發財」、「大發好運」。
菜頭粿:以在來米粉漿拌入炒過的蘿蔔絲、蝦米等配料蒸製而成,「菜頭」諧音「好彩頭」(好預兆)。
到了除夕,就要先祭拜祖先,然後全家「圍爐」吃年夜飯(古早時在餐桌下放置「烘爐」,把炭火燒旺取暖,並象徵團圓、興旺),準備的食物主要如下:
春飯:白米飯在碗裡盛滿堆高,插上以紙或布剪成的「春仔花」,稱之「春飯」,放在神桌上。台語的「春」與「賰」(tshun,剩餘之意)同音,「賰飯」就是剩飯,象徵米飯有餘。
年柑:「年柑」指在農曆過年期間上市的「桶柑」,這種柑橘原產於中國嶺南,早年都以木桶裝運到外地販售。一般以五個桶柑,三個做底蒂頭向上,中間放一個蒂頭向下,上面再放一個蒂頭向上,疊成「柑塔」(或稱柑墩),放在神桌上。柑橘(橘簡寫為桔)的「柑」與「甘」諧音,「桔」與「吉」諧音,象徵甘甜、吉祥。
長年菜:過年期間都要吃的「長年菜」,一般指芥菜(刈菜)。在常見的蔬菜中,芥菜的葉片最長最大,象徵長壽;一般把芥菜整葉撕下煮肉湯,本來有點苦味,但愈煮愈甘甜,象徵苦盡甘來。台灣南部(台南至屏東)的「長年菜」則是菠菜,連紅根帶綠葉整株一起蒸煮,也要整株吃,取其長壽。
雞:一般都用全雞,台語「雞」(ke)與「家」(ke)同音,所以說「食雞,會起家」(起家是成家立業之意)。
魷魚:吃魷魚(魷的正字是鰇)時的押韻吉祥話是「食魷魚,生囡仔好育飼」(小孩健康好養育)。台灣傳統年菜常見「魷魚螺肉蒜」,將泡發過的魷魚與蒜苗、芹菜炒香後,把罐頭螺肉連湯汁倒入鍋中煮沸即成。
烏魚子:烏魚是台灣冬季的重要漁獲(或養殖),以鹽醃、日曬(乾燥)製成烏魚子特產。過年團圓吃烤烏魚子,以魚卵象徵多子多孫、子孫繁衍。
佛跳牆:福州名菜佛跳牆在台灣也非常流行,以諸多珍貴食材用文火慢煨而成,寓意「福壽全」。
大年初一有人來拜年,家裡的果盒、果盤都要放一些「四秀仔」(零食),用來招待客人,並講一些與零食諧音押韻的吉祥話。
紅棗:乾果,「食紅棗,年年好」。
糖仔餅:糖果、餅乾,「食甜,予你大趁錢」(台語「趁錢」就是賺錢)。「食甜甜,予你生後生」(台語「後生」指兒子)。
龍眼乾:龍眼又名福圓,「食福圓,中狀元」。
瓜子:西瓜、南瓜或葵花子做的零食,「食瓜子,好過日子」。
土豆:台語土豆就是花生,「食土豆,食到老老老」。
豆乾:豆腐乾,「食豆乾,會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