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先生:
過去這八、九年來,我一直是光華雜誌的忠實讀者。貴社文章向來以內容詳實、見解獨到著稱,怳壑牏H入勝。然而,在看完民國八十八年二月號的封面故事〈台灣海鮮進行曲〉及同系列的〈好「鮮」──老祖宗吃海味〉後,心中竟有說不出的失望。
這兩篇文章,前者闡明了台灣漁業發展與海鮮飲食的關係;後者交代了中國人海鮮文化的淵源。在我看來,前文隱約地鼓勵台灣人追求大量的海鮮消費,並以此消費量自豪傲人;後文則似乎欲以史實為這種心態背書。事實上,台灣漁業「過漁」與「違法捕撈」,早已聞名國際,雖然台灣確有法律明令禁止使用某些會惡化過漁現象的捕撈方法,但仍防不勝防。在全球漁業資源存量並不樂觀的現況下,我真不敢相信貴社的報導竟出現如此不負責任、欠缺思考的觀點。
也許,我從西方人的觀點解讀這兩篇文章,不免有失偏頗。但是,環保意識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足以超越任何文化優越感或種族沙文主義。要拯救我們共有的地球,每一個世界公民應從改變自己的行為做起,若一味地縱容放任,環保運動勢必毫無建樹可言。
或許編輯部為呈現平衡報導,另以〈網開一面──寶島魚蝦悲喜調〉一文,點出台灣漁業資源枯竭的困境;同時,更以精采的攝影專輯〈再見海洋〉,近距離地凸顯台灣滿目瘡痍的海洋生態。然而,僅僅對讀者指出顯而易見的事實還不夠,畢竟,台灣的污染問題實在不容小覷。更重要的,應是提醒大眾看清台灣的海鮮消費現狀,同時也體會到:人類的環保意識將直接影響地球生態的存續。
在遺憾之餘,仍期盼貴社將來不要重蹈覆轍,以免使光華向來享譽國際的盛名蒙塵。
編按:謝謝您的來信。十多年來,光華不斷報導有關生態保育的議題。
今年二月有關海鮮的報導,也是希望呈現海洋生物在台灣人的生活中,已由過去自然、節制的取食,演變成人們暴發戶般的爭逐昂貴海鮮,藉此來提醒現代人應更珍惜資源,否則創造過去台灣珍貴海洋文化的海洋資源,終將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