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中心是個兒童福利機構,它已幫助五萬個家庭遭遇變故的孩子,接受社會各界付予的溫情,而能健全成長。
透過這個管道伸出援手的,多半不是大事業家,而是中低階層的民眾和社工人員,累積起來的力量卻十分可觀,由此可見家扶中心的做法實際而有效。在他們協助下自助人助的大孩子,也有不少回來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兒童……。
王小依放學回家時,一路低頭踢著石子,不是踢石子有那麼好玩,而是她的小腦袋裏有事—星期六學校要去遠足,老師說這次去的地方比較遠,車費和門票錢,一共要交五十元。小依聽到要交錢,心頭就壓上一塊大石,因為最近向媽媽要錢不太容易。
小依的父親原在工廠做工,收入不豐,家中沒有什麼積蓄;沒想到他一個月前因車禍去世,留下四個孩子全靠小依母親撫養。
王太太早上幫兩戶人家洗衣服,下午、晚上則幫人打掃屋子,每月可賺到八千元左右。這些錢要養育四個正在求學的小孩,就不免常有捉襟見肘之苦。
小依懷著滿腹心事踏進家門,想著遠足的事該怎麼開口。不料屋裏坐著里長伯,正跟媽媽討論事情,小依只好先去洗米洗菜。
過了一會兒,念國中三年級的哥哥回來了,也加入討論。小依把該洗該切的都弄好,也過去聽他們在談些什麼。
2:家庭扶助中心的社工員,騎機車去自己的「轄區」訪視受扶助家庭。(鄭元慶)
「認養」非「領養」
里長伯提到有個「家庭扶助中心」的組織,對於經濟情況不佳、負擔又重的家庭,他們可代為介紹認養小孩的人,每個月無條件津貼小孩六百元,而且小孩不必改姓,也不必住到認養人家裡。
王太太很高興聽到有這樣的慈善機構,有意為自己的孩子去申請認養。哥哥則不以為然,覺得平白無故受人幫助,拿得不安心。
里長伯說:「我們在碰到困難時,接受幫助度過難關,這一點也不可恥;可恥的是,受人幫助而不存感激之心,亦不思有以回報。等你好好讀完書,長大以後好好做事,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時,盡力去幫助像你們這樣遭遇的孩子,如此一波又一波地接棒助人,不是很有意義嗎?」
哥哥終於點頭同意。
里長伯走後,小依把遠足的事跟媽媽說了,沒想到媽媽一口答應。小依高興極了,心中暗想:能這麼輕易拿到錢,一定和即將有「家庭扶助中心」的幫助有關。
過了幾天,有位家扶中心的工作人員到小依家拜訪,並帶了一些表格讓他們填寫。她告訴王太太,由於王家四個小孩都沒有謀生能力,家扶中心會替每個孩子都找一位認養人,一有結果馬上就通知。
不久,王太太收到通知,就和小依的哥哥一起去家扶中心,領了兩千四百元回來。他們說小依的認養人是七、八個高中女生,哥哥的是一個外國人,二妹是一班小學生,三妹則是一個中年人。
圖1:孩子們和來訪的家扶中心人員談天。(鄭元慶)
家扶中心提供多重援助
以後遇到周末,王家幾個小孩常去家扶中心,那裏有許多大哥哥大姊姊會帶他們玩遊戲,還有一個小型圖書館可以看書。通常小依他們會先去找工作人員,看有沒有認養人寄來的信,也和工作人員談談天。
小依接到信時總是非常高興,因為以前從來沒人寫過信給她。因此每次都興致勃勃地寫上好幾張紙,回信給那些念高中的姊姊。
王太太每個月都會去一次家扶中心,一方面領認養金,一方面和工作人員聊聊孩子的問題。有次她提到小依的數學和自然成績不太好,她二妹也是數學特別差。工作人員看了她們的成績單,就決定安排一位在大學念書的義工,去王家為這對姊妹補習功課。
小依有一天翻自己的作文簿,看到記述上次遠足的那篇文章,想起那時媽媽很少有笑容,自己和哥哥、妹妹也都不敢多說話,怕惹媽媽心煩。現在家裏氣氛不一樣了,媽媽有時會特別做些好菜,或買些水果、零食回來,滿足地看著他們的吃相。
而他們四個孩子每次去家扶中心,也會把那兒的快樂帶回家來。最重要的是,他們相信,透過家扶中心、及社會上許多善心人士的幫助,他們四個孩子應可穩妥地成長與求學。
圖2:小朋友周末去家扶中心玩,跟老師說悄悄話。(鄭元慶)
「沒有快樂的兒童,就不會有快樂的社會。」
這是家庭扶助中心的座右銘。
平常走進家扶中心,只看得到工作人員,不見一個兒童。因為這不是收容孤兒的場所,而是協助經濟困難家庭培育子女的機構。
桃園家扶中心主任徐乃義說:「我們做的是『推車』工作。一個家庭就好比是一輛車在路上走,有時會碰到上坡或障礙,一時沒有足夠的動力前進,家扶中心便適時伸出援手,幫忙把車推過去,直到他們能自行上路為止。」
家扶中心協助各個家庭的基本作法是「認養制度」。
圖3:遇到周末假日,家扶中心常為認養的孩子舉辦小型活動。圖中是將入青春期的少女聚會,老師告訴她們一些生理常識,並帶她們在公園做遊戲。(鄭元慶)
認養制度有不少好處
不論是個人或團體,不限職業、年齡,只要每個月劃撥捐助720元,就可透過家扶中心認養一個小孩。
認養並不是領養,認養人除了按時交認養費,對認養兒童表示關懷以外,並不負任何法定義務或責任,且可隨時停止認養。
認養人也可經由家扶中心和兒童通信,或透過家扶工作人員的安排去探視認養兒童。
接受認養的兒童,多半家中遭到變故,父母中只有一位可以謀生,而兄弟姐妹年紀尚小,無養家能力,單親的收入又不高,不足以維持全家生活。如果有筆固定的錢接濟學前及在學的孩子,直到他們畢業謀職,那麼全家便可過較安穩的生活,子女也可受較好的教育。
家扶中心隸屬於「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原名「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目前在全臺各縣市及金門共有廿一所,擔任認養人和認養兒童間的橋樑;並以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幫助認養家庭解決各方面的困難,以給予認養兒童較好的成長環境。
圖1:接到認養叔叔寄來的信,趕快回一封。(鄭元慶)
抗戰孤兒引發認養運動
談到「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可追溯至民國廿七年成立的「中國兒童基金會」,而認養制度也有同樣長久的歷史。
當時由於對日抗戰,許多兒童在戰亂中失去父母,在中國的美國傳教士收容了很多孤兒。由於收容人數日增,負擔加重,他們就向美國本土募款,並在維吉尼亞州的瑞奇蒙市設立中國兒童基金會,且開始推行認養制,徵求願意每月拿三塊美金扶助一名中國孤兒的認養人,推廣情形頗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看到英、德、法、日、韓等國,也有很多亟待援助的兒童,便擴展認養運動,最多曾在六十個國家設有分會。
鑑於認養範圍已不僅限於中國兒童,民國四十年,美國總會決定改名為「基督教兒童基金會」。
中華民國臺灣分會成立於民國卅九年,初期業務包括自設育幼院,及補助、輔導其他兒童福利機構。民國五十三年在臺中設立第一所家扶中心,把認養制度推行到育幼院孤兒以外的兒童身上。
目前臺灣分會的工作重點擺在家扶中心,另設有一家大同育幼院。
圖2:接到認養阿姨送的生日禮物,抱了個滿懷。(鄭元慶)
認養對象擴及貧家子弟——家扶中心成立
過去一個中低收入、子女眾多的家庭,若遽然喪失經濟來源——通常是父親發生意外,母親能想到的讓子女順利長大、繼續讀書的較好途徑,通常只有送他們去育幼院。
但這個家庭本來只有單純的經濟困難,假如子女與家庭分離,反而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創傷;在育幼院裏固然吃、住、教育方面可以得到照顧,但人格發展總不及在家庭成長的兒童平衡、完整。
認養制度的著眼點,就在於讓那些兒童在自己的家裏長大。一方面由認養人給予經濟支援,一方面由家扶人員幫忙解決家長就業、親子溝通、課業輔導……等問題。
家扶工作進展迅速,從第一年不到三百名認養兒童,至民國六十二年達到兩萬名的高峰。
近十年來,因為國內工商發展、經濟成長,就業機會增加,以及家庭計畫的推廣,需要扶助的兒童數日漸減少,上年度認養兒童的人數降至一萬六千名。
在六年前,絕大多數國內兒童的認養人,都是外國人,基金會的經費也都來自美國總會的撥款。
目前國內兒童的認養人,有一半以上是外國人,他們如果路過台灣,總不忘去探望一下自己認養的小孩。(鄭元慶)
國內的家扶工作逐步自立
基於我國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總會方面希望我們這裏的分會繼日本、新加坡等國之後,逐漸由本地人士自行擔負認養兒童、推動兒童福利的工作。
基督教兒童基金會的原則是,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平均所得,還不到美國國民平均所得的5%時,不考慮在該國成立分會。因為當地社會過於貧窮,需要的是大量的救濟金,認養制度尚無法發揮作用。
若當地國民所得在美國人民的5%到20%之間時,認養人將可有效幫助其認養兒童度過難關,逐漸自立,此時便考慮在該國推展認養工作。
當一國人民所得超過美國人民的20%時,表示該國已有足夠力量做好兒童福利工作,總會就考慮退出,把經費撥給其他新成立分會的地區。
目前我國已符合最後一種情況,本地分會自然義不容辭要走上獨立之途。從民國六十六年起訂下八年的逐步自立步驟。
首先透過傳播媒體,徵求國內認養人扶助本地的兒童。第一年有三百個兒童得到本國人的認養,第二年增加十倍,……到上一年度已有一萬一千名本國人認養的兒童,不過仍有一萬三千五百名由外國人認養。(其中有八千三百名因環境較差,系國內、國外重複認養。)
第二步,七十二年兒童節,本地基金會由「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改名為「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以名稱配合實質的轉變。
第三步,預期在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完成國內認養人扶助一萬四千名兒童的目標,並且正式獨立。
從何處得知等待扶助的家庭?
家扶中心尋找需要援助家庭的主要途徑有三:
第一,家扶中心和衛生所、鄉鎮區公所有聯繫,如地方上有貧困的家庭,各所便會介紹家長向當地家扶中心申請認養。
第二,家扶中心人員每人照管一個區域,和鄰里長接觸頻繁,而後者熟知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形,他們會為雙方搭線。
第三,家扶中心從報紙上和其他來源,知道有貧窮的兒童等待幫助,主動拜訪。
有意申請的家長帶戶口名簿到家扶中心登記後,社工人員會前往做家庭訪問,確認對方需要幫助,就把資料交給中心主任,主任核准後即送往臺中總會,等待分配認養人。
至於有意認養的人,可和總會或各地的家扶中心取得聯繫,指明願意認養小孩的數目及性別。
分配認養人與認養兒童,由總會統籌負責
所有認養人與認養兒童的分配,都由總會的認養部統籌辦理,他們會把兒童的基本資料寄給認養人。每認養一個小孩,每月初要劃撥720元到會裡。其中120元為工作人員的辦公費,600元則在中旬發給認養兒童。
日後認養人和認養兒童的聯繫,都要透過家扶中心。認養人寫信給認養的小孩,要先寄到家扶中心,再由家扶中心轉交。小孩寫信給認養人,也要由家扶中心代發。
家扶中心之所以如此不憚其煩,而且還幫兒童付郵費,主要原因是:認養人雖有愛心,但對於如何和認養小孩維持良好的關係,並給予適切的幫助、指導,可能經驗不夠;由中心人員幫忙過濾、篩選信件內容,可避免「愛之適足以害之」的不良後果。
比方有的孩子不懂事,心想認養人一定很有錢,也許就寫信索求禮物或金錢;而認養人基於同情,或許也儘量給予滿足。這樣一次次發展下去,小孩的要求與期望可能愈來愈多,難免養成他們貪得無饜的毛病,而認養人也可能不勝負荷,這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因此家扶人員要即時輔導孩子,同時勸告認養人勿寵壞了小孩。
或者有的認養人不懂兒童心理,明明是有心鼓勵孩子用功、上進,只因措辭太「恨鐵不成鋼」,會使敏感的孩子受到傷害,工作人員就得塗掉這類的字句。
另外家扶人員視認養兒童的個別需要,偶爾也會藉認養人之口,說點鼓勵、稱許的話,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遇到國定假日,家扶中心常舉辦「喜相逢」活動,邀請認養人和認養兒童一起郊遊,在彼此相處中建立更深的情感。
連續捐錢五年、任職保險公司的認養人丁貝詩說:「我一直有心助人,但總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不知從何著手。家扶中心有專業社工人員,透過他們去援助需要幫忙的兒童,我覺得比較放心。」
些許款項即可助人
像這樣花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就可幫助他人的認養制度,應是忙碌而有心助人的現代人所樂於見到的。
目前國內的認養人,佔比率最高的是學生和工廠作業員,佔45%。他們或是毫無收入,只有零用錢,或是收入不高,所以常由幾個人合資認養。(有人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應並非高所得者沒有愛心,而是彼等工作較忙,不太有時間和認養小孩常保聯繫或經常通信;此外,他們也可能因經濟能力較高,而以較大的數目捐助育幼院、災變事件或傳播媒體報導的可憐人等……。)
從高二到現在大四一直未間斷認養的蔡瑤玲,是和同學聯合起來認養一個小孩。她們在郵局開了一個戶頭,存入零用錢,每個月的認養費和給小孩買生日禮物等款項,都由這個帳戶支出。
社工協助解決認養家庭的各種問題
家扶中心內的工作人員,平均一人要照顧七十家認養戶、兩百多位兒童,處理信件只是其中部分工作。他們要常訪視認養家庭,和家長與兒童溝通,瞭解每戶人家的困擾,並設法協助解決。為迅速而有效地做好訪視工作,他們招募人員時有一個條件:要會騎機車,並自備機車。
通常認養家庭需要幫忙的問題包括:兒童的課業、行為輔導、親子關係,及家長就業以自立自強等。
家境差的兒童,其生活環境常缺乏文化刺激,往往課業表現不夠好,得不到老師、同學的重視,連帶著心理及行為也可能發生偏差。
三年級的阿麗,父親在兩年前去世,母親為了撫養子女,整天忙著工作,無暇注意她的學業和心智發展。阿麗的作業簿經常紅字連篇,也常考個全班倒數第一。不上課的下午,阿麗到家扶中心玩,常像颱風過境,把書本和玩具丟得到處都是。社工人員發現,其實她並不笨,只是過去基礎太差,並且容易分心,需要特別輔導。
社工員便陪阿麗的母親去見阿麗的導師,一起商量幫助阿麗學習進步的辦法。這樣一方面讓老師知道家長願意合作,老師就會多關心阿麗的情形;另方面家扶中心也帶阿麗去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做智力測驗,以瞭解她的心智能力,再由家扶中心義工在課外輔導她的課業、行為。
義工亦協助輔導兒童
家扶中心的工作人員有限,每人要照顧這麼多認養兒童,不免會在時間和精力上顧不過來。因此家扶中心招募熱心社會服務工作的青年擔任義工。
以臺北市的家扶中心為例,一共有三支義工隊伍。
其一為「大哥、姐服務隊」,由社會、心理等相關科系,或有服務愛心的大專生組成。他們經過研習、訓練,採一對一方式輔導被認養兒童的課業及行為。每星期他們至少要到認養家庭訪視兩次。藉著這些熱心青年與兒童的接觸,可影響兒童學習大哥哥、大姐姐的榜樣。
其二是社會青年組成的「展愛服務隊」。隊員利用下班後的時間,為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的孩子輔導課業。周末下午隊員輪值家扶中心的兒童圖書室。當中心為兒童辦活動,譬如夏令營、周末營……,展愛隊也會支援人力。
這些有愛心的社會青年,並自動舉辦一些慈善服務,比方:探訪殘障兒童之家、育幼院,以及不定期地樂捐金錢、食物、日用品等。
其三是「晨曦社」,成員是高中、五專的在學生,他們大多數是接受認養扶助的大孩子。他們以一顆「反哺」的心,幫忙有迫切需要的扶助家庭修理房屋、打掃環境、粉刷油漆……。
最近各地家扶中心分別成立了「家扶之友會」,由從前受扶助、如今已自立的「認養兒」組成,他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對家扶工作提供具體切實的建議,期使認養制度更趨理想。
進一步發展「才藝認養」
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吳靜吉,本身是心理學家,他對家扶工作還有新的構想。
他指出,人所表現的能力可大分為六種:智商、學科、創造、視覺及表演藝術、領導才能、心理動作能力。這六種當中,除學科外,其他如視覺及表演藝術(繪畫、攝影、樂器彈奏、舞臺表演)亦很重要。而貧困兒童這類潛力少有機會被發掘,即使確知有潛能,也沒有發展的環境。如能借助社會力量,好好加以培育,等於是開發了社會的潛在礦脈,對社會未來的發展極為有利。
於是他提出「認養才藝」的構想,就是要從認養兒童中找出才藝資賦優異的小孩,他的生活費用與一般兒童一樣,每個月六百元;拜師學藝的費用則另找一位認養人負責。
從啟發音樂潛能做起
由於音樂方面的才藝較有明確的評估標準,所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首先從音樂才藝的培育做起。他們邀請多位音樂家擔任兒童才藝基金會的委員,來指導工作的進行。
民國六十九年夏天,聲樂家姜成濤舉辦了一場義唱會,為設立才藝基金籌款。七十年展開冬令、夏令才藝營,和春秋季周日才藝營的活動,從參加的兒童中發掘音樂潛能。
各地家扶中心也和當地的音樂科系畢業生聯繫,請他們擔任義工,組成合唱團,展開啟發當地兒童音樂才藝的工作。
由於貧困兒童較少有機會接觸音樂,所以家扶中心在發掘有音樂資賦兒童的過程中,同時也給受扶助兒童一個接近音樂的機會。
新增服務項目——家庭寄養
臺灣省社會處在三年前委託家扶中心做「家庭寄養」——當一個家庭突遭變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此時只靠認養不足以照顧孩子,送到育幼院又不適合,如有正常家庭願代為照顧這些孩子一段時間,等他們的家庭恢復元氣時再送回去,對孩子的健全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高雄有個兩歲的女孩,母親患尿毒症,醫療上極費事、耗錢,父親忙著掙錢及照顧妻子,無暇顧及小孩。
臺中有一對不到五歲的兄妹,父親遺棄了他們,媽媽需要外出謀生,不能在家照料。
臺北有三個在小學念書的姊妹,母親離家,父親臥病在床,沒有人照顧她們。
……………………………
這些都是需要寄養的例子。
寄養服務在國內還是起步,要尋找寄養家庭並不容易。因為國人家族觀念重,較習於領養——寧可收養孩子改冠己姓,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如果代為教養一段時間,還得「還」給人家,不免有點「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心理。而且寄養兒童生活補助費每人每月僅三千五百元,與所花下的心思、勞力與物資相較,實難以平衡。所以寄養家庭必需有相當豐富的愛心,才會願意長期代人照顧小孩。
寄養家庭得符合一些條件
除了有愛心外,寄養家庭還要符合幾個條件:夫妻身心健康,有能力照顧兒童;婚姻美滿,相處和諧;情緒成熟穩定,具中等以上教育程度;有正當職業,固定住所;親生子女不超過四名,而且子女樂意接納寄養兒童。
在寄養兒童的家長方面,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有的家長再怎麼窮困病弱,也不願孩子離開自己身邊;有的則對送去寄養的子女念念不忘,常往探詢,甚至反覆領回,徒增雙方的困擾。
但是如果兩邊家庭都能接受社工的指導,使孩子適應新環境,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自小在貧苦中長大的袁太太,很能體會家庭陷入困境時孩子的需要,因此在目前經濟能力許可下,即有心成為寄養家庭。經由家扶中心安排,她帶了一個父母離異的三歲小女孩。小女孩剛來時很怯生、內向,一副小可憐的樣子;在袁太太和兩個念小學兒子的寵愛、照顧下,現在已變得調皮好動、嬌憨可愛。
臺南縣的耿太太也帶了一個寄養兒童,她說,看到孩子從面無表情、對人冷漠,到變得有笑容、會表達、對人熱情,而且一天天長高、長胖,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把握在一起的時間,多給孩子關愛
每個孩子待在寄養家庭的時間最短三個月,最長不超過三年。不論他們和寄養家庭產生多深厚的感情,終究有分手的時候。
先生是司機的王太太說:「我們知道孩子只是暫住在這裡,但還是視他如親生子女,尤其是看到他活潑、健康、快樂,我們就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一位在監獄服刑的父親,在寄養父母帶女兒來探視他時,發現孩子比自己帶時要健康、和樂得多,因此慚愧而感激地說,出獄後他要重新做人,接回孩子,並給孩子一個一樣好的生長環境。
為一般家庭提供照顧孩子的服務
在處理這麼多事情之餘,有的家扶中心還針對一般家庭可能的需要,開辦下列收費服務:
一、放學後寄托。許多家庭父母皆上班,讀國小的孩子放學時間比家長下班要早,這段空檔兒童不論在外遊盪或一人在家,均易發生危險。家扶中心便在下午二點到六點間,開放寄托服務,提供課業、書法、美勞、音樂輔導,及圖書借閱、康樂活動等服務。
二、周末寄托。禮拜六下午和禮拜天,有時父母有事無暇照顧孩子,便可托給家扶中心照顧。提供的服務項目和前一項略同。
三、家務員助理。當母親因生病或生產住院,父親要上班,還要分兩頭照顧孩子、太太,可能忙不過來。家扶中心乃招募有空閒的家庭主婦,擔任家務員,替短期內缺乏主婦的家庭處理家務、看護孩子。
影響所及,孩子們學會起勁地面對人生
繁重的工作負擔,家扶中心工作人員已習以為常,他們總能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並且工作得十分起勁。有位曾受過認養扶助的大孩子說:「常到我家訪視的『老師』(認養家庭和認養人對家扶人員的稱呼),對我們關心極了,而且不論什麼時候見到他,他總是興致勃勃、全身是勁。教人看了不禁也會提起精神,學他那樣起勁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