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嫌少」的家庭計畫口號要退役了?為什麼?
台灣地區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位;據估計,地球最適合居住的人口是廿五億,在全世界人口已超過五十億,並繼續成長的今天,我們還要加重地球的負擔嗎?
問題恐怕並不那麼簡單。
台灣廿歲以下的「新人類」和他們上一代最顯而易見的差別是什麼?
「大毛!二毛!三毛!四毛!……」父母點名式喊小孩的情景,大概很少會再出現他們身上;提起家人,「新人類」大概也不再有「二哥、三姊、四弟、五妹」,給對方弄不清家裡到底有幾個小孩的困擾。
想像卅年後?規劃一個高齡化社會的福利政策已迫在眉睫。(張良綱)
只生「四分之三」個女兒?
民國五十三年,台灣地區開始全面實施家庭計畫,當時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十五到四十九歲婦女平均所生育的小孩數)是五個;民國七十四年之後,總生育率突破了「兩個孩子恰恰好」的上限,降到一點七左右,朝「一個孩子不嫌少」邁進。
根據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的計畫,民國七十八年人口成長率應降至百分之一點三。這項指標已在民國七十五年提前達成。
家庭計畫目標提早大功告成,原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人口學者反倒憂慮起來。
因為,反映一國未來人口興衰的淨繁殖率——一個婦女一生產下具有生育能力女兒的數字——也隨著生育率的下降,跌到零點七五,等於一個婦女終其一生只生四分之三個女兒,如此下去,「一代就損失百分之廿五的育齡婦女」,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所長陳寬政說。
由於醫療發達等因素,人們壽命延長、死亡率降低,加上廿年前高生育率時期出生的人口已紛紛屆生育年齡,加入「生產線」,因此嬰兒出生率雖每年下降,但台灣地區人口總數仍以百分之一成長。據內政部推計,到西元二○二○年,台灣人口還會達到二千五百萬的高峰。
問題是,如果婦女總生育率維持目前的一點七,即每對夫妻生不到兩個小孩來代替自己,人口高峰一過,在沒有國際移動等其他變數之下,人口將開始呈負成長,然後急速下降。甚至有學者預測,九十年後,台灣總人口數會只剩一千萬。
婦女有偶率逐年減少,推波助瀾造成總生育率的降低。(張良綱)
人口下降,有何不可?
在許多人看來,人口減少恐怕是正面意義大於負面意義。台灣人口密度,僅次於孟加拉,排名世界第二,每平方公里五百多人,人口若真能降到一千萬,有什麼不好?它可以消除人口過度擁擠導致的社會、心理壓力,使我們社會得到喘息。「最起碼房價不會那麼高!」這恐怕是眾多市井小民的心聲!
「只可惜人口負成長沒有表面看來那麼十全十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處長張丕繼表示,低生育率造成的人口負成長,將使人口結構變成畸型的倒金字塔狀,如此一來,社會急速老化、失去活力,滿街所見盡是「白頭翁」之外,更會引發一連串社會問題。
一個國家最適合的人口是多少,學界並無定論,但經濟學者估計,婦女總生育率維持在二點一個水平不變,即平均生育兩個左右的子女,由於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在三代之後,會出現出生率與死亡率相抵,人口維持零成長的平衡狀態。這也是「兩個孩子恰恰好」的由來。
但證諸先進國的情形,人們發現,如果政府不採取任何措施,人口零成長的估算,往往只是「空中樓閣」。生育率降低的國家,通常伴隨國家經濟成長,婦女受教育、就業率提高等情形而來。婦女會考量對自己較有利的情況決定生育子女數,許多先進國因此生育率都在低過二人以後,仍繼續下降,西歐不少國家就都下滑到一點四左右。
(上)家庭計畫推行成功,壯觀的「十兄弟」場面,幾成為絕響。(張良綱翻拍)(張良綱翻拍)
即將進入高齡社會
低生育率趨勢,使人口老化也變成不可逆的趨勢。
台灣地區去年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口佔百分之六點三,已逼近聯合國定義高齡社會標準的百分之七。雖然比之西德、瑞典的百分之十七、十八,仍是小巫見大巫。但西歐人口結構的轉變,由工業革命後就開始,花了一、兩百年才成為今天的情形。
我們吸收了已開發國家經驗,創造了「人口奇蹟」,幾乎不到廿年就完成了高出生率到低出生率的轉型,如今連總生育率也低於瑞典,與英、法等國不相上下。但也因此「我們人口斷層會比先進國家更嚴重」,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孫得雄說。
我國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人口,和十五到六十四歲的人口比,是一比十,也就是說目前是十個人負擔一個老人,若出生率與死亡率維持不變,五十年後將變成四比十,社會養老負擔會大幅增加。
(下)「一個孩子不嫌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張良綱)
被社會福利拖垮
老人在醫療費用、照顧人力的需求比一般成人高,台灣至今主要仍由家庭來照顧老人,過去可以幾個家庭互相支援,未來老人若有疾病就會拖垮、綁死一個家庭。「社會是家庭的組合,家庭負擔換算成社會負擔,就變成社會問題」,陳寬政指出。
人口問題自然並非只能用人口手段解決,西方老人問題就都靠政府的社會安全制度因應。但陳寬政進一步指出,不管誰養誰,都還是要有人出錢,即由政府來養,財政仍然要由提高一般家庭賦稅來支付。而退休老年人愈多,就表示稅基愈少,支出愈大,收支無法相抵,赤字大,財政就會垮。「今天歐、美社會安全制度面臨財政崩潰危機,就是當初設計這套制度時,完全沒想到人口結構的影響會如此之大。」
美國在一九八三年通過退休年齡由六十五歲延後到六十七歲,也就是想減輕老年退休給付的重袱。今天奧地利政府也因此無法每年給付固定數額的養老金,還不時視財政狀況調低給付。
歐、美人口轉型的曲線比我們緩和,尚且如此,而我們應付即將面臨社會急速老化的能力又如何?
除養老負擔、缺乏勞動力,社會學者還擔心高齡化社會可能帶來價值觀的改變。(鄭元慶攝)(鄭元慶攝)
高齡人口問題多
社會安全制度是建立在共同分擔風險的基礎上,但以台灣地區目前推行的幾項社會保險看來,不免令人憂心。以勞工保險為例,依衛生署計算,合理稅率應是百分之十四,但目前卻只有百分之七,大家只想靠政府「救濟」;國會議員掌控調整稅率的權利,為保住選票,一直不願合理調整稅率,政府補貼愈形吃重。而政府虧損的結果,只有以降低給付水準、醫療品質來平衡財政。
我們高齡人口問題雖然還不似西方嚴重,但針對高齡化社會的規劃,一些學者認為,應儘快加速腳步,陳寬政直言:「決策者絕不要忘記台灣人口老化會比美、日快很多,高齡人口會是台灣未來主要的社會問題。」
這也是內政部人口委員會考量社會、經濟因素之後,認為人口政策仍應稍做調整的理由,「我們不敢主張增加人口,只希望至少能維持名副其實的『兩個孩子恰恰好』,達到人口替代水準,以減輕未來的問題」,內政部戶政司司長簡太郎說,家庭計畫的口號仍然維持「兩個恰恰好」不變,但已不再耳提面命「一個不嫌少」,希望未來人口能達到零成長之後,就持續維持下去。
若維持目前的生育率,將使每一代損失百分之廿五的婦女,未來老祖母沒有孫女也就不稀奇了。(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遠憂與近慮
「總的看來,世界人口一天天在暴增,但看人口問題仍要有區域性的考量」,孫得雄認為,社會學者對人口結構改變的遠慮絕非多餘。
台灣省家計研究所所長張明正也指出,孝心的基礎也建立在最起碼的經濟能力,若未來年輕人在經濟、精神上付出超過極限,是否會造成年輕人不願奉養老人的「另一種社會問題」,值得探究。就像有人擔心愈來愈低的生育率,使親人為數極少的新一代,成長過程缺乏情感維繫,整個社會價值觀可能都會改變。
社會學者的遠慮還需要時間考驗、證明;但在經濟學者看來,生育率降低帶來的勞動力不足,進而衍生的社會問題,就非庸人自擾了。
一個社會不論自動化、機械化的程度如何,勞動力仍不可缺。目前台灣勞力缺乏雖非人口生育率減低造成,但不少人擔心,未來人口結構改變,會對勞力缺乏雪上加霜,甚至導致經濟衰退。
雖然,近來也有報告反駁人口負成長和經濟衰退有關的說法,但勞動力不足,在西歐確已造成嚴重問題。德國過去引進五百萬土耳其勞工,法國大量引進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勞工,如今都造成嚴重的內政問題,也是學者引以為戒的例子。
台灣地區的人口結構已悄悄改變,未來將是個老年人比例劇增的高齡化社會。(張良綱)
「社會增加率」不可為?
造成一國人口結構改變,不只一國自然的出生、死亡率,還有所謂「社會增加率」,即移動人口比率。但一般而言,自然增加的人口,由於種族、文化同質性高,對社會的安定有好處,「大量的外來移動人口往往是不得已的」,同時掌管人口與移民政策的內政部戶政司長簡太郎說,再加上台灣面積有限,不論由環境或社會角度來看,都不太可能引進太多外來人口。
也有人認為,政府已開放大陸配偶來台,未來大陸政策會對人口結構造成影響,恢復生育率,何必急於一時。但別說全世界沒有那個地方是以引進人口來解決老化的問題,台灣地區能吸收多少大陸人口也值得懷疑。
孫得雄則認為,如果有一天真的全面開放大陸人士來台,人口政策有階段考慮,訂了也並非不能改,但不能因為不可測的因素,而不去防範即將面臨的問題。
台大農業推廣系教授、人口研究中心前主任廖正宏以為,調整人口政策,可以把它看做這一代人,必須在生活品質與人口老化問題間做選擇,若任由人口急速下降,卅年後人們生活空間壓力也許會減低,但也必須及早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問題;若今天人口能適度回復到「兩個孩子恰恰好」,我們會有較充裕的時間因應老人問題,但這一代人恐怕享受不到空間壓力的紓緩。
也有學者認為,生活品質和人口密度不一定成反比,荷蘭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三位,僅次於台灣,「但荷蘭人的生活品質和我們絕非只差一名!」陳寬政說。
老人在醫療費用,照顧人力的需求比一般成人高。(張良綱)
晚婚、離婚,落井下石?
學者對人口問題的看法雖互異,但對緩和人口曲線的前景,卻同樣並不樂觀。家計所長張明正就比喻,控制人口不是關水龍頭,你要他生就生,要他不生就不生,尤其在節育觀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不會因為一些誘因,人口就會劇增。
以法國而言,政府對生育婦女的補貼,已到了只要生五個小孩,就可以不必工作的程度,但這種「在家開幼稚園」的福利,仍無法刺激長久的低生育率有回復跡象。
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曾針對廿歲已婚年齡婦女群做調查,發現只想要一個子女的比例在不斷增加;研考會的資料也顯示,廿到廿四歲婦女的有偶率,已由十年前的百分之六十降到百分之卅,廿五到廿九歲婦女的有偶率,則由百分之九十降為百分之七十。
晚婚、離婚率升高,造成即使已婚婦女維持生育兩個子女,總生育率仍會繼續下跌。至於社會中每年五、六千名,並持續成長的非婚生子女,目前對生育率的影響並不大。
既然人口生育率由人口政策來干預,效果有限,人口已呈負成長的西歐國家,也就都沒有明顯的人口政策,但經由各種福利,使父母會較樂意多生孩子的措施卻紛紛出籠。近來人口生育率也急速降低的日本,就不用增加幼齡人口來減緩人口老化問題,而以推動育兒休假制度及再僱用等制度,充實幼兒保育措施,便利婦女生育,這或許是我們急須取法的。
現在是人口的黃金歲月
簡太郎表示,今天人口目標既已達成,因此政府採取中立態度,在不主動鼓勵生育的同時,也設法把過去抑制人口成長的條件降到最低。比如過去軍公教子女的教育補助不及於第三個的規定,即將取消。「生育是私人行為,讓人民自行決定」,他說,政府最多只是補助不孕症的醫療費用,讓人們該生育的生育,該結婚的結婚。
「人口學」一書形容台灣、新加坡、韓國、日本是「也有些國家晚近曾有人口大幅成長的歷史,生育率都已跌落到替換水準以下,而面臨困惑的局面。」
今天政府對人口政策已有主意,不再困惑。廖正宏也認為,我們其實正在一個最有利的時機,因為我們脫離了人口無限制成長期,又尚未真正步入老年結構。目前大家都有工作,社會支出還不算高,可以說這幾年是我們的「黃金歲月」。但不要忘記,創造未來應付老化人口、勞動力不足社會的條件與能力,也就靠這幾年了!
〔圖片說明〕
P.102
目前台灣老人主要仍由家庭照顧,未來呢?
P.103
想像卅年後?規劃一個高齡化社會的福利政策已迫在眉睫。
P.104
婦女有偶率逐年減少,推波助瀾造成總生育率的降低。
P.105
(上)家庭計畫推行成功,壯觀的「十兄弟」場面,幾成為絕響。(張良綱翻拍)
P.105
(下)「一個孩子不嫌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P.106
除養老負擔、缺乏勞動力,社會學者還擔心高齡化社會可能帶來價值觀的改變。(鄭元慶攝)
P.107
若維持目前的生育率,將使每一代損失百分之廿五的婦女,未來老祖母沒有孫女也就不稀奇了。(邱瑞金攝)
P.108
台灣地區的人口結構已悄悄改變,未來將是個老年人比例劇增的高齡化社會。
P.109
老人在醫療費用,照顧人力的需求比一般成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