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金牌為詹明樹帶來國光獎金五百萬的殊榮,可說名利雙收。這是太極拳總會頒贈給他的獎狀。
詹明樹太極拳,是中老年人的運動?這是一般人對太極拳的普遍印象,但對一九九八年曼谷亞運太極拳金牌得主詹明樹來說,太極拳豈僅適合中老年人養生,它還提供「愛現」的年輕人另一種美的視野,他自己就深受其惠。
詹明樹,台北縣人,現年二十八歲,目前正就讀於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從九○年北京亞運,太極拳被列為國際比賽正式項目開始,他就多次代表國家參賽,從北京、上海,打到廣島、釜山、義大利、曼谷,打遍國際太極拳正式比賽,除了北京亞運初試啼聲獲得第五名以外,歷次的國際比賽非銀即金,獎牌少有落空。大陸資深武術教練門惠豐因此誇獎他「具有武術接班傳人的架勢」。
文武兼修
詹明樹是怎樣辦到的?
跟許多成名運動員相同,詹明樹學拳也經過一段艱苦歷程。抪雀}始,他就跟著家裡的長輩──如今已是國家教練的詹德勝練拳。從師專時就開始習武的詹德勝基於興趣,當時在三重碧華國小組成一支武術隊,網羅像詹明樹這樣年齡的小孩數怳H培訓。那時,為了參加教育部針對全國各國小舉行的武術比賽,詹明樹與同學們不僅在學校練,下課後也被要求到叔叔家開的道館練習。
「叔叔的觀念是,練拳的人不能只是四肢發達,還要文武兼修,」詹明樹說,因此一直到國中二年級以前,詹明樹每週一三五練國術,二四六練書法,這樣打下來的基礎是彈腿、少林拳,螳螂腿、耍弄刀槍劍棍等基本功怳壑蓍瞗A書法也寫得頗有功力,過年時可以到街上擺攤賣春聯。
詹明樹表示,小時候的練習雖苦,但受益很大。基本功讓他從方塊形的武功(如彈腿),練到講求尖銳細膩的三角形(如螳螂拳),所以後來練圓融大化的太極拳,自然打來有勁扎實了。
身體力行「太極拳」
詹明樹會走向太極拳之路,源於北京亞運。在九○年以前,雖然他也因為叔叔的關係,接觸過太極拳,但只是業餘運動,他和一般人一樣,國小、國中一路上去,畢業後選擇技職體系,考上台北工專機電科。
一九九○年北京亞運,由於中國大陸是主辦國,太極拳第一次變成正式國際比賽的項目,叔叔想到了外型斯文的詹明樹,也許適合套路較「文」的太極拳,向已讀工專三年級的他遊說「來考試吧!」從小在武術比賽一直有很好成績的詹明樹,輕易地通過測驗,成了國家代表隊的培訓選手。
亞運的選手培訓地點在風光明媚的陽明山,培訓時間長達一年,對詹明樹來說,那是他邁向太極拳之路的重要一年,「從只懂太極拳拳架的生手,真正進入太極拳之門,開始探索太極拳的迷人世界,」他說。
變成培訓選手之後的詹明樹,「每天二十四小時,行住坐臥都是太極拳,」不僅在肢體上勤練亞運的套路,也開始認真閱讀整理自清代的各種太極拳經拳論。由於太極拳練氣涉及道佛儒家等哲理,只要有關的書籍,他也僅可能蒐羅來看。就這樣白天練拳,晚上閱讀,疲憊時寫書法藉以調心,跟著陽明山的清風明月,詹明樹度過一年與太極拳相伴的日子。
亞運的太極拳,比的是由大陸武術界研究整理自太極拳陳、楊、吳、孫各派高難度動作的「四十二套路」表演,尚未發展出兩人對打的推手。除了要求太極拳本質的「頭要中正、沈肩墜肘、舒腕張指、暢胸實腹」等要領外,為了要測出選手的實力,它更強調動作的開展,除了比抬腿、握拳、步型、掌型及互相搭配的流暢感、協調之外,還比精神、風格與節奏。尤其是很難量表的精神風格部份,更是選手決勝負的關鍵。
「太極」的感覺──天人合一
許多人相信,打起拳來風格瀟灑是詹明樹屢屢在重要比賽得勝的關鍵。而這種「風格」的養成,詹明樹自己認為是來自長久的苦練。
詹明樹表示,八九到九○那段集訓的日子,他不僅對太極拳的內涵有更深的瞭解,身體的功力如肌耐力也大進。「練了差不多半年以後,發現原來打拳太久會腿酸站不穩,低架無法抬頭等感覺消失了,」他說。
另外,像對拳經「鬆、沈」的要求,甚至「氣」的感覺也更有體會了。「像推手練習,你會發現對方推你不動,自己的腳像長了『根』,可以將對方的力量化掉。一些拳經的要領,像手肘、膝蓋不能抬起來,聳肩、落步太笨重等動作都慢慢有了改善,」詹明樹說。
為了練功,也為了體會「太極」的感覺,詹明樹常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到小油坑、擎天崗等曠野處練拳,最常去的地方是陽明山最高點于右任的墓前。「我常站在那兒俯視著大台北,練金雞獨立。覺得自己已經抽離了人世,天人合一就是這種感覺吧,」詹明樹說。這樣的抽離使他在賽前練習最苦的時候,還興起遠離世俗,出家作隱士的打算。「每天只要能練功打拳、寫書法,鑽研人生哲理,人生夫復何求?」詹明樹說。
太極拳講究身心雙修,用「全副生命」去練的哲理是否也影響了詹明樹,在以得獎為導向的競技訓練中,詹明樹身在其中,卻似乎又能跳出來冷眼旁觀,這是詹明樹的慧根,還是太極拳的神妙?詹明樹終於在九三年獲得東亞運太極拳項目的銀牌,九四年廣島亞運銀牌,九六年菲律賓亞洲盃銀牌,九七年釜山東亞運金牌,九七年義大利世界盃銀牌,九八年曼谷亞運金牌。
太極如「球」
不知是否因為長久接觸中國武術的關係,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的詹明樹,講起話來慢條斯理,少有年輕人常見的火氣,排行老大的他,「凡事為家庭著想,」──叔叔詹德勝形容,從工專開始,母親中風、父親退休在家,詹明樹就是家庭經濟的主要幫手。個性、家庭加上後來對太極拳的體會吧,詹明樹打起拳來,「有著少年難得的深沈與內斂」,也有人說他「打起拳來有分飄逸跟瀟灑」,說的正是詹明樹這種「不沾不黏」的特質。
詹明樹卻說,這些都是溢美之詞。「太極拳會讓你感覺時時有所得才是真的,」他說。從九○年持續練太極拳以來,他不僅體能、氣色都越來越好,不容易生病外,甚至有幾次因為練功而產生的心理轉折,也讓他對太極拳分外折服。
那是他二怳遠釣漲~,很認真地的練內勁,「練到感覺身體很輕,覺得周遭的空氣很污濁,」他說,甚至連偶爾碰到同齡同學談及車子、工作、名利、社會地位等事,會覺得很不能忍受。「那時太極拳的學生形容我的心理年齡是六十二歲,」詹明樹說,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有離群索居的衝動。
他沒有付諸行動,而是繼續練拳,有意思的是,他在慢慢的練氣體會中,突然又覺得「世俗的一切沒有那麼可憎,他似乎更可以與周遭的空氣相容了,」他說,這種「見山又是山」的喜悅,他歸因於太極拳「有陰必有陽」正反兩極的「對反」哲理,對人生的起伏虛實很受用。
「太極拳像一座立體球型,」詹明樹時常這樣比喻。他覺得一般人不必用玄之又玄的態度來看它,太極拳其實道理簡易:對人的幫助無非養生、防身,讓自己身材氣息更均勻、氣質更平和、思想圓融,人生更通達。他覺得一個有心練太極拳的人,需均勻的將這球型的幾個「面」都練到,如此才能得太極拳圓融大化的精義。
目前就讀體育學院的他,未來最想作的是用更多平實的語言,將太極拳從像「虛靈頂勁」、「四兩撥千金」等聽起來有點玄的語言解釋清楚。
內斂深沈美少年
就好像傳道人一樣。他也希望因為他的受益,因為他這面難得的亞運金牌,能讓更多人來練太極拳。
「對年輕人來說,現今美的概念都是西方式的,前凸後翹、肌肉誇張、有力、重曲線等,但是太極拳提供另一種美的視野,鬆軟圓柔悠緩等,」詹明樹說,這些東西年輕人並非不能懂,只是要透過教育讓大家理解。
此外,現就讀體育學院大量接觸西方運動力學、生心理的他,也希望藉助更多科學化的方法來詮釋太極拳。例如什麼是「鬆沈」?什麼又是「氣」?到什麼階段會有怎樣鬆沈、氣的感覺?是不是可以經由儀器測量出來,而不僅是拳經裡頭「像氣到指尖手熱漲癢猶如螞蟻在爬等個人式的體會,」他說。
又如,練武人練到一個程度會發生全身肌肉顫抖、手舞足蹈等不由自主反應的「自發動功」,對沒有過練武經驗的人來說,聽起來簡直像天方夜譚,他就希望嘗試以現代心理學、肌力學等來解釋。
「能得牌是福份跟夙世的因緣,」詹明樹總是這樣說,重要的不是得到那塊牌,而在得到之後,詹明樹對太極拳運動盡多少力。
p124
曼谷亞運金牌得主詹明樹自幼習國術,近年潛心練太極拳更使他舉手投足間多了一份年輕人少有的端凝厚重。
p127
亞運金牌為詹明樹帶來國光獎金五百萬的殊榮,可說名利雙收。這是太極拳總會頒贈給他的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