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庸《倚天屠龍記》中,年少的張無忌被「玄冥神掌」打傷,原本活命無望,沒想到求醫之旅成為攀登武林高峰之旅,一生傳奇就此展開。熊衛的人生際遇隱隱與此相合,而幼年時的一句籤詩「行藏不在小江河」,更在困頓時屢屢激勵著他,讓他終成一代武學宗師。
「我從小就鬼點子特別多,喜歡到處闖闖,讓家人很擔心。」熊衛說,湖南瀏陽地方小,早年日寇橫行,小小年紀的他,曾看過日軍姦淫鄰家女孩,忍氣吞聲的日子令他一直想離家,卻屢次被年邁的祖父擋下,加上鄉下營養不好,13歲那年,他染上了「絕症」傷寒,在床上躺了一年半,「家人連棺材都幫我準備好了!」
兩次離家游大海
大難不死後,熊衛到一間道觀中求籤,籤詩上說,「終身前後事如何?春水農田必浪波;遊戲自如歸大海,行藏不在小江河。」似乎點出他一生必然多波折,但終能逢凶化吉,開創一片天地。
16歲,他帶著幾塊銀元,第一次離家。攀在人潮洶湧的火車頂上,前往湖南大城長沙,「但我心裡並不知道要離家做什麼。」後來看到路旁有軍隊在除草,竟異想天開前去毛遂自薦,糊里糊塗進了部隊。
進去後,熊衛一開始頗受禮遇,比起一般軍伕,大家庭出身的熊衛雖然只有高小畢業,但畢竟屬於「識字」階級,隊長派他在營部抄寫文書,對他的態度遠比對其他士兵客氣,「但過了兩天,我把藍色學生服換成軍服,隊長的態度立刻變了。」熊衛覺得軍隊不是久留之地,開始想要溜隊(逃兵)。
自稱是「開小差專家」的他,接連兩次精心策劃都被擋下,不僅回家無望,隊上也開始對他嚴加看管,走到哪裡都有人盯著,就連寄信回家都被「攔截」。
「後來我想到一條妙計,卸除他們的心防,」回憶起一甲子前的舊事,老先生臉上漾起了慧黠的笑容。
他假冒祖父的口吻寫了封信,再請人從外面寄給自己。信中,祖父除了大力宣揚從軍的「前途無量」外,更活生生描述瀏陽土匪橫行的慘況,要他千萬不要回家,以免惹禍上身。隊長如獲至寶,找他看信,他也假裝連連稱是,說自己再也不會開小差了。
帶兵征戰四方的隊長,沒有想到這個小鬼頭會來這一手,心防一卸除,沒多久就讓熊衛成功脫逃,回到瀏陽。
看到多月音訊杳然的熊衛回家,母親抱著他痛哭一場,以為從此可以一家人團聚,沒想到家鄉真的土匪肆虐,父親開罪了土匪,年輕氣盛的熊衛要去理論,卻被母親強關在房裡。眼見局勢不可為,為了保住家中這點骨血,祖父想辦法透過在台灣當大官的朋友,寫了封介紹信,讓熊衛來到台灣。
軍營管不住少年心
到了台灣,熊衛還是時時想著開小差,但始終脫身不得,內外壓力交迫下,身體也越來越差,常常便血、嘔吐、抽搐,痛苦不堪,還罹患了甲狀腺腫瘤,開刀後被宣判「這個阿兵哥大概活不了了!」於是移到斗六陸軍醫院靜養。
住院休養一陣子,精神來了,不管是撞球籃球,個子瘦小卻刁鑽蠻悍的熊衛總是滿場飛舞,被院長看到了趕他出院,他又想法子裝病,讓自己再回到醫院,院長滿肚子氣卻也拿他沒辦法。
住院一年多沒事幹,熊衛每天吃完飯就窩進甘蔗園裡看書,除了他至今還能背上幾句的莎士比亞外,也看到了楊家太極名師李壽籛的書《武當嫡系太極拳術》,上面說,「要用自己的能量來治自己的病」。這句話點燃了他活下去的希望,開始對太極拳有了強烈興趣。
也是因緣湊巧,出院後熊衛被派到公園路的副總統侍衛大隊去服務,正好李壽籛在附近新公園教拳,熊衛於是拜入門下。
除了苦學以求活命外,桀驁不馴、總是想破除成規的個性,讓熊衛不甘於只是一名依樣比劃的拳師,反倒集各家之長,提煉、變化出一套精華招式,自成一大家。有心無心中,驗證了當年的籤詩,好一個「行藏不在小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