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際遇,往往充滿著艱難險巇,也充滿著試探引誘,意志不堅或心靈軟弱的人,往往會為罪惡所勝,就此跌倒一蹶不振。但是也有人能在錯誤中記取教訓,並同意犯了錯必要償付代價的定律,心平氣和地面對所肇下的過失,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地接受處罰,並藉此機會向己身心靈深處探索,挖掘出本性中屬惡的一面,並生悔悟遷善之心。獄中作家唐震寰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由他的故事裡,我們也能夠學到許多東西,並因此對我們社會思想的開放、觀念的正確、以及充滿著關愛和寬容之心,至此更具信心。
台中監獄庭園中有假山、魚池,花木扶疏,環境幽雅寧靜。(曉陽)
兩相對比,令人神傷
在台中市的新生街上,有一座龐大的白色建築物,巍峨的大門上方,橫寫著「台灣台中監獄」六個大字。高大的圍牆環繞著整座監獄,牆外是車水馬龍,無際的繁華與熙攘;牆內則是一片寧靜肅穆,藏有多少懊惱、悔悟和辛酸。牆,冷峻地挺立著,象徵著公正無私的法律,把觸犯法網的人與自由世界暫時隔離,讓受刑人在保護嚴密、紀律嚴明的環境中,閉門思過,洗面革心,重新作人。
監獄是國家依法律執行自由刑的司法機構,目前國內共有十五所監獄,隸屬於法務部。台中監獄是一所專收重刑犯(刑期七年以上至無期徒刑)的監獄,也是國內唯一的重刑監,但其中不僅設備、管理現代化,開明寬大的獄政,尤能與任何民主國家互相比較,而絕不會遜色。
由於監獄與外界隔離,很少人有機會瞭解其中的一切,因此,監獄對一般人而言,多少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至今仍有許多人誤以為監獄是個黑暗、潮濕、汙穢的地方。
在一個豔陽高照的上午,我們懷著戰兢好奇的心情,踏入了台中監獄。只見獄中設備完善,建築井然有序做扇形狀排列,監內各處庭園綠草如茵、花木扶疏,處處涼亭石凳、魚池假山,環境十分整潔幽雅。一個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專注地在處理公務,典獄長胡擊雷和秘書王毓葆,親切熱忱地招待我們,開朗輕鬆的氣氛,立即將我們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
唐震寰和關愛受刑人的典獄長胡擊雷合照,桌上是唐震寰得到的兩座銅像獎和作品。(曉陽)
以愛心來教化
胡典獄長首先為我們說明我國獄政的現況。他指出,目前我國監獄一切措施都以「仁愛」為出發點,以關心、接納,來代替懲罰、排斥,期使受刑人能心悅誠服地改過遷善,出獄後能擁有新生。
為了達成「刑期無刑」的目標,獄中有兩個重要的措施:調查分類制度和累進處遇制度。調查分類制度,是透過直接、間接調查,及各種性向、心理測驗,了解受刑人的性向,針對受刑人的需要決定個別的處遇,是一項因材施教的措施。
累進處遇制度,則是對刑期一年以上的受刑人,斟酌他們的刑期,分為四個階段處遇。剛入獄的受刑人由四級犯開始服刑,如果表現良好,就有機會晉級。各級的處遇由嚴而寬,階級愈高,處遇愈優,自由度也愈寬。如果晉升到二級,就有可能獲得假釋,提前出獄。
在組織上,台中監獄分設教化、作業、戒護、衛生、總務五科,各有學有專長的人員擔任工作。
教化工作由教誨師擔任,內容包括教誨、教育、文康活動。透過廣播、電視、書報、康樂競賽、閱讀測驗、宗教宣導、上課教學等方式,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獄中有現代化的廣播及電視錄影設備、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以及教室、籃球場等。為了抒解調劑受刑人身心,更經常舉辦同樂晚會、棋賽、球賽、壁報比賽等各種活動。
台中監獄每天都有文康時間,以調劑受刑人的身心,唐震寰的興趣是打籃球和彈吉他。(曉陽)
教授職業技能
獄中有印刷、電子、木工、鐵工、藤工、縫紉等工場十多所,農場一處,配有作業導師,輔導受刑人工作,並計算付給勞作金。監獄作業的目的,在訓練受刑人謀生技能,養成勤勞習慣,使受刑人出獄後,能自食其力,不再製造社會問題。
戒護工作由管理員擔任,負責管理受刑人的生活作息,接見外賓及通信事宜。由於管理員均能尊重受刑人的人格,樂於站在朋友的立場,協助他們解決疑難,因此彼此相處融洽,獄中違規犯紀的事件日趨減少。
台中監獄對受刑人的衛生保健工作非常重視,設有衛生室,有專任及兼任醫師分別診治;除內外科以外,還設有牙科、眼科、耳鼻喉科,並定期注射預防疫苗。另外設有病床,供患病受刑人調息療養,猶如一家小型的醫院。
至於總務科,則負責辦理受刑人的戶籍、保外醫治、呈報假釋、財務處理等事,並負責改善獄中伙食。胡獄典長對獄中的伙食非常關切,每餐菜餚都要親自看過、嚐過,才能分給受刑人進食,因此伙食人員絲毫不敢怠忽,以為數不多的伙食費,辦出可口且營養的餐食,受刑人都相當滿意。
台中監獄目前有受刑人一千八百多人,他們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每人的年齡、個性、經歷、教育程度各異,卻都因無知或一時的動衝,而鑄下大錯,身陷囹圄。
台中監獄每天都有文康時間,以調劑受刑人的身心,唐震寰的興趣是打籃球和彈吉他。(曉陽)
與世隔絕,閉門思過
然而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多少人在與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隔離之後,面壁自省,心境產生急遽的變化,心靈逐漸由濁轉清,繼而從中悟出種種人生的道理,一心一意改過向上。目前在台中監獄服刑的唐震寰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入獄後勤力寫作,以自己的心路歷程提供世人做殷鑑,發表了許多感人的警世勸善的作品。而且更以「橋」和「大崖壁」兩部小說,獲得兩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的銅像獎,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
在獄中,我們特地訪問這位「監獄作家」。他換下囚服,高大的身軀穿了一件淡藍色的襯衫、鐵灰色的西褲,蓄著平頭,顯得精神奕奕,看來比實際年齡五十二歲要來得年輕。當他提起往事,就像揭挖自己尚未癒合的傷疤,情緒非常激動,經常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但他總設法使自己恢復平靜,對我們緩緩道來。
唐震寰是湖南省淑浦縣人,曾經念過軍校、當過飛行員。來台後,考進大學修畢數理課程,民國四十五年,全國性甲級社教行政人員特考及格,之後獻身杏壇,在台南縣麻豆國民中學當理化教師,並與妻子共同經營一家理化儀器行,生活幸福美滿。
一失足成千古恨
民國六十一年,唐震寰卻因債務糾紛,一時鬼迷心竅,竟然綁架友人的子女,意圖索款新台幣三十萬元,犯下了擄人勒贖罪,被判死刑。後來改判無期徒刑定讞,解送台中監獄執行。
在被判死刑上訴的那段期間,唐震寰身心遭受巨大的打擊,他在看守所內,面臨死亡的恐懼,時而痴呆、時而焦慮,嚥不下飯、睡不著覺。每個夜裡,陪伴他的是惶然的淚水和無盡的夢魘,生不如死的痛苦,使他數度生出厭世的念頭,然而理智和責任,終於喚醒唐震寰求生的意念,他咬緊牙關、面對現實,勇敢地為生存而奮鬥。
上訴期間,唐震寰亟想做些事情,以穩定不安的情緒,使精神有所寄託旋。本來他想做太陽能的實驗,但因獄中環境不許可而作罷,於是他拿起紙筆,選擇寫作來抒發心聲、渲洩悔恨。
他的淚水潸潸流下,一字一淚地寫出對那未滿周歲,就慘遭家庭變故的幼兒的愧疚與痛心。這篇散文「一個死刑犯的心聲——給立人小兒的一封信」,發表在六十二年一月十八日的中華日報副刊上,是唐震寰發表的第一篇作品。
道出心境的轉變
這篇文章刊出之後,由於文中充分流露「其鳴也哀」、「其言也善」的親情,和錐心瀝血的懺悔,博得廣大讀者的同情和共鳴,紛紛向報社詢問文章的內容是否虛構?犯罪的過程如何?……經過報社的聯繫,唐震寰又寫了一篇「多少悔恨多少淚——一個死刑犯的自白」,道出他犯罪的經過,並在文後寫出他當時的心境:
「上訴到第二審法院後,我的心情除了憂傷,已沒有怨懟。最近,我在監舍媞蹁直掠|長(即今日的蔣總統經國先生)的巨著:風雨中的寧靜,其中有一段話令我非常感動。他說:『世上只有兩種人可以享到真正的快樂,一種是永遠修善而不犯罪的人,一種是有罪而知懺悔改過的人。』我顯然是屬於後者,因為我此刻已痛改前非,心止如水,只想在平靜地走上法場之前,多把握時間寫幾篇警世勵志的短文,以贖我偏激、衝動、和不知安貧樂道的罪愆。」
「台灣的社會,是完全開放的,是充分自由的!我雖身為死刑犯,仍能自由對外為文,並無任何限制,而這種開放與自由,定要多數人的守法與自重來維繫。尤其為人處事,絕不可走偏鋒、圖捷徑。真正成功的康莊大道,在我面臨死亡的這刻,已清晰悟出只有一條,絕對的一條,那就是:腳踏實地!」
殷鑑不遠,勿蹈覆轍
「最後,我除了完全信賴蔣院長說的:『法律是絕對公正的』,也願以待罪之身,靜候法律對我最後的裁判。不過,我仍要向同情我、關心我、以及責備我的廣大讀者,大聲疾呼:勿蹈覆轍!勿蹈覆轍!」
這篇誠摯感人的自白發表後,又博得滿籮滿筐的關懷,使得唐震寰再度感受到人情的溫暖,也建立起他對寫作的興趣和信心。他不但繼續寫散文,也開始構思小說,把作品陸續發表在國內各報章雜誌上。
民國六十三年二月十六日,唐震寰發表散文「鐵窗生涯」。在文中,他把自己贖罪的心情、切身的感受赤裸裸地記述下來,希望大家在衝動憤恨時,思及他的苦況,能及時懸崖勒馬。他說:
「我因為一時的偏激任性,斷送了在社會上二十幾年胼手胝足掙來的一點成就;把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活生生地攪得支離破碎;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陷在死亡邊緣上掙扎。那麼,我這種錐心刺骨的悔恨,又豈是一般的悔恨能包涵描述其萬一?我憎恨自己的情緒,已高漲到甘願遭受最痛苦的凌遲而死的境地!然而,卻無法挽回我對可憐妻兒所造成的難以估計的傷害,卻無法挽回愛護我的朋友的失望喟嘆!更無法恢復我在成千上萬的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聽我一句忠告
不久前,一位剛從日本歸國的好友,驚悉我的遭遇,特地攜眷來探視。彼此相談唏噓之餘,他關懷地說:
『你現在在落難中,請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幫助?』
我非常懇切地告訴他說:『我一切很好,只需要你聽我一句忠告!』
他大惑不解地盯住我,想尋找我是在開玩笑或是故作幽默的線索。可是他失望了。因為他已經看見我眼眶中的淚水。我說:
『早日結束汲汲惶惶的奔波生涯,多待在妻兒身旁享受天倫之樂!人生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
他聽了很感動,尤其是偎在他身旁,經常獨守空閨的他的夫人,眼睛竟已潤濕!
我過去的學生,關心我的訴訟,紛紛寫信到家慰問。還有一位在司法官訓練所受訓的學生,聽說我請不起律師,便找出許多法律判例與依據給我;更有一些深諳法律的人同情我,寄給我許多參考資料。這些社會上的溫情,都令我感激涕零!我以往經常教導學生,言行要謹慎,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卻不料這件恨事居然臨到我自己的頭上。我慚愧之餘,曾囑妻不要回信。因為,現在的我,還拿什麼去面對這些純真可愛的學生呢?
困境之中保持心中的寧靜
走筆至此,我記起在中學時代看過的一部賺我眼淚的名片,那是蘇珊海華主演的『我要活下去』。現在,我是個第一次獲發回更審又遭駁回的死刑犯。我正在努力掙扎中,我要活下去!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無枉無縱,因此,我雖已被逼到死亡的邊緣,心境卻異常平靜!在死亡的陰影中,我每早仍不忘讀英語、日語;白天閱讀文學名著或益智書籍或埋頭寫作;晚上則讀聖經,常作禱告。」
民國六十四年初,唐震寰的案件改判無期徒刑,解送台中監獄執行。重獲生機之後,唐震寰更加勤於寫作,入監的七年半來,他發表的散文和長短篇小說,多達一百五十六篇。
民國六十七年唐震寰以十大建設為背景,寫了一篇五萬字的小說「橋」,參加第十四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的角逐。這篇小說描述兩個隔河的村莊,彼此是世仇,後因高速公路的興建,兩村間搭了一座橋,藉這座橋化解了兩村的仇恨。結果這篇文章為他贏得中篇小說的銅像獎,和新台幣三萬元的獎金。
國軍文藝金像獎是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處主辦,甄選的作品種類包括:小說、散文、新詩、劇本、美術、音樂等。應徵作品的作者姓名一律密封,由專家經過三次審核,決定名次後才予拆封,評選的過程至為公正而嚴謹。
移樽就教,獄中頒獎
當第十四屆的國軍文藝金像獎得獎作品揭曉後,主辦單位才知道唐震寰是一位監獄受刑人,無法到台北領獎。主辦單位至此不但不會歧視或有換人之想,而且由國防部政戰處副處長繆綸上校,代表參謀總長宋長志到獄中為唐震寰頒獎,這件事曾經轟動一時,被社會各界傳為美談。
頒獎典禮於六十七年十一月三日舉行,台中監獄特地把日新廳佈置成一個禮堂,並邀請全體職員觀禮。當天,唐震寰穿了一套鐵灰色西裝出席,當他敬謹地從繆上校手中接過獎座和獎金時,兩眼忍不住噙滿興奮的淚水。這個別開生面的典禮,在我國文壇史上、獄政史上,都創下了空前的先例,充分說明金像獎主辦單位評選的公正、觀念的開明,也發揮了我國法治制度情、理、法兼顧的精神。
去年,唐震寰以十萬字的小說「大崖壁」,再度贏得第十五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的長篇小說銅像獎(一、二名從缺)及十萬元獎金。這篇小說,描述當年退除役官兵胼手胝足,不畏艱難險阻,經歷各種惡劣環境,修建完成聞名中外的橫貫公路,其間發生的各樣感人故事。
唐震寰兩度得獎的消息,新聞界皆以顯著的篇幅報導,更有許多記者親自到獄中採訪他,把他的事蹟報導出來。讀者慰問、鼓勵、讚揚的信函再度如雪片般湧向獄中。各界的盛情關愛,溢滿唐震寰的胸懷,他無法一一函覆致謝,於是寫了一篇文章「身陷囹圄竟是福」發表在聯合報上,向關懷他的千萬讀者表達感激之意。
在孤立之中潛心對付人性的卑劣面
唐震寰在文中強調,獄中嚴謹、規律的生活,使他因禍得福、受益匪淺。他說:「我發現人性——特別是我自己的個性中,有一股比惰性更難對付的品質,像無數塊絆腳石,它妨礙了我、以及成千上萬的人邁向成功之途。而監獄恰好是對症下藥的一帖靈劑,高牆媢D道鐵門,鎖牢了人性的弱點。無私的鐵腕,予人以當頭棒喝,逼著你收斂、逼著你忍耐、逼著你克己、逼著你忍著辛酸,朝向人性最底層去挖掘,去發揮光明的一面。」
唐震寰表示,在監獄這個完全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中,他得以專心寫作;獄中生活,使他練成了一種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內在寧靜,無論心情如何惡劣,只要攤開稿紙,快樂便湧入胸臆,像初升的旭日,放出溫煦的光芒,照亮他悲慘的心境。
文章最後,他真誠的說:「有個對我很具誘惑力,也很費思量的問題,幾乎是每位來信的讀者所關心的,就是如果我重獲自由,或者給我較好的環境,是否能寫得更多更好一些?我的回答卻是否定的。因為我洞悉人性的弱點,特別是我自己的劣根性,一旦舒服了,說不定也就開始鬆散,甚至開始墮落了。因此,就我自己的經驗,身繫囹圄的確是種福,一點也沒羼有酸味!」
得獎後心中有了壓力
兩度得獎,對唐震寰而言,是一股莫大的鼓舞力量。他說:「畢竟,一個像我這樣半途出家的筆耕者,是需要專家、讀者的認定與青睞的,它是支持我日以繼夜、努力不懈的主要動力。每當我受到一次獎勵,心頭便多一份沈重負擔,如何使自己名副其實?如何使自己不江郎才盡?如何使自己拚命跟上正在起飛的文藝腳步?作那百尺竿頭的突破,乃成為我得獎後的最大精神負荷與自我鞭策。」
唐震寰並非學文學出身,入獄前也未曾發表過作品,何以能在獄中有豐盛的創作?這是大家感到興趣的一個問題。
唐震寰說:「我雖然不是學文學的,也從來沒有上過一堂有關文學理論的課;但是我從小就喜愛文藝,只因邁入社會後,一直忙於俗務,而不自覺地把寫作的興趣壓抑下來,直到監獄這個環境,從小埋藏在心田的寫作種子,才得以萌芽開花。」
七年以來,不分晝夜、不分寒暑、不分憂喜悲愁地埋頭苦寫,加以不斷地自我進修,唐震寰的作品日有進境。他每天閱讀書報,也研讀許多有關寫作評論的文章書籍,像白先勇的「驀然回首」、歐陽子的「王榭堂前的燕子」、楊昌年的「小說賞析」……等等。獄中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理論之外,尚需自有把握
但是光讀寫作理論,往往難以把握其中的要領,有時下筆反而受到拘限。因此,唐震寰寫作時,特別注重主題、開頭和結尾。在主題方面,由於他的個性嫉惡如仇、愛憎強烈,寫的都是貶惡揚善、有益世道人心的作品;文章開頭則常帶點懸疑氣息,引人繼續讀下去,而常有出乎意料的結局,因此,他的作品都具有高度的可讀性。
至於小說題材,多半來自唐震寰過去生活的經驗,有些則從報章雜誌上取得靈感,再以想像力舖陳整個故事。然而寫作必須求真,閉門造車是寫作的大忌。因此,唐震寰表示,如果遇到超乎自己經驗範圍的情節或是專門技術,就必須到處打聽、請教。
例如,唐震寰寫「大崖壁」時,「榮工報導」的記者許盛隆幫他收集有關炸山的種種技術性資料;寫「青青農場」時,梨山農場協助提供有關果樹栽培技術的資料;「衝破黑旋渦」則是唐震寰在獄中幾年來,累積獄內所聽有關兩派黑社會人物火拼的故事,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
唐震寰指出,他寫「衝破黑旋渦」的目的,是在提醒一些浪跡黑社會的青少年,及早幡然悔悟,以免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寫作的動機全憑心中一股愛的力量,別人給他愛,他願意把這股愛藉著自己的筆,散發到整個社會之中。
作品要搬上銀幕
有讀過「衝破黑旋渦」的讀者寫信給唐震寰,認為這書很值得拍成電影。因此,唐震寰透過昔日軍校同學寧瑞仁的幫忙,和電影界取得聯繫。今年六月十八日,唐震寰和電影公司的代表在獄中簽約,把「衝破黑旋渦」的電影版權讓給台北市星際影業公司。預計不久之後,這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說,將在銀幕上和社會大眾見面。
談到獄中管理人員對他的寫作是否曾給予優待或協助。唐震寰說:「監獄是依法執行徒刑的地方,對受刑人一切處遇,都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因為我在寫作上稍有成就就破除成規。我只能利用休閒時間,就著舖在雙腿間的一塊小壓克力板寫作。但是獄中在規定許可的範圍內,還是會儘量給我方便。」
唐震寰目前已升為二級犯,住在兩人一間的寢室,獄中為了他寫作方便,分配他協助管理倉庫,而且已在他的寢室內加放一張小桌子。
唐震寰表示,自從胡典獄長上任以來,改善伙食,寢室加掛電風扇,就寢後的燈光改暗,環境更加舒適,使他得以安心寫作,因此最近著作特別豐富,短短半年,就完成兩部長篇小說。他準備以其中一篇參加今年的聯合報副刊小說甄選;目前正在趕寫另一篇中篇小說,打算再度參加今年的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
稜角已被磨平
多年來的牢獄生活,使唐震寰氣質上產生很大的變化。他收斂起桀驁的個性,變得比以前篤實與謙恭。在獄中,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整理內務之後,複習英文、閱讀「荒漠甘泉」,然後打太極拳。八點十分到倉庫工作,休閒時間除了寫作,還喜歡彈吉他唱歌和打籃球。
在這種規律、寧靜又充實的生活中,唯一令唐震寰牽腸掛肚的,就是妻兒的生活。多年前,唐震寰為了妻子將來的幸福,忍痛堅持和她離婚,曾使得與他同甘共苦多年的妻子非常不諒解。但是唐震寰一直認為他當時的決定是對的。雖然已和妻子離異,但他仍默默地關懷她,經常托人打聽她的生活情況。
提起妻兒,唐震寰忍不住又再度落淚。尤其是對兒子的愧疚,至今仍朝夕啃齧著他的心。他偏過頭去,激動的用一雙大手掩住臉部,聲音顫抖而哽咽的說:「兒子立人現在已念小學三年級,住在屏東外婆家,經常和我通信。我也密切地和他的導師保持聯繫,寄一點錢放在老師那邊,做為他的零用錢。雖然我很想念他,希望他來看我,但是為了避免在他心中產生不良的影響,只好不讓他來,因這裡畢竟不是他該來的地方……。」
說到這裡,唐震寰的聲音因悲傷而變成尖細的嗚咽,無法繼續說下去。他做了幾個深呼吸,擦乾淚水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他說:「我那苦命的兒子,自懂事以來,未曾享受過一天的父愛。每當我在電視或書報上,看到別人的孩子,在兒童樂園騎木馬、坐飛車的歡樂情景,我的心就像刀割般的淌血……。我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出獄後我也不敢要求兒子回到我身邊,我只能盡我的力量在一旁照顧他,以贖我不盡父責的罪過。」
今生不會忘情寫作
唐震寰現在是二級犯,服刑也有四年了,依照監獄的規定,他再過五年就可獲得假釋出獄。出獄後,他打算繼續從事寫作,因為寫作已成為他的第二生命。
在我們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裡,培育出許多優秀的作家,就作品本身來看,唐震寰或許並非是最出色的,但是他身在監獄之中,能克服死亡的恐懼,壓抑住家庭、事業、名望破碎的悲傷與懊惱,重新振奮起來,以寫作釋脫雜念、自我昇華,而創作出篇篇警世佳品,使得社會大眾因此對他另眼相待,愛護有加。
唐震寰的遭遇,就像一面鏡子,警惕世人要謹言慎行,尊重法律,不可因逞一時之快而誤己害人、悔恨終生。尤其一旦犯錯之後,不應自暴自棄,只要有心向上,在我們這個溫暖有情的社會裡,大家不但不會輕視他,還會毫不吝惜的付出關愛,給予他發展的機會,幫助他走上正途,重新開創光明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