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最尷尬。
天沒亮就睡不著的年齡。
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
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
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
是用濃咖啡服食胃藥的年齡。
中年是「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的年齡。
中年是下午茶。
(摘自董橋〈中年是下午茶〉)
「中年是下午,但有沒有飲茶的悠閒就不敢說了!」坐在安靜不聞人聲的研究室裡,政大心理學系教授李良哲若有所思。的確,年過四十,猶如日過正午,既眷戀朝日的清純無憂、日中的睥睨一切,又憧憬晚霞的平和絢爛。唯有此刻,下午,煩悶逼人,欲振乏力。
煩悶,厭倦,是染上了時髦的文明病──「中年危機」嗎?
「如果有危機,四十歲到四十五歲的『中年過渡期』(前中年期)最容易發生,」李良哲說,甚至,比較多愁善感、或生活挫折累積得快而多的人,可能提早在三十五歲前後就開始了。
「在國外,三十五歲是參加『兄弟會』的年齡上限,」師大國文傳播學系教授,在傳播界素有「才子」之稱的趙寧笑說。那之後,情緒開始擺盪在「青壯年」和「中年」間,明明覺得自己猶當盛年,人生尚未登頂,可是放眼四周,一個個青年才俊比你更優秀、更像「明日之星」。被年歲推著走的焦躁感慢慢累積,終至發現自己擱淺在生命淺灘上,進退失據。
人生行到半途,四顧茫然,對生命的意義疑惑重重,許多人轉而追尋宗教慰藉。(卜華志攝)
再回頭已百年身?
「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危機感,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裡,被大大加深了。
五年前因意外懷孕而選擇離開會計工作的魏太太,本來覺得以自己的幹練和人脈,只待將孩子送進小學,重新找份工作應該不難。然而重回職場的時間眼看一天天逼近,她卻越來越覺得心慌。
「老同事走的走,散的散;少數還有聯絡的,卻開口閉口講什麼EXCEL試算軟體,全是我聽不懂的!」魏太太幾次向老公暗示自己「乾脆留在家裡專心帶孩子好了!」但想到老公每次給家用錢時的一臉陰沈,終究不敢明說。
現代社會,年輕就是美,為了證明自己還沒有和青春脫節,四十五歲的電腦零件公司老闆周先生,有過一次啼笑皆非的經驗。他和公司年輕職員相約去烤肉,希望能拉近距離,聯絡一下感情。結果到了溪谷,員工們自顧自地結伴笑鬧,等他滿頭大汗地烤好肉,年輕人倒是聞香而來,讚了他幾句,接著狼吞虎嚥吃完後又是一哄而散,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似的。
「大概他們覺得LKK老闆就是來幹活伺候的吧!」從此周先生認清了自己的定位,不再費心「取悅」年輕職員,反倒心裡輕鬆不少。
「中年,人生的體驗多了,總會興起一些感觸、幾聲嘆息,」李良哲指出。即使經濟無虞,即使尚無病痛,然而生命流逝,帶走了青春、理想、純潔的愛,甚至摯愛的親人,卻留下了許多不敢碰觸的傷口、不堪回首的憾恨。那種追悔無門、來日無多的感覺,令人悵惘。
「別悶著,出來交朋友!」在報社任職的項紀台(右二),雖然疼痛纏身,仍然精神奕奕,讓自己活得有勁。圖為她與藝文界友人柴寶琳(右一)、晨曦(左二)等人慶生一景。(林格立攝)
危機年年有,中年特別多?
悵惘雖有,倒未必稱得上「危機」。根據國外研究,中年人憂思雖多,但會嚴重到需要求助於心理諮商或醫藥的,大約只佔百分之十五。
一向是女性主義強烈擁護者、近年來更首開國內「男性研究」風氣的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王雅各剖析,「中年危機」在美國形成熱門議題,探究原因,是一九四六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以迄一九六四年間,為數約七千五百萬的「嬰兒潮」陸續出生。這個龐大世代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成就最高、價值觀最多元奔放的一代。他們在八○年代後期漸次邁入中年後,對於自己的心路歷程做了許多回顧和內省,並引起廣大共鳴。
美國中年世代,從年輕時的反越戰嬉皮,蛻變為跨國集團的雅痞主管;從理想掛帥,翻轉為功利第一,其間的拉扯與轉折,使得他們的「中年危機」份外複雜。反觀台灣,除了同樣有集中在民國四十至五十五年出生、人數眾多的「嬰兒潮」特點外,台灣的中年世代並沒有相同的經歷,縱有危機,也單純得多。
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主任呂麗絲建議,中年的情緒起伏與生活困境,與其稱為「危機」,不如說是「變遷」。中年變遷,其實是人生旅途的自然過程,隨著年歲增長,身上的重擔越揹越多,於是大大小小的壓力匯集在此時一起浮現。
呂麗絲舉例,中年是「三明治世代」,老邁的父母需要照護、青少年兒女的叛逆又在此時達到頂點。又譬如工作、婚姻,不上不下地持續了十幾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再看看自己,白髮飛上雙鬢、皺紋爬上眼角,兩頰鬆弛,年輕時厚實的胸肌,不知何時塌落到腹部,帶著兒子去運動,竟連一個引體向上都無力做到!
中年變數多,若再加上時代的劇變,許多角色範本全盤改寫,更令中年人無所適從。
「因為孩子小,不敢隨便老。」在晚婚、遲育風氣下,「超齡奶爸」人數大增,讓中年族的樣性愈趨多元。
人生漫漫,前途茫茫
李良哲指出,首先,人類預期壽命迅速增長,以台灣人口平均壽命來看,從民國四十年的五十五歲,一路增長到現在的七十五歲,生命的路途加長,反倒使中年人對自己的人生定位感到迷惑。
住在花蓮,今年五十八歲,已接近中年上限的張先生說,以前他看六十歲的父母,覺得他們「好老」,十足是含飴弄孫、不問世事的年歲。然而現在自己到了這個年紀,卻覺得還沒有資格言老,更不敢輕言退休。「壽命變長,活得更累了!」他半認真、半玩笑地說,現在的中年怎麼好像「沒完沒了」?
壽命延長,加上社會價值觀鬆綁,原本眾人齊一的人生歷程開始紛亂多元,個別差異也越拉越大,同是中年,卻呈現出千百種不同的人生變貌。有人中年風光創業,有人中年失業潦倒;雙生涯女性被孩子、家事與工作壓榨得筋疲力竭,但另外為數眾多的單身女郎則每天與孤寂為伍。有人五十歲已兒孫繞膝,有人五十歲才初次步上紅毯;高漲的不婚率、離婚率、未婚生子、不孕,乃至於太空家庭、台商家庭的大量出現,讓許多中年族的人生規劃突然化為泡影。
先生在台南工作,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在高雄上班的林美倫(化名),多年來一直過著週末才有老公的日子。去年初,一聲夜半鈴響,毀了她努力經營的平靜人生:電話那端的女人惡狠狠地要她把丈夫交出來,否則要帶三歲半的私生兒子大鬧辦公室!
多屬中年歐吉桑年紀的運匠滿街跑,每一位背後都有曲折的人生故事。
生命難以承受的痛
「其實這麼多年,我不是沒有懷疑過,但想不到事情竟搞到這麼糟!我這個當太太的怎麼這麼傻?」之後半年,林美倫不能睡、不能吃,白天如行屍走肉地上班,每到夜半卻忽地驚醒,覺得心悸得要窒息。這件事以離婚收場,妙的是離婚後先生反倒「乖」了,開始每天從台南通車回高雄,對一雙兒女也顯露出前所未有的耐心。目前他們計畫再度結婚,然而一旦落入婚姻枷鎖,會不會一切又故態復萌?
「中年,就像風中拼拼圖,拼出來的越看越殘缺可厭;拼不到的,越來越渴求卻又自知希望渺茫,」今年剛跨入四十門檻的林美倫悠悠說道,如果不幸一陣風颳來,原本拼到的也飛了,那種錯愕、那種被命運玩弄一場的恐慌,有時真令人抓狂。
對林美倫來說,不時來和她同住的媽媽,多少幫她減輕了生活重擔,然而許多人卻是行到中年,再無家庭的撐托,只有孤伶伶面對人生風雨。
四十六歲仍然單身的姜小姐就是一個例子。曾經在惠普、德州儀器等外商科技公司擔任公關經理的姜小姐,一直是職場上幹練光鮮的女強人。然而她知道,在工作壓力和感情渴求的雙重患得患失下,自己的內心正面臨崩潰。兩年前,她陷入了嚴重的憂鬱,夜裡輾轉反側,又擔心失眠後早上會爬不起來、影響工作績效,結果越急越睡不著;而長年來盯著電腦的結果,讓她的視力迅速減退;永遠密閉的高科技辦公室,則讓她的感冒永遠好不了,每天都得和病痛掙扎。
幽默瀟灑的「趙茶房」趙寧,在傳播界成就不凡,而年近半百終於覓得有緣人,讓他的哀樂中年多出許多甜蜜的負擔。
走出自己,活在當下
「我問自己,還要熬下去嗎?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健康重要?」儘管工作多年稍有積蓄,姜小姐辭職後的前三個月仍不免陷在恐懼裡,怕自己就此被社會甩開、也怕親友責難的眼光。然而慢慢的,她開始學習放鬆、放下。
「莊子說,生為徭役,死為休息,但我不信這套,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三個月過去,姜小姐不再給自己壓力,對別人善意的勸告也不再當一回事。不必早起上班後,失眠的焦慮減輕許多,她可以依自己的情況調整作息,憂鬱症也不藥而癒。她開始打理房子、上健身房、做自己喜歡的菜,甚至發發呆,享受一下人生的留白。尤其把自己從「沒有性別的工作奴隸」桎梏中解放出來後,她開始釋放感性,享受身為女人的樂趣。
對於親情和感情,姜小姐也有一番徹悟。「我母親早逝,父親老是把我們三個孩子當討債鬼,從來沒有喜愛過我們,」因為如此,姜小姐早早地脫離家庭獨立。但在她心裡,對愛的渴望始終沒有停止,只是早年的重重陰影讓她的感情路時有波折,至今依舊孑然一身。
目前姜小姐和一位比她小十歲的男友交往,「沒有拘束,沒有強迫,只有真正想在一起的時候才在一起,」加上前年父親病危時,三不五時地打電話來向兒女乞討關愛,令她又同情又厭憎。看透了親情與感情的虛妄,她發誓再也不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寄託在別人身上,她要真正活得自在,了無掛礙。
推著輪椅,照護著年邁雙親,中年族是家族的支柱,可千萬不能有所閃失。
寂寞芳心獨排遣
姜小姐孑然一身,有她的自在與寂寞,那麼有家人環繞的,總是心裡多一分踏實,多一分幸福嗎?
「不見得,不見得,」對這個問題,今年五十一歲、在報社任職主管的項紀台連連搖頭。近幾年項紀台被「五十肩」折騰得很慘,曾經因為搆不著內衣扣,早晨上班前把唸大學的兒子叫醒,結果被兒子調侃「妳們這些老女人,怎麼這麼麻煩!」
有次項紀台問兩個兒子,將來誰負責照顧老媽?結果兒子推來推去,最後點名由國小一年級的管家婆小表妹負責!
「玩笑是玩笑,但心裡難免悲哀,越發的知道一切只有靠自己,其他說什麼都是假的!」項紀台說。
有夫有子,有母親和一堆親友,人多事雜的項紀台不會孤單,卻無法不寂寞。有時半夜睡不著,爬起來拖地,有一陣子還迷上打俄羅斯方塊,「躲在被窩裡,全心全意地打,什麼都不去多想,最高紀錄打到幾萬分呢!」她自己也覺得好笑。
「知道情緒不對了,就想辦法找一點事做,」項紀台說,中年地雷滿佈,絕對不要放任自己陷到情緒低落的陷阱裡!
突發的外力干擾,會讓人生路途出現轉折、甚至斷裂。最近一波波的關廠裁員潮,已讓中年族人人自危。圖為工會包圍立法院一景。
計畫不如變化快
健康、婚姻、事業之外,許多意想不到的轉折也可能在中年發生。目前擔任佛光衛視董事、並且製作許多佛教節目的趙寧透露,他在三十八歲時,有次應邀去美國休士頓演講,在飛機上巧遇佛光山星雲大師。大師諄諄「宣教」十四小時的結果,「頑石都點頭了!」休士頓演講完畢,趙寧搭機直奔洛杉磯西來寺,就在整建中的工地內皈依了星雲大師,從此滴酒不沾。
「在那之前,我的門上總是貼著一副對聯,『但知人間有酒,不知酒能醉人』,用來誇耀自己千杯不醉的功力。」那麼,是什麼力量讓他做出這麼大的轉變?趙寧自己也難以解釋。
「在美國,三十八和四十九是兩個特別的年紀,感觸多了,碰到適當的機緣,心念一動就轉了,」趙寧說。三十八歲皈依,又在號稱四十九•五歲時結婚,婚後不出幾年,又成了三個孩子的「超齡奶爸」。趙寧的哀樂中年,轉折不可謂不大。
「回頭想想,人生的路,好像都不是自己預期的,」趙寧透露,四十年前他考大學時,什麼志願都填了,就是不填師大,覺得當老師沒意思。沒想到不讀師大的卻進了師大教書,一教二十多年。
「每年我都嚷嚷著要做生涯規劃,要辭掉教職,專心做傳播,」趙寧不改率真地笑道,「沒想到一眨眼,同事告訴我,趙兄,不用規劃啦,你都要退休了!」雖然來不及規劃,然而一生喜歡「跟著感覺走」的趙寧,覺得自己每一步都很踏實、很豐富,這讓他在即將踏出中年、步入耳順之際,腳步分外輕快積極。唯一比較掛心的,是三個分別為七歲、五歲和兩歲的孩子。
早年曾開冰果店的林鴻桂,靠著儲蓄與投資房地產薄有積蓄,也讓他在賦閒的日子裡,可以玩石、修習易經與風水,悠哉度日。
不敢隨便老
「有時看到他們睡覺的可愛臉蛋,會覺得有點對不起他們,因為我比他們老了那麼多。」趙寧現在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因為孩子小,不敢隨便老」,一星期打三次籃球,作息正常,中年得子的趙寧,要為孩子努力保持年輕。
中年的變,可以如趙寧一般,是自己選擇、心頭帶著甜蜜的,然而有太多的變,卻是身不由己,猝不及防,而「失業」,正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種。這種近兩年才在國內蔓延開來的經濟黑死病,正迅速吞噬數以萬計的中年族。
「前些日子,有位台灣機械公司的朋友被逼退後,到高雄旗津海水浴場擺攤賣碳烤,沒多久就因為心肌梗塞猝死,」中華電信工會前任理事長張緒中說,死訊傳來,一群好友不勝欷噓,「早知道他那麼早死,當初他抱著汽油彈,要和台機老闆拚死活時,我們就不該攔著他!」
張緒中以自己待了十多年的中華電信為例,明年公司的人事預算比今年足足少了三千人,意味著有三千人將在一年內被「逼退」。而中華電信員工的平均年齡是──四十六歲!
中年,如逆流行舟,勇敢迎接挑戰,才能讓人生不留遺憾。
誰來告訴我?!
四十六歲,多麼尷尬的年齡。多數員工正肩挑三代重擔,養家活口的壓力大得驚人。「工作上的不確定感,已經影響到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張緒中指出,婚姻緊張、子女教育計畫停擺、是否要接受調動,舉家遷徙?到底該培養哪一種第二專長才能保住工作?公司可以提供多久的緩衝時間?勞工心頭哽著千百個疑問,卻沒有人願意向他們說清楚。
張緒中呼籲,政府與其在失業津貼上編列大筆預算,不如協助各公、民營企業儘快建立勞工的生涯輔導與心理諮商機制,「我們要的不是錢,是指出一條明路!」
「中年失業,一如發生車禍、病變、喪偶、子女逃家等,是一種外力造成的、突然失控的人生斷裂,會讓生活一下子發生天崩地裂的翻轉,」活泉身心靈整合中心主任邱加利以「非常模事件」來形容。這種斷裂,比起工作壓力、父母癱瘓,或是子女成長自立、職位停滯等可以預期的「常模事件」來得嚴重許多。
環顧四周,許多中年族雖然說不上失業,卻又沒有一份正當職業。住在中壢的林鴻桂,早年白手起家,靠著賣冰果賺了不少錢,攢積了三、四棟房子。冰果生意因體力不勝負荷收掉後,幾次轉業都不成功,只能靠著房租和定存過日子,雖然衣食無缺,但終日閒在家裡,令他難以面對鄰里探詢的眼光。
前年,在任職仲介公司的太太慫恿下,林鴻桂參加了仲介公司的職前訓練。已經頭髮半禿的他,夾在一群二十來歲的年輕孩子中,接受精神訓話、大聲唱軍歌、呼口號,這種「震撼教育」令他內心掙扎不已,最後勉強熬了一個月,領到薪水就辭職了。
「許多事情,年輕人做起來一點障礙都沒有,但是中年了,自己給自己起了一堵堵高牆,很難掙脫得開,」林鴻桂算是幸運的,可以不必為五斗米折腰,然而心情總是懸在半空中,空蕩蕩地沒有著落。近兩年他開始學易經、看風水,希望能在人生的進境上更上一層樓。
另一個春天
「在國外,徬徨和憂鬱,常會驅使中年人、特別是中年女性重回學校,藉著進修來釐清未來的路,」活泉身心靈整合中心主任邱加利以自己為例子,她曾經是服裝設計師兼社工和輔導員。由於出身貧寒,一直勉力維持著三份工作,然而閱歷多了,邱加利越來越覺得眼前的人生不能滿足,希望能再做突破。一輩子謹慎拘謹的她,在四十二歲時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帶著一種「放空」的心情,出國去唸書。
出國後,邱加利在紐約找到一所學校,學生的平均年齡正好和她相仿。許多人像她一樣,因著種種人生困惑而來,不為求取學位,只想藉著這個過程「一片一片地把人生整合起來」。邱加利在紐約五年,覺得自己成長很多,有足夠的力量幫助需要的人,因此回國後就投入專職的輔導工作。
「我感受到危機,我沒有逃避,反而把危機當做挑戰,勇敢迎擊回去,」邱加利回首這段過程,嘴角不禁漾出笑意,「這不是什麼成功,也不代表從此就沒有掙扎,但我知道,有過一次戰勝自己的經驗,可以讓未來的路走得更穩,更好。」
中年的故事,各個不同;中年的酸甜心情,也如人飲水,點滴在心頭。你的中年,又是什麼樣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