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提煉的大型創作
離開靜謐山區的泰雅傳統屋,場景轉換到台東縣成功鎮的麻荖漏部落,一處傍著山、可眺望太平洋的阿美族傳統家屋,這是藝術家陳豪毅的「Malacecay阿美傳統家屋構築與寶庫工坊」。Malacecay意為團結合作、同心協力,而這棟傳統家屋的建造,是歷經600人次的協同共作才得以完成。眾人的勞動付出,將字義裡蘊含的「美好合一」表露無遺,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龔卓軍將這項造屋計畫,評為身體與生態環境對應的創作實踐行動。
畢業自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的陳豪毅,過去曾在台北開設工作室,參與許多藝術策展,而後他回到台東的小學任教,為原住民孩子創製許多實驗性課程,也引介台灣、德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的藝術家駐校,豐富孩子的視野。
然而一切卻在2018年有了轉捩,陳豪毅在校園實踐了幾年翻轉教育後,熱忱被難以衝撞的體制給逐漸消磨。決定辭去教職的他,從阿美族母親那繼承了一塊麻荖漏部落的土地,「我一度想賣了地,到台北重新過著藝術策展的生活,可那不是我要的。」掙扎之時,陳豪毅去了趟韋浪的泰雅家屋,夫妻倆烤著火,在裡頭生活的模樣,觸動了陳豪毅,強化了他想蓋阿美家屋的念頭。
於是他著手田調、詢問長輩,偶然找到部落裡僅存的三間傳統屋,隱晦地藏在巷子裡,抑或包裹在普通民宅的內裡。就像阿美族傳統的年齡階級制度逐漸式微,傳統屋也彷彿不合時宜的存在。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主任蔡政良表示,阿美族有所謂年齡階級制度,每個年齡階層都有各自負責的公共事務與部落祭儀。建造家屋亦有年齡階級的分工,年輕階級則從中學習。成功鎮一帶的阿美族,因外來宗教的普遍,傳統的階級分工制度不再,家屋也跟著消失。
陳豪毅認為,蓋家屋最困難的,其實是材料的蒐集,蓋一棟家屋,光是黃藤就至少需要3,000公尺,必須先到山裡採集滿是尖刺的黃藤,再回來剖開、削整。所以光是蒐集家屋的建材,陳豪毅就花了兩年,跑遍全台,才把材料湊齊。徵集了各方的民眾前來支援,陳豪毅邊做邊學邊教,眾人花了三個多月把阿美家屋蓋起。從採藤、編藤,再到家屋建造等,一路上的親身經歷,陳豪毅明白,「原來部落的學習,都是要花很長很長時間,去看、去聽、去感受的。」
泰雅家屋的比穗和韋浪(上圖)、阿美家屋的陳豪毅(下圖)透過建家屋、採集、編織、漁獵等,在生活中實踐傳統,找回與自然的連結,走出一條原住民復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