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學生時期勤練出流利的英文發音,再加上去澳洲一年訓練了開口說英文的膽識,許多網友傳訊問賴咏華怎麼學英文。「台灣人學英文的風氣太過頭了,幾乎把英文當作神明來供拜,所以我反過來利用這點,我的英文其實是一種『表演』,吸引更多人來了解我想說的事情。」
「因為我對於這個議題(台語將消失)有話想說,不說出來心裡很難過。可是我又不想說華語,怎麼辦?」他把自己會的語言都拿出來講,多一種語言,也許就有多一些人聽得懂。台、英、客三聲道成了他的標誌,賴咏華在YouTube開設「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頻道,目前已有4.8萬人追蹤。賴咏華還邀請在台灣的紐約人阿勇(@阿勇台語)一起拍攝「英台EXPRESS」單元,每周兩人各選一則新聞,將英文新聞翻成台語,把台語新聞翻成英文,「現在YouTuber要不就是很漂亮、很辣,要不就是講話很好笑,我們別的贏不了人家,就翻譯比較厲害。」討論的新聞包括天氣、台灣教育特有的風紀股長、半導體、袋鼠等用語,希望讓大眾了解用台語能談天也能說地,各種議題都不成問題。
放眼國際,許多國家已經認知到,守護自身語言的重要性,積極投入資源挽回消逝中的語言。賴咏華舉例,如英國境內的威爾斯語、日本北海道的愛奴語、紐西蘭的毛利語,它們都遭遇強勢文化的衝擊,面臨文化語言保存不易的局勢;但透過意識的覺醒,官方多管齊下地提供母語研究與保存獎勵,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民覺得講母語是光榮且驕傲的。」這點值得台灣人深思與借鏡。
問賴咏華如何決心不再說華語?他反而說起這一年多來香港人的反送中運動,「你問香港人,他們為什麼要站出來抗爭,他們真的認為會成功嗎?」「我也知道成功(台語存活)的機會不大,但就算不會成功還是要做。從頭到尾都不是成不成功的問題,是我自己『不做不行』的問題。」
還記得牙牙學語時,母親教你的話嗎?回家多學一句、多說一句吧!為母語的存續盡一分心力,台灣的多元文化將有機會能流傳下去。
賴咏華和在台灣的紐約人阿勇一起拍攝「英台EXPRESS」,用台語和英文討論新聞,台語也能成為日常溝通的語言。
賴咏華常受邀演講分享,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說母語的人口日漸消逝,是一個文化不可承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