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文化交錯,吸引人類學家
雖然考古學家認為,四、五十萬年前就有人類,但人類學發展至今不過二百年。
「人類學家研究的目的,是希望經由瞭解文化形成、傳承、相互影響和調適的過程,找出一種人類文化進化的脈絡,並推測未來的走向」,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劉斌雄說。
所以,新舊文化交錯的地方,最吸引人類學家;台灣地區正是全球公認的「人類學研究寶庫」之一。
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奇祿分析,台省人口大致是由最早移入的先住民,中期來台的閩南人、客家人和民國卅八年隨政府遷台的大陸各省人士所組成。三種人在面積不大的島上共同生活,文化自會相互衝擊、影響,這些文化本身及互動的軌跡,都是人類學家感興趣的對象。
尤其先住民長期居於山間,地理位置孤立,獨能保有較近原始形態的古東南亞文化。九族(或十族)先住民,由於其原居地和移入年代各有不同,各族文化間的多元性和複雜性,在人類學研究上具重要地位。
荷蘭人打頭陣
以社群文化為例,各族中,六個族群有氏族制度,其中賽夏、布農和曹族為父系社會;泰雅族為父系世系社會;阿美族和卑南族為母系社會;排灣族和魯凱族沒有氏族社會,卻有類似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階級;而雅美族則以「漁團組織」為主。
「如果能詳加研究這些先住民文化,人類學理論的許多重要假設,或許可得到更接近正確的答案」,劉斌雄說。
對本省先住民的研究,早在荷人據台時代就已展開。荷人為了貿易方便,曾記錄了一些先住民的資料,但數量不多。
到了日據時代,日本東京大學一批人類學家開始有計畫的調查、研究,以利於統治。他們後來寫成的「蕃族調查報告書」、「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和「蕃族慣習研究」三部巨書,至今仍是研究先住民文化的重要依據。
光復後,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系、中研院民族所和各大學相關係所仍繼續研究,同時,也有許多外國學者來台做田野調查。
更了解人類
現在,每年都有七、八位人類學者透過中研院民族所,以自費或公費方式來台研究,其中有多位是每隔二、三年就來做相同或類似題目的田野研究。他們所觸及的主題雖然也有一般漢文化,但仍以先住民文化為主。
長期觀察、比較,是研究人類文化進化的主要方法。在台灣地區,先住民各族群文化的變遷與日加遽,也顯而易見。「例如,先住民的豐年祭已不再具有原始功能,僅成為娛樂的一部分」,日本橫濱大學副教授笠原政治說。
或許認識這種轉變的始末,可幫助人類更瞭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