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孩子飛
這是非營利組織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以下稱登山學校)在2019年開始進行的青鳥壯遊共學計畫。稱之為青鳥,是因為參加計畫的孩子,都曾經參加亞成鳥計畫──一個帶領高關懷青少年進入野地學習的活動。
介於雛鳥與成鳥之間的亞成鳥,就像是即將長大卻又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他們的內心在渴望獨立與需要關愛之間擺盪;而在高關懷青少年身上,這份矛盾感可能因為家庭功能失靈、長期被否定,使他們容易自我放棄,也讓他們對外界築起一道看不見的牆。
「讓山成為一所學校」是協會的想望,他們相信,讓孩子感受山林的美好,能為孩子的生命帶來正向的力量。理事長劉純宇表示,參加完亞成鳥的孩子不見得都會愛上爬山,但大家在期末分享會時,講起這趟旅程眼神都會散發光芒。
在山上,天氣、體力、人際溝通等都是考驗,全身黏膩不能洗澡,揹著沉甸甸的大背包走陡坡、攀岩壁,又或是孩子之間的衝突等。劉純宇曾在亞成鳥計畫中陪伴一個過動症的孩子,因為服藥的關係,孩子容易精神恍惚,加上身形瘦小總是落後,防禦心使得他常常爆粗口。身體的疲憊、情緒的不安,這孩子最後邊走邊哭。「山是很特別的場域,沒辦法說不走就不走。」劉純宇解釋。在山下時孩子可能會耍賴,但在山上的環境,孩子會意識到,再怎麼不情願,還是得面對現實走下去。劉純宇同理孩子內心的挫折,他告訴孩子,累了我們休息一下,等你恢復力氣再走,濕黏不舒服我們就換衣服,「走得慢沒關係,只要有在前進,一定會到,我們會陪著你,不管多晚。」
一趟成人兩天就能完成的行程,在亞成鳥計畫裡則拉長為四到六天。過程中不全然只是爬山,還安排了許多活動。例如讓孩子獨處,請他們寫封信給一年後的自己;或是每天由一位孩子擔任實習領隊,讓孩子輪流規畫當天的搭帳、炊事等安排。把行程拉長是為了讓團隊有餘裕溝通、消化情緒,因為爬山的過程,比抵達目的地更為重要。
當有同伴走不動時,孩子們不急著催促,反倒自告奮勇要分攤同伴背包的重量,讓在場的大人感動。同理、互助,這些能力都不是課堂上的學科,卻是面對生活挑戰時的重要能力。亞成鳥的成功攀登經驗,會帶給孩子自信,他們會明白,遇到困難可以哭可以生氣,但唯有面對,才有機會解決。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透過亞成鳥計畫,帶孩子走進山裡,教他們搭帳、辨識地圖等技能,在團體的陪伴中,讓孩子感受生命的力量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