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九月起,英文即將成為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的必修科目。事實上,小學校園早已可以聽到ㄅㄆㄇ和ABC的朗朗讀書聲;不少家長也早早送孩子到打著「雙語」招牌的幼稚園或英文補習班學英文,希望全面為小學生打造一個「從小說英文的環境」,好讓國家未來主人翁比上一代更有競爭力!
學英文是世界潮流,台灣起步晚不晚?從補習班到教育體系,英文教學法的成效有何進展?
一、二年級小學生中午就該放學了,但位於西門町的中興國小二年級這班,正上演一齣英文精簡版的《灰姑娘》話劇。沈老師說一句英文,演灰姑娘的小女生有模有樣的跟著說:「My Prince Charming」;演王子的小男生則回答:「You are beautiful!」台下同學聽了哈哈大笑。之後,老師又和同學玩起「老師說」遊戲,沈老師用英文說起立、坐下、摸頭髮、摸鼻子等動作,做錯的小朋友就不能繼續玩。
仁愛國小四年級的一班,今天英文課的主題是「在I can 後面加動詞」的練習,老師解釋完基本規則後,玩起「超級比一比」遊戲,小朋友在台前比出游泳、跳舞、跳躍、跑步等動作,同學要用英文說出「在做什麼」。接下來是說故事時間,說到一位噴嚏打不停的小孩,是灰塵、花香、香水、胡椒,還是什麼原因讓他的鼻子這麼過敏,故事說完下課鈴響,四十分鐘轉眼結束。
敦化南路巷內一間英文補習班,下午四點過後,就有穿著仁愛、敦化、建安國小校服的學生陸續到此補英文。一間教室七、八位學生看著黑板上的音標,大聲跟著老師唸出單字,練習音標和字母的關係。
向下扎根
小學生學英文究竟有多熱門?
住在內湖的陳爸爸說,現在小三的女兒四年前就在內湖一家知名的私立幼稚園學英文,每天傍晚,幼稚園娃娃車就會到安親班把女兒接過去,每天有兩小時處在「完全美語」的環境下。
「英文強,競爭力就強,這是必然的,」陳爸爸說,「我是鄉下長大的孩子,以前沒有這種環境,出社會後覺得和英文強的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除了希望孩子比自己強,也因為不少親戚朋友的孩子都是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只要經濟能力允許,至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因此雖然兩個孩子念雙語幼稚園一學期的註冊費加起來要八萬元,陳爸爸還是覺得「很划算」。
住在民生東路的劉媽媽回憶,幾年前國小英語尚未全面開辦,當時三年級的小女兒就開始在坊間補習班上英文,女兒對英文很有興趣,自己會聽廣播電台的英文教學節目。「英文一定是國際語言,就像現在不會電腦找不到工作一樣,已經成為在社會生存的必備工具了,」她說。
不同於上一代父母進入國中才開始接觸ABC,如今英文已經是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英語教學系主任朱惠美的研究指出,八十六年九月台北市選擇了十九所小學試辦三年級英文教學,連同非試辦的學校,台北市在八十六年底已有一一二所(佔百分之七十五)小學實施英語教學。
同年,高雄市也選了七十七所小學全面實施五、六年級英文教學;其他如台北縣、宜蘭縣、雲林縣等地區的教育局也在加緊推動小學英文。
國小英語教學正是教育當局跨世紀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
早在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教改會就建議教育部將英文列為小學學科;前任教育部長吳京上任後,即針對中小學課程提出「九年一貫課程」的構想。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曾在八十七年行政院科技會議上表示,國內英語被當成「學科」而非「工具」來教學,導致留學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看完教授指定的外文書;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呼應說,比較香港和新加坡,我國中學以上畢業生的英文運用能力有所不足,影響國人對資訊的吸收,也阻礙了產業升級。當時行政院長蕭萬長就原則同意英文教學向下延伸。
情境ABC
事實上,政策尚未起步前,兒童英語風早已飆向全台。
台大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張顯達,曾在民國八十六年調查台北縣市和新竹縣市的公私立幼稚園是否教授「第二語言」,結果發現百分之七十九的幼稚園都教國語之外的「第二語言」,其中英文高居第一位,百分之七十七•五的幼稚園都教英文,台北市更高達百分之九十。
在大環境普遍認同英文教學應向下延伸下,資源豐富的台北市小學先行試辦,其中,家長的投入也是關鍵。
中興國小教務主任黃遠台說,四年前一位曾在美國工作的家長主動表示,他們常在家為孩子說英文故事,希望也能「造福」其他同學,於是學校利用早自習時間把中低年級集合在大禮堂,大班式進行了兩年。兩年前學校考慮到學區內的家長白天都要工作,開始為低年級開辦課後輔導班,每週三下午就是英文課,「家長反應很好,因為他們想,讓小孩在家看電視不如來學英文」。
不同於過去國中英文「先讀寫、後聽說」的模式,兒童英文注重情境、趣味及實用性。
「我們等於是為小朋友創造一個相當於美國小孩的學齡前環境,」中興國小沈蕙蓮老師說,每星期三的下午,完全用英文和小朋友溝通,譬如去上廁所前,一定要用英文徵得老師同意:「May I go to the bathroom?」「低年級孩子還處在機械式記憶階段,正是訓練聽力、發音的時候。」
全校有一百多班的仁愛國小,八年前也是家長主動表示可以來校教學生唱英文歌、說英文故事,幾年前學校開始在每天早晨八點到八點十五分,讓一到六年級各班打開教室內的電視,收看由老師自製的簡單英文會話錄影帶。
大班難開口
令人好奇的是,不少小學早有英文課,但為什麼學生還要到補習班?
仁愛國小陳健豪老師就說,他的六百多位學生中,至少三分之二都同時在外面補英文。
「小學沒有在外面學英文,上國中就完了,」住在淡水的蘇媽媽說,很多國中都要考英文聽力測驗,小學不加強怕趕不上。她家小朋友從四歲開始學英文,學校的英文課對他來說太簡單;而聽力訓練該採小班制,學校又做不到,只好繼續送到小班制的補習班。
住在忠孝東路的張媽媽回憶,兒子學校的英文老師一開始就用英文上課,兒子很挫折的反映,「都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因此主動要求要去補英文,張媽媽只好讓兒子到住家附近的補習班補習。
台北市教育局曾請學者專家組成國小英語教學訪視輔導小組,結果發現,多數老師反映,教學的最大困難就在學生程度懸殊。有些學生從小學英文,覺得英文課內容太淺,上起課來意興闌珊;但從未接觸英文的孩子又覺得很吃力。此外,學生人數太多、上課節數太少(一週一、二節),不易糾正發音,難有學習成效,也是老師的困擾。
綜合家長的意見則有:老師上課全用英文,會嚇壞初學的小朋友;有些老師進度太快,小孩跟不上,只好送去補習;唱跳活動對高年級不一定適合,希望老師留意年齡的差別等。
針對大班教學的困難,就有家長、老師提出「程度分級」的想法,但學者認為要非常謹慎。
「家長普遍有競賽心態,而我們從能力分班已經得到慘痛教訓,」台北師院英語教學系主任朱惠美說,一旦分級、分班,又會有家長覺得孩子被分到英文不好的班,自己沒面子,小孩也沒信心。「大家該想的是,以這樣的學生人數,學校有何資源能運用,家長能不能幫忙?」朱惠美說,學校可以組成英文社團,讓程度好的學生去參加,老師也可以帶些內容較深的有趣故事書給他們看,學生就會覺得受到老師注意。
「補習班會有存在空間,就是填補無法小班教學的缺失,」台大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張顯達建議老師採用「合作學習法」,進行分組會話練習,譬如討論一百元可以買什麼東西,讓程度好的小朋友帶領討論,他就會有參與感,但可能不是一、兩次就能成功,需要時間醞釀。
至於英文節數太少,累積效果不好的問題,訪視小組建議,學校可利用早自習、打掃時間、午休等時段,播放錄音帶、或練習說英文,讓學生有多一點時間處在英文環境中。
外籍兵團有時盡
相較於過去國中英文教學偏重讀寫,目前的小學英文多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但就有不少人質疑國小英文老師的發音能力;坊間補習班似乎也很清楚這個現象,多以外籍老師為招牌。但外籍老師是不是一定比本國老師教得好?
「許多人都把當年英文學不好的原因歸咎於不會說,」朱惠美說,外國老師、本國老師誰教得好,很難二分,差別只在,母語是英文的外籍老師,「可能不了解外國人學英文是怎麼一回事,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
曾實際訪視多所小學英文教學的朱惠美分析,本國老師了解小朋友的思維,對課程內容的掌握較好;外國老師強在對話互動,發音準確,但外國師資畢竟有限。更何況,「我們不能把英語教育的重責大任,放在外國老師身上,」她說。
前幾年國小英文師資不足時,多數小學的作法是,以鐘點費支付外聘老師或和美語補習班合作,但這都是權宜之計。對此,教育部已經擬定培訓計畫,如在師範學院開設英語教學系、大學院校增設教育學分班,讓英語科系畢業、有意從事國小英語教學者可以取得正式教師資格;以及針對現職合格但無英語專業教學經驗的老師,開設英語教育學分班,加強他們的英語教學能力。
如今小學英文列車已然啟動,我們該有何期待?
台北縣育才國小曾詢問家長對英文教學的想法,結果百分之五十二的家長認為,國小英文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兒童英語學習的興趣;百分之四十五認為是提早奠定英語學習的基礎。
台大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張顯達說,既然英文學習已經延伸到國小,就不能讓小學、國中銜接時出現太大落差。他認為,目前的英文教學用遊戲、活動進行固然很活潑,但如果只是蹦蹦跳跳、大聲練習發音,小朋友會產生英文好像「很聒噪」的錯覺,一旦上了國中,要靜下來閱讀一篇文章,就會覺得很無聊。因為「聽說讀寫各有層次,不能一個走過頭了,其他能力落後太多。」
「現在孩子學英文的經驗不會和我們一樣,資源比我們好很多,環境不同作法就不同,越小越要重視課程的規劃,」朱惠美說,現在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老師角色很重要。根據她的了解,北市小學八成以上的老師都很優秀。「我們假定的合理目標是學了兩年,會聽、會說二百個字彙,」她說,只希望小朋友懂得使用、願意使用、該用時用出來,還能享受閱讀英文故事書的樂趣。
「國小英文不像數學、國語,是一門新科目,還未被定位,」仁愛國小陳健豪老師說,目前他的想法是,不要讓小學生覺得學英文有很大壓力,看到字會念出來就好,至於背單字就留到國中。
十目所見,這一代小朋友的環境早已滿佈英文資源,電視上的「英文小魔女」要把她精湛的英文能力傳授給小朋友,坊間的英語雜誌也想讓小朋友「EZ TALK」,只希望英文教育向下扎根的同時,小朋友能輕鬆開口,也能快樂學習。
p.69
準備上英文課了,今天老師要說什麼故事呢?小朋友滿心期待。
p.70
雪人、禮物、糖果、襪子,一看黑板上圖文並列的英文單字,小朋友就知道聖誕節到了,也唱唱聖誕歌吧!
p.71
琳琅滿目的英文教材和玩具,這一代孩子的英文教育資源比上一代豐富許多。
p.72
近年來,不少台灣家庭流行讓孩子遠渡重洋參加遊學營,既能學習英文又能拓寬視野。(紐西蘭王家牧場提供)
p.73
語言貴在活用,生在國際都會的台北市,常有說英文的機會。
p.74
培養孩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只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父母和孩子一同欣賞、翻閱美麗的繪本,孩子對外語會更有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