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堂也是藝術殿堂
從小喜歡畫畫的丁松青,小時候參加彌撒,根本無心聽台前的神父講道,目光完全被教堂裡美麗的彩繪玻璃窗給吸引,也許這就是丁松青心中教堂的樣子。1976年被分配到新竹五峰山區服務的丁松青,看到教堂斑駁的歲月痕跡,光禿禿的牆面慘白了無生氣,他想讓牆壁多些色彩,便發揮自己擅長的藝術美學,著手繪製彩繪鑲嵌玻璃。他精心挑選各色玻璃,一片片切割、拼組鑲嵌,讓聖經故事、自然花鳥全成為窗戶上的美麗風景。
其中一幅耶穌祈禱圖是丁松青最喜歡的作品,那帶有層次的紅色玻璃拼組成耶穌身上的袍子,玻璃裡自然的紋路,讓袍子在光線的照射下散發光澤,尤其在黃昏時,窗上透出一片祥和的氛圍,更是丁松青認為最美麗的時刻。隨著不同時刻的光線,彩繪玻璃透出的光彩也各有景致,讓教堂呈現不一樣的美麗,但相同的是,丁松青用心為天主堂妝點的美麗容顏。
除了彩繪玻璃窗,祭壇也被丁松青鋪上藍黃相間的條狀色塊磁磚,「像是流水一般,從山上的泉源湧到河裡」,象徵生命的泉源,室內彷彿有氣場流動,以往單調灰暗的教堂,瞬間生氣盎然,教堂裡的人們,心中自然升起喜悅,頓時覺得活力充沛。
清泉部落的居民以泰雅族為主,丁松青在教堂後方的牆上,彩繪原住民的壁畫,就連十字架也都以泰雅圖騰設計,不需要文字或語言,丁松青用繪畫傳遞他對清泉及居民的愛,將教堂融入原住民元素,讓教堂成為當地的信仰與文化中心。
除了打點教堂,丁松青更在教堂外籃球場的牆上,繪製馬賽克拼貼壁畫。牆上繪製的圖案,全是丁松青苦思許久,精選的聖經故事。例如《舊約聖經》裡達味因為獲得上帝的力量,用石頭戰勝了巨人哥肋雅,藉以象徵勇氣。除了聖經故事,丁松青也將泰雅戰士征服太陽劃分日夜的傳說放入壁畫裡,生動描繪戰士拉弓射日時肢體的力與美,用來鼓舞人們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堅持到底。這些馬賽克拼貼看似簡單,實則十分費工,必須先在紗布上繪製,再一次一小塊的貼到牆上,用水泥黏合。每完成一部份,丁松青便仔細檢視顏色的搭配,就連人物面容的方向,也都一試再試,只要稍覺不合適,便拆掉重來。在丁松青的努力與堅持下,從1985年動工,一點一滴,耗費15年,象徵力量、希望、自由、勇氣的美麗拼貼終於在2000年全部完工。
丁松青在教堂外放置一尊紀念母親丁莉莉的天使雕像,感念母親對他們兄弟的包容與慈愛,並支持丁松青走向神職之路,為台灣這塊土地奉獻大半的人生。(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