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鳥,要讓他們自由自在地飛!」全人中學「鬍子」校長程延平如是說。(薛繼光)
近十年來,台灣非傳統教育界人士先後創辦了森林小學、種籽學院,給不適應或不願受制式課程與正規教育的孩子開了一條新路。
上不上課無所謂,快不快樂有所謂。」自由進出教室、隨意坐是全人的特色之一。(薛繼光)
然而,過去家長總要擔心,森小、種籽畢業之後,孩子要到那裡去念中學?回到體制內,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全人教育實驗學校」和台北市北政國中的「自主學習實驗班」因而先後應勢而生。
北政實驗班是由家長髮起的,計畫提案人李雅卿(右一)嘗試舊校翻新,在體制內進行改革。(薛繼光)
延續自由學校教學風的森林中學與普通國中、高中有何不同?學生學習的方向、重點為何?孩子是否能自然適應,甚至更得發揮?將來能否與主流合一?這些問題都有待解答。
教育改革是近年重要的議題之一,不僅各界改革呼聲不斷,教育當局也有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計畫,例如開放教材、免試升高中、廣設大學……等等。
除了在體制內改革,也有人師法國外行之多年的自由學校教學方式,試圖從體制外做更實驗性的改革,像先後設立的森林小學、種籽學校等,就是希望打破現有教育型態,尋求另一種可能性。
民國八十四年九月,第一所森林中學──「全人教育實驗學校」在苗栗縣卓蘭鎮開辦。從第一個學期招收二十七位學生開始,如今已邁入第八個學期,目前有五十四位學生,怞麇M任老師。
體制外到體制內
全人的出現,有特別的時空背景。民國八十三年,「四一○」教改遊行,當時負責串連中部教育團體的程延平,也因而認識不少教育理念相同的家長。當時體制外教育仍缺中學部份,而台灣教育制度中,高中聯考的競爭最為激烈,體制內的國中教育,正是最令家長、孩子感到害怕緊張的階段,不少家庭因此移民出走;有的孩子甚至隻身放洋,成了小留學生,於是程延平決定投身興辦森林中學。
創校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特別是小班、小校型態的全人學校,更是所費不貲。全人硬體三千四百多萬元的花費,來自創校家長的捐款和每位就讀學生家長的無息貸款。除此之外,學生每學期的學費高達十萬元。
除了私人興辦的全人學校外,今年台北市也出現一個「森林班」──北政國中自主學習實驗班。與全人最大的不同是,北政的實驗班是「舊校翻新」,在體制內開創另類學習。
北政實驗計畫主持人、也是種籽學院的創辦人李雅卿指出,這個實驗班是由北政國中學生家長發起的,向教育局爭取了兩年半終於通過。
北政實驗班共有三怞儩ル矷A其中有五位是原國中二年級降級參與實驗計畫的學生,其餘都是應屆新生。家長會在開學時舉辦一場說明會,讓學生、家長瞭解實驗班的型態,選擇是否參與實驗計畫。
體制內改革比較幸運的是,家長不用負擔昂貴的學費。由於使用的都是北政國中原有的教室設備,北政實驗班省去了硬體的建設費用,然而,小班、分組上課,加上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實驗班的教師人力、教材等資源需求大於一般學校。在開始得很倉促、教育局來不及編經費的情況下,今年實驗班以向家長募款和招募義工的方式勉強開辦。像學生家長李雙雁就每星期花兩天半的時間,到學校義務擔任家政老師,教孩子打毛線。
貼身打造的本土學習
全人與北政實驗班雖有體制內、外之別,但理念其實相近,都是絕不打罵,強調自主學習。
「全人」校長程延平強調,一切學習要以學習者的經驗為基石,以認知、批判的辯證方式,培養孩子思考、推理的能力。讓孩子不僅對人類知識有通識理解,同時也讓孩子實踐自我的人格特質,培養審美趣味、創造力、批判力,以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完整個人。
全人並打破目前的學制,招收怢鮈怳風陰q兒童到青少年的孩子,換句話說,也就是體制內國小五年級到高中的學生。上課方式有如研究所,打破年齡限制,不同科目依照能力分組,每組三到怳迨H不等,採討論、辯證方式進行。
以數學為例,以解題取代公式的背誦,老師不提供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解決的辦法。考試的方式也與一般學校不同,一學期考一次,考題是解二怑茖S有解過的題目,學生們可以找書、可以互相討論,只要在一個星期中解出來,就算通過考驗。
學生訂的課程表
然而,與國外強調完全自由學習的「森林學校」相較,台灣的森林中學顯然多了一些「本土」色彩。
「全人是土法煉鋼下的產物,」曾在森林小學任教的程延平不諱言;李雅卿也表示,她個人雖然欣賞國外的「自由學習」學校,但台灣並沒有這樣的文化與政治條件。「為配合本土的教育時空環境,北政實驗班的體制是一種讓大家安心的平衡設計,」她說。
例如,從課程設計開始,台灣的森林中學就有許多「必修」的限制,這是國外森林學校所沒有的。
全人的課程分為:語言、科學、社會學、藝術、其他等五大類。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社會學類,涵蓋了原住民文化、台灣史、全人所在的大坪頂人文觀察、台灣社會、中國現代史、史學方法、世界名著導讀、小說與社會……等等。
藝術類則從木工、書法、繪畫、陶藝、攝影到肢體創作、爵士與搖滾、電影欣賞、古典音樂欣賞、藝術欣賞……等等,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列入其他類的電腦、健康、探險教育、兩性教育、情緒智商、生涯規畫講座等等。
鼓勵「野放」
北政實驗班則分為三個學程:必修學程、選修學程、自學規畫,每個學程兩年,共六年的實驗計畫(目前只通過三年、國中部份的實驗計畫)。必修課程是「大人們覺得重要」的:學習理念與方法、基本生活能力、中文、英文、算學、美學、史哲學、健康與性、法律、基礎科學、體能、資訊、安全等。
至於選修課程,「這是孩子們自我探測優勢能力的部份,」李雅卿指出,人,生而不同,學校教育應協助學生瞭解自己,發展其優勢特質,從事有效的學習。因此,實驗班大量承認學生個別學習、主題研究、校外學習、社團學習的學分。以主題研究為例,上個學期一位學生的研究主題是: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六年計畫中最後兩年的自學規畫,孩子們可以選擇繼續升學或就業,因選擇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學習和準備,這方面實驗班考慮將來與職校建教合作。
全人的教學方式完全視學生的需要做調整,除了一般的正常教學外,對於進度不同的孩子則設有補救教學或單獨學習,學生也可以「自學」甚至「停學」。
更特別的是,全人鼓勵孩子休學,校長程延平稱之為「野放」。每學期有五個休學的名額,有人申請休學去雲遊四海;有人休學去餐廳打工……,今年休學的兩個孩子,一個在拉大提琴;一個在讀自己的書。程延平認為,「不論休學去做什麼,對孩子的影響可能都比課堂上來得大。」
在體制內改革、舊校翻新的北政實驗班,沿用學校原來的教師進行實驗。李雅卿指出,要老師們由教師為中心課堂模式變成以學生為中心,需要轉換,「他們都有能力,只是沒有機會,沒有信心。」
數學苦海,菩薩引渡
參與實驗班教學的老師李同霞指出,以前學的教育理論總算有機會用到實驗班的課堂上來,以學生為中心的上課方式要活潑、要帶活動,課堂上較少冷場,但相對地準備教材的壓力很大。她以英文教學為例,普通班人數多,活動很難展開,只能用傳統授課方式,為趕進度,也無法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孩子;實驗班則依程度分四組,一組只有八個人,每個人都可以開口說話,不同程度的孩子會被帶起來,不會被放棄。
針對一些具有「數學恐懼症」的孩子,實驗班請來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開設「趣味數學班」,以改善孩子的數學胃口。
趣味數學課歡迎家長參與,課堂上,老師極盡活潑、帶動之能事,讓學生在趣味的遊戲中,對數學產生興趣。朱建正指出,長期以來,數學老師都像「佛」一樣,站在彼岸,讓孩子回去揣摩,除了少數天生會數學的孩子揣摩的通,多數孩子都不得其門而入。而趣味數學的教法則是「菩薩」的作法,給孩子指點、提示,用自己做出來的墊腳石使自己進步。
「其實這裡上課的內容和一般學校差不多,」在北政實驗班就讀一學期下來,陳牧謙覺得,實驗班老師比較尊重學生,上課方式比較活潑是最大的特色。
孩子,你慢慢來!
不只老師需要調整,家長、孩子也需要一次次打通自己的關卡。
全人的學生有三分之一是森小、種籽畢業的學生,其餘原本多是一般學校的學生。
每年到全人詢問入學方式的學生近百人,但這一、兩年基於空間和人力的限制,只能錄取怳H。全人校長程延平分析,來申請入學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教育理念特別開明的家長,一種是孩子無法適應體制、走投無路的家長。
由於中學階段體制內外的差異比小學更大,森林學校的理念更需要家長認同。因此,進入北政實驗班多半是家長的選擇。同樣地,全人招生時篩選對象也不是學生,而是家長。全人的家長多在四抪野炙k,多屬於高社經地位的菁英份子或中產階級。
然而,即使是幾經面談、事先選擇理念相近的家長,但孩子一旦入學,家長與校方的立場、看法仍難完全一致。程延平指出,最大的衝突莫過於:孩子的選擇非家長所願。孩子選擇學習的科目,家長看不出它的「用處」。
像校方認為攝影是看世界的方法、繪畫有助於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孩子盡情發揮、創作,但家長難免從「用途」去考量,認為會攝影、繪畫好則好矣,但畢竟都是休閒、娛樂。
又如,為了讓孩子更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全人「登山課」是人人必修的課程。程延平認為,登高山除了克服困難、挑戰毅力外,面對自然的壯闊,同時能培養人對自然的敬畏,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沒有辦法用課本或口頭傳授,只有親身去經歷。」
拜台灣地形豐富之賜,每年全校師生都要爬一次三千公尺以上的大山,去年登雪山,學生們背著重達怳膜蝒爾佼けn頂,「連六個抪釭澈臚l都不例外,」程延平驕傲地說。
然而,校方如此看重的課程,在有些家長眼裡,重要性遠不及英、數、理、化。
闖蕩的青春
幸而大部份的家長都勉力對校方投予較多信任。
希望孩子在開放環境中受教育的蔡媽媽,在兒子牧霖小學六年級時把他送進全人。她說,牧霖進全人第一個學期感覺有點像進夏令營,快樂地玩耍;第二個學期對周遭環境充滿好奇,直到第三個學期,才開始想自己要學什麼。在牧霖長達一年的適應、放鬆期間,蔡媽媽只有調整自己,耐心地等待他。
希望女兒在開放的環境中受教育的賀光漢也發現,女兒賀馨進入自主學習班的第一個學期還找不到平衡點,但他認為孩子「沒有想像中那麼墮落」,賀光漢說,一般人不相信小孩有自主的能力,但他相信,「孩子終究要自主,早點讓他自主可以少浪費時間,」他說。
許多孩子一開始不知道自由的限度在哪裡,但慢慢地就會找到平衡點,甚至感受到壓力。
「壓力來自自我期許,」由二年級降級參與實驗班的陳牧謙說,當他發現其他人都在進步、往上升級時,就會對自己產生砥礪作用。
自由的界線──三大天條
自由與尊重的理念是學校賦予學生的基本權利,但也有人質疑:自由與放縱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地處偏遠的全人,師生一律住校。學生宿舍混亂,常被拿來作為生活教育不佳的例子。有家長看到孩子的宿舍像豬窩一樣,忍不住抱怨:「我們的心臟要很強,否則會受不了。」
對於公權力應否進入學生的私空間,全人的老師們討論了一年,沒有做出干涉的動作,因為被學生暱稱為「老鬍子」的校長程延平堅持,要真正弄懂才能管,否則寧可不要管,最糟糕的是不懂而又插手管。
在全人,自由擺在第一位。然而,全人的自由並非無限制的自由,而是一種受群體秩序制約後的自由。「老鬍子」程延平指出,在全人有不可挑戰的三大「天條」,分別是:第一,不能有暴力;第二,不能有性關係;第三,不能打電動。
程延平解釋,老師不能打學生、學生不能打老師是基於人權;不能有性關係則來自社會對學校的壓力,雖然每個人的心智、生理成熟度不同,但在學校不得不受此限制;至於不能打電動玩具的原因是,程延平認為,電動玩具有如人工毒品,會讓人上癮,並使人陷於虛擬的世界中。
「……電動遊戲中把可怕的戰爭變為一種娛樂性質的遊戲,使生命在虛擬的環境中變成一個符號,當生命被消滅時沒有悲傷,卻換得快感,完全違反了人性中的善。……」校長在一次學生要求開放電玩遊戲比賽的拒絕書中做了以上的說明。
除了少數「天條」外,大部份的「校規」都是師生共同訂定的。
「北政實驗班」也採群體自治公約型態「規範」自由,每天中午是北政實驗班的「法庭時間」,任何生活公約的訂定或違反,都交由法庭處理。
全人制訂生活公約的「自治會」,上學期因效率不彰被「推翻」了,這學期改由選舉產生的「執政團」立法、執法。執政團包括學生和老師,每星期開一次公聽會,聽取民意。
「這是比公民課還有效的法律、道德教育,」程延平說,孩子就是要在生活中摸索,讓他們犯錯、承擔責任繼而修正。「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東西,才會真正內化。」
誰在乎文憑?
全人教育實驗學校,開辦至今已第四個年頭,儘管贏得許多學生家長的肯定,但仍未獲得教育主管機關的認可。今年全人將有六個孩子學成畢業,他們能否拿到學歷證明,目前仍是未知數。
「我們的孩子畢業,第一年一定考不取學校,」校長程延平說,全人沒有一個科目用的是現行教科書,因此將來不是去國外申請學校;就是以南陽街的補習班作為進大學的「銜接教育」。
綽號「荷包蛋」的楊士德今年應是高一,國二因打架事件從一所私立中學來到全人,從此留在全人。問他沒有學歷怎麼辦?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管他什麼文憑!」荷包蛋說,未來他還想繼續升學,但不一定非得留在國內不可!
「我有一陣子焦慮得不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女兒由森小到全人,今年即將畢業,沈曼莉說,孩子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將來要出國,還是要考大學?沒有文憑怎麼辦?面對這些問題難免要猶疑,但是現在想開了,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她天天做不同的夢,到現在還沒有想清楚!」沈曼莉笑說。
蔡太太說,她目前仍是無殼蝸牛,經濟狀況並不是頂好,但為了給孩子一個「機會」,仍傾全力送孩子進全人。自己和全人多數的家長一樣,並不在乎孩子的學歷,更何況,目前在推廣的社區大學很可能成為未來的教育趨勢,屆時,根本就不愁孩子沒有地方學習。
一校兩制
體制外全人學校的問題在於尚未獲准立案;體制內的北政也要面對是否能通過評鑑、將來能否續辦高中部等不確定性。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實驗班的家長們多抱著且戰且走的想法。
「剛開始我也很矛盾,但看到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越來越主動,現在我已經完全釋懷了,」大女兒就讀北政實驗班的李雙雁說,她確信這是對孩子有益的教育環境。
原來選擇讓女兒念小學校北政,卻「幸運」碰上自主學習實驗班的賀光漢表示,自己完全不擔心孩子的升學問題,「至少她在這六年當中會學得比一般學校多,而且還是她喜歡的!」這位爸爸樂觀地說。
除了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學校裡的「一校兩制」也造成不少困擾。
由於實驗班的學生不參加朝會升旗,不穿制服、不用午休,難免被正常班的學生視為「特權份子」,因而既羨慕又嫉妒。
第一個學期末,學校應學生要求召開班聯代表會議,普通班學生要求比照實驗班的學生,開放制服、取消午休;教師也在教學會議中提出打散班級、重新分組的要求。最後校方同意試辦讓學生穿便服上學。
多元,而非取代
除了一校兩治的衝突,北政實驗班未來可能面臨「擠破頭」的壓力。李同霞指出,已有家長為了讓孩子就讀北政的實驗班,紛紛搬家、遷戶口,屆時,學校要如何篩選?而無論如何篩選,都會有許多孩子被拒於門外。
「我們只是提供一種選擇,」李雅卿說,當初辦自主學習並無意推展到全國,也沒有一種教育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這只是一個實驗班,一切都還在摸索前進,他們所提供的是台灣教育改變的一種可能性;一位全人的家長也說,給孩子自由的學習環境,就是給孩子一個「機會」。
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機會。問題是,每個孩子生長環境不同,他們是不是都有公平的機會呢?
p.84
全人中學講求自由、自主,讓孩子在開放的環境中塗抹自己的人生色彩。圖為上美術課一景,小徑上推著娃娃車的是家政老師。
p.86
「孩子像鳥,要讓他們自由自在地飛!」全人中學「鬍子」校長程延平如是說。
p.87
「上不上課無所謂,快不快樂有所謂。」自由進出教室、隨意坐是全人的特色之一。
p.88
北政實驗班是由家長發起的,計畫提案人李雅卿(右一)嘗試舊校翻新,在體制內進行改革。
讓孩子走一條不一樣的路,父母難免猶疑擔心,孩子們反倒無憂無慮、勇往直前。
p.90
玩骰子?不錯,這是北政實驗班的趣味數學課,老師、家長、學生齊聚一堂,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胃口。
p.91
不光只是求知,生活能力的培養也是重要課程。圖為北政實驗班的家政課。
p.92
遠離打罵、不必填鴨、補習,自主學習的孩子顯得自信、快樂,但這樣的觀念目前仍不脫實驗性質,尚無法普及。
讓孩子走一條不一樣的路,父母難免猶疑擔心,孩子們反倒無憂無慮、勇往直前。(薛繼光)
(薛繼光)
玩骰子?不錯,這是北政實驗班的趣味數學課,老師、家長、學生齊聚一堂,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胃口。(薛繼光)
不光只是求知,生活能力的培養也是重要課程。圖為北政實驗班的家政課。(薛繼光)
遠離打罵、不必填鴨、補習,自主學習的孩子顯得自信、快樂,但這樣的觀念目前仍不脫實驗性質,尚無法普及。(薛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