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多所華語小學,60所華文中學,90%的華裔孩子在小學接受母語教育、30%的孩子到高中階段仍繼續接受華文教育──馬來西亞這片特殊的華人風景,在全球可說絕無僅有。
這群從小接受華文教育、血液裡留著中華文化的華人,在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會是引發不同文化激盪、促成多元開放社會的種子嗎?
當中港台旅客踏上馬來西亞的土地時,常會油然升起一份親切又陌生的矛盾感。
一下飛機,充滿現代感的吉隆坡機場隨處可見熟悉的華文指標和黃面孔,人群中,華人夾雜在包頭巾的馬來婦女、閃著慧黠眼神的印度年輕人間,卻又異國情調十足。
進入櫛比鱗次的吉隆坡市區或是拜訪東馬古意盎然的古晉城,不時看到書院、廟宇等中國式建築,街上馬來文、中文並列的商店招牌處處林立,搭上華人計程車或上百貨商場購物時,講華語也多可通;下榻飯店時,櫃臺人員還會問你要看哪一家華文報紙呢。
雖然華人口音不同,華語用語有異,但是「走在街上不怕迷路」的安全感,可不是旅行在泰國或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可以享有的。
馬來西亞深厚的華語文基礎,奠基於兩世紀以來綿延不絕的華文教育體系。經華教人士百年奮鬥,至今擁有從小學到學院的完整體系,也擁有中港台以外,全球華人社會最高比例的說華語人口,連新加坡也自嘆不如。
馬來西亞的華裔孩子從小就須學習三語,近年各族裔同學紛紛跨界讀起華校,更提供了孩子多語文交流的環境。
三語兒童不稀奇
華語文教育是馬國多元教育系統的一支。為因應境內三大種族的需求,馬來西亞小學分為馬來文、華文、淡米爾文(印度文)三類,以各母語做教學語言,且都由政府辦理。由於馬來文是國語,因此馬來文學校稱為「國民學校」,非馬來文學校則是「國民型學校」;至於中學,依此原則也分為「國民中學」和「國民型中學」(1990年後全部改為「國民中學」),外加一種完全不受政府經費支援的華文獨立中學(獨中)。
由於母語只在小學階段教授,升上中學後,多數人需以馬來文為媒介受教育,因此,馬來西亞的華裔或印裔孩子在小學都必須學習三種語文,即母語加上馬來文與英文。
走訪吉隆坡「坤成華小」,大多數是黃面孔、黑頭髮的小孩,間或出現一、二位包著頭巾的馬來女孩,和台灣學童頑皮機靈的模樣相比,此地華人子弟多了一份淳樸;間間教室門楣上,則掛著某某人或某同鄉會捐獻的字樣。
華文課堂上,黑板畫著洋蔥頂清真寺、十字架教堂等,老師正在教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叮囑大家要互相尊重。另一班低年級數學課,穿著馬來沙龍的女老師以英語和華語穿插教二位數加法,擺在學生書桌上的數學作業是以英文寫成。隔壁一班的國語課(馬來文)老師則用華語解釋馬來課文的內容,黑板上寫了許多馬來文字詞。
如此繽紛多元的語文環境,外人咋舌之餘不禁要問,小學就學三種語文,不累嗎?下課中急忙跑去玩耍的孩子說,「不會啊,我在家裡還說廣東話呢!」
「我從小就知道,馬來文如果不學好將來沒前途,英文是國際語文不可或缺,而華文是自己的語言,也不能不會,」一位教馬來語的華裔老師說,自己小時候學語文十分辛苦,特別能體會學生的難處,而且深知小學「國語」基礎不打好,上中學會很吃力。對於一周只有3小時的「國語課」,她常花很長的時間備課,以便發揮最大教學效果。只是孩子畢業後應該鼓勵他們唸馬來文的國民中學或華文獨中?她至今沒有答案。
華小的語文課程,以往從一年級開始學華語和國語,到了三年級再加上英語。2003年開始,大馬政府為加強國人英語程度,在全國各源流中小學大力推動數理科以英語授課的政策,此後華校從一年級開始就有9節以英文授課的課程,包括英文2節、數學4節、科學3節,其餘數理課仍保持用華語教課,這便是近年爭議頗多的「2-4-3方案」。
「最辛苦的是老師了!」「古晉三小」的校長巫虎財表示,不論用華語還是英語教數理課,通常都由一位老師通包,自然增加老師負擔。至於這個政策究竟效果如何?巫虎財認為,接觸英語的時間多了,自然能提升英文程度,但另一方面會不會犧牲了華人的數理優勢,則還需要長期觀察。
沒有歷史包袱、吸收多元文化養份的新一代華裔子弟,可以預見,將會以更開朗的胸襟與友族對話、交流。圖中學生為吉隆坡尊孔中學儀隊隊員。
官民牽手
雖然英文已是國際語言,但奇怪的是,近年卻有愈來愈多的非華裔家庭將孩子送往華小就讀,一般估計,一千二百多所華小中,已有高達6萬名非華裔孩子,佔華小總人數的十分之一。由於大馬政府不鼓勵增建華小,也造成各地「明星級」華小大爆滿。
為何非華裔學生紛紛到華小讀書?除了近年中國經濟崛起,學會華語可增加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外,華小老師教學認真、華校辦學嚴謹、課業平均成績優異也是關鍵,此外,有校董會協助校務發展也是一大助力。
華小營運通常由政府負擔教師的薪資及經常開銷,校董會負責學校軟硬體添購、校舍擴建等。巫虎財舉例,鑑於近年非華裔學生增加,他們便商請校董在學校旁增辦華文幼兒班,以改善非華裔兒童初進華小時語言不通帶來的諸多困擾。
一位陳姓家長解釋,當年大馬政府將民間興辦的華小納入政府體制時,理應將校地、校舍等財產一併收購,但是礙於經費不足,就要求保留校董會組織,以協助學校營運。另一方面華社也「不放心」政府全權處理,希望保有華小營運的自主權,因而形成了名為「政府學校」、實際上卻由民間董事會掌理的特殊現象。
佔華裔孩子9成、總共60多萬的華小學生,畢業後有3種不同出路:七成的孩子升上國民中學,從此少有接觸華語的機會,二成的孩子選擇升上仍有一科華語課程的國民型中學,一成的學生則進入持續6年以華語為主要教學語文的「獨中」。
大馬的華文小學遍佈大城小鎮,這間位於東馬詩巫鄉間的「開智小學」雖然僅有學生23名,4位老師仍努力教學,校舍還是土著傳統的高腳屋建築呢!
甜蜜的負擔
「獨中」是大馬華人社會特殊的歷史產物,在全馬共60所,沒有任何政府津貼補助,完全由華人社會支持,並由有「民間教育部」之稱的「董教總」領導其發展,「董教總」的「獨中工委會」下還設有課程局、考試局、師資教育局、學生事務局等專責單位各司其職。
雖然獨中龐大的經費多年來一直是大馬華社的「不可承受之重」,但卻是華教人士最引以為榮的成就,5萬5千名獨中生更被譽為「中華文化堡壘」。
今年讀「循人中學」初一的傅米來自一個父母都受華文教育的家庭,問起她名字的由來,「米是華人傳統的糧食,很重要啊!」小六檢定考以優異成績保送到循人的傅米說,小學同學大多想讀獨中,只是父母不讓去,因為華語基礎不好是進不了獨中的,花費太多也是一因。
雖然獨中上課時間遠超過只上半天課的國民中學,又要學3種語文,傅米和哥哥傅易似乎不認為是苦差事,他們都表示,多會一種語文就多一項專長,而且從小就學了,也不覺得難;至於對文言文或中國詩詞感覺如何?妹妹說她興之所至,會在MSN上打上一段名句或唐詩抒發自己的心情,哥哥則喜歡在寫作文時引用古文,「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些孔老夫子說的話,都可以和現代生活結合在一起,」傅易說。
死心踏地
由「董教總」舉辦的獨中統一考試(統考)證書,已被世界數百所大學及馬國五百多所私立大專院校接受,但仍不被大馬政府承認。不少獨中為使學生能在大馬當地升大學,都採取雙軌制,同時參加政府會考,因此學生在華文課之外必須再唸一次國語(馬來文)版本,課業幾乎是國民中學的二倍。
從事文化傳播工作的陳毓平夫婦先後把4個孩子都送入獨中,「我們的想法很單純,」笑稱有「文化包袱」的陳太太表示,比起其他語文,華文較難,孩子小時候先把華文根基打好,以後學英文的機會多的是,不怕學不會。
她表示,有些親友認為只要把英文學好,然後在當地找份工作不就好了嗎?何必交那麼多學費?(吉隆坡獨中一個月學費及交通費平均為150-200馬幣,合1200-1600台幣;政府的國民中學則不需月費,只需繳一筆百元左右的雜費即可),何況念獨中還得煩惱出國升學的問題。但是她對獨中的教育品質有信心,仍一心一意走這條看似吃力的路。後來4個孩子不負所望,順利升學,老大赴台灣念台大,後赴美攻讀碩士,老二唸雙聯制學院,取得美國大學文憑,老三、老四則分別拿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碩、學士,「我們家的經驗,可以證明獨中教育是具備國際水準的!」陳爸爸驕傲地說。
升學新趨勢
據「董教總」統計,目前獨中畢業生的升學率已達70%,較1990年代初期的40%成長許多。「升學管道也有很大變化,」董教總「學生事務局」主任蘇源恭表示,90年代初,獨中生的主要升學管道是台灣的大專院校,包括大學、僑大先修班、二專、五專等;90年代中期,因為大馬政府批准成立五百多所私立學院,這些學院又建立與英、美、澳、紐等大學合作的雙聯制學位課程,前二年在大馬就讀,後二年再赴國外就讀,由外國大學發給學位。這種新制度使得留在國內升學的比例達到所有升學學生的60%以上,已超越留台的18%及留學新加坡的7%。
近年,獨中的優勢面臨相當大的挑戰,首先是「雙語教學」的論戰。去年,位於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擁有八千多名學生的獨中「寬柔中學」決定跟隨政府腳步,開始用英文教數理,引起相當議論。
「這是為了因應國際化趨勢,不得不爾的措施,」不少學校、家長贊同這樣的改變。但也有反對聲浪,古晉的華語教育學者房漢佳為文指出,獨中父母希望子女必須三語精通,這樣的要求將為獨中的辦學宗旨與方針帶來很大的矛盾,因為如果獨中失去了華語教學的特質和認同,就失去了辦學意義;英文和馬來文雖然重要,但還是應有主從之分。
教改浪潮
此外,獨中在「董教總」統考制度的帶動下,雖然建立了高水準教育的口碑,但長期為了追求好成績,往往忽略了教育本質,因此華教界大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呼籲。
吉隆坡歷史最悠久的「尊孔中學」校長吳建成指出,獨中教改有三大方向:由於過去太偏重數理科和知識傳授,忽略了多元智慧的發展,因此應朝「建立完整人格」和「培養多元智慧」來改革,此外「教育民主化」則是修正精英教育的偏差,以扶持弱勢學生、尊重學生差異為努力目標。
儘管教改的聲浪沸沸揚揚,獨中在廣大華社的心目中,仍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新世紀中與時俱進,可感受到各地華人及華教人士都投以相當的支持。
認識大馬蓬勃的華文教育之餘,不禁要問,這群為數龐大、從小接受華語教育的華人,生活在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會與馬來人、印度人產生隔閡嗎?抑或會是引發不同文化激盪、促成多元開放社會的希望種子呢?
砂拉越馬來西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婆羅洲華族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林煜堂表示,多元種族的整合是大馬必然的趨勢,但「現在用以往泰國、印尼採取的『同化』方式是行不通了,」他說,整合必須透過平等尊重、交流互動產生。從多年來政府大力鼓吹各種族文化節邀請友族一起慶祝,或用免息貸款鼓勵鄉村居民搬遷到城市,呼籲馬來同胞向華人學習商業經營等,都可顯示大馬政府促進各族交流的誠意。
多元對話
被認為是華人政界明日之星的大馬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政務次長周美芬表示,不同文化背景者雖然會對事情有不同看法,但透過交流和對話,可以激盪出新的火花,找到更好的出路。她認為隨著國家發展進步,馬來同胞經濟力提升,自信心增加,未來各族間良性的互動是相當樂觀的。
在東馬執政的砂拉越人民聯合黨議員許贊禮,則強調邁向多元社會中分享互惠的重要性,他表示,華人能在馬來西亞學習甚至發揚自己的母語,與其他國家相比是幸運多了。而在一個多元種族國家,「給」和「取」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以30年前的「新經濟政策」為例,雖然獨厚了馬來族,但也成功提升馬來族的經濟力,縮減各族財富差距,97年前後才能渡過東南亞金融危機;華人若樂意多分享經貿經驗,其實對大家都是好的發展。
許多大馬人期待,馬來西亞能夠走出歷史上種族紛爭的框架,向各種族和諧共榮的目標邁進,並樹立多元種族國家的典範。至於今後華人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做出怎樣的貢獻?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