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攝影一直是攝影題材中最困難的一種,除了需要強健的體魄和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外,更要能淡泊名利,無悔於付出與報酬間的懸殊差距。因此國內真正從事高山攝影的人非常少,能鎖定主題且持之以恆的更寥寥可數。專攻高山湖泊攝影的呂理雍,便是其中之一。
走進呂理雍位居新竹市中心的工作室,宛如探險家走進原始叢林發現稀世珠寶:一座座高山湖泊,儼然烘托山林氣質的璀璨寶石──玉山圓柏環繞、蔥鬱晶透如翡翠的雪山翠池,宛如散落一地珍珠的宜蘭加羅山湖泊群,湖水湛藍有如藍寶石的台東嘉明湖,恰似鑽石折射、落日餘暉炫麗的花蓮七彩湖……
如果靜下心仔細品味,更可讀出這些高山湖泊掩映顧盼間流露的萬千風情:清新脫俗宛如十七歲少女般的南勢溪松蘿湖、湖水滿水位時呈台灣地圖形狀的合歡北峰碧池、在1400年樹齡「雪山神木」守護下,保有原始林風韻的大雪山天池、坐擁最美麗草原卻遺世獨立的能高山群白石池等。
工作室角落裡放著登山大背包、帳棚、攝影器材和腳架,沉重的裝備讓人很難和眼前這位體型瘦弱的呂理雍聯想在一起。尤其是拍攝隱身山林的高山湖泊,經常需紮營夜宿,林林總總的裝備加上食物,少說也有數十公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體重僅50公斤的他,竟曾揹負35公斤的重裝備上山攝影。
四周被冷杉林包圍的合歡北峰碧池,滿水位時外觀狀似台灣地圖,而有「台灣池」之稱。
披星戴月搶登頂
年輕時,呂理雍正是看到登山者揹著大背包、穿登山鞋,腰間還佩戴開山刀,威風神氣的模樣,吸引他開始親近高山。
「第一次爬山就是標高3529公尺的大雪山,嚮導大概看我年輕力壯,很多東西都分配給我揹,可是實在太重,第一晚就累垮了!」呂理雍笑談23歲第一次爬山被嚮導狠整的情景。
但年輕人勇於接受挑戰的天性,越難就越想嘗試,加上1970、80年代,國內登山風氣鼎盛,中華山岳協會為了鼓勵民眾登山,設有30岳、50岳、80岳及5岳3尖等獎盃,還成立「百岳俱樂部」,按完成先後編碼。跟一般登山者一樣,一開始呂理雍也以專攻台灣百岳為目標,3年半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台灣百岳中的82座。
「當時我隨身只攜帶一台傻瓜相機,是為了登上三角點時拍攝登頂成功的證明。為了攻頂來去匆匆,爬完一座又立刻趕往下一座山,經常半夜摸黑趕路,甚至披星戴月搶攻山頂,根本無暇停下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直到百岳的目標已逐漸接近,單純的數字衝刺不再能滿足他時,他才開始思索登山的樂趣與目的;尤其看到同行山友拍攝的高山美景幻燈片時,他決定停下腳步,用鏡頭記錄山顏。
1980年,呂理雍買下生平第一台單眼相機,重回曾攻頂的高山,靜下心來欣賞曾因趕路而錯過的天然美景,並按下快門留住山的容顏。由於他在搶攻百岳時也以高山嚮導為業,同一座山往往去過多次,對山勢地形相當瞭解,有辦法尋找到特殊的角度攝影,或是敢於冒險離開既有步道,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去尋覓私房景點,使得他的高山湖泊攝影獨樹一幟。
變色五葉楓
初識山顏
呂理雍,1954年出生於新竹客家山區佃農家庭,家境雖不富裕,但卻快樂地度過溪邊玩水、後山爬樹的童年生活。高中畢業後,身為家中長子的他選擇不再升學,協助父親擔任土木建築包工,閒暇時最大的興趣,就是聆賞古典音樂和逛書店。著迷於高山攝影後,呂理雍最高記錄曾經一個月有22天待在山上,讓家人非常反對;一方面擔心他的安全,另一方面覺得他「不務正業」,尤其父親一直希望他能繼承家業,專心做建築包工。
直到1993年,他在台北彩虹藝廊推出首次個展,隔年新竹市長童勝男又邀請他在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舉辦個展,父親看到他所拍攝的精彩照片後才改觀,從此不再反對。
剛開始攝影時,整個新竹地區幾乎找不到攝影課程可供學習,呂理雍只好自己摸索,基本功就是多拍多練習。
「那時只要一有零用錢,就立刻拿去買底片,用體力和底片換取經驗;然後一下山立刻沖洗照片,檢討哪裡需要修正改進,隨即再上山繼續拍!」開攝影展時,許多攝影前輩建議他選擇一個固定的專題拍攝,呂理雍腦海中隨即想到散落群山中、美得令人屏息的高山湖泊。
台灣百合
十七歲之湖──松蘿湖
呂理雍強調,親近高山湖泊並不一定是登山高手的專利,台灣有幾座中海拔的湖泊如松蘿湖、加羅湖泊群,生態林相豐富,非常適合一般登山客賞玩。
位居宜蘭縣大同鄉南勢溪上游的松蘿湖,從宜蘭玉蘭村出發,輕裝備可一天往返,若想紮營需揹負重裝備,也只需6小時左右的腳程,即可到達標高1300公尺的松蘿湖。湖的四周森林密佈,由於常年低溫潮濕,樹枝都鋪上一層綠色地衣,加上終年山嵐繚繞,宛如覆蓋白紗的少女般嬌羞,而有「十七歲之湖」美稱。
這座洋溢青春氣息的「十七歲之湖」,另一個特色就是野生蛙類特別多,基本成員有全身綠色的樹蛙和腹斑蛙等。一到夏天繁殖季,眾蛙齊鳴高唱情歌,為繁衍下一代而聲嘶力竭之際,自然吸引掠食者蛇類的覬覦。
「夏天在松蘿湖紮營,除了須忍受蛙類的高分貝情歌外,還要防範四處湧現的青蛙突然跳上餐桌;取水時又需隨時注意水蛇的行蹤,滿湖黑黝黝竄動的蝌蚪也很壯觀。」
呂理雍強調,迥別於一般湖泊只能呈現高低水位,松蘿湖在秋冬枯水期時,湖面還有S型的河道曲線變化,相當特殊,河道兩旁還會出現綠意盎然的青苔和水草,為美景加分。
根據林試所的研究調查,位處宜蘭縣大同鄉的加羅湖泊群,很可能是台灣僅存冰河時期遺留的泥碳沼澤,是相當珍貴的自然資產。
仙女碎散的明鏡──加羅湖
同屬宜蘭縣大同鄉的加羅湖泊群,位於中央山脈南湖山塊與三星山階段山地的地形交會點上,以點狀分佈在標高2320公尺的加羅山四週。早年,這一帶屬日治時期的舊太平山林場作業區,現在則隸屬林務局管轄的太平山和平事業區。
1987年,台大登山社首次將這個風景秀麗的湖泊公諸世人面前,由於緊鄰加羅山,遂將最大的湖泊命名為加羅湖,其後陸續被山岳界發現並命名者有18個,包括加羅湖、偉蛋池、豪邁池、天池、綠池……。在當地泰雅族原住民傳說中,加羅湖泊群是遠古時代,一位美麗仙女在天上攬鏡裝扮時,不小心失手,滑落的明鏡碎落在加羅山區而成的。
1999年4月,一場因登山客不慎引發的森林大火,燒掉約50公頃的林木,卻也意外地證實,加羅湖泊群很可能是台灣僅存的冰河時期遺留的泥碳沼澤。根據林務局調查顯示,這類沼澤地形主要分佈在俄羅斯、芬蘭、加拿大、愛爾蘭,約占全世界陸地面積3%,是相當珍貴的自然遺產,也是許多稀有物種賴以維生的重要區域和最後避難處。
從「四季林道」揹重裝備到加羅湖泊群,約7、8小時腳程,「沿途豐富的林相變化,是大自然特別賞賜給登山者的禮物。」呂理雍表示,四季林道是很好的森林浴路線,路面寬敞少曲折。初春時節,滿樹鵝黃的山胡椒花,就是泰雅族原住民所說的「馬告」,和艷紅的山櫻花相映成趣。
從登山口往上,蕨類植物大量出現在森林底層;翻上稜線後,森林消失了,極目四望盡是修長的箭竹草坡,中間或立或躺著幾棵1999年森林大火遺留的焦黑枯木。欣欣向榮的箭竹與焦黑殘缺的枯木,形成榮與枯、生與死的對比,由於是珍貴的高山溼地,野生鳥類多且植被豐富,秋冬枯水期,可就近觀察泥碳沼澤地質。
南投能高山群中的萬里池,是台灣少見的活水高山湖泊。初夏時節,池畔盛開高山植物「早田氏香葉草」。
冰河挖蝕──碧池
至於海拔3000公尺以上,也有可以輕易親近的湖泊,例如位於合歡北峰的碧池和天巒池。1960年代中橫公路通車與霧社支線的連接,公路從合歡群峰山肩處蜿蜓切過,成為台灣高海拔山區中,唯一有公路可以到達的地區。一般人均可開車輕鬆登上合歡群峰中躋身百岳的5座高山。
其中,標高3422公尺的合歡北峰碧池,為台灣罕見的「冰河挖蝕高山水池」,濃密森林掩映下,滿水位的碧池會呈現台灣地圖形狀,每每讓遊客嘖嘖稱奇。
從合歡北峰北伸支稜而下,可抵達天巒池,滿水位時,池畔多株樹葉茂盛的白木大樹倒映池中,澄淨如鏡;再往北約15分鐘腳程可抵達武法奈尾山,山頂視野遼闊,可眺望南湖中央尖、雪山大劍山列、福壽山農場白姑大山、奇萊北峰……
15年來專注高山攝影,呂理雍一身滄桑,卻為台灣高山湖泊留下最美麗的倩影。
彗星撞寶島──嘉明湖
美國太空總署2005年7月「深擊號」施放撞擊器撞彗星,使得地球被流星撞擊的「隕石坑」再度成為討論話題。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陳肇夏及其研究群在1999年發現,位於中央山脈南段、三叉山東南面山腹,隸屬台東縣海端鄉標高3310公尺的嘉明湖,可能是數萬年前「彗星撞地球」的遺跡,也是台灣目前唯一發現的隕石坑。
前往嘉明湖需從南橫公路的「向陽工作站」出發,沿山路約一天半腳程才能抵達。由於山路崎嶇難行,氣候變化多端,因此人煙罕至。當初陳肇夏所長是閱讀玉山國家公園出版的介紹書籍,看到湖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的嘉明湖,外觀呈規則橢圓形坑穴,湖畔又滿佈黑褐色碎石灘,才引發他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陳肇夏從湖畔帶回碎屑物標本,仔細篩選與觀察分析後,發現湖畔散落的碎石,是經過高溫爆炸後燃燒剩下黑、白、褐等3色玻璃狀石塊,且成分中含有比例極高的鎳,而附近的岩石卻無此跡象。由於隕石含鎳量相當高,這項證據更加支持嘉明湖應該是隕石坑的遺跡。
根據國外統計,目前全世界已知或存疑的隕石坑約120個,包括澳洲、及亞洲地區的中南半島、印尼蘇門答臘都曾發現隕石坑,但以台灣彈丸小島的土地面積來看,會湊巧被隕石擊中的機率實在不大,也因此引發質疑。
對呂理雍而言,嘉明湖澄澈如藍寶石的湖水,是大自然的恩典,欣賞湖面光影的變化,自然比研究地質成分愜意許多。嘉明湖附近2.5小時腳程處有一座避難山屋,但對攝影者而言,高山湖泊日出和日落的光影變化最吸引人,寄宿山屋雖可減少揹負裝備的辛勞,但凌晨摸黑趕路欣賞日出,或拍完黃昏景致後摸黑回山屋,都不利攝影創作。
「高山攝影,最忌諱趕路,不但容易心浮氣躁,疲累的身心也無法靜下心來構圖。」呂理雍強調,只有自帶重裝備紮營才能更親近湖泊,幸運的話還可看到台灣水鹿,而且定點、四季拍攝,更能完整記錄各種不同風貌。
以嘉明湖為例,夏季有玉山龍膽、箭竹林;秋天雲海從荖濃溪升起;冬季湖畔整片隨風翻捲著玉山針藺,都是創作的好題材,
「嘉明湖畔,沒有任何大樹,放眼所及都是連綿起伏的矮箭竹草坡,生態景觀在所有高山湖泊中特別突出。」呂理雍提醒,綠色草原、湛藍湖泊、雪白雲海由於色彩反差大,需注意測光,由於高山空氣稀薄,拍照時更容易手震,所以善用腳架也是成功的秘訣。
對攝影者而言,高山湖泊日出、日落的光影變化以及夜晚的星軌,都是創作的好題材。圖為星空下的嘉明湖。
七彩湖與白石池
除了嘉明湖,七彩湖也是最吸引呂理雍流連忘返的地方。隸屬花蓮縣萬榮鄉的七彩湖,標高約2870公尺,早年湖畔常見成群的水鹿遨遊此間,故有「鹿池」的雅號,又傳說湖水常在落日餘暉中放射耀眼的七彩光芒,因而得名。
「七彩湖季節變化明顯:春末夏初,佈滿高山蕨類;梅雨季滿水位時,可從環湖步道或附近山頭取景;6月有當令的白色高山薔薇和台灣百合;秋天枯水期水位下降,可在湖畔紮營,環湖360度拍攝高山芒花的滄涼美感;到了冬季,就只剩白雪和常綠的二葉松了。」
喜歡拍攝高山湖泊四季變化的他,最想拍白石池的雪景。白石池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與花蓮縣萬榮鄉交界處,海拔約2750公尺,需從霧社屯原進入,循能高越嶺步道在界碑附近循稜線而上,經卡賀爾山、能高主峰、十峻之一的能高南峰、擁有大片矮箭竹林的光頭山,約三天腳程才能抵達。
呂理雍多次想拍攝白石池冬雪景致,卻都被箭竹林所阻,「必經路徑的能高南峰長有一人高的箭竹林,一旦被雪覆蓋,根本無法穿越。」目前台灣尚未有人成功拍攝到白石池的雪景。
談起白石池,呂理雍語氣中充滿了傾慕與渴盼,反倒話題轉到愛情時,這位已50出頭,把生命的執著與熱情都給了高山湖泊、連婚姻都錯過的攝影家只靦腆地笑答:「隨緣啦!」
根據學者研究顯示,隸屬台東縣海端鄉的嘉明湖,可能是數萬年前「彗星撞地球」的遺跡,也是台灣目前唯一發現的「隕石坑」。
高山攝影教室
5年前,有位曾被他拒絕同行的女山友,在自然生態攝影學會刊上,抒發自己想學高山攝影卻被拒於門外的委屈。呂理雍歉疚之下,回想自己當初摸索攝影時的無助,當下決定藉由「高山攝影教室」,傳授多年的攝影經驗。
「在七彩湖拍夜景,滿月還有點點星光。像這種滿月光拍夜景,可以注意到一個公式值,就是快門速度30秒,光圈2.8……」一向沉默寡言的呂理雍,上起高山攝影課,不但傾囊相授,連私房景點也毫不藏私,就是希望能讓更多有興趣從事高山攝影的年輕人,加入這個寂寞但絕對值得的行列。
他建議有志從事高山攝影者,首先要有豐富的登山經驗,才不致因高山症或地形不熟在山上發生危險。呂理雍早期靠慢跑,近年來採快步走方式,登山前就揹著6大瓶礦泉水在新竹十八尖山做重量訓練,以保持良好體力。
在攝影器材和主題上,呂理雍表示,多數人都是「能捨難捨」,尤其初學者,更容易迷失在器材上。
「一再更換攝影器材就無法熟稔操作方式,而且帶太多鏡頭徒增負擔,到了山上往往已累得無心欣賞美景,更別提構思創作。」
在場景選擇上,他也建議不要貪多。有些人為了炫耀自己登頂的數量,於是不停地爬不同的山。其實,「同一座山多拍,不同的季節都拍,這樣才能熟悉這座山,進而發現特殊的拍攝題材和角度,創作出精彩作品。」
呂理雍強調,萬一進入山區後遇上天氣惡劣無法工作,其實不需氣餒,可藉機多觀察附近的地形和景物,找尋最佳攝影點;等天氣放晴時,就能隨時就位,拍到好照片。
從第一次獨自在高山過夜,聽到鳥啼就心慌,到致力於用鏡頭記錄高山湖泊影像,呂理雍憑藉的就是興趣和一股傻勁。儘管高山攝影並不能讓他生活無虞,但秉持著「歡喜做、甘願受」的理念,身材瘦弱的他,總是無畏地揹起重重的裝備,在刺骨寒風中,邁向他所鍾愛的山林。
台灣野生蕨類
花蓮縣萬榮鄉的七彩湖,秋天枯水期水位下降時,可在湖畔紮營,環湖360度拍攝高山芒花的滄涼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