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公務員突然成為報上的熱門人物。
一下子是「公務員報考率一年不如一年」、「『鐵飯碗』不足以養家活口」,一下是「××公家機構主將被民間企業挖角」……。而攻詰、抨擊行政機構工作績效的文章更是多如牛毛,讚譽之辭久不復見。解嚴後,社會普遍地「民意至上」,相形之下,公務人員好像越來越難當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公務員這一本呢?
「公務員是愈來愈難幹了!」近來這句話常常聽見。
以前喜歡從事公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穩定有保障,這種說法現今卻遭到考驗。以薦任九職等公務員可領的退休金而言,約新台幣一百四十萬左右,它在台北市東區連買個車位都不夠,更甭提買房子了。
「這年頭,當個公務員,還真有點兒『悲壯』」,在台北市政府任職的一名職員說。
公務員生涯,就像打卡鐘那麼一板一眼?(王煒昶)
人力往民間流?
公家機關的待遇少、升遷管道慢又窄、考用不合、進修機會不多、在職訓練不夠等,這些談了又談的老問題,雖然已在改善,但腳步似乎趕不上社會的快速變動。像待遇問題,從民國六十二年以來,一共調整了十四次,今年還調高百分之十二,但與民間還是有段差距(見本期「鐵飯碗貶值了」文)。在房地產狂飆的今天,根本不足以讓公務人員安家落戶。
考選部資料顯示,這幾年以來,社會大眾報考高、普、特考的人數,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降幅又以去年最驚人。
在考試類科未有明顯變動的情況下,去年普考與基層特考的報考人數,一年之內分別少了兩萬多人,降幅將近一半;高考的情況稍好,但也降了六千人;至於向受大學畢業生歡迎的外交領事及國際新聞人員特考,三年來的報考人數一年約少了一百人。
為什麼會這樣?考選部統計室主任吳國雄指出,這幾年來民間景氣熱絡,前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十一.八六,為九年來最高,各行各業的員工遽增,使就業機會多,也願意提供較高的待遇,無形中刺激了人力往民間流動。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自七十五年六月到七十六年六月間,我國私人企業雇用員工數,增加廿九萬人,成長百分之七;而同期受政府雇用者只增加了三萬一千人,成長百分之三。
尤其在解嚴後,公務員工作上也遭受一次「大地震」,更讓人大嘆「公僕難為」!
公務員與民眾的關係,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王煒昶)
心態解嚴,公家震盪
什麼樣的「大地震」呢?
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許濱松指出,解嚴後,公務員受到的衝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變動太快所形成的政策未定、法令未明的問題,公務員本身是執行者,因而備受責難;另一方面,來自民間因為「心態解嚴」、權力意識提高,因而提出種種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也讓公務員壓力增大。有些人便在這種情況下轉往民間。
因變動太快而被波及的,主要是一些與社會變動息息相關的「熱」單位,如環境保護局、勞工委員會、入出境管理局、新聞局、警察局就是幾個例子。
台北市新聞處掌管新聞發布的四科,從前年報禁開放以來,陸續被報社、廣播電台等媒體挖走了六個人;環保署內掌管環保糾紛及監督環保工程的管理考核處,最近一年以來,也流失了七、八個人。
雖然就整體的數據來看,近年以來,公務員並沒有明顯的變動情形。據人事行政局的調查,去年中央機關簡、薦、委三級職員的辭職人數加起來,總共一千零六十一人,比前年才多了廿五人。
「但是,這只是『開始』而已」,一位官員指出,如果壓力繼續增加而無法紓解,人才更容易流失。
報考公職的人少了,原因重重。(張良綱攝)(張良綱攝)
業務增加,公僕頭痛
解嚴後業務大增,是這些「熱」單位所面臨最頭痛的問題。
以境管局來說,解嚴後,出國觀光規定變寬,以前男性未滿卅歲不准出國,現改為廿六歲,符合規定的人數增了不少;另外,開放大陸探親也造成出國人數的快速成長。「目前境管局的業務量是以前的五倍」,境管局副局長劉蓬春說。
劉蓬春指出,以前因為實施戒嚴,依照國際慣例,不准入出境並毋須說明原因,現在則是任何禁止入出境的問題,均須依相關法條給予解釋,民眾若不服,可依法訴願。過去廿年來,訴願的案件,都是一年只有二、三件,現在是每個月就有廿件左右,這也增加境管局不少工作負擔。
掌管勞工事務的勞工委員會也有同樣的情形。勞委會勞資關係處處長歐憲瑜指出,前年勞委會剛成立時,勞資糾紛案為一四八五件,去年增多至一九○九件,到了今年初的前三個月,已經超過二○七件了。但目前人員卻只增一、二人。
新聞局國內處副處長顏榮昌也指出,開放報禁後,報紙由卅一家變為兩百家,通訊社從四十六家變為三百家,「光是認記者,都已經不容易了」,他說,何況還有發新聞稿及幫各部會首長單位作聯繫等工作。
而「人民集會遊行法」的通過,也使民眾「上街頭」合法化,維持交通及安全秩序的警員,工作量也隨著集會、遊行的增加而變多。
業務量增多了,民眾的心態改變了,都讓公務員受到衝擊。(王煒昶)
法令不確定,問題大了
此外,法令政策的不夠清楚、確定,也造成公務員執行上的困難。
比起西方國家的民主憲政過程,我國的法治歷史較短,加上迭經戰亂,各種法令規章都不夠完備,而在解嚴後社會急遽變動的情況下,難免更形捉襟見肘了。
歐憲瑜以接觸到的業務為例,他覺得法令不合宜的問題有三:一是戒嚴時期的法令不用之後,承平時期的法令卻還沒擬定出來;二是承平時期的法令雖有,卻過時了。如前陣子還在審議的團體協約法,就屬此例,此法定於民國廿一年,已經五十餘年沒有修改了;三是根本就是新的問題,還在變動中,法規尚未擬定。
劉蓬春說,有些法令要實行起來才知道困難。如國安法等相關法規規定,國內民眾未經許可,不能擅往大陸。但現實的情況是,政府容許民眾可以去探親、記者去採訪,官方人員去開民間組織召開的會、電影公司去拍片……。如此一來,怎能向其他人解釋:漁船不能直航,商人不能去做生意……。
新聞局出版處科長王億指出,目前法規規定,大陸出版品淮予個人攜帶進口,若要出版、銷售,須經審查。但法規上並沒有規定在數量上,多少算銷售,多少算個人使用。不少人在海關帶進一兩千本大陸書,明明有銷售意圖,卻硬指為個人使用,然而在規定上卻完全沒有法條可依據處理。
在職訓練是不少公務員嚮往之,卻又沒法做到的事。(王煒昶)
誰的聲音大,誰就有理
而解嚴後民眾心態的改變,對公務員也帶來壓力。
「每次看到民意代表質詢時那樣的劍拔弩張,我就覺得當公務員沒希望」,高雄市政府新聞處一名職員指出。
在解嚴後,民意較以往更受到官方重視,但也有少數民眾因政府「侵犯」他們的「利益」,而認為是「戕害民意」。
更令公務員苦惱的是,有些民眾根本就不理會法令而有意抗爭。常處理聚眾運動的台北市警察局副局長王化臻對此感受特別深,「有些人根本連體制都否定了,那還談什麼法治」,王化臻指出,不少民眾經常就把警察當作抗爭的對象,而不管原先是針對什麼人、什麼事而來。
許多公務員在執行任務時因此受到傷害,如台北市工務局的拆除違建人員,幾個月前就因為工作上的關係被違法民眾打傷;取締違法MTV、錄影帶的新聞局職員也遭業者威脅、警告甚至攻擊。
而環境汙染引發出來的賠償問題,也常常演變成「誰的聲音大,誰就有理」的情況,居中協調的公職人員,很難就事論事。
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吳定指出,為什麼公權力會不彰?法令不合理、執行不力、民眾有意抗爭都是原因,但最切要的解決之道,還是要使法規合理化。「要使法令合時宜,只有不斷的修正、增刪」,他強調。而檢討法令,與民眾接觸最多的第一線公務員更要先負起責任,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最切身感受到急迫性。要把法令的修改,「當做一個重大的責任來負擔」,吳定如此期許。
朝令夕改沒關係?
另外,對於一日數變的情勢變化,吳定也勸民眾及公務員能稍稍放鬆心情,「不要把朝令夕改看做那樣值得非議的事情」,他說因為社會實在變動太快了。但是當然這其中也有原則要守,像憲法所規定的事情,就一點也不能打折扣。
公務員身負重責,政府當然應該給予足夠的「誘因」才能促使人們心甘情願地為民服務。「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已是現代神話了。而人員編制的調整、待遇合理化,就是當務之急。
加人,對工作量大增的單位而言,簡直就是「救命仙丹」。
勞委會是解嚴後公家單位的「明日之星」而深受大家注目。工作雖然繁重艱難,但挑戰及成就感也高。歐憲瑜指出,他們單位的工作人員百分之八十是碩士學位,「三屆高考第一名,都在我們單位裡,且都是第一志願進來的,因為他們說這工作有挑戰」,他言下頗為得意。
歐憲瑜表示,勞委會成立不過三年,由於是新業務,同仁工作起來士氣相當高昂,常連夜加班也不顯疲態。但歐處長也有隱憂,要維持士氣高昂,就不能讓同仁們永遠處在「戰鬥狀態」中,「若再過一年,工作負荷還是這麼重,就不曉得還能撐多久了?」他說。
話說回來,沒有合理的待遇,舊的人怎能留住?新的人怎肯進「衙門」?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二處處長鐘昱男表示,為有效延攬專業人才,政府幾年來也在不斷地努力改善,如聘用、派用條例的實施,希望能延攬理工科技等技術性專業人才;並以彈性的方法延攬在民意機構任職的民意代表或縣市長;對高科技、稀少性學術界人士,則以新的技術人員任用條例延攬等。
任公職者無弱兵?
至於訓練問題,是很多單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歐憲瑜表示,勞委會也有心加強,但問題是,現在連「救火」、應付突發狀況的時間都不夠用了,那還能奢談進修。
新聞局也一樣。目前國內處對於新人的訓練是讓他們直接上戰場,請「老鳥」帶「新兵」,從打電話這種小事開始教起。
國內處副處長顏榮昌說,考進公職的人,理論基礎及專業訓練都應該夠,差的只是實際的任務訓練。
他認為,公職人員的進修訓練並非沒有,例如,他們處裡,就常有電腦、專題講座等短期課程。但問題是,責任愈重、工作愈忙的人,事情愈離不了身,愈沒時間參加進修訓練。他覺得傳統觀念裡「能者多勞」並沒有錯,但在公家的體系中,更重要的是得讓「不能者」也能成為「能者」。依照他的看法,在目前這麼嚴格考試制度的篩選下,能考進來的人決非「不能者」,只是沒有經過訓練而已。
新聞局廣電處編譯張平認為,公務員應培養綜觀全局的眼光,才能整合各方意見與現實環境,而這些都非短期的訓練可致。像目前,有線電視要開放設立,很急迫的事是管理法規的擬定,這需要學者專家、各界來提供意見,但是最後決定該怎麼做的還是公務員;因此他覺得在各行各業日趨專業化的社會中,公務員一定要有專業知識,循序漸進的在職訓練更不能少。
此外,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凡事化繁為簡就變得很重要。
對工作簡化,顏榮昌的看法是:從觀念上做起,如可用電話解決的事情,就用不著開會;亦可藉助設備上來簡化,像傳真機、電腦等設備,就讓以前可能花一天來調檔案的事情,只需花兩、三分鐘完成。
好人才不一定到公家?
境管局也在進行簡化業務。如一年內多次出境時,入出境證只需申請一次就是一例。當然境管局也強調,任何簡化手續都要在不妨礙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公務機關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留不住人,這又該怎麼辦?
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魏鏞認為,過去是行政機關主導一切,所以人才願意加入公職。現在是民意機關地位日增,聲音很大,如果行政機關的工作環境不佳、挫折很大,他擔心好的人才因此不願進公職,都去當民意代表了。長久以後會演變成批判的聲音很大、做事的人才卻一直流失,建設的步伐就會減緩。
為了要鼓舞現任公務員的士氣,政府應做的事除了提高待遇、增多進修機會、修改法令外,提高公權力、甚至保障執法人員的安全,都是不可或缺的「強心針」。另方面,民眾的配合也很重要。
許多公務員說出心聲,公務員是「人」,下了班也是「民眾」,他們需要平等的對待和起碼的尊重,不能因為擔任公職就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有了合理的對待,公務員即使工作有極大壓力,也就較能心平氣和了。如此一來,公務人員的流動率或許可以減少。
給公務員打氣
魏鏞更指出,公務員應有一定的水準,但一流人才也不必一定都任公職,「多數成熟社會最有創造及突破性的人才常都在民間」,他說,活潑、有彈性、講效率本來就是民間企業的特色,這是中規中矩、一步一腳印的公務機關所不能相比的。
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民間與政府都有優秀的人才,彼此各盡職責,把事情做好。一面倒可不太妙!
解嚴,對社會長期的發展和群眾福祉都是好事,在過渡期間的痛苦,其實是值得忍耐的。面對解嚴後莫大衝擊的公務員而言,這正是表現的時候;而老百姓也不要忘了幫他們打打氣。
公務員這本難念的經,應該大家一起幫著念才是。
〔圖片說明〕
P.100
調薪、跳槽、集體請願……,這一年,公務員的話題特別多。
P.101
公務員生涯,就像打卡鐘那麼一板一眼?
P.102
公務員與民眾的關係,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P.103
報考公職的人少了,原因重重。(張良綱攝)
P.104
業務量增多了,民眾的心態改變了,都讓公務員受到衝擊。
P.105
在職訓練是不少公務員嚮往之,卻又沒法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