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旅居海外多年的僑胞,對自由祖國不能忘情,希望他們的子女能有機會回國就學,接受中國式的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薰陶。但僑胞身在海外,對國內學校的情形相當隔閡,四處打聽可能仍所知有限。
很多在國內大學畢業,然後到海外留學、工作的人,對母校也有一份想念和關懷,不知離別經年,母校的景緻、師資、設備……,可有改變?在校的學弟、學妹,可像當年的他們?
本刊素以擔任海內外溝通的橋樑自許,因此特別推出一系列介紹國內大專院校的專題。本期要報導的,是校園景緻優美、規模龐大、學生活潑、社團蓬勃的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原名「文化學院」,由於位在海拔四百六十公尺的山上,有全國最「高」學府之稱。它躺臥在紗帽、陽明、七星、大屯等群山之間,居高臨下,由此可遠眺臺北盆地,身處其間,真有「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之慨。
文化大學既位於山岡上,創辦人張其昀便以「美哉中華、鳳鳴高岡」來形容該校,因此簡稱「華岡」。久而久之,「華岡」也就成為該校的代稱了。
岡上的氣溫通常比臺北市低三至五度,夏天涼爽,冬天則顯得「高處不勝寒」。
每到冬天,華岡潑辣的風、纏綿的雨,使走在華岡道上的學子,個個都縮著脖、哈著腰、緊裹著衣服。而岡上的雲霧,也與風雨齊名。
雲霧常在華岡一帶徘徊不去,在通往校區的路上,兩側有幾排原來的美軍眷舍,紅色屋頂在霧中若隱若現,彷彿童話中的世界。雲霧也會飄至校內,瀰漫整個校區,霧裡視物總不十分真確,迷迷濛濛,就像在眼前加了個柔焦鏡似的。
據說濃霧這位「不速之客」,也常「闖」入課堂中,學生們於是「渾水摸魚」,當霧散後,老師常會發現學生少了一半。這雖只是個笑話,但也可看出華岡特殊的氣象。
圖2:公車開到校區內,為師生上下課帶來便利。也有不少人以轎車代步。(鄭元慶)
校舍建築古色古香、富麗堂皇
文化大學建在山上,經年處在雲霧之間,是它的重要特色。此外,它的校舍均採中國傳統式建築,紅簷、綠瓦,富麗堂皇,也是文大的標誌。
文大校舍由已故建築及都市設計系系主任盧毓駿設計。他遵照創辦人建校的構想,將中華文化的特質表現在校內各幢建築上。
華岡的建築是以古代「明堂」形式為藍本(「明堂」是帝堯時代讓百姓發表意見的所在),並以明堂式建築作「井」字形組合。
華岡的建築為充分利用空間,都向上發展,由四層至九層不等,已完成十二棟,分別取名大成、大仁、大義、大賢、大倫、大恩、大莊、大典、大功、大忠、大慈與大夏,正在興建中的還有大雅、大孝兩館。各館以天橋相連,方便學生出入,並免受風雨之苦。
圖3:紅柱綠瓦的中國宮殿式建築,是華岡的特色,其間並有天橋相連。(鄭元慶)
為傳揚中華固有文化而興學
華岡的創辦人張其昀博士,現年八十三歲,目前因病入院,故本報導無法訪問他。他早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院,曾任中央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史地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教育工作的經驗豐富。
政府遷臺後,張其昀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中央宣傳部部長。民國四十三年在教育部長任內,協助國立政治、清華、交通等大學在臺復校。
卸任教育部長後,張其昀改任總統府資政,並以「報恩」的心情,創辦文化學院。
張其昀幼時家境清寒,中學畢業後,報考公費的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院,考試分學科、臨場演說及體檢三個項目。
他在學科及臨場演說方面表現極佳,卻因體檢不合格遭到淘汰。對張其昀學科成績、臨場演說印象深刻的史學教授柳詒徵,在發現張其昀榜上無名後,便以資深教授的身份,在招生會議上提出異議,張其昀於是被破格錄取。
這件事是張其昀在畢業後、任教中央大學時才間接得知的,他形容當時的心情,對柳教授真是「感激涕零」。為永懷教澤,將這種愛護、提攜學生的精神發揚光大,乃萌興學之志。
民國五十年,許多旅居海外的教授學人,回國參加由行政院主辦、在陽明山舉行的第二次海外學人會談。與會者在會中建議,復興基地臺灣是中華文化之所繫,應設立一個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的機構,作為全球研究中華學術的中心。由於張其昀曾任教育部長,又有辦學的心志,乃義不容辭接下這個重擔。
圖1:古色古香的中文系系館。(鄭元慶)
草創初期,慘澹經營
張其昀籌建大學的消息傳出後,曾有三峽鎮地方人士,願捐贈數十公頃山坡地為校地;因其距臺北市太遠,而未被採納。後來在現址分期付款買下萬坪土地建校。
已故菲律賓僑領莊萬里,對文化學院建校貢獻甚大。莊萬里早年曾在馬尼拉籌辦華僑師範專科學校,向教育部申請立案,時任教育部長的張其昀,有感於在海外興學的不易,乃請經辦人員以最快速度,在一周內辦妥有關事宜,莊萬里一直心存感謝。當他獲悉張其昀有意建校時,立刻捐贈新臺幣二百萬元(當時的幣值比現在為高),並為他在海外籌募經費。
現在文化大學大成館西側,高懸萬里樓匾,女生宿舍亦有莊萬里匾額,都是為了紀念這位對建校有功的僑領。
文化學院初期的經費主要來自各方的捐助,首任總務長侯暢說,當年捐款不敷使用時,就只好向外借貸,但曾屢遭拒絕,真是「創業維艱」。
在財務拮据的情況下,學校師生都能體諒校方的困難,有多位教授甚至主動借錢給學校。華岡就在這種情況下,逐年增建校舍,添購設備。
圖2:中文系師生合力編纂中文大辭典。(鄭元慶)
先總統蔣公賜名,充分表現創校宗旨
「中國文化學院」的校名,當年是由先總統蔣公頒贈的,充分表現創校的宗旨。第一年設立十二個研究所,招收八十位研究生,由於校舍還在興建,乃借用當時國防研究院的陽明山莊上課。
第二年設立大學部,有日間部十五個學系及夜間部四個學系,學生一千二百多人。因學生增加太快,設備來不及充實,理工科系的實驗課,曾暫借臺灣大學的實驗室使用。
當時校方並仿效歐美大學的做法,設立評議會,以審議校務及校政方針。
隨著學校的成長、茁壯,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師資、設備亦與時更新。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十一日,教育部核准該校由學院升格為大學。
文化大學目前共有十個學院、八十五個系所(其中夜間部佔十六系);學生一萬八千多人,數量僅次於臺灣大學。
該校還有很多全國獨一無二的系所,如:民族與華僑研究所、蠶絲系、國術系、舞蹈系、戲劇系等,都是為符合建校宗旨——保存、發揚中華文化而設的。
圖4:偶爾見著冬陽,學生在陽光與暖意中看書。(鄭元慶)
校友回饋母校,帶動學校進步
文化大學目前是國內最「年輕」的私立大學,在師資的網羅上,較其他學校晚了一步,因此早年多聘用從政府部門退休的官員;而且缺乏雄厚的財團支援,增購設備困難,故發展較緩。
草創初期,校方較重視硬體建設,一時無法顧及軟體方面。近年來,學校在財務穩定的情況下,已逐步在改善。
教學設備上充實了許多,如增加圖書館藏書、更新語言中心的視聽設備、添購藝術學院的演奏器材……等。
在提昇師資素質方面,則秉持著治校原則:「華岡為華岡人所有、華岡人所治、華岡人所享」,所有教師及行政人員都優先錄用校友。創校廿年後的今天,許多由華岡培養的人才,已陸續回到母校任教、任職。行政單位的主管,90%為校友,如教務長江義雄、圖書館長柯淑齡、公共關係室主任謝春明等;系所主管如經濟系主任吳永猛、新聞系主任方蘭生等亦為校友。他們的學歷至少都在碩士以上,而且都很年輕,為文大帶來新鮮的活力。
校友對校務瞭解較真切,對校方的關懷亦深,因此由校友治校,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學生走在綠蔭校園內的曲徑中。(鄭元慶)
鄭校長注重與師生的溝通
舉例來說,甫於去年上任的校長鄭嘉武,畢業於文大實業計畫研究所,因有感於過去師生與校方的溝通管道較少,上任後每週定期與各學院師生代表舉行座談,訓導、總務、教務等單位主管列席參加,以實地瞭解師生的需求,並當場答覆種種問題。
鄭校長認為,舉辦座談是學校主動關心師生、尊重他們意見的表現,可凝聚全體師生的向心力。經由座談,校長也能更廣泛深入地瞭解各種需要改善和解決的問題,可成為推動學校發展、進步的動力。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文大的師資設備不如其他大學,而且收費較高,因此文大幾乎每個科系,在大專聯考中的錄取分數都是最低的,唯獨新聞系是個例外。該系去年的最低錄取分,已可考進輔大中文系。
新聞系主任方蘭生表示,這是因為新聞系的課程涉獵較廣,且新聞工作極富挑戰性,是個相當迷人的行業,以及該系的辦學成績頗佳,歷年來培養出不少人才,因此很受社會信任。
「理論與實務並重」是該系教學的特色,每位學生都需接受編輯、採訪與寫作訓練,另外還要修廣電、廣告、攝影、新聞英語、公共關係等課程,還有許多實習的機會。
華岡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由大學設立的博物館,常有外籍人士前往參觀。(鄭元慶)
新聞系最被看好
方蘭生表示,為了增加學生的實務經驗,系上有文化一周、華岡新聞學刊、華岡系訊等刊物供學生自行採訪、寫作與編印。其中由三年級同學負責的文化一周,成績最出色,雖只有四開六版,內容卻包羅萬象,除報導校內點滴外,還有當前熱門的社會、文化、體育、政治、經濟等新聞,並有一版闢成攝影專欄,使學生在編印的過程中,充分得到種種實際工作的經驗。
前新聞系主任張煦華,在美留學時,曾任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對新聞攝影很有心得,因此他在系主任任內,多次邀請國外新聞攝影從業人員,如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編輯、密蘇里新聞學院攝影教授等來我國演講,並到該系為學生作講習,大大提高了文化新聞系的知名度,對國內新聞攝影水準的提昇也有相當的貢獻。
該系校友有不少服務於傳播界而表現傑出的,如中視記者湯健明、華視記者李濤、前中國時報副刊主編高信疆等。
圖6:文大應屆畢業生在大成館前合照留念。(鄭元慶)
培育了許多演藝人才
該校的影劇系也很有特色,培育了一群傑出的演藝人才,例如:崔苔菁、邵佩瑜、郭小莊、張琍敏、甄妮、黃麗薰、雷大鵬、黃以功等人,他們多出自舞蹈、戲劇二系。
舞蹈系的前身是「中國文化學院附屬五年制舞蹈科」,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至民國六十四年,因大學法規定「大學內不得設立五年制專修科」,而奉命停辦,改在體育系內增設舞蹈組,七十一年獨立成系。
舞蹈系主任高棪表示,當初創辦舞蹈專科的構想,是希望學生經由學習傳統的民族舞蹈及西方的現代芭蕾,予以融會貫通,創作具有民族特色與現代精神的舞蹈。在此宗旨下,由該系校友、師生組成的華岡舞蹈團,除了在國內演出外,亦常出國表演,將民族舞蹈帶到墨西哥世運會、日本萬國博覽會及世界各國的文化活動中,達到宣揚中華文化的目的。
圖1:建築系學生正在專心繪圖。(鄭元慶)
舞蹈「科」升格為「系」,反而出現隱憂
近年來,因國內的舞蹈人口增加,以及有氧、韻律舞蹈風行,為該系畢業生提供很好的出路,除了在演藝圈發展外,也有不少人開班授課或到各校擔任教職。
高主任認為,舞蹈系由「科」改「系」,在學制上雖是一大提昇,但也有隱憂。當年五專舞蹈科,報考者都是國中畢業生,年齡較小;而改為舞蹈系後,報考者為高中畢業生,年齡都在十七歲以上,肌肉、骨骼都已發育定型,可塑性較低。除非他們進大學前已有良好的舞蹈根基,否則日後難有可觀的成就。
高棪建議,要提高國內舞蹈水準,得向下扎根——將舞蹈列入國小、國中、高中的正式課程,讓對舞蹈有興趣及潛力的青少年及早起步,才能培育出較多優秀的舞蹈人才。
圖2:文大學生在語言中心上課。(鄭元慶)
戲劇系正力求突破
戲劇系分影劇與中國戲劇兩組。戲劇系主任閻振瀛表示,影劇組的課程分表演與編導兩方面,該組的畢業生多半從事幕後工作,如:編劇、導演、燈光、場記、道具、舞臺管理等;至於國劇組,則是為提供劇校畢業生進修機會而設,例如國劇名伶郭小莊就是該組的畢業生。
歷年來,文大戲劇系在大專聯考的錄取分數,都是各校各系中最低的,但閻主任認為,學生學科成績的好壞,並不致影響教學成果。他以在不同大學教學的經驗,發現太「學院派」的學生,往往失之拘謹嚴肅,在創作及表演上反而放不開。
閻振瀛自前年接掌戲劇系主任後,積極為學生爭取演出機會,而且努力在劇本的編寫上求突破。去年他們在臺北市藝術季演出「毒杯」一劇,頗獲好評。
圖3:學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鄭元慶)
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所學範圍廣
「建築及都市設計系」和一般建築系不同之處,是兼顧建築設計及都市設計,擴大學生的學習層面,更期望學生能將建築的觀念融入都市設計中。
系主任曹奮平認為,評價建築設計的好壞,不能只限於建築結構本身,還需看它是否能與周圍的環境協調。例如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周圍有廣闊的空間,才能使這兩座建築顯得宏偉;若將它們搬到地窄人稠的西門町,則一定顯不出氣派來。
該系為提供學生實習機會,除每年舉辦學生作品展之外,且經常與各機關建教合作,例如教授帶著學生參與擬定桃園縣楊梅鎮的都市計畫及為嘉義市都市計畫作檢討等。
文大正在興建中的男生宿舍與學生餐廳,亦由該系師生同設計。
曹主任指出,該系教學重點分建築設計、都市設計與結構三方面,由於所學範圍廣,在今日建築設計繪圖人才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畢業生得以順利往其他相關行業發展。約有二百位校友,目前在內政部及各縣市政府的建築與都市計畫部門任職;多年來鑽研中國傳統建築很有成就的李乾朗,是該系系友;曹主任本人也是該系畢業的,曾任加拿大都市計畫局局長。
國家技術學院的學生操作著土地測量儀器。(鄭元慶)
社團活動蓬勃
文大的學生十分活潑,參與社團活動的情形也相當熱烈,五花八門的海報四處張貼,並經常更換,使校內顯得生氣蓬勃。
文大由於地處遍遠,學生一上山就只有待在校內,由於時間長、人數多,有利於社團活動的發展。
圖6:校外原美軍眷區的草坪,也是文大同學活動的範圍,圖為他們在曬太陽、聊天。(鄭元慶)
華岡合唱團歌聲不輟
在所有的社團中,以華岡合唱團表現最傑出,到去年為止,該團已連續得到九次全國大專合唱比賽優等獎,並數度舉行公開演唱會,極獲好評。
該團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最初取名「心弦」,只有幾十名男團員。後來志同道合者逐漸加入,到了五十八年,改名為「華岡合唱團」,成為代表全校的合唱團,團員增至百名左右。
華岡合唱團自民國六十二年起,每年舉辦暑期音樂營和寒假集訓,教授團員樂理知識、發聲方法、合唱技巧和節奏練習等,使團員水準得以不斷提高。
音樂家唐鎮、曾道雄、杜黑及美籍教授包克多等人,都曾任華岡合唱團指導老師兼指揮。現任指導老師為郭孟雍。他們引領著非音樂系的團員,每星期二、四各練唱三小時,廿年來歌聲不輟。
圖4:學生在電腦中心操作終端機。(鄭元慶)
西洋劍社不只練劍,也練身、練心
「劍社就是我們的家」,這句話深埋在華岡西洋劍社每位社員心底,他們彼此切磋擊劍技術,並由資深社員帶領新社員練習。已畢業的社友也會抽空回來指導學弟妹,連教練都是由畢業學長義務擔任。
西洋劍社去年在全國大專院校擊劍錦標賽中,得到男子個人賽銳劍冠、亞軍,軍刀亞軍;女子個人賽鈍劍冠、亞軍;以及三個劍種的團體組冠軍。因而在奧運擊劍選手選拔的八個名額中,該社佔了七名,真是「戰果輝煌」。
社長毛俊人表示,參加西洋劍社不只是練劍,也要練身、練心,除了培養敏銳的反應、矯健的身手和冷靜的頭腦外,也要表現劍士應有的高尚品德和優雅風度,可謂「一舉」數得,這也是他們熱愛劍擊的原因。
「華岡羅浮群」是國內大專院校中,最早成立的童軍團,曾數度當選全國績優社團,「無所不在、無所不有、無所不能」是他們的目標。
每當雙十國慶,總會在總統府前廣場,見到一群身穿草綠上衣、深藍短褲,頸繫紅黃條子相間領巾的童軍,在大會上負責維持秩序,他們就是華岡羅浮群。
羅浮群群長吳浩然表示,「服務就是獲得」,是華岡羅浮群的中心思想。他們亦常出國參加各種童軍大會和有關的活動,對促進國民外交盡了不少力。
圖1:新聞系館的外觀。(鄭元慶)
訓導處像個服務性社團
每個大學都設有訓導處,它的主要功能,應是輔導學生增進個人的品德及參與團體活動的能力,還有就是協助他們解決生活及學習上的種種問題,所以訓導長王志文認為:「訓導處應像個服務性的社團。」
王志文表示,訓導工作層面很廣,又具動態性,只要用心留意,就會發現有做不完的事和解決不完的問題;但是,如果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只要學生在校內不鬧事,訓導處也可不必多管什麼。因此他認為,訓導工作是份十足的良心工作。
「訓導處的大門雖設而常開,我歡迎大家隨時來找我。」王訓導長說。他是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律學博士,接任訓導長才半年,由於年紀輕、觀念新,有心把訓導工作帶入一個新的境界。
他說:「雖然我們極願意為學生解決任何問題,但是,對學生的要求,校方無法有求必應。私人的請託固不在話下,就是與學生整體利益有關的,也要視輕重緩急與學校的能力,依次解決。我們的原則是簡單的先做,做一項是一項,累積起來就會見到成果。舉例來說,上學期有學生反應,在註冊時大家集在一起辦助學貸款太浪費時間,學校衡量實際情形後,下學期助學貸款已提前在註冊前申請,可以有較多時間供同學辦手續,就不會擠在一起浪費時間了。」
近兩年來,學生騎機車上學的人數驟增,大批機車進入校園,難免破壞校內的秩序及安寧,也可能危及校內師生的行路安全。訓導處有鑑於管理不易,乃建議校方在校外興建車棚,讓大家把車停在外面,不准機車駛入校內,情形即可改善。
圖2:新聞系學生編輯文化一周的情形。(鄭元慶)
唯一的大學博物館,典藏豐富
華岡博物館為全國唯一大學設立的博物館,成立於民國六十年,當時建校有功的華僑莊萬里去世,將遺物捐贈校方,校方乃有建館的構想。建館後,除莊氏遺物外,並把與中華文化及學校發展有關的文物保存在館內。目前共典藏文物七萬多件,設有革命史蹟、中華精神與歷史文物、華僑文物、民俗藝術等多個永久性展覽區及特展區,展品經常更換,全年對外免費開放。
館長陳國寧表示,該館典藏豐富、分類適切,目前聲譽蜚然,在國際博物館界已有一席之地,許多國際性的文化活動亦常在此舉行。
華岡也是各大專院校中唯一設立出版部的大學,有編輯、發行、印刷等部門,主要為協助校內各單位編印各種出版品,及提供印刷系學生實習的機會。
該部副主任文鍾奇表示,目前他們負責印行的期刊,包括美哉中華、文藝復興、華夏導報、創新、華學等,這些刊物除了華夏導報之外,由出版部負責全部的編輯與印刷工作;並且在不影響校內業務的情況下,亦逐步承攬校外的印刷業務。
圖3:「兒童觀察發展中心」是兒童福利系附設的幼稚園,該系學生在此實習。(鄭元慶)
「華夏導報」擔任溝通的橋樑
文化大學的師生,每天都會收到一份華夏導報,凡是校內消息,由行政措施、社團活動、師長動態,到獎學金申請、工讀機會等,都會出現在這張十六開四版的校刊上。
華夏導報創刊於民國五十七年,原由新聞系主編,現改由新聞室接辦。
華夏導報雖只是薄薄的一張,卻代表著校方亟欲與學生溝通的心意,而校方也期望學生有所回饋。
校長鄭嘉武常常呼籲,環境需要人去改造,只有多去關心、建設,環境才會變得進步、開朗與可愛。他期望文化大學的每一份子,都能對學校有認同感,並進一步產生愛護、參與、回饋的心意。他並且強調:「本校雖是一所私立大學,過去這些年來的經營、成長也相當不易,但是在歷年來多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我們在既有的基礎上,追求進一步的突破與提昇,應不是難事。我們承受以往『文大人』建設的成果,也應亟思有以回報——讓我們再多做一些,俾使這個教育環境更豐富、開闊與美好,為國家培育更多優秀的『文大人』。」
圖4:佈置溫馨的語言中心辦公室。(鄭元慶)
圖5:兩位男女同學開懷地在走廊上聊天。(鄭元慶)
圖6:美術系學生在戶外寫生。(鄭元慶)
圖7:戲劇系國劇組同學公演實況。(鄭元慶)
圖8:舞蹈系學生在練習地板動作。(鄭元慶)
圖1:觀看系際球類比賽的同學在一旁助陣。(鄭元慶)
圖2:土風舞社員在教室前空地練舞。(鄭元慶)
圖3:飛盤是新興的運動,這位同學正在苦練投擲技巧。(鄭元慶)
圖4:文大社團之一——羅浮群的克難竹筏就要下水。(鄭元慶)
圖1.2:華岡校內、外有許多餐廳,在設計佈置上頗見巧思。(鄭元慶)
圖1.2:華岡校內、外有許多餐廳,在設計佈置上頗見巧思。(鄭元慶)
圖3:華岡的黃昏,彩霞尚未褪去,燈光卻已通明。(鄭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