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創生學: 文創、旅創、農創
竹山的夜晚,寧靜而寂寥,每一家都在看電視連續劇,在路上邊騎腳踏車,邊往每一家裡面看,還可以把劇情連起來。何培鈞先是與返家接班的林家宏夜跑、抒壓,邊跑兩人邊聊,透過網路的串聯、開團,在廟口集結,一度發展成好幾百人的路跑,鄉親熱情贊助物資、擔任奉茶志工,甚至吸引外地人來快閃共襄盛舉,直到當地警局大喊維安吃不消後,才喊停。
何培鈞與林家宏運動夜跑時,兩人常常邊跑邊圍繞在「如何振興沒落的竹藝產業」這個沈重的話題上。
林家宏是元泰竹藝社的第三代,他的家族也是竹山竹產業興盛與衰敗的縮影。第一代做「耳扒」,第二代做打毛線的竹棒針,一度享有榮景,由於2005年釘板的出現,讓竹棒針生產走下坡。林家宏2010年回家接棒,嘗試轉型、行銷,克服竹材供應不穩定等許多難關後,2015年他推出竹牙刷,環保、天然材質的訴求,搭配DIY的體驗課程,現年銷五、六萬支,還在工廠之外,開了實體店面,竹吸管、元氣凹豆杯都是店內人氣商品。持續開發竹藝的生活用品,是林家宏振興夕陽竹產業的方式。
何培鈞的做法則是2013年成立竹生活文化協會,找回竹藝老師重新培訓竹工藝師,製作竹籃、花器等竹藝品,找企業洽購,藉此復興竹藝品。
2015年他再租下2樓廢棄不用的台西員工宿舍,以5,500條的竹片編成天花板與廊柱,改造成為「竹青庭人文空間」;2018年底供應醬筍雞、筍干焢肉、地瓜泥等呼應在地食材的餐點,不只是小鎮文創活化場域的一個例子,也具有重現竹山竹藝的意義。
今(2019)年公車恢復行駛至台西客運站,一樓候車大廳還有新開張的台西冰菓室,用竹碗盛裝冰淇淋,以及使用新鮮竹材作成的外帶杯,無一不是想導入竹山竹藝與在地產業。
竹藝品與小農特產展示,這是目前小鎮文創努力推銷「小鎮農春」的重點。就像高中畢業即離開竹山的林承陽,在3年前陪伴癌末的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決定從本業機械業退休,留在竹山陪伴84歲的母親。先在農委會農民學院的課開始學習耕作,將家中耕地闢建成艾合美農場。2018年開始有了穩定的收成,尤其是種了6分地的紅鬚玉米筍,採用生態農法,又脆又甜,每月穩定採收。
「小鎮農春」市集裡還有已發展有機認證超過十年的有機茶農陳儀龍,天未亮即採收含著露珠、農民陳熟榮戲稱為「孝筍」的竹山春筍,以及因日夜溫差大,又甜又Q的地瓜。濁水溪社大有機栽培班班長蘇鏈琪說:「小鎮文創協助我們產品設計,尤其是發展電商的通路,對我們很有幫助。過去到街頭擺攤,還要擔心東西賣不掉,現在客人下訂,我們早上採,產地直送,農民可以專心開發生產,下一步還要推出蔬菜箱,滿足客戶更多需求。」
為了吸引創業人口,何培鈞某日開車路過隔壁的雲林縣林內鄉,看到路邊擺攤賣饅頭的渠珈朵,就開口邀請她移居到竹山。渠珈朵不怕被騙,果真轉到竹山開店,參加光點小聚,跟隨小鎮文創的理念,使用竹山地瓜等在地食材做饅頭。還有做手工皂的陳思帆、竹材材料商第二代的邱炳昌、彩繪家顧孟菁,圍繞著小鎮文創這個基地,形成青年創業的聚落。
青創家陳思帆(左)與工藝家邱炳昌,以冬筍造型手工皂、竹篾做成的文創商品,打造竹山在地特色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