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鯊(鯨鯊),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體型長可達二十公尺,比大部分的海洋哺乳動物鯨魚可觀。每年黑潮路過台灣海岸,豆腐鯊巨大的身影也緊隨而至。台灣漁民曾捕獲全世界最長的豆腐鯊、學界更記錄了全球首次的母豆腐鯊生殖報告,但在台灣人嗜食海鮮的熱潮中,豆腐鯊也成為桌上美食,數量銳減。在澳洲、印度、菲律賓等豆腐鯊洄游國度,陸續對這一溫柔的海洋巨人伸出友誼之手後,近來台灣也在試圖改變與豆腐鯊的關係。
從去年七月起,農委會漁業署發出「尋鯊啟事」,在各個海港貼出尋找豆腐鯊的海報。海報上,顯眼的「捉到我,請通報」大字,配上大頭四方、扁嘴造型的豆腐鯊,在忙碌而藍灰色調的海港間頗為醒目。「漁民捕獲豆腐鯊後應通報在地縣市政府,您的寶貴資料,將是認識牠們最好的方法,也是促進海洋保護和漁業永續利用的一大步,」海報上的小字,善意的勸誘之餘,繼續寫道:違者將依漁業法核處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每年有多少鯨鯊洄游於台灣外海?海洋大學的衛星追蹤計畫希望瞭解鯨鯊生態,以進行有效的保育。
尋鯊啟事
鯨鯊,由於肉色潔白似豆腐,台灣漁民將之稱為「豆腐鯊」。在海洋中扮演掠食者角色的鯊魚,總是給人凶悍的印象,但在目前已知的三百七十多種鯊魚中,鯨鯊其實是最溫馴的一種,缺乏天賦的攻擊性,在鯊魚中自成一科、一屬。
有別於多數鯊魚圓錐形的身體與駭人的尖牙,鯨鯊有個非常寬闊平坦的大頭,和與頭部同寬的大嘴巴。由於大嘴裡缺乏尖牙利齒,在游泳行進中,鯨鯊以張大嘴「濾食」方式,將食物迎入口中,牠們也會主動「吸食」浮游生物、甲殼動物,和沙丁魚、鯖魚等小型群聚性魚類。
研究鯊魚十多年的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系助理教授莊守正表示,鯨鯊雖然「闊嘴吃四方」,但牠們對食物的利用非常有效率,漁民捕獲的鯨鯊中,空腹的比例很高,「牠們不像許多哺乳動物,吃多拉多,對資源的利用非常不經濟,」莊守正強調。
鯨鯊另一突出的特點,是牠們深色寬厚的背上,羅列著明顯的淡色斑點,成棋盤狀排列。由於鯨鯊具有非常高解析度的視力,學界猜測,斑點可能是牠們用來互相辨認的工具;此外,鯨鯊常接近海面活動,斑點也應該具有避免紫外線輻射傷害的功能。
鯨鯊只是全球三百多種鯊魚中的一種,許多與牠一樣生殖期長、胎數少的鯊魚,有待人類關心。
溫柔的巨人
鯨鯊喜愛在海面水溫攝氏二十一到二十五度的地區活動,多半出現在赤道南北三十度以內的溫帶與熱帶水域。除西太平洋菲律賓、台灣、日本外海,南太平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岸也都可以見到鯨鯊自在悠游。
鯨鯊多半獨來獨往,常流連在珊瑚礁海岸。根據澳洲學者的研究指出,每年三到五月出現在澳洲Ningaloo海岸的鯨鯊,應與珊瑚礁大量產卵有關。當珊瑚產卵,吸引來許多魚群,水域的基礎生產上升,鯨鯊也循線前來,形成多樣的食物鏈。由於鯨鯊的飲食口味與鮪魚等高經濟魚種重疊,在國外,鯨鯊的出現往往被當成高經濟魚獲的重要指標。
同樣的,在海洋台灣,每年三到五月、與十到十二月兩個高峰,鯨鯊伴隨黑潮帶來的澎湃食物而行,流連於寶島東部與北部海岸,半走半玩,緩慢前進,常因此誤入漁民架設在海岸的定置網。由於牠們不畏懼人、喜愛「親近」漁船,容易成為鏢刺漁船的獵物,也被漁民看成「大憨鯊」。
鯨鯊只是全球三百多種鯊魚中的一種,許多與牠一樣生殖期長、胎數少的鯊魚,有待人類關心。
最大消費國
在海洋漁獲充足的時代,豆腐鯊因為肉質粗硬,「魚翅」品質不如他種鯊魚,缺乏經濟價值,「民國六十年代以前,漁民海上巧遇巨大的豆腐鯊,就怕船被拖著跑,搖搖晃晃,危險無比,躲都來不及,」莊守正說。
近年來,在漁業資源枯竭、餐廳努力開發新口味之下,豆腐鯊大受歡迎,漁民爭相捕抓,加上豆腐鯊數量銳減,價格更是一日千里。根據台北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一九八五年,一尾三千公斤的豆腐鯊,價格不過五千到八千台幣之間;八○年代後期,豆腐鯊一公斤飛漲到一百五十元,同樣的豆腐鯊一尾可以賣到台幣兩百萬天價。
由於世界各國少有食用鯨鯊的習慣,「台灣已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鯨鯊消費國,」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九六年印度的調查也顯示,印度漁民捕獲的鯨鯊,魚肉主要出口台灣、韓國與新加坡。在台灣海關的記錄裡,台灣每年進口的鯨鯊肉遠多於島內漁民所捕獲的數量。台灣漁民甚至直言,菲律賓漁民獵捕鯨鯊是台灣人教的,大陸與台灣的海上交易中,也有許多鯨鯊轉進台灣市場。
七年前,台灣捕獲身懷三百隻寶寶的鯨鯊,初步揭開了鯨鯊生殖的秘密,但小鯊魚出生後只落得全數夭折命運。
台灣最「大尾」
與鯨鯊有過第一類接觸的人,談起龐大的鯨鯊,總充滿著傳奇色彩。根據紀錄,一九八七年台灣漁民在宜蘭羅東捕獲長二十公尺、重三十四公噸的鯨鯊,是目前人類所見最「大尾」的魚。在看過上百隻鯨鯊的莊守正記憶裡,一隻十八公尺長、重三十公噸的鯨鯊,熟練的漁民進行大體解剖,要花上一天一夜。
可惜有關大魚的故事,在台灣已成絕響。海洋大學今年初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最近五年,台灣每年捕獲的鯨鯊平均維持八十隻左右,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更明顯的差異是鯨鯊體型的變化,近五年鯨鯊的平均體長多集中在四到五公尺、體重八百多公斤,「攏是囝仔,」年初由漁業界相關人士組成的「鯊魚保護工作小組」會議上,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陳春暉指著統計圖說,豆腐鯊超過十公尺才算成魚,這五年被抓的都是「小孩」。
澳洲生物學者研究鯨鯊的DNA發現,鯨鯊極為晚熟,壽命可以超過百歲,三十歲才進入性成熟。八○年代在印度沿海捕獲的兩隻母鯊,將近九公尺長,卻都還未進入「青春期」。
母與子
鯊魚的生殖分為胎生、卵生、卵胎生三種。與其他硬骨魚類一次產卵上百萬顆大異其趣的是,屬於軟骨魚類的鯊魚力行「家庭計畫」,目前已知許多種類的鯊魚每胎只產下十隻不到的幼鯊。長期來,各地捕獲的鯨鯊,更從未出現懷孕母鯊,許多地方甚至只見公鯊;人們雖從旗魚、鋸峰齒鮫(水鯊)腹中發現過小鯨鯊,但鯨鯊到底是卵胎生或卵生,「男女比」多少、初出娘胎的小鯨鯊有多大等等生殖行為,一直是未解的謎。
一九九五年七月,台灣漁民在台東外海捕獲一隻重十六公噸、長十一公尺的母鯊,接到漁民通知立刻趕到現場的莊守正,目睹了百年來第一次的鯨鯊生育過程。這隻不幸被捕獲的母鯊,一口氣產下三百隻小鯊,長度從四十到六十公分,排滿漁港。離水的小鯨鯊僅有十五隻存活,分別由國立海洋科學館、日本研究單位「收養」,但幾乎都在半年內陸續死亡。
母鯨鯊「催生」了全世界第一篇鯨鯊生殖報告,證實小鯨鯊男女比例接近一比一,屬於卵胎生。但台灣捕獲的懷孕母鯊,也證實了鯨鯊的晚熟,加上鯨鯊「孕婦」百年難得一見,都說明鯨鯊族群的繁殖策略不走「大家族」路線,而採「菁英主義」,在海洋漁撈缺乏節制的現代,鯨鯊族群的存續相對不利。
鯨鯊、象鯊、大白鯊
除了鯨鯊,鯊魚家族中的另外兩個大塊頭──象鯊與大白鯊,由於在西方長期被捕捉製造魚油等民生用品,二○○○年,華盛頓公約組織第十一次大會上,有國家提議將鯨鯊、大白鯊與象鯊列入保育名單,以便在國際聯手下更能有效進行保育;但反對者認為,應提供更多生物與科學數據,才能說服各國共同給予合法保護,提案因此並未通過,但華盛頓公約組織仍積極要求各國進行鯨鯊生活方式、洄游路徑與族群分佈的研究,以訂出合理的利用管理方式。
事實上,由於鯨鯊族群原就有限,從來不是漁業國家重要穩定的漁獲,菲律賓、印度已迅速回應國際保育呼聲,公告禁止了鯨鯊的捕捉與貿易。在台灣,隨著鯨鯊數量的萎縮,如今鯨鯊每年為漁民帶來的產值亦不過兩千萬左右,因此鯨鯊保育與漁民利益的衝突不似鯨豚嚴重。漁民也意識到豆腐鯊有「越來越小、越來越少」的趨勢,在年初的鯨鯊工作小組會議上,定置網、鮪魚等漁業相關公會理事長就都認同漁業署應採取保護行動。
「保育的目的不在禁止捕魚,而是希望資源可以永續利用,」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謝大文說,目前漁業署希望在配額限制、魚體大小、或一年停抓一季等方式中,擇一控制鯨鯊的捕獲量。
衛星追追追
為進一步瞭解洄游於台灣海岸的鯨鯊,漁業署已委託海洋大學進行鯨鯊衛星追蹤計畫。計畫主持人莊守正表示,農委會去年已核定三百八十萬預算,準備向定置網漁民購買兩隻鯨鯊。「兩具造價各二十萬台幣、專為鯨鯊量身打造的衛星追蹤器也已設計好,將在今年度進行標識放流工作,希望最後能掌握鯨鯊的洄游路徑與適應水溫等初步資料,」共同執行計畫的海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廖翊雅說,現在就等魚兒出現了。
在大洋間洄游的鯨鯊,目前的移動路徑仍未被清楚掌握,一般認為鯨鯊隨著季節遷移,水溫、鹽分、風與海潮的變化,也會影響牠們的洄游。此外,鯨鯊的游泳能力超強,身體兩側上各有三條明顯的隆脊,可以減少水流阻力,加上擁有厚大的胸鰭與肝臟,尤其佔腹腔容積三分之二的肝臟,相對使鯨鯊比重減輕,能浮到水平面嬉戲,也可以深入海底三百公尺,很難摸清牠們是在同一海域活動,或者也作跨洋遷移,需要進一步追蹤與研究。
也有人認為,鯨鯊對水質的要求很高,牠們的魚鰓構造脆弱,需要不時游動以進行氣體交換,至今仍少有長期養活過鯨鯊的例子,這也是人類很難理解鯨鯊、採取有效保育的原因。但澳洲對鯨鯊的「管理」政策,卻提供了另一種思考。
與鯊共舞
在台灣,鯨鯊溫柔憨厚的性情,被漁民視為可以輕而易舉捕捉的「罩門」,在澳洲,卻一轉成為人與鯨鯊海中嬉戲的真實場景。翻開一九九七年西澳海岸鯨鯊生態旅遊報告,洋洋灑灑,寫滿「與鯊共舞」的各種評估與規範條文,比如每年秋天鯨鯊回到西澳,西澳海域汽艇的出入應控制在多少數量,才不至於傷害鯨鯊。報告更指出,二○○○年之後,鯨鯊將為西澳帶來每年兩億台幣的收入。
就因為鯨鯊每年固定回到同一地點,研究人員可以長期觀察這一群鯨鯊,而掌握了鯨鯊蹤跡,也才可能讓鯨鯊旅遊業穩定發展,在西澳,旅遊業者、政府、與保育人士就結合成強大團體,深入研究與保育鯨鯊。
澳洲除已精確掌握鯨鯊每年洄游時間、地點與數量,由於每隻鯨鯊身上的斑點不同,研究人員也清楚記錄每隻鯨鯊的花紋,作為遊客辨識鯨鯊的「指紋」,搭船出海「賞鯊」的遊客,可以從望遠鏡中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哪一隻鯨鯊,有著什麼樣的脾氣與習性。在不准使用閃光燈拍照、保持一定距離等嚴格規範下,遊客也可以選擇潛水與鯨鯊共游。澳洲賞鯊旅遊的收入,更反過來回饋鯨鯊的研究,西澳的報告指出,整個東印度洋鯨鯊洄游的調查經費,都來自西澳一地旅遊的收入。
從台灣漁民長期捕獲鯨鯊的情形來看,台灣外海極可能也有一群固定洄游的鯨鯊,因此發展類似時下東海岸的賞鯨活動,在鯨鯊身上也並非不可能。可惜的是,相較於鯨魚,鯨鯊在台灣人心中,仍停留在餐廳一盤盤料理裡的零碎魚肉,與巨大魚體被捕獲後攤死在港口,成為遊客爭相拍照的背景。發展「賞鯊旅遊」,「重要的是,人們能先改變對豆腐鯊的看法,向牠們伸出友誼之手,讓牠們『走出』餐桌,成為人類的好朋友!」莊守正如此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