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代,足跡踏遍台灣高山的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曾說,「玉山地方具備了最有台灣風味的高峰和住民。」近代台灣著名的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也表示,台灣高山生態旅遊的最佳據點當屬玉山。
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二百多座,玉山有何特殊的自然條件,可以榮登台灣高山生態的代表?
也許因為十幾年前「新中橫公路」開通,以及國家公園的步道整建和推廣,使得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成為「百岳」中較容易被一般人親近的一座。在提倡生態旅遊的今天,且讓我們走訪由玉山國家公園規劃的生態之旅,隨同古今諸多玉山登山者的視野,一起來探索玉山豐富的生態內涵。
「看哪,蒼天出現了莊嚴和祥和的蔚藍色大銀幕,在它的襯托下,玉山主峰到東峰那一排赤裸裸的懸崖峭壁,此刻有如一道彩虹,發出耀眼的淡紅色反光,山壁皺摺處卻含蓄地映出內斂的鈷藍色......。」鹿野忠雄在他的高山文學經典《山、雲與蕃人》中,形容玉山這一幕壯麗詭奇的景象給他的慄動「直訴五感深處」。
鹿野忠雄這種面對偉大景緻無以名之的震懾,相信許多人登上玉山主峰時都感同身受。站在山頂上,觸目所見,環繞在玉山四周的群山峻嶺,層層疊峙於雲海間,向三百六十度每個方向綿延伸展,看不到盡頭,怎不令人讚嘆!
讚嘆之餘,領隊或義務解說員多半會向第一次登頂者解說地形:玉山主峰先被東峰(十峻之首)、南峰、北峰、西峰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再往外一層,東方可看到中央山脈主脊(馬博拉斯山、秀姑巒山),往南有十峻之一的新康山,往西是阿里山山脈,北方則可遠眺郡大山、甚至雪山。台灣赫赫有名的大山盡收眼底,玉山位居本島中央,號稱「台灣屋脊」,君臨天下的氣勢,不言而喻。
此外,頂峰上還可俯瞰孕育大地生機的台灣重要水系源頭,楠梓仙溪、荖濃溪是南台灣高屏溪的源頭,中台灣濁水溪的最大支流陳有蘭溪向西北蜿蜒而去,東部秀姑巒溪上游的拉庫拉庫溪山谷也隱約可見。
玉山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寒原地帶,土壤乾旱、石粒裸露,有強風、重雪,植物生長緩慢。圖為玉山主峰下風口一帶的險峻地形。
粗獷之美
「玉山地方的大自然形貌極為粗獷,鋸齒狀的尖峰和深邃的溪谷處處,一場大雨常造成山崩石落,從山的四周奔流而下的溪水一瀉而下......,」鹿野氏描述的這幕景象,正是玉山的主要地形──高山深谷。
「國家公園區域內主要河谷都表現出上游河谷的V字型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陳隆陞表示,玉山是觀察和認識台灣地形、河川的最佳教室。
例如發源於玉山北麓的陳有蘭溪因為沿斷層發育,坡度陡峭,從東埔到對關的日據古道上,沿路都可看到V狀河谷及瀑布、斷崖、崩塌地等地形。其中「金門峒大斷崖」是最具特色的一個。這個台灣最大的崩塌地,形成原因是陳有蘭溪急速的「向源侵蝕 」,在源頭處形成激烈的山崩土瀉而造成。
同時,由於斷崖北側坡陳有蘭溪的向源侵蝕速率遠大於南側坡荖濃溪的侵蝕,將會出現「河川襲奪」景觀,「目前陳有蘭溪正逐漸『襲奪』荖濃溪的源頭,只是還沒完成,」陳隆陞表示,襲奪完成後,目前荖濃溪的上游將會變成陳有蘭溪上游。
陳隆陞還依照金門峒斷崖的崩塌速率和演化趨勢預估,金門峒斷崖的崩塌規模將不斷擴張,不出十五到二十年,向源侵蝕作用可能抵達玉山主峰與北峰的東側坡,使得玉山到八通關地區的地形地貌大幅改變。
除了認識各類地形,玉山生態之旅最可觀察的,應屬變化豐富,包含寒帶、溫帶、亞熱帶的各類型森林。相較於鳥類、動物出沒受時間、季節、人跡等因素影響,參天古樹總是默默一路相伴,只要人們願意親近,它們總會報以溫柔的回應。
玉山圓柏在寒原地帶演化出盤虯扭曲的樹形,遠看彷彿一株株盆景。
台灣的極地
「在風中穿過箭竹草原
在風中穿過冷杉林
只有斷嶺殘山從雲霧中探出
與我們驚喜相覷
一路相陪是玉山圓柏與杜鵑
開在裸岩走過的盡處
陽光潛入細翠的林葉間」
詩人向陽在這首「山路」詩中描寫的,正是從海拔三九五二公尺的玉山主峰下碎石坡經過「寒原地帶」,再走到「冷杉林帶」的景觀。
玉山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寒原帶」,景觀和植物極似北極寒原。由於高度每增加一千公尺,氣溫約降低攝氏六度,因此在三千六百公尺的地方,氣溫比平地低二十餘度,終年處於低溫、加上高空強風吹襲,土地碎石遍佈,生存條件極為嚴酷。因此生長在這裡的植物,不是根部深入岩縫,就是緊貼地面生長,喬木類的玉山圓柏與玉山杜鵑為了適應環境,演化出盤虯扭曲、貼地匍伏的樹形,而且生長緩慢,據靜宜大學副校長、台灣生態保育界先驅陳玉峰估計,玉山圓柏要長成直徑一公尺的樹,需要二千二百年。
草本植物則都有著美麗的芳名──玉山薄雪草、高山沙參、玉山薊等,其中玉山薄雪草,與電影《真善美》中聲名遠播的阿爾卑斯山頂小白花(Edelweiss)同一血緣,都來自喜馬拉雅山系,經過演化而成為台灣特有種。
「玉山頂上,百分之七、八十的生物為世界獨一無二、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有種,」陳玉峰常以玉山為例,說明台灣生態環境、物種演化等課題。他常在演講、教學時鼓勵大家進入高山,「只有進入高山才能真正了解台灣生態。」
台灣高山約在海拔三千五百公尺處有一道非常明顯的「森林界線」,界線以上的樹木無法長高,但低於此線,卻能長成大樹。親眼目睹玉山圓柏在森林線以下冷杉林帶的高大身影,的確很難想像,它與方才的盆景狀圓柏是同一樹種。
寒原帶下一層的冷杉林帶,分佈在海拔三千五百到三千公尺,台灣冷杉和箭竹是主要樹種。冷杉樹幹挺直,主幹不分叉,而且森林只由冷杉單一樹種組成,又稱「冷杉純林」,優美的林相,讓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冷杉林下的主要地被植物就是玉山箭竹,由於箭竹具有發達的地下莖,所以成片生長,最常在冷杉林遭遇森林大火後冒出地面,並且很快的抽出新芽。
山脈遠處有一條明顯的「森林界線」,界線以上只有草本植物或低矮灌木叢,界線以下卻是成片綠蔭森森的冷杉林。
鐵杉詩情
「當岩石模仿水的肌理有了自己的紋路
圓柏鐫刻風的紋路有了自己的線條
鐵杉只願彎曲枝幹當歷史供風雨閱讀
抽長自己的針葉當對白給雷電傳述
至於雲杉比較接近冷還是冷杉比較
接近雲
鐵杉要等下個世紀才許那禪機
在冰寒中微微透露」
作家蕭蕭兼具寫實與意象、生動傳達了一棵棵高大鐵杉讓過往行人浸染到的蒼莽詩意。不似冷杉高聳筆直的「冷感」美,枝葉蒼蒼、伸展出優美線條的鐵杉,像是要擁人入懷般的屹立路旁。
分布在三千到二千五百公尺的鐵杉、雲杉屬於冷溫帶森林,雖然主幹頗多分叉,外形與冷杉截然不同,但是都屬於「針葉林」家族,森林結構和冷杉林類似,林下也是僅有一層玉山箭竹的灌木層。比較特別的是,「鐵杉在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西南的四川等省份,才有外形、結構、演化都與台灣鐵杉林類似的森林,」台大植物系教授郭城孟表示,貓熊就是棲息在這樣的森林中。
走過寒原、冷杉林、鐵杉林三個區帶,主峰到塔塔加登山口的森林樣貌到此告一段落。要欣賞下面二個森林帶的景緻,就必須踏上日據越嶺古道或西南園區的「中之關步道」二條路線了。
海拔二千五百到三千公尺的鐵杉林林相優美,行走其間,森林精氣沁入旅人身心,洗滌凡塵疲憊。
檜木黑森林不再
海拔約二千五百到一千八百公尺的檜木林,位於日據越嶺古道的對關、觀高之間,屬於暖溫帶森林,這個高度是台灣島上溼度最高的地區,終年雲霧瀰漫。
「由於台灣五大山脈氣勢高聳,形成屏風作用,整個迎面而來的洋流受到阻擋,使水氣凝聚,並從中部中海拔處反轉,形成如阿里山雲海的雲霧帶,」陳玉峰解釋,台灣高山高約四千公尺,所以會在二千公尺處形成雲雨帶,阿里山、太平山、中雪山等大部分居於此海拔,因此都是千年檜木林的原鄉。
走在檜木林帶步道上,雖然無緣一見整片檜木林,但當陡壁上碩大挺直的檜木出現時,不禁令人聯想起上一個世紀台灣檜木的災難史。
二十世紀初,台灣從北到南,在二千公尺山脈上,原有由二、三千年檜木原始林組成的一道蓊鬱長城,但是從日本人發現阿里山的檜木黑森林後,這幕景象開始改寫。孕育在雲霧間的檜木材質上好、經濟價值誘人,促使日人傾囊投資、克服艱難險阻工程,闢築高山鐵路,揭開了砍伐序幕,之後更擴及太平山、八仙山等山區。
到了國府時代,以農林支持工業的政策,使得林場更深入眾山的心臟,檜木林加速走向衰亡命運。民國七十八年政府頒佈禁伐天然林命令,但是台灣各地檜木純林幾乎已被摧毀殆盡。目前倖存的,只剩下宜蘭棲蘭山一處了。
玉山在日據時代及國府時代也曾在靠近阿里山地區的沙里仙溪、楠梓仙溪森林,及今天塔塔加附近地區,開闢林道伐木,樹種以紅檜、鐵杉、雲杉為多。或許是玉山位居台灣山區最深處,交通實在不便,近代的森林浩劫除了使楠梓仙溪的檜木林砍伐殆盡,並波及東埔、塔塔加等外圍地區,園區中央的核心地帶仍有大片原始林,生態樣貌豐富。
檜木林帶由於位居針葉、闊葉林的過渡地帶,其森林結構和冷杉、鐵杉組成的單純針葉林大不相同。此區針葉林、闊葉林交互出現,森林結構分四層,最高的是檜木層,往下依次為闊葉喬木、灌木層與草本層,其中第二或三層還混生著玉山箭竹,所以檜木林雖然有針葉林的外貌,但是物種卻多樣豐富,生機盎然。
台灣懸勾子
侏儸紀公園
要看海拔一千八百公尺至六、七百公尺的亞熱帶闊葉林,玉山東南園區「瓦拉米步道」上,可以觀察到一個與寒帶、溫帶截然不同的世界。
走在「瓦拉米」山徑上,空氣溫暖潮濕、飛瀑流泉,一路上相陪的是數不清種類的蕨類植物,從高大的筆筒樹、數量龐大的卷柏、生長於破壞地形的腎蕨等,以及成長於整片山坡或匍伏地面的許多不知名的蕨類,彷彿侏儸紀公園般的原始,「瓦拉米」是布農語,意思就是蕨類,果然名副其實。
沿著拉庫拉庫溪蜿蜒而上的「蕨之路」,雖然在瓦拉米及佳心等地,過去因人為墾植、伐木而改變原始林相,但在不少路段仍可見天然植物群。走在茂密林間,山坡遠處傳來台灣彌猴的吼叫,似乎不太歡迎遠來的客人,看到它們在密林中蕩漾的身影,比較高雄柴山動輒跳上步道的台灣彌猴們,感受十分迥異。在清晨或黃昏的山徑上,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墨綠色、像米粒般的山羌大便,或在山壁邊的山羊腳痕。
這種盎然生機正是闊葉林帶「高生物歧異度」的寫照。闊葉林帶由於具備四層森林結構,再加上樹幹和枝葉上的著生植物分佈各層,形成多樣化的棲息環境,吸引著多樣化的生物種類。另外,由於闊葉林帶範圍廣泛,台灣有四成以上的生物種類是生活在此。
亞熱帶闊葉林植物以殼斗科為主,樟科次之。殼斗科植物有青剛櫟、台灣胡桃等,一般人常吃的糖炒栗子就是殼斗科植物。殼斗科種子是囓齒類動物的主要食物,青剛櫟的果實則是台灣黑熊的最愛。近年到玉山拍攝台灣黑熊的國際攝影隊,就是利用青剛櫟結果期間的十一、二月,到黑熊聚集的拉庫拉庫溪中游大分地區去獵取鏡頭。
黃苑
從北極到赤道
玉山國家公園山峰林立,溪谷縱橫,地形錯綜複雜,加上垂直海拔分布形成了熱、暖、溫、寒等不同氣候的植被帶,除了海濱的熱帶植物外,幾乎可以看到整個台灣的植被風貌,難怪是植物研究者的天堂。
豐富的森林帶也孕育出繽紛多樣的動物,目前已知玉山國家公園內有一百五十多種鳥類、三十多種哺乳類,十七種爬蟲類,二百多種蝴蝶......。其中更有許多是台灣特有種,如長鬃山羊、台灣黑熊、藍腹鷴、帝雉,以及珍稀的冰河期孑遺生物山椒魚等。
由於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拔複雜的地形,加上多方的物種來源,包括洋流擴散、候鳥遷移、冰河時期台灣與中國大陸相連時的大批物種遷移,小小島嶼上,生物歧異度之高,遠超越地球其他地方,而玉山正是其中代表。
有人說從玉山山腳走到山頂幾天時間,可以盡覽從熱帶以迄北極、橫跨幾千公里的動植物生態,這未嘗不是另一種「台灣奇蹟」。
想認識台灣生態的神奇豐富嗎?登一趟玉山吧!
方桿蕨
姑婆芋
藍天映襯下散發淡淡詩意的九芎,是亞熱帶闊葉林常見的樹種,葉片在冬季完全脫落。
闊葉林帶具備多樣化的棲息環境,生物歧異度居各林帶之冠,生機盎然。圖為拉庫拉庫溪下游的原始闊葉林。
玉山國家公園及三條生態之旅地圖/繪圖:魏錦華/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