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半年,鳥用半年
台江以及台南沿海附近的養殖漁業,經過幾個階段的轉型。「早期是草蝦,但在得病以後,就用高經濟價值的石斑魚來取代,現在又轉回來養文蛤、白蝦,但虱目魚是一直都有的。」黃光瀛說。不論是石斑魚,還是文蛤,都必須把池子挖深整理,雖然比虱目魚價錢好很多,但經一整年連續高密度飼養下來,地力枯竭無從休息,也產生大量的養殖廢水。更嚴重的是,由於黑面琵鷺是涉禽,古早虱目魚淺坪式的養殖魚塭,其水深及養殖周期最適合其覓食習性,但改成全年深池密飼的養殖方式後,造成黑面琵鷺食源環境大量減少,也威脅了黑面琵鷺的生存。
「人用半年,鳥用半年」,從4月到10月,是漁民傳統上粗放淺坪養殖虱目魚的期間;從10月到次年的4月,接續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在魚塭收成水位下降後,覓食魚塭底層所殘留的雜魚、雜蝦或小魚。這種周而復始的方式,也就是回歸三百多年來荷蘭人引進養殖虱目魚的傳統,既保存有機動態的人文地景襲產概念,也兼具生態保護的意涵。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張維銓說:「2011年黑面琵鷺來台度冬數量急遽下降,當時我們跟台南大學合作友善養殖,收成之後降低水位、放乾,再曬坪,讓陽光去消毒。到了2、3月又放水、灑米糠。米糠可以培養藻類,而藻類就是虱目魚的食物來源。」
對於七股西校區內的實驗性友善養殖,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王一匡提到:「當時整個實驗,主要是依照淺坪虱目魚養殖的季節性,大概4月到10月底左右,在收成之後就進行水位降低的比較跟實驗。」總共有四組,有虱目魚、吳郭魚,也有所謂模擬野生魚池。一池模擬過去的虱目魚池,降低水位。一池就維持它的水位,來做比較。比較發現,降低水位對黑面琵鷺的使用來說是非常顯著的。而且還包括其他涉禽,如大小白鷺這一類鷺科伴生水鳥,還有像灘地泥灘裸露之後的一些濱鳥,幾年做下來的結果:調整魚塭濕地水位,對鳥類群聚效果明顯。
從4月到10月,是漁民傳統上粗放淺坪養殖虱目魚的期間;從10月到次年的4月,接續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在魚塭收成水位下降後,覓食魚塭底層所殘留的雜魚、雜蝦或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