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的賞鳥趣
除了跑遠一點到山區找鳥,在台北都會及近郊也可賞鳥,舉凡陽明山前山公園、台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大學、關渡自然公園等綠地,都可以尋見鳥的蹤跡。
清晨六點,我們跟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約在台北植物園,想一睹都會綠地鳥兒的樣態。他先解釋,台北植物園的植群較鬱閉且層次多,又有水池,環境的樣態較多元,能夠提供較多樣性的鳥類在此活動。
找鳥一樣先尋鳥音,「鳥的叫聲我們會分鳴唱聲(song)和鳴叫聲(call)。簡單區分,鳴唱聲主要被認為是用來吸引交配對象和宣示領域,鳴叫聲則有多種形式和情境,用於聯繫、警戒、威嚇、乞食等功能。」不一會兒就聽到平地常見紅嘴黑鵯的叫聲,像貓叫「喵」的長音,尋聲找鳥,就看到樹枝上站著的全身黑、嘴巴紅、龐克頭的紅嘴黑鵯。接著聽到三個音節以上,嘹亮的「回、回、回」的聲音,呂翊維馬上點出是黑枕藍鶲,牠嬌小的身軀喜歡躲在濃密的樹林,所以常常聽得到聲音,卻看不見身影,若真的看見了,會驚嘆牠美麗的藍色。而不時聽到「咕咕咕咕」的背景音,呂翊維指是五色鳥,牠喜歡茂密的空間,所以在陽明山非常多,只要在繁殖季(四到八月),牠的聲音常常是整座山的背景音,加上夏季的蟬鳴,呂翊維說:「當你開始會認鳥音,然後有機會出國看鳥,你就會發現這個聲音是『台灣的聲音』。」
我們又在樹叢間,遇見鳳頭蒼鷹的亞成鳥在嘗試狩獵,一擊失敗,呂翊維笑說這一定是「菜鳥」。林子下有不怕人、喜歡走路的黑冠麻鷺,擺出蹲下身體前傾低頭的覓食動作,隨後神準地咬住一隻蚯蚓,這被許多人暱稱是「大笨鳥」,也是歐美賞鳥人士來台必看的鳥類。池塘邊,有紅冠水雞在悠游,一旁有白腹秧雞帶著小孩在池畔的植栽縫隙間覓食;樹鵲站崗似地停在樹枝上,讓我們看個過癮;而步道上,有數台相機待命,大家屏息關注著樹上斯氏繡眼的窩,等著成鳥育雛的畫面。
在呂翊維導覽下,植物園的鳥兒們各個有趣逗人,但如果沒有專門的鳥類嚮導指引,他推介eBird和Merlin鳥種識別兩款App可以參用。eBird是全球最大的賞鳥紀錄資料庫與網路平台,提供賞鳥愛好者在世界任何角落記錄自己觀察到的野生鳥類,中文化的eBird Taiwan網站自2015年正式上線,全台已有5,800多名eBirder,累積超過82萬份紀錄清單。eBird不只是賞鳥人的紀錄工具,搭配Merlin鳥種識別,查找鳥種資訊,還能夠告知所在地常出現的鳥種,以及季節的出現頻率。
運用eBird與Merlin等app可線上查找鳥種資訊,還能夠提供所在地周遭常出現的鳥種,以及季節的出現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