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之母」&「工業之母」
擁有豐沛的水量,水位落差極大,日治時期總督府就相中濁水溪水用做水力發電,奠定台灣工業化的基礎。「濁水溪也成了台灣的工業之母。」張素玢說。
水利署表示,1934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不僅是台灣土木工程的榮耀,當時也是東亞最大水力發電廠。
台電統計濁水溪沿岸至少各有六座水壩與電廠,發電容量最高曾占台電總發電量15%,但泥沙清淤量始終追不上淤積量,目前電廠仍在運作,但發電量約僅占總量的2%。
隨著農、工業及民生用水需求漸增,1990年代政府為了增供用水、減少彰雲沿海農漁民抽取地下水,並解決雲林麥寮台塑六輕工業用水,採分配水源的作法,在濁水溪中游的集集鎮林尾隘口興建集集攔河堰,其兩端分設取水口匯入林內分水工八角池,再透過濁水溪沿岸的五條聯絡渠道,將水分配輸送到灌溉水圳;六輕用水,就在八角池建一條專管輸水。
2010年,政府再規劃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自彰化第二大農田灌溉系統的莿仔埤圳攔水,做為工業用水,引發農民怒吼,案經九年才通過環評。
「台灣河川利用之極致,莫過於濁水溪。」張素玢說,從農業之河到工業之河,濁水溪始終與台灣社會緊密連結。
過往,濁水溪也是政黨勢力的分野,甚至有濁水溪變清澈,政權就更迭的傳說。但從科學角度,濁水溪變清澈,主要是雨量少、逕流量小,河床泥砂未受擾動、甚至沉澱之故,水質自然清澈。
濁水溪流域也催生文史作家張素玢、吳晟、拓拔斯‧塔瑪匹瑪(筆名:田雅各)等人,從關懷角度喚起用水省思,使得濁水溪也成為孕育文學的搖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張素玢,傾20年心力,研究濁水溪從開發到水戰的生命展演。(張素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