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永康街遊蕩之行,大多只會走到與金華街交會處就折返了。但假如你繼續步行,卻會發現隱藏在金華街後方的永康街尾,別有洞天。
幽靜素樸的住宅區裡,除了幾家零星的pub與小餐廳外,以低矮房樓為主的永康街後段,尚且保留著昔日老社區的舊時風味,而走到街尾,眼前突然出現一座名為「昭和町」的市場,內外共有十多家專門販賣台灣懷舊古物的商家。
以「昭和町」為名的古物集散地,其實原本是台北市政府的「龍安市場」,一處以販售雞鴨魚肉等食材為主的傳統市場。近年來由於生鮮超市興起,客源稀少的攤商陸續離去,如今只剩下一家雞攤還在經營。
一群販售台灣懷舊物品的業者,看上此處攤位閒置、租金低廉,加上位於永康街,有錢有閒的中產階級眾多,於是近三年間陸續遷入市場內,並以此地的日治時代老地名「昭和町」重新命名。
永康街前段的熱鬧區段,其實不乏古董業者,但前段的玩家旨趣,多以來自中國的歷史古物為主。昭和町的業者則把焦點擺在從日治時代開始,一直到晚近十年間,各式各樣與台灣相關的本土懷舊古物上。
於是在此,你可以蒐集到日治時代公學校「國語」(日語)讀本、國府遷台初期的行政區圖、美軍駐台時代的黑膠唱片、各式各樣的「大同寶寶」, 以及四郎真平的行俠仗義漫畫等。有別於傳統古董商較強調物品的歷史價值與珍稀程度,昭和町更重視懷舊文物的「趣味性」。製作許多懷舊明信片的「小草藝術學院」負責人秦政德,也是此處常客。
來這挖寶的人,很多都是所謂的四、五、六年級生。他們看到自己小時候當作寶貝的各種玩具,在消失多年後竟然重現眼前,紛紛掏出荷包,贖回自己童年的夢。
業者「大仙」表示,昭和町的顧客除了識途老馬,也有不少人是逛永康街時「不小心」走過金華街,才發現此處。加上近年來不少日本旅遊書的介紹,也使來此觀光的東瀛客日益增多。
他們最喜歡的懷舊物品,除了日本經典卡通動漫的「台灣海盜版」(未經授權版)玩具,外省「官太太」的舊旗袍也很受歡迎,「每次都有迷戀華人風的日本女生買好幾件帶回去,」大仙說。
就像永康街的昨日與今日,見證了台北城發展軌跡裡,不同時期住民所寫下的歷史筆跡,那一段段台灣舊日的吉光片羽,如今就像化石般,濃縮在昭和町一件件的古董寶物裡,除了發思古之幽情,更令人低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