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地震,沒有台灣。
九二一集集大震造成的災難,讓許多人至今驚魂未定,不堪回首。但台灣從誕生的第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地震。至今台灣東部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在氣象局的地震記錄裡,台灣天天發生無感地震。
一切都因為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正面交鋒。一次次板塊擠壓引起的震動,以盤古開天般的撞擊力,將一座座山脈從海底抬起,拔尖的山系在河流沖刷與堆積下,拓展出肥沃的平原。兩百萬年前,寶島輪廓大致底定,像搭好一座地理樣貌豐富的舞台,迎接生命遷居落腳,讓人類在其中演出一場場精彩悲壯的人文故事……。
但地震從未停止,也給台灣近代人文歷史紀錄下一次次錐心刺痛的災難。可以說地震是台灣的本質,我們無法不讓它發生。地震過後,政府需要重新進行國土規劃,人們需要心理復健、社區重建與加強防災知識,但這一切都需要以認識台灣自然地理作為基礎。只有對這片土地的瞭解更多,人們才能懂得容納自然,學習與地震共處。
從地震的長河往上回溯,台灣島,就在「地的震動」中誕生。
太古劇烈的造山運動將太魯閣地底的土壤翻滾淬練成堅硬的變質岩,長期的驚濤拍岸,清水斷崖以斷岸千尺向世人昭告著她的壯麗。(薛繼光)
地質天堂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位在龐大的中央山脈東翼,不只是台灣最有名的觀光勝地,也是國際學者眼中的地質天堂。沿著中部橫貫公路,自金馬隧道進入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觸目盡是台灣最滄桑的地質。台灣老一輩地質學者顏滄波在此發現兩億年前的化石,證明了此地是台灣地質的人瑞,也證明了台灣從太古以來即於海底韜光養晦,靠著歐亞大陸滔滔河川沖積物的沈澱生肌補肉,等候破殼而出的一天。
六百萬年前,在太平洋上移動已久的菲律賓海板塊,終於斜撞上地球最大的陸塊,歐亞板塊東南邊界上的古老台灣,無法再深藏海底,中央山脈應運而生。
當兩片板塊第一次撞擊的剎那,也是台灣造山運動最激烈的年代,山抬得又高又快,地底下十幾公里的沈積岩層受到地殼不斷拱起、壓縮、彎曲,又埋回地底,經歷高溫高壓的鍛造、變質,再被推到地表上來,形成中央山脈變質岩層。
大家所熟知的花蓮大理石,正是重要的變質岩。大理石造就了花蓮的地方產業,每年石雕展招來許多遊客,各國藝術家在此發揮創作,早成為花蓮傲人的人文資源。
太魯閣上億高齡的大理石岩壁,接受海洋千萬年來的澎湃掏洗,雕刻出壁立千仞的清水斷崖,當年葡萄牙人經過台灣,從宜蘭外海龜山島附近遠望清水斷崖,不禁將「福爾摩沙」的禮讚獻給了台灣。在板塊撞擊中,花蓮以飛揚跋扈之姿昭告著世人它的澎湃與美麗。
歷經百萬年切割而成的一百五十一條河流,在漢人開台四百年中,還有幾條能像潺潺的太魯閣溪澄明如鏡?(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腳踏兩塊大地
由峽谷往東,跨過僅僅三公里之遙的花東縱谷,瑞穗以南,已然是年紀與太魯閣呈天壤之別的台東海岸。在此,曾是火山島的海岸山脈,以其不同的風姿守護著台灣東部,短短兩百萬的年紀,正是地質的青春期,也讓海岸山脈最典型的風景區三仙臺、八仙洞顯得細緻飄渺,與太魯閣的雄偉粗獷大異其趣。
台灣島上住著來自不同時空的住民,台灣人腳下的大地也來自不同時空,少年的海岸山脈一度是台灣島的「外來客」。
僅以兩個板塊撞擊其實不足以說明台灣的誕生。當菲律賓海板塊逐步向西北移動,除擠壓歐亞板塊,在南方還推擠了南中國海板塊而向下衝入地球核心,地底的高溫高壓造成板塊溶融,岩漿就此噴發,一連串的火山如浴火鳳凰奪板塊而出。海岸山脈、綠島、蘭嶼,接著菲律賓巴丹、巴布亞、呂宋島,串成火山島弧。專門關政治犯的綠島在未經「綠化」前,因土地泛紅被稱為火燒島。美麗的蘭嶼島上有台灣無緣一見的珠光黃裳鳳蝶,原來當地生態與菲律賓群島更相近,甚至雅美人幾度前往巴丹島尋親,因為在地理上它們才是同時呱呱墜地、關係更緊密的兄弟。
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推移,一座座火山島也朝台灣前進。「經過一千萬年、幾千公里的長途跋涉,從東南方來的海岸山脈擠壓溶入台灣,成為寶島的一部份,」台大地質系副教授陳文山如此形容三百萬年前台灣東部發生的故事。
屬於菲律賓海板塊的海岸山脈嵌入歐亞板塊,台東縱谷就是那一條縫合線。在台東,你可以告訴人家「我腳踩地球兩片板塊」絕不誇張。不過,要小心,你踏的板塊交界,本身就是一條巨大的台東縱谷斷層,也是台灣地震最頻繁的所在。
雖然台灣七級以上大地震仍以東部居多,但質量較重的菲律賓海板塊在猛烈的撞擊後衝入歐亞板塊之下,因此,東部地震震央常在外海深處,災難也就不似西部每每以淺震出現,釀成一次次的人間悲劇。
風吹雨蝕兩千年,大自然之手以鬼斧神工將砂岩雕刻成早年台灣名勝野柳女王頭。(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花東縱谷將被擠掉?
當板塊相互運動產生夠大的應力,斷層即產生不穩定滑動,引發令人心慌的地震。但即使感受不到地震,卻不代表台灣大地有過片刻安靜。板塊如鴨子划水,底下動作頻頻,台灣一年一萬多次無感地震由此而來。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余水倍,大概是最熟悉台灣大地如何悄悄運動的人,民國七十八年他開始在全台裝設兩百多架儀器,進行台灣的衛星定位系統,以便更準確瞭解台灣島的地層運動。
由衛星圖上取東邊的蘭嶼與西側的澎湖兩點來看,這一場板塊角力賽,明顯的由年輕力壯的菲律賓海板塊佔上風,台灣每年被它拱往西邊八公分。就有人擔心,寶島每年往西靠攏,會不會遲早被撞到大陸邊緣順理成章被統一?
其實,若非海水掩蓋,可以清楚看出台灣與大陸原就相連,同屬歐亞板塊,但歐亞板塊也不甘示弱,每年也往東方擠上一公分,兩個板塊僵持不下,位在板塊角力中心的台灣,以每年七至八公分的速度在「縮水」。台東縱谷最窄處不過一、二公里,每年卻不停縮短四公分。如此減肥下去,有人說未來台灣將沒有地理上的花東縱谷,並非危言聳聽。
如浴火鳳凰奪地殼而出的宜蘭地標龜山島,誕生過程極為壯烈,今天島上還遺留有溫泉等火山遺跡。(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斷層密佈西部麓山帶
板塊碰撞處的花東縱谷變動激烈,而雷霆萬鈞般的撞擊力往西傳遞,能量越過中央山脈,扭曲著台灣西部。
板塊推動雪山山脈順勢向西北抬起苗栗、新竹一帶的丘陵台地,所以火車到苗栗要走山線,鐵路沿線也是客家族群的大本營。在中部,由台中往東,歷史長河裡的無數次板塊往上逆衝,也一路抬高了后里台地、八卦台地。
檢視九二一集集大震的損害,客家聚落受創最重,因為過去諸多複雜的歷史因素讓客家人落腳在地質脆弱、斷層頻密的丘陵地帶。在豐原、東勢、卓蘭,還有許多客家聚落至今保存著豐富的客家傳統文化,也在集集大震中毀於一旦。
由台灣腹部橫切而過,看看其中的地質構造,剖面圖上,在山脈、平原交界的苗栗、南投、嘉義山麓,呈現激烈的褶皺與斜躺著學界目前已知的一條條逆衝斷層,造成地表由東而西如一層層瓦片覆蓋,也像餅乾被壓縮斷裂成一片片交疊,象徵台灣大地在此也不斷在窄化。
台灣板塊的推擠運動到底有多活躍?比起美國西岸,加州外海到內華達州每年不過移動三、四公分;日本因為板塊交接帶在外海,每年移動三公分,速度都只有台灣的一半。
曾經主持國科會大型「中美地質調查」計畫的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正宏說,國外地球科學人員喜歡參與台灣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因為比起喜馬拉雅山等六、七千萬年的老造山運動地區,台灣是十足的「好動兒」。
同是火山島,澎湖卻因岩漿黏稠度低,沿地表裂縫緩緩冒湧而出,凝聚成柱狀的玄武岩,曾是製作石獅與龍柱的上等材料。(黃麗梨攝)(黃麗梨攝)
檜木林女媧補天
在造山運動之下,台灣峰峰相連,風吹雨打中,兩百多座超過三千公尺的大山聳立百萬年。有人將台灣最早「出世」的中央山脈比喻為父親,西邊較晚被拱出水面的玉山是兒子,但玉山青出於藍,一度被板塊擠壓高過聖母峰,最後山頂產生「重力滑移」,滑落西邊山腳下,也就是孫子輩的的阿里山了。但玉山仍保持著西太平洋最高峰的寶座,日據之前,已經吸引各國探險家搏命登頂,搶攻東亞第一高峰。
「造山運動高潮期以降,台灣島的高山生育地大致確立,足以提供各種不同氣候物種拓植的環境。」植物學者陳玉峰在《台灣植被誌》中指出,高山孕育了台灣生態的多樣性。
年輕的台灣島新居落成,又逢幾度冰河退卻,動植物由歐亞板塊上遙遠的喜馬拉雅山一路遷移來台,「北方生態系大舉南渡,台灣提供其避難地,且在氣候回暖時段,逕向高山拓殖,落土生根,認同入籍,遞變為許許多多的台灣特產,」陳玉峰寫道,台灣島上生物的生命,也可以上溯兩億年。由墾丁海邊的熱帶植物棋盤腳到玉山冷杉林,生物種類相當於由赤道延伸至北極,恰似半個地球的縮影。
多年來陳玉峰穿梭在台灣高山調查發現,在大地不停抬升下,台灣自然資源也因應擾動不安的后土而生,曾為台灣賺進無數外匯的檜木林與諸多針葉樹,就拜地變頻繁之賜而蒼鬱茂密。
紅檜、扁柏等檜木林普遍生長在中海拔霧林帶,在這一段雨量最豐沛、沖蝕最嚴重的不穩定帶,一根根碩壯的檜木在崩塌線上矗立起來,遇「切」則補,讓破碎、凌亂的土地出現生命,為崩塌的土地開光補皮。年齡超過三千年的檜木在昔日原始林內比比皆是,也讓初抵台灣的日人在面對阿里山時呼叫出「綠之海」!
南台灣墾丁是海底珊瑚礁遭板塊運動抬升形成,比高雄半屏山水泥工業區幸運的是,它被規劃為國家公園。(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是破壞,也是創造
今天看來,全年無休的板塊運動,給了台灣人動盪不安的大地,但桀傲不馴、節節竄高的體質,也帶來快速的侵蝕與崩蹋,形成自我調節,為後來的台灣人創造了生存利基。
山高,水就長。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陳來發解釋,水氣漂浮於空中,碰到山被舉升至高處,因高空溫度低而凝聚成雨滴,嘩啦拉順勢而下。因此由太平洋海上漂浮而來的雲鋒面往往一進入台灣就遭丘陵、中央山脈、雪山山脈攔截,為台灣帶來豐沛的水資源。
「坐飛機經過大平原,沒有山,雲就這樣飄過去了,雨水也就無緣滋潤大地,」生態學博士黃瑞祥得意的形容,點出高山對台灣的重要意義。
「水資源是台島豐富的蘊藏,單就可供開發的水利即多達五十多億瓦。此係拜高山屏風效應之賜,截留豐沛的降水,年年平均降水量有九百零四億立方米,賦予台島高濕度的環境,孕育出蔥籠的綠色爛漫之花;反之,綠色的福祇亦是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的根本。」陳玉峰感性知性具足的描寫,道出台灣高山、雨水與植物組成的生命共同體。
大地運動沒有固定模式,除了擠壓力量,歐亞板塊移動時也拉開地殼,地底岩漿衝出,台北人遂有緣得見大屯火山群峰競妍。(薛繼光)
向大海索地
板塊擠壓、上升、陡峻,招來豐沛的大雨沖刷、侵蝕、造成崩塌,在此一自然輪迴中,台灣一百五十一條河流逐一而出,長度將近三千公里,在東部切割出世界少有的峽谷地形,在西部,順勢帶下的沙土,堆積出台灣最肥美的平原。
濁水溪是最好的例子。河水源頭仰吞中央山脈,夜以繼日奔騰過三十座超過三千公尺的大山,一路含沙帶泥,盡情傾洩,向海索地。僅僅晚近兩、三千年的造陸,形成了彰化、雲林外海綿長的新生地。翻看台灣史,十七世紀初明鄭人物顏思齊自大陸來台,由古笨港登陸,也就是今天的北港,在時光洪流推移下,北港如今已遠離海岸線十八公里,等於每年形成四十八公尺的海埔新生地。
嘉南平原亦然。十六世紀,荷蘭人將「熱蘭遮城」建在外海沙島上,今天當地已「陸化」為台南市區,為台南帶來數不盡建築與開發利益的安平區,當時位置也還在茫茫大海裡。
沖積平原成為人類落腳台灣的前哨站。但同樣是沖積平原,在板塊巧妙的因緣聚合下,蘭陽溪沖積而成的宜蘭,卻有不同於西部平原的故事。
快速造山運動帶來的脆弱體質,在歷經幾千萬年終於有無數的針葉林為之裝扮成「綠之海」,可惜原始林也在人類上岸短短幾百年後幾乎被砍伐殆盡。阿里山碩果僅存的針葉樹顯得孤立無援。(薛繼光)
宜蘭熱滾滾
兩片板塊緊緊依偎是人們熟悉的地震主因,但台灣人腳下的大地有如流轉不居的生命,沒有固定的形式。滄海桑田,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首先撞出東北部花蓮、宜蘭,隨著菲律賓板塊往地心俯衝,擠壓力量逐漸南移。台灣東北部的推擠作用逐日減低,地殼反遭拉開,壓力成為張力,板塊出現裂隙,火山噴發再度上演。你知道宜蘭的溫泉空心菜有名,那你知不知道宜蘭外海曾經火山熊熊?下回到宜蘭洗溫泉,你知道誰在為你的泉水加溫了吧?宜蘭外海如大海龜慢吞吞而出的龜山島,就曾經是個熱情滾滾的噴火島。
就在花東縱谷遭板塊擠壓逐日消瘦,宜蘭平原隨著板塊拉動,由北邊蘇澳到南邊頭城之間,一年增加三•五公分寬度。蘭陽溪攜帶而下的砂石填不滿一直被拉開的宜蘭腹地,因此全世界的三角洲都向外延伸,唯獨宜蘭三角洲向內加大,板塊真愛開玩笑!
這一股拉張的力量也波及台北。二十萬年前才結束火山噴發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至今仍以大屯山的地熱、硫磺等火山遺跡傲人。
每回地震,不論震央何在,台北的「先天體質」都要被舊事重提一回:台北曾是個湖泊,形如果凍,土質鬆軟,具有共振效果,搖起來嚇人……,一串駭人字眼彷彿用來警告不可一世的台北人竟敢在果凍上蓋超高大樓。但台北為什麼曾經是個大湖?與板塊又有何關係?
同樣的,板塊拉動地殼,就像兩頭拉扯繩子,出現斷裂下墜,台北正是大地拉扯斷裂陷落,又逢冰河期退卻積成的大湖。所幸發源於雪山山脈的淡水河一路而下,堆積出台北盆地,所以台北地底一百公尺內確實都是爛泥巴。但台北人也不需過度擔憂,過去台北承受板塊撞擊出現的四條逆斷層,在時移勢轉,盆地已非造山運動下,壓縮逆斷層的力量已經消失,在地質研究人員眼中,四條斷層的威脅已大大減低。
濁水溪奔流過群山,沖積出台灣重要穀倉,生產了香Q的濁水米。(薛繼光)
超穩定結構──北港高區
地球上七大板塊的運動模式錯綜複雜,一言難盡,卻似乎都集中到了世界地圖上小的幾乎看不到的台灣島上。除了東北角的板塊運動由張而弛,在台灣「百年來地震發生圖」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很少發生地震的「地震空白區」,顯然這些地區少為板塊所動。
特別以澎湖為中心,往東延伸至雲林、北港一帶,地底有一圓弧狀構造,稱為「北港高區」。台灣誕生的故事因為北港高區可以拉回到更早的地質時代。
北港高地是歐亞板塊的一部份,兩千萬年前,板塊尚未碰撞,在地殼上游移不定的歐亞板塊到處惹事,一度拉扯地殼造成下陷,相對未陷落之處形成高地,露出堅硬的岩盤,就是北港高地。日後板塊在台灣雕刻出一列列山脈,此地卻如擎天柱屹立不搖,被推擠過來的山脈在此明顯彎曲,雲林、北港一帶受到高地的福蔭庇佑,地震頻率相對較低。
北港高區雖不動如山,與它交界之處卻是最易囤積大地能量引發地震之處。一九○六年鄰近北港高區的嘉義就爆發地震、還衝出新的梅山斷層;當人們因九二一集集大震餘悸猶存,梅山斷層也梅開二度,地牛翻身,造成規模六點四的大震。此外,北港高區也阻擋了河川沈積物南移,造成高屏地區獨樹一格的景觀。
高山流失的土壤填平了海岸,海埔新生地成為台灣養殖漁業重鎮,也是豐富的生態場域,黑面琵鷺年年落腳台南七股灘地。(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水泥是生命的遺跡
由台南前進高雄,到岡山景致已不同於嘉南平原。一路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壽山,一列衛兵站崗般的小山丘,為高屏地區創造了台灣最集中的水泥工業區。
在台大地質系副教授陳文山看來,高雄到恆春外海,也是板塊擠壓後出現的斷層抬升區。
由於此地位在北緯二十三•五度以南,當斷層被抬升僅離水面一、二十公尺,迎接到普照的陽光,遂成為珊瑚的最愛,因為珊瑚必須與藻類共生以行光合作用。當地殼不斷抬起,含有碳酸鈣成分的珊瑚礁變成了陸地,星羅棋佈於高屏地區,也成了水泥的上好材料。
墾丁隨著珊瑚礁被往上推擠,地表越上層年紀越高齡。台灣水泥業用光了年代久遠的珊瑚礁遺骸,轉而往花蓮發展水泥工業。
由大理石架構出的花蓮,又與高雄的「珊瑚水泥」有什麼雷同之處?殊不知,板塊推擠出的大理岩,也曾是大批海底生物的骨骸,含有豐富的碳酸鈣,花蓮大理石蘊藏量遠非高屏地區可比,和平水泥工業區也逐日取代高屏成為台灣最大的水泥出口港。
嵐氣環繞的壯闊山脈曾經是自然學者深入探索的秘境。站在東亞第一高峰玉山頂,登山客更不免脫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薛繼光)
剝蝕率比阿爾卑斯山高
石不能言最可人,台灣岩石除了作為經濟發展的資源,板塊運動造成的台灣體質到底如何,答案也深藏在中央山脈的變質岩、海岸山脈的火山岩,與西部的沈積岩裡。
「請你將兩手扶搭我們兩人,你是壩,我們兩人就是山。山如果很好,當然抓得住。如果我們一倒,你就糟糕了。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台灣的山不穩固,拉不住。」三十年前石門水庫興建,專家們為了建土石壩或拱壩激烈爭論,由於弧形拱壩必須承受極大的蓄水壓力,反對建拱壩的人認為桃園台地是砂岩頁岩夾雜的沈積岩地質,過於鬆軟拉不住拱壩,容易潰決,也引出兩位國外工程師的一段妙喻。
在集集大震逃過一劫的德基水庫,就是工程師最愛的拱壩,水庫所在的雪山山脈,有著堅固的變質岩盤。可惜由河川沖刷堆積成的沈積岩佔了台灣大部分地區。四、五百公尺的雙冬九九峰,正是老河床堆積的沈積層,大石頭夾小石頭的體質,被地理教授形容為「一抖就散」。
台灣地質的脆弱,地理學家最清楚。台大地理系教授王鑫在大學時代前往阿里山進行地質調查,在風景點四處尋找岩盤,遍尋都是岩石碎片。根據一九七五年地質學界的研究統計,台灣高山的土壤剝蝕率是亞洲平均的四十四倍,北美洲的一百五十二倍,阿爾卑斯山的十三•六倍,年輕造山運動的特質在此發揮到極點。台灣的開路文化,最傲人的成績是橫切過一座座脊梁山脈的北橫、中橫與南橫,但人們開路時沿途炸山、鑿洞的意氣風發,常常也遭颱風豪雨的自然力量澆熄,公路也成為一條條維修費用難以估計的無底洞。
當阿里山針葉林從日據時代一路至六○年代被砍伐殆盡,也才會五十年前山區大雨,洪水經過一星期才到得了下游,現在兩小時就直抵嘉義,都會常成淹水區。
地震後,水土流失、山丘白頭,在地理學者看來,台灣人粗魯的對待台灣土地,加深了地震對大地的傷害,回過頭來受傷最深的仍是人類自己。
又是多少年的風雨,大自然才琢磨出綿延的東北角海岸?(薛繼光)
認識台灣──地理篇
台灣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一草一木,對建築學者馬以工具有無比吸引力,因為她瞭解台灣艱辛漫長的誕生過程:台北盆地北緣那一排壯麗的山嶺是二百萬年到二十萬年前相繼噴發的火山,從平坦的砂岩到野柳女王頭那樣的景觀需要二千年,太魯閣峽谷的壯麗之姿要追溯到六百萬年前的地殼變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給予人的大「利」,人類往往也很難意識到。當有一天人類的眼光能夠看出它曾為台灣人搭好演出的舞臺佈景,人們也才可能開始體會「與自然共存」的意義,進而擁有容納自然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