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哪裡嗎?」幾年前藝人孫越所拍攝的公益廣告,宛如警鐘,在夜深人靜時敲打著為人父母的心。
青少年,他們已非沒有行為自主能力的兒童,也不是失智找不到歸途的老人,卻不預警地失蹤、逃家,究竟所為何來?
他們逃離了什麼?又將自己置身於什麼樣的風險中?
台北縣土城分局裡,今年就讀國一的小強(化名)坐在一旁啜泣。已經兩個月沒有回家的他,前一天晚上在樹林的網咖廝混,少年隊警察臨檢時發現他是登記有案的「失蹤少年」,於是帶回警局留置,並通知母親前來領回。
兩個月來,小強住在朋友家,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開始泡網咖;因為沒錢吃飯、更沒錢上網打線上遊戲,於是在網咖靠幫人家「練功」賺玩、賺吃。
神情略顯疲累的小強說,自己原本跟媽媽住在樹林,因為媽媽開茶館才遷到萬華。他不喜歡媽媽的同居男友,更不願意離開原來的朋友,所以蹺家、逃學,「反正她也不關心我!」小強這樣控訴。
在母親的同意下,小強經過少年隊警察一番「修理」和「威嚇」要把他送進少年觀護所後,總算願意跟著媽媽回家。
以後還會不會逃家?涕泗縱橫的小強不假思索地回答:「會!」這樣的答案早在預料之中,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親子關係如果沒有改善,小強遲早又會出現在失蹤人口的名單中。
家庭和學校本應是守護孩子的堡壘。但為何越來越多孩子選擇離家、逃學?這個問題需要社會一起來關心。
自願性離家
這些年來,像小強這樣因逃家而暫時或永久性失蹤的青少年越來越多。
根據刑事局犯罪預防科統計,2005年逃家、逃學案例共發生3959件,協尋青少年數達6645名。
又根據兒福聯盟的統計,全國0至18歲未尋獲的失蹤人口有兩千多人,其中多數是12至18歲的青少年。究其失蹤原因,「逃家」名列第一,而名列第二的「不明原因」中,估計也有一部份是不被父母承認的逃家行為。
「近5年,自願性離家已經成為青少年失蹤的主要原因,」兒福聯盟「失蹤兒少管理中心」協尋組副組長黃瑞蓉指出,家庭型態改變、核心家庭成為主流之後,親子之間少了緩衝,容易起衝突。
不同於早年「離家出走」給人的孤苦無依印象,黃瑞蓉指出,現在的孩子很自主、很開放,外面人脈廣、資源又多,離家出走對他們來說已非難事。離家出走後的孩子,有人借住朋友家,有人窩在網咖,有人露宿街頭公園,有人流連大賣場……,偶而打打零工,和朋友們過著有一頓沒一餐的生活,也可以維持一段時日。
牆面成了青少年抒發的管道,密密麻麻塗寫、張貼著孩子的偶像、夢想、心事與煩惱。
尋人高手
雖然孩子離家出走的念頭越來越容易實現,但相對地,近年警政署對於失蹤人口的協尋更加積極,尋獲率也提高了。
民國87年,警政署在「警政治安全球資訊服務網」中建置了「查詢人口及身份不明者電腦網路系統」,並在戶口組下設置「查詢失蹤人口指導組」,培養善於操作電腦的「協尋高手」。而拜網路科技發達、比對功能提升之賜,失蹤人口的尋獲率也大幅攀升。
根據警政署統計,歷年來全台失蹤人口及行蹤不明者有三十八萬多人,截至去年底,已尋獲三十六萬多人,其中「非自願性失蹤」的尋獲率更高達9成以上。
尋人高手之一──板橋分局警員王閔南指出,相較於走失的老人家或者無名屍體比對,逃家青少年等自願性離家者因為居無定所、「移動性」較大,尋獲的難度較高,一般多在員警臨檢網咖、撞球場、KTV等場所時被查獲。
以防治青少年犯罪為工作重點的少年隊,便是協尋逃家、逃學青少年的主力。這幾年台北縣政府少年警察隊開始深入校園,積極協尋中輟生。綽號「少年隊蜘蛛人」的巡官許宏銘指出,在外來人口較多的學校中,平均每個年級都有5到10名逃學、逃家的孩子。
根據多年的經驗,許宏銘可以在一堆孩子中,一眼辨識出逃家者。在孩子常去的場所,如KTV、網咖、撞球場、舞廳裡,許宏銘平均一個月可以尋獲二十多個失蹤青少年,光是去年就找回了248個。
「逃家的孩子看起來比較髒亂、精神不濟、神色倉皇,」許宏銘表示,過去看頭髮很容易辨識,但自從學校開放髮禁後,頭髮這項辨識指標就不靈了。
網路也是尋人的工具。為了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許宏銘以「山頂ㄟ黑狗兄」暱稱,與孩子在網上聊天。只要能拿到孩子的MSN或即時通帳號,孩子一上線與網友聯絡,立刻就能循線找到他的落腳處。
「找到人不難,」許宏銘表示,「找到之後,如何讓孩子的心能真正『回家』,才是困難所在,」許宏銘一語道破了協尋「自願性離家者」的困境。
尋人高手王閔南認為,協尋失智老人或比對無名屍體,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是功德一件;而讓失聯青少年重回家庭,更是同時挽救了孩子和父母的好事。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孩子為什麼寧願流落在外,也不願意回家?這是個值得好好探究的問題。
「家庭功能失落是孩子離家的主要原因,」都市人基金會「蘆洲兒童少年中心」主任朱芩表示,中輟、逃家、行為偏差的孩子,99%來自破碎家庭。
「孩子被愛得不夠,」朱芩說,在高離婚率、高失業率的時代,父母自己都可能處於困境中,遑論陪伴、幫助孩子;很多孩子是在被嚴重忽略的情況下,隨自己的意思長大的。
「當家庭已經失去功能,孩子當然不得不離開,」台大社工系副教授陳毓文也表示,一部份的「逃家」行為,應被視為一種保護自己不再受傷害的正當行為,特別是受暴孩子,他們有能力之後,自然會選擇逃離家庭。
其實,同樣是離家,有「run away」和「throw away」的差別。有些孩子是想辦法主動逃離不好的環境;有些則更接近被親人拋棄。陳毓文表示,每次警方執行「春風專案」、掃蕩半夜遊蕩在外的未成年青少年,總是有些孩子遲遲不見家長領回。與其說這些孩子逃家,不如說是被家庭遺棄。
有人逃離功能不健全的家庭,有人卻因生活太過平順而逃家。
「有一部份的孩子,生活被安排得太好,缺乏目標,因而離家到外尋找刺激,」黃瑞蓉指出,這聽來有些不可思議,但的確是青少年離家的一種型態。
父母忙於生計經常不在家,家中成了呼朋引伴、收容離家同儕的地方,少年隊警員也不時來「探訪」。
網路逃家
「網路逃家」則是近年出現的新名詞,指的是一種青少年因沈迷網路而失蹤、逃家的新型態。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教授許福生指出,進入網路社會,有了大哥大、電腦等資訊產品後,父母對孩子的控管能力大大降低。青少年沈迷網咖、網路交友被誘騙失蹤、上網援交等事件層出不窮。
根據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2005年底的調查,大台北地區的青少年有將近六成最愛的活動是上網,其中超過七成每天都上網,而將近七成的青少年上網是為了「交友聊天」,近四成上網是玩線上遊戲。
兒福聯盟的統計則顯示,網路蹺家者的年齡層已下降至國中;令人驚訝的是,其中8成竟然是女性。
國中畢業後的小如,因為媽媽生病在家幫忙,沒有機會外出交友,於是透過網路認識很多網友。在一次與網友約會見面時被強行帶走,遭性侵、限制行動幾個月。幾經波折,回家後的小如有如驚弓之鳥,動輒緊張焦慮、行為失控,甚至還不幸懷了孕。一次「網路失蹤」的代價慘痛,未來小如需要家人更多的陪伴與關懷才能走出陰霾。
今年15歲、長相清秀的小可,是單親、祖父母隔代教養下長大的孩子。雖然祖父母相當疼愛小可,但小可還是常感到寂寞,也因此在小學6年級就學會上網,偷祖父母的錢、蹺課上網咖。後來因被學校老師發現,告知祖父母,小可於是蹺家投靠網友。被警察臨檢帶回後,久違的爸爸一見面就不分青紅皂白打罵一頓,不久小可又再度離家投靠網友。為了生活,小可藉由援交養活自己,夜路走多了,又被警察巡檢查獲,再度被送回家。
小可這樣週而復始,一再重複的逃家行為,理由簡單又可悲:「回家只有一面牆和電視,沒有人會聽我講話,無聊死了。出去有很多朋友會陪我玩,他們願意和我做朋友。」
經過少年隊警察許宏銘(右)的一番訓斥,逃家兩個月的小強,終於乖乖和母親回家。
風險與危機
「逃家通常連帶有其他問題和偏差行為,」台大社工系副教授陳毓文表示,如果不看援交、偷竊、混幫派等問題行為,「逃家」本身無罪,只是暴露在風險中。
一個過早逃離家庭與學校庇護的孩子,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
從美國犯罪學家赫胥的「社會控制論」觀點──人類要是不受外在法律的控制和環境的陶冶與教養,便會自然傾向於犯罪──來看,一個孩子若不附著於父母、學校,一旦漂浮於社會控制之外,便不易接受約束,一遇到犯罪情境因素,即可能屈從於旁人的誘惑或教唆,從事犯罪行為。
從警24年、進入少年隊9年的許宏銘表示,所有青少年犯罪幾乎都與同儕誘使有關。
「逃學、逃家的孩子整天沒有正事可做,人生也沒有目標,而且三五成群互相壯膽,最容易鬧出事端,」許宏銘指出,離開常軌的孩子可能成為被害人,也可能成為加害人,是「有犯罪之虞」的高危險群。
以2005年上半年為例,許宏銘尋獲的128名中輟生中,有28人逃家,其中有人從事援交、有人加入寺廟的八家將團,還有人鋌而走險,吸毒、竊盜、強盜、勒索。
根據統計,中輟生的犯罪率大約四到五成。只是,中輟生不必然逃家,而逃家的孩子因為怕在學校被尋獲,幾乎一定選擇中輟,這類又中輟又逃家的孩子,犯罪率自然更是居高不下。
「一旦逃家,經濟來源是最大的問題,」許福生指出,青少年的就業市場有限,若是長期放蕩街頭,男孩子很容易被幫派吸收,從事非法工作,女生則容易走上援交賣淫一途。
許福生指出,網路發達的同時,成人與青少年的界線也被打破了。以前大人從事的犯罪行為,現在青少年都能做,甚至做得更好,無論加害或被害的機會都隨之升高了。
終止童妓協會執行長李麗芬指出,網路取代了過去報紙廣告與朋友介紹、臨街拉客等功能,成為青少年從事援交的重要管道。根據調查,透過網路從事性交易的孩子高達5成;北部更是高達100%。
虛擬的網路世界成了青少年交友、打發時間甚至犯罪的管道。24小時不打烊的網咖,自然也成了青少年最愛流連聚集的場所。
離家出走的背後
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離家、暴露在風險中?問題的所在,究竟是離家的孩子?還是被離開的「家庭」?
家庭是提供教養與愛的環境,過去家庭普遍窮困,但卻沒有因此失去功能,如今經濟狀況普遍好轉,家庭功能卻似乎越來越不健全。
陳毓文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貧富懸殊和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在許福生眼中,逃家的孩子不是缺乏愛就是缺乏管教。
「家庭結構不是重點,重點在親子間的互動,」許福生指出,父母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或者是管教太嚴厲、太溺愛,都會造成問題。
從事離家青少年輔導工作的台北縣少輔會輔導員曾若雯表示,面對孩子「失蹤」,父母親的心情可以說五味雜陳,有的著急,有的憤怒,有的心力交瘁。「孩子交到壞朋友」、「孩子被同學帶出去」……等等,家屬多半把孩子離家的原因歸咎於外來的「拉力」,較少虛心檢討家庭的「推力」。
「孩子其實很在乎父母的感覺,」兒福聯盟協尋組副組長黃瑞蓉提醒為人父母者,孩子的出走有時是故意引起父母的注意。「有些家長在孩子失蹤後,連孩子身上有什麼具體『特徵』都說不出來,也不知道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誰、最常去的地方是哪裡,」黃瑞蓉呼籲父母要多花些心力在孩子身上。
的確,「孩子不是一夕之間變壞的,他們多半有過一段飽經掙扎隱忍的童年;而到了青少年階段,有能力了,父母對他的控制力也變小時,才把問題彰顯出來,」陳毓文如是說。
心中永遠的痛
孩子首度失蹤的家長,多半會驚慌失措,立即報警,積極協尋。
「7天內是黃金期,」黃瑞蓉指出,孩子離家越久,越難回來。如果拖過了7天的黃金期,孩子心「野」了,見識也多了,身陷的狀況也更複雜了,例如已失身、犯罪、被脅持……,就更加難以挽回了。
無論如何,孩子失蹤、離家,都是家庭的傷,父母的痛。但如何療傷止痛,關乎一個家庭和孩子的未來。
黃瑞蓉表示,孩子離家對父母或孩子來說,都是一段「成長的陣痛期」,雙方都要檢討改變,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可惜的是,很多家庭都視孩子離家為「家庭秘密」,當做沒發生過,完全不處理、不溝通,甚至任由其一再發生。
一位因管教問題導致女兒離家多年的媽媽,面對親友的關心、詢問,從哭泣叫罵、挫折到完全閉口不談。女兒離家多年後,在親友的牽線下,母女首次見面,這位媽媽仍選擇冷漠以對,可以想見,女兒的不告而別對她的傷害有多深。
誰來拉孩子一把?
搞失蹤、離家出走或許不是什麼罪大惡極之事,對部分家庭來說,也只是一段成長的歷程。只是要如何降低孩子闖蕩社會的風險,不至於誤入歧途?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台大社工系副教授陳毓文指出,美國提供24小時開放的緊急中心,讓離家的孩子不用流浪街頭,降低風險。但在台灣不容易做,原因是──青少年向來不是被同情的對象,很少人願意捐錢解決青少年問題。「在國人觀念中,一般身處青春期的叛逆少年都很『討人厭』,更何況是偏差少年?」
所幸,已有部分民間團體注意到這個問題,並開始投入。
都市人基金會在台北縣蘆洲成立了「兒童少年中心」,藉由體驗冒險的方式,和各種行為偏差的青少年做朋友。
「孩子不喜歡聽人說教,」中心主任朱芩表示,藉由活動快速增進彼此間的關係,進而可以聊天做朋友,才有機會讓孩子打開心門接受輔導。「還沒有掉入幫派中的孩子都來得及挽救,」朱芩表示,先決條件是孩子必須自己有意願改變,別人才有機會伸出援手。
成立11年的終止童妓協會,兩年前因發現被收容安置的孩子往往在離開中途學校後,便因失去陪伴和服務,終而又掉入原先的情境,甚至重操賣淫舊業,基金會於是開始轉型,推動「展翅計畫」,陪伴少女自立生活。
參與展翅計畫的少女,協會提供住宿、陪同找工作,直到她能夠穩定自立。「有類似家的愛與支持,孩子就不容易走回頭路,」終止童妓協會執行長李麗芬指出。
家庭固然是許多人溫暖的避風港,但不可諱言地,家庭也會傷人。要讓逃家的孩子真正能回家,首先要把家庭的愛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