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醬料是美食的靈魂,具有入味、入色、提味、提色等作用,在淋、沾、拌、燴、燒、蒸之間,料理因而豐富多元。
時代更迭,做為我們唇齒相依的老朋友,調味醬料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皆經歷巨大改變。然而,在台灣各地,仍有一些醬料「職人」,或是堅持用手工古法維繫傳統,或是新創口味,用真材好料打動人心;更有一些慧眼獨具的精品小舖,努力蒐羅這些餐桌上的「無名英雄」並推到台前,讓美食文化的進化,從調味料的講究做起!
走進位於花蓮「名產街」中華路上的特色藝品店「阿之寶手創館」,穿越各色精巧、可愛的創意手工藝品櫃,突然撞見一整牆似熟悉又陌生的老字號名產──台北信成黑麻油、台中大越五香醋、西螺雙美人蔭油、台南永興壺底油、屏東義豐苦茶油、東引糯米醋……,心情彷彿墜入廚房裡熱氣氤氳的魔術時刻,喚起五味雜陳的味覺記憶,更像聽見來自故鄉母親的嘮叨愛意,讓人打從腹部到心眼都暖和起來。
Pekoe店內超過6成食品是台灣貨,產品上清楚標示產地、農園與生產者,以宣揚在地精神。
醬醋油鹽個個是寶
「蒐集全台灣的好東西」──是這家開張未滿3年的小店「阿之寶」的堅定夢想。店主人陳秀美嫁來花蓮十多年,與先生曾明誠都曾是熱血的「漢聲人」,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魅力深有體會。3年前,兩人邊環島旅行邊拜訪、蒐羅了二十多種本土創意商品,開啟這家原位於「璞石咖啡館」3樓的精緻手工藝品店,帶點頑皮的店名與商標塗鴉,則是10歲女兒的貢獻。
去年5月,「阿之寶」搬到現址這棟屋齡八十多歲的木造街屋後,除了大舉增加到九十多種手工創意品牌,還新闢傳統調味料專區──美名為「餐桌上的幕後英雄」,陳列全台各地大城小鄉將近20種的老字號調味料,許多產品不曾踏出家鄉地盤,更幾乎不進一般超商通路,卻是在地人津津樂道,或被當地小吃店甚至知名餐廳視為鎮店秘寶。由於「阿之寶」提供現場試吃,還有品牌身世說明,醬料專區一推出即深受舊雨新知喜愛。
那要如何網羅到這些「無名英雄」呢?首先,陳秀美透過網路、書籍中關於地方特色產業、傳統老街的資訊篩選出名單,接著以3個月的時間逐一登門拜訪、了解,沒想到的是,老師傅們各有堅持和脾氣,「要說服老店願意供貨給我,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
一瓶醬料不單是因為「老」,而是因為蘊藏了製作者的經驗與用心,才顯得真摯動人;不論是出自百年老店或是創新品牌,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嚐。圖為花蓮「阿之寶」店主人陳秀美。
「職人」的自恃
陳秀美解釋,屬於家族手工業的傳統老店,由於工序細膩耗時、產量有限,價格也競爭不過工廠大量添加化學成分、大量生產的產品,往往只走傳統通路;尤其在中南部鄉鎮地區,超商、大賣場等大型通路不普遍,一般人反而習慣到傳統雜貨舖甚至直接到家庭工廠拿貨,「而且一買可能就是一、兩年份,放在家裡慢慢用。」相形之下,把產品出到「遙遠而陌生」的花蓮,量又不多,對業者而言,乍聽之下彷彿天方夜譚。
此外,出面跟陳秀美聯繫的老店負責人,全數年齡都超過半百,也有六、七十歲的經營者,他們將全副精力投入在傳統作工上,對行銷面不擅長也不在意,後代接手意願也低,因此更傾向維持原狀,減少麻煩。
有趣的是,在陳秀美說明「蒐集全台老店」的理念之後,這些負責人兼老師傅通常會好奇打聽──還有哪些品牌在入選之列?「有一、兩家老店答應在先,接下來談就順利多了,對於能跟值得尊敬的對手擺在一起『拚場』,對他們而言才不會『污衊』自家產品身價;有的老店還會反過來『測試』我對傳統品牌的了解程度,求的不是利益,而是信任感。」
一趟傳統工坊之旅下來,陳秀美看見其中的傳承瓶頸,卻也感受到資深「職人」的真誠與自我鞭策,像是許多師傅會表示,最大的成就是「客人喜歡」、「移居他鄉者還會特地跑回來買家鄉品牌」。此外,老師傅對商譽的在乎也超乎尋常,品管方面根本不待政府或消費者檢驗抽查,而是每日親身嚴選,頗有「視榮譽為第二生命」的古風。
美食達人開店
好東西不欠知音;在台北市仁愛圓環附近的靜巷內,美食作家葉怡蘭熱忱地介紹她的「PEKOE食品雜貨鋪」挑選「絕頂好醬」的標準:一、好吃,二、深刻反映風土與在地特色,三、製作過程儘量對地球友善,四、維繫手工、古法、小農小工作坊的生產模式。
PEKOE的前身是「Yilan 美食生活玩家」網站的附屬購物服務,店名PEKOE則源於紅茶分級專業用語中最基礎的「Orange Pekoe」,意味著紅茶等級裡的「講究的開始」。
葉怡蘭坦承,早年她的飲食寫作多著重在引介外國經驗,6年前架設網路平台之初,商品也以進口食材居多;近幾年轉向關懷台灣味,下鄉勤訪試吃、大受感動的結果,店鋪竟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為「台灣ㄟ店」。去(2008)年9月開幕以來,店內五百多種商品中,台灣貨已佔近6成,從醬油等各式調味料到蜂蜜、紅茶、果醬、梅酒、榨菜、果乾,甚至連米都有,且保持「一周推出一項新產品」的旺盛活力。
然而,回想當初開店的原點,確是深受遊歐期間的飲食經驗所啟發。「進入21世紀,全世界其實都在反省現代農業大量化生產的弊病,許多歐洲城市出現了有理想性的食品店,目的都在支持地方傳統、小農與小作坊,在理念上對抗跨國大品牌、機械化量產與低價傾銷,」葉怡蘭說。
以推廣飲食品味為職志的葉怡蘭認為,好的手藝與品牌要能代代傳承,不僅需要一套具體可行的經營模式,還要建立起「職人的驕傲感」。
傳統良品到古味新創
也因上述理念,PEKOE店內除了傳統老作坊的優秀產品,還有許多「古味新創」的產品,像是宜蘭三星地區農會推出的「三星蔥醬」、「高雄橋頭鵝肉店」自創的「鵝油香蔥」、七年級生被歐洲手工果醬啟發,以台灣原生種水果製作的「在欉紅果醬」、台東都蘭山上梅子媽媽的手工有機「梅子辣椒醬」……。這些新品牌的創造者充滿企圖與理想,許多人在產品研發階段就與葉怡蘭來回切磋,從口味、加工技術到定價、包裝等行銷策略都經過細膩規劃。
「好東西、好醬料要能形成口碑,長久流傳,需要對現代消費者做更多的溝通。」葉怡蘭說明,這些年來她摸索出來的3大溝通重點,包括:
一、價格:要讓消費者理解,使用在地原料、手工限量的產品,成本比較高,有時候甚至比進口品還貴。二、味覺需要訓練:相較於添加五光十色人工香料的速成調味品,傳統古法的味道比較「素樸」,「人們的味蕾需要比較多的練習,並且靜下心來,才能夠感受裡面真摯的美感」。三、有最佳賞味期限:好東西絕不接受防腐劑,換來的是自然、美味與健康;消費者買回去後得要照顧它、珍惜它,在最佳時機品嚐它。
6年經營下來,PEKOE已成為許多本土新產品上市的最佳舞台,葉怡蘭也從早期的四出「求商品」,逐漸演變成每週試吃「主動寄來的數十種商品。」
「我期許PEKOE的影響力,在提供一個平台、窗口與經驗的示範,刺激更多人思考台灣食品加工業與農業永續發展結合的可能性,也讓好東西、好醬料透過口碑慢慢發酵,長久流傳,」身軀嬌小卻彷彿有無窮精力的葉怡蘭笑著說。
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調味醬料是簡化烹調程序的便道,各式調味品工廠亦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致力提供便宜、方便乃至永不斷貨的許諾。然而,這股方興未艾的傳統調味料復興運動,不僅讓人們的味蕾尋回古早時代質樸卻真摯的感動,也讓「醬料職人」重新得到舞台,散放曖曖光芒。
醬料小傳
(陳歆怡)
不同的氣候、風土與人文活動,往往演化出南轅北轍、各具特色的醬料。在亞洲,中國及日本等地區擅長以豆及麥等穀物製油、做醬,形成深厚綿延的「榖物醬文化圈」,與以湄公河豐富的魚產為基礎所形成的東南亞「魚醬文化圈」,可謂分庭抗禮。
關於「醬」的敘述,最早出現在周代典籍,《周禮》和《禮記》都記載了醬與食材間固有的美味組合,以及貴族階層的食用禮節。然而,當時的醬主要是以肉類加入酒、鹽發酵製成。漢代,隨著做醬工藝的發達,「醬」開始專門指稱中原地區以豆類為主要原料的「豆醬」(如醬油、豆瓣醬),和以小麥為主要原料的「麵醬」(如沾烤鴨的甜麵醬),「穀物醬文化圈」從此確立,其他加工調味品如鹹菜、酸菜、肉醬等則居於次要地位。
過去,「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生開門七件大事,務農人家一年到頭忙著張羅原料、曬醬缸,但求自給自足與溫飽。要到商業城市興起,富有的新興商紳階級浮現,才助長講求精緻與品味的食品消費。
在台灣,飲食中的調味習慣先是由大陸閩南移民建立,早期的庶民飲食主要以便宜、能迅速補充體力的油、鹽來調味,醬油是最普遍的調味品,家家戶戶自釀自食,也用來醃漬與保存食物。
到了日治時期,各種調味品不論在生產技術、消費習慣或產業組織上,都發生巨大改變。同時,傳統手工技術與家庭式工作坊雖逐漸式微,卻未曾絕跡。
以醬油為例,雖然今日以工業化量產的黃豆醬油為市場主流,一些老牌醬油廠仍然保留著台灣特有以黑豆、食鹽、糯米為原料釀造的醬油(一般稱為「蔭油」或「壺底油」)。又如「西螺醬油」、「北港麻油」等老品牌,透過積極地「發明傳統」與集體行銷,已成為重要的地方產業文化新星。
今日,台菜中最常見的調味品有醬油、米酒、麻油、豆豉及油蔥,此外,夜市小吃攤愛用的「海山醬」,原料包括豆瓣醬或味噌、辣椒或胡椒、甘草或梅子,味道甜中帶鹹,有時經過芶芡,可謂「最台」的沾醬。
(下)賦予道地台味「油蔥」新生命的「鵝油香蔥」系列產品。
Pekoe店內超過6成食品是台灣貨,產品上清楚標示產地、農園與生產者,以宣揚在地精神。
老牌調味醬料量少價高,很難在一般超商覓得芳蹤,「阿之寶手創館」卻能全數網羅。
Pekoe店內超過6成食品是台灣貨,產品上清楚標示產地、農園與生產者,以宣揚在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