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波濤一起一落「嘩啦!嘩啦」低響,岸旁紅樹林間的汙泥水閃閃發光,緊挨著的沼澤上,許多長相似魚的小動物鼓著外突的「金魚眼」,奮力地在泥濘中扭轉、爬行,稍有動靜,油亮的身子立即驚覺奔回泥水中躲藏……。它,就是彈塗魚了。
三億五千萬年前,魚類躍出了水面,成為第一種移居陸地的脊椎動物。
為了要遷移到陸上,魚類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如何爬出水面;第二,如何獲得氧氣。
雖然最早爬上陸地探險的一些魚類多已成為化石,但我們卻不難知道謎底。如今在海岸泥沼中仍相當活躍的彈塗魚,為我們活生生解開了魚類由海洋躍向陸地的疑問。
兩尾雄魚互相較勁,向雌魚「示愛」,不知誰能雀屏中選?(郭智勇)
為達「陸地」,雙管齊下
彈塗魚只要彎曲身體後半部,就可以輕輕往上一跳,這個輕快的動作,在魚類中並不特殊。重要的是,它們還可以「爬行」。
彈塗魚的前腹鰭已「肉質化」為強有力的肌肉和骨骼,其間並有關節,如一對牢靠的柺杖,使它看起來像是以伏地挺身的姿勢在泥地上行走。
某些種的彈塗魚還有第二對腹鰭,位在肚子下方,這對鰭長成圈形,像吸盤一樣,因此在一些沼澤區,常可實現「緣木求魚」這句成語——彈塗魚攀在紅樹林的氣根或爬上樹幹。
這兩對有利的腹鰭就是幫助彈塗魚上岸的工具;但上岸後它們又如何解決呼吸問題?
彈塗魚在離開水中時,會先在嘴裡含一口水,然後不斷將水送到鰓室,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它濕潤的皮膚上密佈了許多小腔胞組織,也能直接由空氣中吸取氧氣。由於具有這些特殊構造,它可以在泥灘上停留約四十分鐘不致「斷氣」。
不過,它無法使鰓室中的水循環流動,重獲氧氣,皮膚暴露空氣中過久也會乾燥,無法進行呼吸。因此它會常回到水中弄濕皮膚或再吸一口水。也因此我們常見到彈塗魚在泥地上「打滾」,目的是讓身體兩側可以沾到水分。
如此辛苦、奮力地想上到陸地的理由又是什麼?
根據著名的生態書籍「地球上的生命」作者大衛.艾登堡的解釋,彈塗魚到這塊半乾半濕的沼澤地上來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能更快的填飽「肚子」。
藍色星點散佈的背鰭,是花跳吸引異性的利器。(郭智勇)
彈塗魚的家
地球上所有的河川,不論流過半個大陸的巨河,或其他成千上萬的小川,在抵達河口時,都是混濁且充滿沖積物。即使最清澈的水中,也有微小的礦物質粒子和腐敗的有機物,這些物質和海水中溶解的鹽分混合後,便結成塊狀,沈到海床上形成泥灘。
這些河口泥灘獨具質地細密、黏稠,連空氣都難以穿透,和有機物殘餘腐化而生惡臭的特徵。
這片泥沼上的水,一天當中會有兩次變化。當潮水退去,淡水成為主流;當漲潮時,河口的水又會鹹得和海水一樣。每天,這片沼澤會露出水面兩次。顯然,居住在這種地方的生物,必須能夠適應極大的環境變化。
但生活於此的「報酬」也相當大。因為每天都會有豐富的食物由海洋和陸地送入海口,使此地的水比其他任何水都要營養。
頭部與身體間的腹鰭已「肉質化」,使花跳能夠爬行。
藍色星點散佈的花跳
海裡的競爭對手太多,這種離海不遠、環境詭譎,但微生物又豐富的地方,就是彈塗魚看準「天時、地利」後選擇上岸的最佳地點了。
彈塗魚分佈在亞洲緬甸、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的沿岸泥沼地裡。台灣西南沿岸的泥灘上也常可見他們的蹤跡。
動物學者陳兼善所著的「台灣脊椎動物志」書中指出,在台灣,彈塗魚除大彈塗魚(即一般所稱的花跳外),尚有身體上部呈深藍色,頭、鰭有黑點的「青彈塗」魚與體型最小,俗稱石跳仔或恐鏘仔的「跳彈塗」。
最為人熟知的花跳屬於搌磟魽A又叫「星點彈塗」,因為它體色青藍,有淡色小點如星星散佈全身,它的背鰭與尾鰭也都有鮮麗的藍色斑點點綴其上,由體色可以很容易將之和其他彈塗魚識別出來。花跳體長可達廿公分,體重卅至四十公克左右,壽命可長至七年。
根據日人針對花跳的調查指出,花跳的稚魚時期是在水中生活,以浮游生物為生,為了適應兩棲生活的變化,食性會變成以植物性的矽藻為主食。
是敵?是友?彈塗魚與螃蟹是少數能在泥濘沼澤地中居住的生物。(郭智勇)
三種類別,性情各異
英國的動物學者卻認為,每個沼澤的彈塗魚通常有三種類別。體型最小的一種大都待在水裡,只有退潮時才出來,它們成群結隊在水邊的泥濘中扭動身子,覓食泥中的小蟲和小甲殼動物。
往中潮區走,則是屬於一種較大的彈塗魚的天下。它們是素食者,只吃些藻類和微小的單細胞植物。淺灘上常可看到它們下顎接觸泥土表面,像犁田一般,把頭左右搖擺索食底藻。
它們喜歡獨來獨往,也頗有家庭觀念,會挖掘一個坑,並在四周的泥地巡邏。它也會在坑的外圍築上低矮的泥堤,長達數公尺,如此不但與鄰居有了「楚河漢界」,也可以預防海水迅速消退後泥坑過於乾涸。當一處泥沼地有很多這種彈塗魚時,只見地面被眾多緊挨著的泥牆劃分為一塊塊領土,每塊則都各有其主,互不侵犯。
離陸地最近的沼澤最高處,則由第三種彈塗魚佔據,它們專吃小螃蟹,也是掘洞穴的高手,只不過不會那麼在意四周疆界的所有權。
為了她,奮力一躍
彈塗魚和蟹、牡蠣一樣,是海中的生物,不過已經適應了半在水中、半出水面的生活。在陸地上雖貴為「魚中之龍」,但它的游泳技能也因鰭的變化稍有退化,它們想要在外海及岸邊往返時,必須利用水的流動力。
除了覓食外,它們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求偶,也在水外進行。像大多數魚類一樣,彈塗魚也會彎曲、振動魚鰭以博得異性青睞。由於它的腹鰭用來爬行,它便靠著背上兩種不同的背鰭與圓形的尾鰭來展現自己。
平時它的背鰭平躺著,當雄魚開始求偶,就會豎起它們,露出斑爛的色彩。由於泥澤較為平坦,往往只有身旁的鄰居才欣賞得到,卻無法吸引身在遠處的雌魚。為企圖要讓最多的觀眾看到它的表演,雄魚就會彈動尾巴,跳上空中,直立背鰭。據估計,一小時內它可以跳躍五十到八十次之多。
一屋多門
根據台灣省水產試驗所對花跳的觀察指出,花跳不分性別都會在泥灘上挖洞居住。
它們所挖的洞至少有兩個以上的孔口,其中之一是供身體出入的要道——正孔,其他則是為了使水流和空氣暢通的通氣孔,漁民將之稱為「後砲孔」。
花跳的繁殖季節在四到九月,每年四月下旬,它們會逐漸往外海移動,選好滿意的地點,挖起洞穴準備做為「金屋」與產卵室。
相中合意伴侶的雌花跳會離開自己的巢穴,喬遷至雄花跳的「愛的小窩」。但產完卵的雌花跳就離開巢穴,由雄花跳負責照顧魚卵。
「活生生的地球」一書中對三種彈塗魚的傳宗接代則另有描述。書中形容,生活在低潮帶的彈塗魚,並不照顧所孵化的幼魚,這些幼小的魚被水沖走,加入大批漂浮在水面上的幼蟲、魚苗,大部分小生命最後都以被吃掉的悲劇收場。
游泳池裡的秘密
生活在中潮地區的彈塗魚,對後代的保護比較周全。雄魚會在築起泥牆的疆界中央挖一個坑,再在坑口處建一道圓形土堤。由於這裡的泥十分接近地下水的高度,因此形成一個有圍牆的池塘。雄魚在這座「游泳池」的牆上漫步,雌魚則跟隨著它,它們在池底隱密處交配和產卵。
孵化的小魚依然待在此地,直到長大了,在面臨敵人不致束手無策時才離開。
在泥沼最上方生活的彈塗魚,也不建這種池塘,因為在最靠近陸地處要維持一個滿水的池塘,是件困難的事。但它能掘深達一公尺的泥坑,這些坑底始終會有一些水,使初生的小魚受到保護。
小魚苗的危機
由該書對三種魚的形容,花跳應屬於最後一種彈塗魚。可惜國內對花跳的研究幾乎是零,對它的生態習性也就缺乏進一步的瞭解,但不少老饕對花跳卻不陌生。
據水試所的調查,民國五十八年起就有人養殖花跳,供做「海鮮」。但花跳目前仍無法以人工繁殖魚苗,天然產量不多,又是「穴居」,不易捕捉,價錢很昂貴。近年來,生活富裕,使海產消費量大增,又引起養殖業者興趣,大量採捕天然魚苗以魚塭養殖。
如果身為魚類,就註定要是人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那只有祈禱水試所能早日研究人工繁殖花跳魚苗成功。以免我們還來不及瞭解這奮力求生——想和其他動物一樣到陸地一窺究竟的小生命,它們就已成為人們的「桌上佳餚」而消失無蹤。
〔圖片說明〕
P.34
除了爬行,跳躍亦是彈塗魚的絕活。
P.35
兩尾雄魚互相較勁,向雌魚「示愛」,不知誰能雀屏中選?
P.36
藍色星點散佈的背鰭,是花跳吸引異性的利器。
P.37
頭部與身體間的腹鰭已「肉質化」,使花跳能夠爬行。
P.38
是敵?是友?彈塗魚與螃蟹是少數能在泥濘沼澤地中居住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