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基隆,好兄弟不僅能吃得澎湃,還會有「揪甘心」的心情。
鬼門開後,首先要於農曆十一日豎燈篙,日間升起日燈,向神明發出邀請;傍晚六點後,改升夜燈,指引水陸好兄弟前來主普壇參與普度。農曆十四日,遊行後的水燈頭,被載往望海巷施放,向海上好兄弟發出邀請函。
以紙紮塑成的水燈頭,三開間或五開間外型如同「海上飯店」,屋裡放有銀紙,和印有盥洗用品、服裝及日常用品圖案的「經衣」(又名「巾衣」或「更衣」),讓水上好兄弟梳洗清爽,以體面上岸接受普度。
這款長方形的金紙,用於中元普度,普度前焚燒具邀請之意,並需留意與供品數量相同,避免邀請太多好兄弟前來,卻未提供足夠食物給他們。但宗親會相信水燈頭飄越遠,該宗親會的年度運勢會越旺。游淑珺解釋,「因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來到農曆十五日,主普壇席開五列長桌,有非當值宗親會的「贊普」,還有當年度主普宗親的「主普」宴席,分為葷、素和西洋三大桌,擺放方式細緻又豪華。
「桌頭」置臉盆、毛巾等用品,供餐前洗塵;接著「五果」、「十二菜碗」、「五牲雕」、「漢食碗桌」等,讓好兄弟大快朵頤;吃飽喝足後,還有被稱為「看生」的各式以食物製成之雕塑品,栩栩如生的樣態,宛如一齣大劇;最後,還有宵夜「九龍碟」、點心「水果籃」。除了桌面,桌下還有遵照傳統坐月子習俗,提供給因難產而亡產婦的麻油雞湯。
吃不慣東方料理的異鄉好兄弟,可在「西洋桌」得其所好。有牛排、紅酒、咖啡、蛋糕、生魚片、味噌湯和軍艦壽司等等,更貼心附上刀叉,方便他們享用。吃完,一旁還有「沐浴亭」、「翰林院」、「同歸所」,以及儀式中焚燒「經衣」,提供前來享受普度的好兄弟們生活所需。
「不論你是本國鬼、外國鬼、小鬼、老鬼,只要你來,我們都會一視同仁的普度供養你。」游淑珺一席話,帶出鷄籠中元祭的核心價值——悲天憫人。
穿著清朝、法軍衣服的裝扮者,在法國公墓迎接與會來賓,是每年法國公墓普度活動的特色。圖為2022年法國公墓普度活動。(張廖簡宗親會提供,張晉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