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致敬
更多的玩法,還有文化部在旅展中推出的「文化帶路,我的島嶼Action」,以十部影劇作品為引子,企劃拍攝場景的朝聖路線。
早在本世紀初颳起F4熱,吸引日韓及東南亞影迷來台追星,近年有《我的少女時代》、《不能說的.秘密》、《想見你》等作品,也引起訪台的風潮。
長年倡議投入國內深度旅遊的蚯蚓文化總經理游智維說道:「影視作品其實是一個很好跟旅客溝通的途徑」,一部作品可能過了幾十年,還被旅人記憶著,同樣的場景、路徑被重遊、仿效、致敬,影視帶動了旅客一來再來,並且不斷地擴散。近年來隨著線上影音串流OTT平台興起,改變了觀影習慣,影視作品時時刻刻、無遠弗屆的發揮影響力。因此文化部從眾多影視作品,考量觀影人次與地域平衡,精選十部作品,帶入地方故事。
舉例來說,最近正夯的棒球主題,讓人想把馬志翔導演、魏德聖監製的《KANO》拿出來複習,故事背景就是木都「嘉義」,在這個小鎮上曾經組織了日、漢、原住民融合的野球隊,打進了日本甲子園。嘉義著名地標的中央噴水池,仍豎立著當年投手吳明捷的雕像。
被日本編劇宮藤官九郎買下版權重新拍攝的《消失的情人節》,故事發生在嘉義東石和布袋,男女主角同遊白水湖壽島的夕陽時分,是影迷追探時必訪的景點。或是到古城恆春見識《斯卡羅》的年代,體會當時的住民在語言、文化隔閡下,如何為生存而角力到共融和諧。走訪東海岸的花蓮豐濱港口部落,了解電影《太陽的孩子》中,海稻米如何復育,體驗阿美族的文化生活,欣賞美麗的太平洋海景。
聊到這些畫面,鐘逸寧也頗有感的分享,就像台灣人會因為看了韓劇,想去韓國吃個魚板,在路邊小攤喝燒酒和吃生章魚;許多韓國朋友,看了《想見你》想來台灣吃一碗芒果冰,或一探《不能說的.秘密》中的紅磚建築,這些都是旅人出發的動機。「對亞洲客人來說,美食是他們一定會排入行程的,是旅遊很重要的元素。」如此,則可藉由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和陳玉勳執導的《總舖師》,一窺台灣飲食的多元薈萃,走訪的路線則包括了高雄內門,和台北公館蟾蜍山的眷村。
還有近期在國際上當紅的作家,旅德的陳思宏寫下《鬼地方》永靖的故事,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描繪昔日的中華商場,楊双子的《台灣漫遊錄》甫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筆下台灣縱貫鐵道的旅行,都開啟了一道道旅遊台灣的蹊徑。
一個劇作都代表一個蛻變中的台灣,一種認識台灣的途徑。下回,找本書,找個影視作品,買張機票,踏上台灣,就來個虛實整合的旅遊吧!
一個劇作也代表著一種認識台灣的途徑。《斯卡羅》的故事就發生在舊名為「瑯嶠」的恆春。(公視提供)
電影《太陽的孩子》海稻米的故事背景在花蓮豐濱港口部落。 (莊坤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