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理想國度的土地
1975年,光武部隊正式撤退回台。帶著妻女踏上台灣的土地,王深根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述,住進忠貞新村後,終於有了個穩定的家,當時的桃園,遠不及如今繁榮。「眷村裡的軍人與眷屬,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移民。其中光是雲南就有十個少數民族。其他靠近泰國和緬甸的還有傣族與景頗族。」桃園市金三角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徐宏錦說。
來自不同民族但眾人齊心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忠貞眷村在飲食上和區域上的特殊性。隨著經濟需求,加上懷念舊滋味,包括自己的岳母和妻子在內的軍眷們紛紛開起店家,將雲南和泰國老家的道地飲食帶入這個「金三角」地區,讓回台後繼續擔任軍職直到正式退休的王根深,看到忠貞新村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
王根深成立了數個基金會和發展協會,目的就是希望能分別發展推廣忠貞新村這個區域的飲食風俗、民族文化、傳統工藝等不同面向的特色。在眷村建築一度面臨拆遷時,他出資買下數間老建築以保留原貌,並且將其活用成滇緬飲食的餐館、小吃店和服飾店,在店裡展示孤軍時期的老照片與文物。王根深甚至專門培養了一支舞團,每逢節日就表演各種滇緬傳統舞蹈。透過魅力金三角所有協會的共同努力,人們終於注意到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桃園當時地很大,居民很少,就乾脆讓撤退來台同性質且帶著軍眷的部隊,集中在一個區域。」桃園市金三角文化基金會副董事長,同時也是國防部政戰局前局長的聞振國表示:「身為政戰局前局長,我知道滇緬孤軍的歷史;作為一個退役軍人,我打從心底佩服他們。因此後來聽聞了王理事長堅持要做的事後,我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忠貞新村的新魅力,讓人潮湧入。王根深接著要做的事,也是他回台以後眼看著老兵凋零、歷史埋沒,因而下定決心要推動的目標,便是以一個文化館區,來講述、留存這支孤軍的故事。
從緬甸童年到華文學校學生,從結婚到生子,牆上掛著紀錄著光武部隊游擊隊員王根深一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