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種子背後的文化脈絡
2013年,他遠行到印度,為了了解當地的種子交換的機制。這個南亞大國當初引入基因轉作,致使跨國公司壟斷種子市場,農夫借貸買種子,卻因無力償還,造成許多小農破產自殺。鑑此,印度民間紛紛成立種子銀行,以不合作運動的概念,教導農夫自己設法留種,透過分享種子,跟基改說不,拿回種子自主權跟糧食自主。
去了一趟印度,簡子倫發現種子交換其實是一個龐大的機制,而不僅只是單純的交換種子,「其實難的是交換之後,要怎麼樣讓品種繼續留存。」「如果僅是保種,卻不知道怎麼照顧種子,及它背後的文化脈絡與情感故事,這樣的種子保存是很空洞的。」簡子倫說。
跟隨簡子倫一天的工作行程,我們才約略捕捉了一絲絲他所提的文化脈絡線索。
一早,抵達南安部落拍攝小米收成,跟tina(布農語稱呼女性長輩)潘竹菊聊今年的收成情況;上午十點,接續拍攝南安部落聚會所的開工儀式,看著部落頭目的祝詞、陳列的祭品、儀式的科典等,都與部落文化緊密聯繫,屬於部落生活的日常。
午後,我們再折返回tina家,簡子倫要為日後紀錄片的拍攝預訪準備。
潘竹菊面對鏡頭,把玩著手中拿來留種的布農豆豆,緩緩道出:
「這個bainu mew(部落暱稱八家將豆)不要曬乾,新鮮的來煮比較好吃,曬乾的話要煮很久才會一樣鬆軟」,蒸熟後打碎,(口感)就像麻糬一樣。」
「上回去埔里參加布農族運動會發現那邊還留有bainu(豆)mew (眉毛)的豆豆品種,才又找回來。」
細看她手中的品種,光豆類就有樹豆、花豆、萊豆、鵲豆、斑豆等,又可再從大小、顏色、花紋、質地等做出品系的區別,這位國寶級的部落豆豆達人藏種的多樣性可見一斑。
文化脈絡這龐雜的體系著實過於抽象難以理解,細看簡子倫為拍攝紀錄片條列的採訪大綱,內容跨及夢的指引、農耕歲時、田間出現的物種、農作流程、農耕工具、煮食方式等面向,我們從採訪過程能窺見的實在有限,但從tina的話語中,約略體會到簡子倫所說種子的文化脈絡, tina對作物的情感,這些烹煮的知識與味覺的記憶,是保種任務中更需要傳承的,理解種子背後的故事,也是保種人的任務。
tina潘竹菊採收今年的小米,她對傳統作物有很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