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找出路
累積超過35年的魚道研究經驗,曾晴賢總是不吝分享。他曾到中國青海省,教藏人做魚道,每年幫助幾億尾魚上溯產卵,保育青海湖湟魚的生態資源;他還引薦台灣的生態旅遊模式,讓當地對魚類資源的態度從漁撈轉型為保育,進而永續經營。
不只是小魚兒,曾晴賢在頭前溪也關注到毛蟹的生態,觀察到毛蟹的作息和運動行為,在設計魚道時,特別在側牆上洗出一排排的溝縫,還增設麻繩,讓毛蟹能攀爬渡過攔水堰。
2017年,曾晴賢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支助,前往資源較貧乏的屏東滿州,協助當地保育志工,建置護蟹的生態廊道。因為道路開發,每年夏秋之際,居住在山邊森林中的抱卵母蟹,必須橫越馬路到海邊產卵時,造成路殺事件頻傳,居民每天早上都要清除被車子輾斃的蟹餅。蟹命何辜,曾晴賢身體力行,帶著學生從設計、組裝、觀察、監測,為當地的陸蟹建造起安全的生物廊道系統。為此,他更獲國家地理雜誌推崇為三位「2017國家地理華人探險家」之一。
2018年,他再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之委託,同時協助公路總局在墾丁台26線海岸公路上,為陸蟹設計生態廊道系統。他利用帆布牆,加上地下涵洞的攀爬繩,成功打造生態「蟹道」,成效頗佳。可惜在2019年年中,因諸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被喊停。對此,曾晴賢感嘆可惜,「每一次的嘗試,縱有不完美,但是總有可以改進之處,我們應該從中吸取經驗,而非全盤放棄。」40多年的河川魚類生態調查,曾晴賢清楚許多魚類都需要生態廊道,「如果知道魚有需要,就要去做,努力讓工程成功,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態度。」
研究這麼久的魚類,曾晴賢常常被小魚兒感動。「他們真的很厲害呀!」他舉老蔣總統看著魚兒力爭上游的故事,「我曾經到浙江去跟當地的魚類學者請教,證實魚兒上溯的景象確實存在過,可惜因為環境污染,這種景象已經不容易看見了。」
曾晴賢從魚兒身上看見不畏艱辛、努力不懈的精神,而我們也在他身上看見一名生態學者,對自然的熱愛,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與熱情。
生態魚道的建置確保魚類溯游的需求,河川才有機會保有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樣性。(曾晴賢提供)
曾晴賢教藏人設計魚道,幫幾億尾魚隻上溯到上游產卵。(曾晴賢提供)
曾晴賢優游於魚群中,他投注一輩子的時間,為生態請命,建魚道幫魚兒回家。 (莊坤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