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音感」好,循聲而來
元月十五日上午,剛拔掉一顆臼齒的楊鴻嘉和助理研究員陳守仁得到任務,由高雄北上,當晚趕到台中。
十六號上午,楊鴻嘉在擁擠的群眾和電視訪問中與「它」照面,一眼就瞧出是「擬虎鯨」。
「驗明正身」後,下一步是推測它從何、又為何誤入台中港?
「它可能是從台灣地區最大的鯨類聚居處——彭佳嶼,被寒潮逼到台中港外海,再聽到熟悉的螺旋槳打水聲而跟了進來」,楊鴻嘉分析。
根據港務局的記錄,首先發現擬虎鯨的日期為元月十一日,當天只有一艘「桃園輪」入港,因此推斷它可能是跟著「桃園輪」進來的。
經過仔細商討之後,楊鴻嘉擬出了「護鯨方案」。
「用鯨類喜歡聽的聲音引誘它出海最理想,可是國內沒有這種錄音帶,向國外借,又遠水難救近火,而且就算借到,也沒有播放的設備。所以我們決定原始方法——敲打金屬器」,楊鴻嘉說。
他的計策是,用八艘竹筏圍成凵字型,缺口對準港口。然後由工作人員帶著鋼管,在竹筏上敲敲打打,製造鯨類不愛聽的噪音,迫使它遊向缺口,回到大海。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亂敲或敲得太用力,以免傷害它的耳膜」,楊鴻嘉再三叮嚀參加「勤前教育」的工作人員。
萬事具備卻缺擬虎鯨
十六日晚上,一切就緒,只待天明行動。而擬虎鯨卻在這緊要關頭失蹤,使得工作人員陣腳大亂。
港務局港務長宮湘洲立刻出動六艘船,在港區內搜索,遍尋不著之際,台中港北邊約十五公里處的頂莊海防部隊來電,說在沙灘上發現一條擱淺的鯨。
原來這條擬虎鯨是在當晚偷偷「溜」出台中港的,沒想到方向沒有掌握好,一早就擱淺在沙灘上。幾位漁民看到這條鯨,以為是上天帶給他們的意外之財,紛紛拿出魚網,想把它弄上岸來,不料緊要關頭,閃出一隊海防人員,大鯨才得免「上岸」。
不久,楊鴻嘉、陳守仁和港務局的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只見擬虎鯨在淺灘上無助的搖尾、掙扎,為了助它一「鰭」之力,許多人索性脫下皮鞋、捲起褲管,涉水走到擬虎鯨身旁,希望利用潮水,將它推送出岸。
但是天不助「鯨」,雖然大家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將它推出淺灘。可是過不了幾分鐘,它又載浮載沈地被潮水沖回沙灘。如此三番兩次推送無效,只好宣佈停止援救行動。
當晚七時半,它終於「離開」了一群關心它的人。
由進入台中港到最後的夜晚,在這七天當中,「它」帶給人們幾許興奮之情,也有無限的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