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前的最後一哩路
收容中心另一頭,重達數十公斤的113-04被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團隊以保定姿態,暫時安置在軟墊上,接著以都卜勒檢查脈搏,以及進行測量背甲和腹甲長度、檢查有無明顯外傷,還有抽血作業等健康檢查項目。
中華鯨豚協會野動救援組獸醫師陳毓蓉補充,尚未把海龜帶出水池前,他們也會觀察其游泳姿態、遇見人的反應等行為,因為海龜每個舉動都是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
「你可以想像今天你身體很不舒服時,突然有一個外星人把你抓起來,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她說,團隊曾遇過對於檢查沒有絲毫反應,但確認有生命徵象的個案,如此反常狀態被研判其有很高機率處於病重狀態。
另外,平日照護的觀察也是判斷健康狀態的一項重要指標。許鐘鋼是工作站的靈魂人物,他與夥伴每天悉心餵食、清潔水池,並細膩觀察每隻海龜的活動力等,讓牠們從最初性命垂危,恢復至如今的健康模樣。
「牠進來的時候,左前肢肌肉腐爛都已經見骨,是清創、上藥才好的,你看牠的脖子就知道牠吃得有多好。」許鐘鋼描述的111-17彼時病況,與如今被照顧到連獸醫認證營養十分充足的牠,彷彿是兩隻不同的海龜。
視個體狀況不同,收容照護後的海龜康復期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最後經專業人員縝密判斷後,才會迎接回家的最後一哩路。
許鐘鋼舉例,目前收容於工作站的112-40,是失去左前肢的案例,而專家表示野外也有斷肢生活的海龜,因此尚無定論斷肢個體無法野放,團隊持續加強檢查和判定其回到大海的可能性。「目前屏東海生館裡兩隻無法下潛的海龜,就被認為不適合野放。」他解釋,剛進收容中心的海龜通常因長時間無進食,身體累積空氣而長時間呈漂浮狀,但恢復進食後,通常會恢復正常狀態;反之,經長時間照護後仍未康復,則有極高可能患不可逆病情或傷勢,也影響未來野放的可能性。
海洋保育署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指出,部分野放海龜會安裝衛星追蹤,為海龜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資料。
除擱淺海岸,混獲也是導致海龜擱淺的其中一項原因。圖為海巡署人員協助安置遭誤捕海龜。(海保署提供)
每隻送到收容中心的海龜,皆需經過獸醫縝密檢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提供)
海保署開設相關課程,教導海巡署、海洋巡守員等一線人員,面對擱淺海龜時該如何應對。(海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