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登革熱疫情再度延燒,衛生環保單位束手無策,民間熱心人士紛紛倡議復育愛吃孑孓的「蓋斑鬥魚」,以一舉消滅猖狂的病媒蚊。一時間老一輩人士都憶起過去溪流與溝渠常見的蓋斑鬥魚。除了捕食孑孓高手,蓋斑鬥魚還是最耐污染的環保魚,水族業者說牠好養省工,近來台北縣農業局就輕而易舉地人工繁殖與放流了上萬隻蓋斑鬥魚,希望重現台灣鬥魚滿溪流的盛況。到底天然捕蚊高手蓋斑鬥魚生態如何?為何消失於台灣水域?如何才能重獲生機?
由於登革熱病毒太猖狂、噴灑消毒藥又有環境殘留的副作用,國內外都有人進行過生物防治病媒蚊的相關研究。特別是被稱為「捕蚊魚」的大肚魚和孔雀魚,根據調查,一隻雄性大肚魚一天可以吞下四十四隻斑蚊幼蟲,雄性孔雀魚以四十二隻緊追其後。
但比起台灣原生的蓋斑鬥魚,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調查發現,在野外以小蟲和孑孓為食的蓋斑鬥魚,雄魚一天可以吃掉多達三百七十四隻孑孓,超出所謂的捕蚊魚八倍以上。台中市大仁國小的科學實驗也證實,蓋斑鬥魚是十足的大胃王,一隻○•六克的魚每天可以吞食三百隻孑孓,牠們才是名副其實的超級捕蚊高手!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因為蓋斑鬥魚已列入保育名錄第二級瀕危物種。
天然滅蚊燈
不過三、四十年前,台灣西部平原與蘭陽地區的溪流、溝渠、水田裡,依然散佈著原生的蓋斑鬥魚,牠們與農業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別名也特別多,因為鰓蓋上的墨綠色圓斑引人側目,而有三斑、蓋斑與台灣鬥魚、台灣金魚、天堂魚等名稱,不一而足。
鬥魚科魚類廣泛分佈在歐、亞、非各洲,蓋斑鬥魚則一路散見中國大陸、台灣與東南亞。正如水族箱裡常見的進口鬥魚,台灣本土的蓋斑鬥魚體長大約也在四到六公分左右。鬥魚多半擁有斑爛奪目的外型,台灣鬥魚,不分雌雄,灰綠色的身上鋪滿了十條藍色橫帶,間雜著淺紅色調,在陽光下交替變換藍、綠絲絨般的光澤,十分悅目。尤其雄魚背鰭與腹鰭上,各拉出彩帶般的長絲狀軟鰭,配合著紅色燕尾般的尾鰭,在水裡搖曳多姿,威風十足。
大自然中具有求愛習性的雄性動物,多半長得美麗花俏,公鬥魚外型誇張豔麗,目的也在吸引異性。有別於許多「花花公子」型的雄性動物,公鬥魚在傳宗接代上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求愛悲喜劇
每年四到十月,是鬥魚的繁殖季節,繁殖伊始,在水生植物如金魚草、浮萍之間,可以看到公魚點水式的以嘴對水面吐泡泡。牠們反覆吞進空氣、吹氣和吐黏液製造泡泡,由於泡泡接觸空氣容易破滅,準爸爸必須花好幾個鐘頭持續不斷工作,才能完成一團團層層疊疊、非常厚實的泡巢,也就是未來魚卵的孵化場。泡巢營造完畢,公魚守株待兔,就等雌魚上鉤。
當雌魚接近,雄魚即刻展開美麗的愛情進行曲,在雌魚四周游來盪去,暴張牠燕尾般的尾鰭,這一初步行動,使牠的體色更鮮明,發出彩虹般的光芒,身體也因為心情極度興奮而顫慄。但當雌魚對此種春情大發的表態無動於衷時,雄魚也會惱羞成怒,露出好戰本性,怒驅不解風情的母魚。
雌魚若被打動芳心,有所回應,公魚緊接著展開更複雜的求愛動作,不時啄雌魚背部,接著雙方頭尾相對,互相繞逐。在繁複的求偶過程後,雄魚會試著游到雌魚背部,將雌魚腹部翻轉朝上,讓排出的卵往上漂浮,黏貼於泡巢,如此歷時十幾分鐘,產出一、二十粒魚卵,然後不斷重複,連續幾個小時,直到三、四百顆受精卵受孕完成。
孩子王
繁殖任務大功告成後,公魚隨即展開護卵行動,對母魚下逐客令。一般認為,鬥魚媽媽缺少母性,會毫不猶豫吞食卵子,因此公魚護卵期的排他性很強,牠們獨佔孩子,直到魚卵孵化亦不卸下任務。弱小的稚魚倘若遠離泡巢,安全堪慮,只見魚爸爸來去忙碌,趕鴨子般的以嘴拎回寶寶。直到小魚能自己覓食,自然離去,公魚才放手展開另一階段的新生活。
根據人工養殖紀錄,同一對蓋斑鬥魚在繁殖季可配對育雛多達六次,孵化的小魚只有○•一公分大小,三天後才能開口吃東西,三個月後長到三、四公分,六個月即長成「大魚」,隔年就有生殖能力,體型最大的成魚只有七、八公分,壽命約六到七年。
除了獨自承擔育兒任務,公魚的敵對行為更是蓋斑鬥魚最吸引研究人員的生態之一。研究蓋斑鬥魚敵對行為的中山大學海洋生物所研究生邱國勛就表示,許多魚類都存在敵對行為,但鬥魚敵對動作最多,最容易觀察。
事實上,相較於市面上經過人工汰選的各種鬥魚,往往不分性別與不分季節出現血脈噴張、鬥性堅強的行為,「台灣蓋斑鬥魚的性情比較溫和,一年僅有繁殖階段顯得生猛凶悍,特別在與其他雄魚競逐滿意的女伴、和護幼階段為了保護愛的小窩,才會出現好戰份子般的抓狂行為,」台北縣農業局水產種苗繁殖場技正林明亮說起養殖鬥魚的經驗。
攻擊十招
「蓋斑鬥魚具有領域性,雄魚為了競爭資源,不得不展開敵對行為,鬥輸的公魚只好另覓地盤,」邱國勛進一步描述鬥魚條理分明的打鬥儀式:當兩隻雄魚對峙,首先互相張開寬大的尾鰭彼此威嚇,除非有一方自動認輸,否則雙方隨即進行被研究人員稱為「mouthlock」的嘴對嘴攻擊,兩張魚嘴互咬著不放,彷彿緊鎖一起,然後互相拉扯甩動身體。
如此「激情」過後,彼此嘴巴都已咬得通紅,卻依舊分不出高下,酸疼的嘴兒暫且休息,轉換成頭對尾、尾對頭轉圈圈示威,「牠們絕不偷襲,不會從後方咬敵人尾巴,可以說是很有氣魄的男子漢對決,」邱國勛表示,動物也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會先採取代價較小的方式互鬥,若能藉由儀式分出勝負,達到宣示領域目的,牠們也不想拚個你死我活。
匈牙利學者曾經列出十種蓋斑鬥魚的較勁模式,從遠距離展示、鬥牛般的頭對頭互頂、同一方向近距離平行貼身游動,彷彿比賽泳技,再到頭對尾展示、互啄、與超過兩分鐘之久的嘴咬嘴拉扯。研究人員也發現,蓋斑鬥魚之間也有個別差異,並將之分成愛鬥的鷹派與較溫和的鴿派兩組,邱國勛的研究就在探究蓋斑鬥魚的敵對行為與生理結構有何關係。
第二鰓──迷器
蓋斑鬥魚體型雖小,卻因為多樣的生態,成為學界最愛研究的魚類之一。許多養鬥魚的人都知道,鬥魚能適應較惡劣的水質,水族箱不需裝幫浦打氧氣,因為牠們具有直接探出水面以嘴呼吸的本事。這也是過去台灣鄉間平穩緩緩的小溝渠、野塘、水田,都能見到牠們蹤影的原因。
水中生物蓋斑鬥魚之所以能探頭呼吸空氣,在於牠們有個特化的呼吸輔助器官──迷器。迷器位在腮的上方,蓋斑鬥魚吸入嘴巴的空氣,進入連接鰓室與咽喉的迷器腔時,腔室內的毛細微血管將氧氣吸收,其他氣體就經過鰓蓋排出體外。
針對鬥魚的迷器之謎,中興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李宗翰解釋,鬥魚迷器的特化與環境適應相關,淡水魚類由於生活的水域較狹小,無法與廣闊的海洋相比,時常面臨池水、溪水蒸發的窘況,當水量減少,水質容易混濁與充滿腐植質、水溫也會出現較戲劇的變化。在變動多端的環境下,不少淡水魚都發展出第二呼吸器,藉由迷器、口腔、或皮膚增加呼吸表面積,克服乾旱危機。生活在熱帶亞洲與非洲河川內的「迷器魚」家族,憑著這一超強的適應力,被繁殖作為觀賞魚的就有攀鱸、蓋斑鬥魚與同屬鬥魚科的暹羅搏魚等等。
叫環保魚太沈重
在台灣,水族業者常以一小杯水飼養鬥魚,以證明牠們的韌性與好養省工;林明亮也證實,蓋斑鬥魚耐寒也耐熱,夏季炎熱的三十六、七度高溫下,養殖場的鬥魚依然生氣勃勃;加上研究人員證明牠們捕捉孑孓的能力不容小覷,種種理由,使得蓋斑鬥魚「環保魚」之名不逕而走,衛生環保單位對牠們的興趣更是居高不下,急著想大量繁殖與放流環保魚。但蓋斑鬥魚生命力若真如此強硬,又為何在台灣野外銷聲匿跡?
「蓋斑鬥魚是有一些其他魚種缺少的適應機制,但牠們適應力強,卻不表示牠們喜愛污濁的環境,」李宗翰強調。面對五花八門的人為干擾,對水質不強求的蓋斑鬥魚其實很脆弱。台灣河川的化學污染嚴重,就是牠們第一個致命傷;溝渠、河川全面性的水泥化,則使得牠們根本無法營造棲所;此外,蓋斑鬥魚也無法抵禦外來種吳郭魚對空間與食物的掠奪挑釁,終於,一九九○年八月,在清大生資所副教授曾晴賢的全台族群調查後,農委會不得不將之列入保育名錄。
社區最愛
野生的蓋斑鬥魚在大環境中日漸消失,但身為台灣溪流裡外型最亮麗惹眼的魚種,二十多年前民間水族業者已進行本土鬥魚的人工繁殖與品種改良,水族館中名為「彩兔」的寵物魚,業者表示就是原生鬥魚的子孫。
除了在水族館留下倩影,民國八十六年,台北縣農業局水產種苗場人員在三芝、貢寮、苗栗陸續發現零星落單的六隻鬥魚,養殖場見獵心喜,尤其當時登革熱疫情滋長難扼,「捕蚊魚」的大規模人工繁殖於焉展開。兩年前,養殖場突破「產量」,繁殖出上萬隻鬥魚,開始提供校園、社區申請放流。縣政府更在淡水河舉行了盛大的放流儀式,帶起了養殖蓋斑鬥魚的熱潮。林明亮表示,凡是池塘、溝渠、或者農地灌溉用的蓄水池,只要有一點浮游生物與水生植物可以招來蚊蟲,都可以放養蓋斑鬥魚。如今,遠至屏東、台南的社區、公園,紛紛前來「領養」蓋斑鬥魚。近年社區總體營造如火如荼展開,為了找回居住環境的活潑生機,蓋斑鬥魚更成為地方社區的最愛。
而過去僅有「大甲溪生態保育協會」等少數團體關心的台灣鬥魚,也已成為鄉土教學上學童可以實際養殖、觀察的物種。去年福特汽車贊助的環保獎項中,台北市國語實小就以「給予台灣鬥魚更多的家」,贏得特優獎。許多環保小尖兵藉此認知了「一物剋一物」的生物防治,較之殺蟲劑更能維持環境的健康,台灣保育工作所標舉的「生物多樣性」觀念,也隨著蓋斑鬥魚的身影深入孩子心中。
不只是捕蚊工具
只不過,在這一波鬥魚養殖熱之餘,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為避免人工近親繁殖品種破壞野生基因,法令上禁止保育類動物人工繁殖,但在登革熱死灰復燃、與復育鬥魚這一「台灣溪流原住民」興頭下,主管單位只能提議,必須增加遺傳種源,才不致造成野生鬥魚遺傳度窄化。「由少數幾隻魚繁殖出的魚群,遺傳多樣性是否降低?四處放養,會不會對已極為稀有的野生族群造成威脅?則需要作後續評估,」曾經拍攝與觀察蓋斑鬥魚的中研院動物所博士生廖運志建議。
至於目前放流的蓋斑鬥魚能否適應野生環境,發揮滅蚊效果?更是許多人關心的焦點。事實上,相較於過去,從我們生活周遭消失的不只是蓋斑鬥魚,大部分的淡水生物已芳蹤杳然,因此,唯有整體大環境也同時改善,蓋斑鬥魚才能從少數放流據點擴延出去,族群得以長久綿延,也才可能有效發揮捕蚊「專長」。讓我們期待,蓋斑鬥魚終能悠游於台灣每個有水的角落,而不只是無所發揮的捕蚊高手。
p.068
從雄魚製造泡巢、啄雌魚背部以展現愛意,進而幫助雌魚腹部翻轉朝上以便產卵,接著一顆顆受精卵孕育而出、緩緩浮上泡巢……,孕育下一代是場辛苦的過程,雄魚的角色更是吃重。
p.070
一周大的小魚,藏身於野溪綠草之間。這難能可貴的小仔魚鏡頭,是東勢鎮中山國小校長詹見平長期從事大甲溪生態保育的斬獲。(詹見平攝)
p.071
蓋斑鬥魚安居的水塘,最環保、也絕無登革熱滋生之虞。(詹見平攝)
p.073
半畝方塘一鑑開,藉由保育蓋斑鬥魚喚回乾淨水域,是許多人的心願。(詹見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