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是文化記憶
清粥小菜餐廳的菜色,多是家庭餐桌會出現的料理。又因為是提供宵夜,讓人墊墊肚子,所以大都以小盤菜的形式供應,打破桌菜要人多才好點餐的侷限,因而給人回家吃飯般的輕鬆自在。
清粥小菜之所以親切,不僅是那份家常的味道,以米食為主的台灣人,早在17世紀就有吃粥的習慣。而嬰幼兒斷奶前的第一樣副食品,即是米湯或米糊;甚至早年有些嬰兒沒奶可喝,直接就以米湯餵養長大,粥的滋味宛如根植血液裡的飲食印記。
在農業社會,對農家而言,稻米是經濟作物,必須節省食用,因此,將稻米、地瓜、雜糧等混煮成粥,是早期常見的飲食。深諳台灣飲食文化的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陳玉箴表示,米飯與地瓜的比例視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人多時加多點水煮成稀飯;需要勞動時就會在白天吃乾一點,晚上再吃粥,「雖然米飯是主食,但是濃稠程度、食用時間,其實都跟社會階層、經濟要素、職業有關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清淡的白粥搭配的副菜,經常是就地取材。例如農家自種的蔬菜,或是將收成的蔬菜做成醬菜,沿海地區則有將魚蝦螺貝醃成的鹹膎,或是曬魚乾等,都是十分鹹香下飯的配菜。而這些醃漬食除了直接食用,也可加入其他蛋白質食材烹煮,諸如瓜仔肉、蔭豉蚵、菜脯蛋等,都是醃製食延伸出的家常菜餚。
如此庶民的飲食習慣,則是在1960年代進入餐館,成為如今大眾認知的清粥小菜。陳玉箴在《「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一書中提到,餐飲業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密不可分,清粥小菜餐館的興起亦然。1960年代夜總會成為新興商業應酬場所,在喝酒後或油膩的大餐後,人們會想吃點清爽的食物讓腸胃休息,清粥小菜餐館因而興起。例如台灣老字號的食品公司「青葉」,便是1964年以清粥小菜餐廳起家,再拓展到肉醬、麵筋等罐頭食品,逐漸擴大事業版圖。
隨著1970年代夜總會愈發興盛,清粥小菜的市場也跟著擴大。夜間經濟的活絡,應酬、談生意的人多,增加續攤的需求,除了清粥小菜館,就連許多飯店、西餐廳等,也嗅到商機。不管白天賣的是牛排還是義大利菜,宵夜場全都賣清粥小菜,提供地瓜稀飯、醬油煎魚、菜脯蛋等如今認知的台菜。陳玉箴形容,就像是灰姑娘的故事,午夜的鐘聲一響,所有的餐館全都變身清粥小菜餐廳。
陳玉箴表示,隨著時代變遷,台灣家庭的外食比例與日俱增,提供家常菜餚的清粥小菜餐館遂成了打牙祭的選擇。又因著經濟成長,客人也會提高用餐預算,清粥小菜餐廳便開始加入私房菜、手路菜,使用各種海鮮或其他較好的食材,來滿足民眾宴客的需求,菜色因而越趨精緻,逐漸醞釀成當代台菜餐廳的樣貌。
清粥小菜餐廳是許多國際旅客來台必訪,能一次品嚐多樣化的台灣味。
清晨五點的屏東東港碼頭,民眾在小吃攤享用家常菜,開啟一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