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文化的復興
我們再走訪金峰鄉嘉蘭部落裡維持自給自足農耕方式的「保種阿嬤」歐春香,68歲的歐春香為了防曝曬,全身包著密不透風,正在小米田揮著自製的塑膠旗趕鳥。
魯凱族名為魯灣的她,目前保有16種不同小米品種,其中不乏已經失傳的品種,魯灣根據小米的系譜、家族,負起命名的責任,堅持不給盤商收購的她,用原住民特有的幽默說:「我自己種的小米拿來送給親友,參加慶典就不夠用了。一年365天,我工作366天,但是很快樂啊!各個品種的小米,滿足生活的不同需求,例如稉性白小米拿來給作月子的孕婦,或是大病初癒的人吃;灰小米被漢人的中醫師拿來做藥方。」
來自達仁鄉土坂部落的排灣族獵人藍保.卡路風,從他稱為「乾媽」的魯灣手上,接過一穗「萊麗曼」(lialieman)。藍保解釋,「我努力把這一穗小米培育成一畝田,兩年後我會回贈魯灣二束,一束感謝她,一束謝天。」透過這樣的交換與贈送,亦延續了小米的品種。
已經蒐集11個品種的藍保說,在他爺爺的年代,小米有100多個品種,卻一直消失、一直消失。他說:「但我不贊成小米的品種,跟芋頭、地瓜一樣,經過農改場的育種改良,變成一號、二號,小米農為求經濟效益,只會種植產量高的品種,久而久之,品種會過於單一。」
「種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須不停地播種,才能保種。」仍在公務機關上班的藍保堅持上午六點先巡完小米田,戲稱「陪小米吃完飯」後再去上班。用一天工作18小時的心力來復耕小米,他在部落成立Talem文化教室,教授狩獵、獸皮製作,還有小米種子的保留、交換及分享,希望傳承部落文化。
「小米是我們的『曆書』,族人推算歲時節氣以小米為軸心,例如播種大約是國曆的12~1月;疏苗是2~3月;收成是5~6月,邊收成邊唱著小米歌謠,祈求上蒼,護佑小米豐收;7~8月是討論豐年祭的時候。」
「小米是祭儀,尤其是豐收祭重要的農作物。」「小米是基因,每個家族都有自己收藏的品種。」「小米是食物,可以做祈納富、阿拜,可以釀小米酒。」藍保一口氣講了小米對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
正如新香蘭教會牧師戴明雄所說:「我們這一輩走過自卑、被歧視的路,小米文化的復甦,歲時祭儀的恢復,讓這一代部落青年有更明顯的身分認同,能夠自信地邀請外人來認識部落,學習小米文化的智慧。」這是他在復耕小米時沒有預見的。
台灣小米,不只吃了有益腸胃,小米復耕計畫還肩負著承載部落經濟、文化傳續、生態永續的多元意義。當疫情退散之後,不妨走訪一趟南迴部落,嚐嚐小米美食與甜點,體驗小米豐富的文化意涵。
周思源以品牌「原穀傳說」在市集與網路通路販賣,擴大原住民米食行銷的管道。
用小米做的阿拜或是祈納富,是親友來訪或結婚典禮時,用來分享食用的點心。
收成小米時,唱著小米豐收歌,感謝上蒼護佑小米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