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街上洋人百年建物的風華
淡水的真理街是條林蔭蔽天的斜坡小徑,在文化路上轉進,沿途會遇到著名的阿給老店,之後就是有「小白宮」稱譽的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以及由加拿大長老教會陸續興建的老建築群,其後化身為淡江中學以及真理大學的校園風景,並與著名古蹟紅毛城連成一線,成為展示百年前西洋式建築風華最精采的一條街。
位於這條街底的真理大學,有扇前衛尖拱造型的大門,入門後,由楊英風雕塑家設計的美麗花園旋即展示在眾人眼前。這座花園造景優美,不但是遊客最先盤桓欣賞的景點,也是學生和附近居民喜歡逗留的場所,不時可看見在花園取景拍照或遊覽景緻的人潮。而在繁花錦簇中,有座水塘映現了馬偕博士(Dr. George Leslie Mackay)的銅雕像,他默默地凝視前方的淡水河,那是他踏上這塊土地的起始點,後方則是他一手興建的「牛津學堂」,花園旁還有他親手種植的麵包樹,完整呈現馬偕與淡水這塊土地的情感與建樹。
整點一到,空中傳來悅耳的交響樂曲,是從大門對面的財經大樓牆上的壁鐘傳出的。真理大學公共關係組長何月妃介紹:「這座大壁鐘有50多年歷史,曾經損壞過,後來由校友贊助下修復,並採用真理大學音樂系學生創作的音樂作品及校歌等曲目作為整點報時的音樂,成為妝點花園美景絕妙的配樂。」
與財經大樓相鄰的大禮拜堂,是由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旗下建築師蔡榮堂所設計,蔡榮堂亦是教會長老,從設計中可見基督精神。外牆的開口可看見重複的尖拱造型,象徵「虛心祈禱的手」,與大學大門的造型延續呼應。除此之外,外觀仿歌德式教堂扶壁向上層層退縮,東西兩側有對稱的尖塔,蘊含台灣教會傳統建築的韻致。這棟建物在校園內屬新建築,為了融入周圍古蹟的調性,外牆使用紅色的面磚相襯映,是獲得1998年最佳建築師設計獎的作品。
走進禮拜堂的大廳,彷若走進國家級的演奏廳,舞台上安置了全台第三大的管風琴。何月妃解說:「這座管風琴有 45 支音栓,59 組音管組合,3,240 支大小音管。地下室還有一個小廳,也設有一座管風琴,都是委由荷蘭純手工打造的。」大廳堂的座位採階梯式,有兩層樓高,可容納1,200人,其橡木製的座椅特別從美國訂做,樸質而穩重。疫情前,這裡經常舉辦管風琴演奏會,供民眾聆聽悠揚的琴音。
真理大學花園造景優美,襯映對面造型特殊的大禮拜堂,如置身歐式庭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