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千至兩萬名農民轉業。
調降稻作面積五萬公頃,佔稻田總數的七分之一。
到二○○四年,蒜球、香菇種植面積減少百分之五十、豬隻減少一百萬頭、雞肉品市場萎縮百分之二十。
養殖面積減少一萬公頃,九孔、牡蠣、文蛤、鰻魚四大水產損失上億。
農業總產值將下降百分之五,加上大陸農產品衝擊,可能下降百分之十二……
根據農政單位與民間業者預估台灣加入世貿組織 (WTO) 後,農業可能遭受的影響,一個個驚人的數字,在在說明台灣「入世」後,農業已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成為台灣在市場全球化之後的重大挑戰。台灣農業與農民將何去何從?
一千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擴編農業發展基金一千五百億、休耕補貼由一公頃四萬一千元提高到四萬六千元、協助四千一百位中高齡農業人口轉業……
針對加入 WTO 可能對農業造成的衝擊,政府也適時推出各種救濟措施,但在農委會舉辦的一連串 WTO 因應說明會上,農民卻彷彿事不關己。
「 WTO 打不過《飛龍在天》!」下班後立刻趕往南部參加說明會的農委會官員說,由於農民白天多在田裡,近半年在北中南舉辦的說明會,都安排在晚上各地農會、老人中心舉辦,但許多農民捨不得錯過八點檔連續劇,因此出席人數稀稀疏疏,場面冷清。
「台灣農民承受打擊的經驗太多了,」以〈台灣奇蹟下的農業部門〉為碩士論文題目的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劉兆隆指出,農民早就承受著各種不同形式的「 WTO 」。
從一九七○年代台灣步入工業社會,相較於工商業的靈活與國際化,缺乏競爭力的農業已不斷「向下沈淪」。年復一年,產銷與供需失衡造成的倒雞蛋、丟芒果、冬季甘藍菜產地一公斤只剩一塊錢的場景重複發生;曾為台灣賺進大筆外匯的香蕉、蘆筍、鳳梨、毛豬、鰻魚,也在東南亞與大陸競爭下節節敗退;補貼、收購、就業人口高齡化等負面字眼,已成農業代名詞。劉兆隆對服役時的伙食深有感觸,「當餐桌不停出現某一種食物,表示又有農產品供過於求、農民血本無歸了。」
各種不同的挫敗,串成台灣近二十年來農業的主軸,民國七十八年,五二○農民上街頭的場景,許多人記憶猶新。有人形容,二○○二年一月WTO 開跑,台灣農業將像保齡球全倒一般,橫飛四散。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最後防線
WTO,僅允許以關稅作為各國管制進口產品的唯一手段。因此,過去限制進口的產品,必須開放,至於已經開放進口的產品,也必須逐年調降關稅到國際約定的標準。
其實,為了因應「入世」,台灣多年來已陸續打開農產品大門,超市、賣場裡「舶來品」百家齊放,十二年前火雞肉開放進口曾造成雞農抗爭,如今則到處可見一盒盒色澤油亮、肥美多肉的火雞翅。
總計三千多種農產品,台灣目前僅限制進口四十一項,其中蘋果、葡萄等十八項產品採部分地區限制,因此日本富士蘋果、加州葡萄、日本東方梨,也早攻佔台灣市場,「等同於半開放了,在正式加入 WTO 後,已不是最敏感的議題,」農委會國際合作處官員指出,最令人擔憂的是二十三種台灣重要與大宗農產品,這最後的防線,也將棄守,其中除了稻米,還包括香菇、金針、蒜頭、花生、紅豆等雜糧,與雞肉、豬腹脅肉、雜碎等畜產品和三種漁產品。
在開放後的競爭上,由於大陸東南沿海省分的緯度、氣候與台灣相似,加上距離短、成本低,二十三種作物中,多數將對台灣造成排擠。事實上,由於兩岸小額貿易與小三通效應,大陸花生、香菇、紅豆已對台灣市場進行測試,農民早被打得慘兮兮。
以花生、大蒜的主要產地雲林縣為例,大陸花生品質遠不如台灣,但一斤價格不到五塊台幣,較之台灣花生成本一斤將近二十元,許多花生加工廠乾脆遷到金門,直接從大陸「進口」原料。雲林花生農有辦法的早已見風轉舵,投資精緻的溫室蕃茄、黃瓜等作物,轉不了的,只好「看天吃飯」,靠勞力與薄利過日子。
「對農民而言,加入 WTO 不過就是大陸農產品從地下『除罪化』,名正言順進入台灣,」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五所所長楊豐碩說。農委會也預估,未來四年,在大陸雜糧作物衝擊下,花生產值將減少百分之十七,紅豆面積也將減少四分之一。
在全球化的大潮之下,可以確定的是,不論哪一種產業,越晚開放與保護越多,受害將會越深。因此雜糧作物受到的衝擊雖大,卻都不及長期嚴加防守、目前對衝擊後果仍然未知的稻米,更讓農政官員惴惴不安。
面對WTO,農民以花卉、休閒等產業打造台灣農業未來。從洋菇改種火鶴,台南六甲鄉農民岩奉祈窮則變,夫妻兩人可以照顧將近七、八分地的火鶴花田。
稻農的寒冬
去年六月,台北國際食品展上,澳洲、美國的「樣品米」首度亮相,兩國分別派出稻米產業的重量級人士來台促銷。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標榜當地清潔的水源與空氣,在米袋上打出「澳洲種糧人為台灣市場種植的陽光白米」中文字。美國促銷人員也表示,就等 WTO 槍響,美國米將立刻裝船。同時,兩國都推出適合台灣人口胃的越光米,會場上許多家庭主婦不斷稱讚「外國米」的口感不錯。
稻米將是今年一月一日之後,台灣唯一仍限量進口的農產品,第一年只開放國內消費市場的百分之八,相當於十四萬四千公噸,比例雖不高,但農政單位已在去年初提高休耕補助費,大力推動休耕。
稻米的利潤幾乎是台灣農產中最低的,但身為台灣人的主食,直到七○年代,台灣仍以增產糧食為農業政策目標。民國六十三年發生糧食危機後,為有效掌握稻米,政府開始進行平準基金收購,一九八○年代,人們飲食已多樣化,營養也遠遠超過一日所需的兩千五百卡路里,稻米出現生產過剩,但在糧食安全與平準基金收購之下,以稻米為主的糧食作物仍佔農業產值的一半以上。
之後,農政單位推行稻田休耕與轉作,花卉、蔬菜、水果產值飛快成長,但稻作至今還是「全國性產業」,三十五萬公頃稻田,分佈在二十幾個縣市,三十五萬戶稻農,佔農業就業人口一半以上,平均年齡也最高。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增產無法報國
台灣稻農為數眾多,因為台灣多小農,農地分割零碎,每一戶農地面積平均不到一公頃,成為現代市場競爭下的致命傷。農政單位曾致力推行機械化與擴大經營規模,台灣農業生產成本還是遠遠高過澳洲、美加,米價一直是國際的兩倍以上。
此外,中華民國農業推廣學會理事長邱湧忠指出,長期來,政府忽略農民教育,採取補貼政策、保證收購、福利措施,更是模糊了農業的發展。「針對農業價格、農業資財的保證與優惠,造成生產越多,可獲得的保證價格越高,循環性的生產過剩,讓農業慢慢失去了競爭力,」經濟學者楊豐碩也說。
台大農經系出身的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則指出,台灣農業政策一直著重在增產,在有限土地上生產最大量的農產品,讓來自台灣的洋菇、蘆筍罐頭,一度佔有國際市場的百分之六十五,加上糖、稻米、香蕉的大量外銷,促進農業資本形成,滋潤國家經濟,襄助了工業的起飛。但一九六○年代農業發展到頂點後,農業政策走的還是數量經濟,以內向型考量,不曾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一九八○年後,「農業經營者已不知農業的明天何在?」陳希煌說,近年來,除花卉等少數幾項農產品打開外銷市場,整體農業逐漸衰敗。到今天,農業只佔我國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二.六,農產品已呈現高達四十五億美元的逆差。
農業奠定了台灣的發展,擔負著糧食政策,致使政府一直抱著虧欠農業的心理,「以工業收入補貼農業」成了台灣經濟起飛後的農政基調,反應在政府處理雜糧、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模式上,「這是溫水煮青蛙,」劉兆隆比喻。甘蔗與菸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靠著保證收購、公賣契作的支撐,台灣糖價與菸葉是世界平均的三倍,在糖與香菸陸續開放後,兩項產業已奄奄一息。外來米陸續進入後,稻米產業恐將步上蔗糖與菸葉後塵。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撐起農業保護傘
在全球化市場衝擊下,幾乎任何產業都被推上競爭線,農業也一如傳統製造業,必須接受「時代考驗」,但農業與工商業在國家整體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除了貿易功能,農業也扮演著維持糧食安全、旅遊休閒、綠色景致、甚至吸納失業人口的社會功能,農業擁有許多無法以金錢計算的「外部效益」,因此世界上除了極少數城市國家,包括被視為農業競爭力最強的美加、澳紐,都不敢忽視農業的無形價值。加上農業具有承受自然災害、生產過程漫長、產品齊一化困難的特性,使得各國給予農業的保護高過其他產業,農業談判更成為 WTO 中最難做出定論的項目,小農國家尤其主張農業的多元價值,試圖保護自己的農業。
WTO 針對各國境內的保護措施,也有一定容忍。除了嚴厲禁止可能扭曲貿易公平性的價格保證措施;對於研發、基礎設施、鼓勵減產的多種補貼,都被允許。「農業對社會的穩定異常重要,」楊豐碩表示,但在給予保護、以維持農業基本功能的同時,農業仍須順應潮流自我提昇。
「在貿易對抗中,台灣根本不具備抵抗優勢,不能期待以保護延緩轉型,這是醉生夢死,」出身雲林農家的劉兆隆指出。
劉兆隆以為,過去在「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總體經濟策略下,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但後半段的政策卻沒有完成,在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之時,公部門沒有意識到應該將工商業的經營觀念也帶進農業,「農業幾乎是最晚認知必須在行銷與品牌上,努力提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蔥蒜大豐收,宜蘭三星鄉舉辦蔥蒜節吸引遊客。結合農產與地方文化的休閒農業,在台灣已蔚為風潮。(卜華志攝)
生產第一,行銷不及格
台灣農業策略聯盟發展協會執行秘書李山仁一直記得,七○年代,電視台開闢的《省政信箱》,專門答覆農民在生產上碰到的各種疑難雜症,「台灣在農業技術上的進步與突破從未停止,」李山仁說,各地農試所、改良場、漁試所與民間業者,改良研發新品種的能量超強,「說它獨霸全球一點也不誇張」。
台灣農產技術儘管令人刮目相看,「但研發、生產與行銷三者未做適當結合,是台灣農業無法國際化的主因,」李山仁認為,台灣農業上實在不應走到今天這一步。農會也需要負起責任,過去最瞭解台灣農業的農會組織並未發揮力量,往往任由農民彼此互相殺價、導致中盤商過度剝削,利潤分配不均,形成「農業沒有三個月好光景」的惡性循環。「農會最知道地方需要,只有讓農會電子化、資訊化,成為農民與世界農業的轉接點,農業才有希望,」李山仁說。
市場全球化,四處可見便宜多樣的「舶來品」,小農國家農業因此遭重擊。
壯士斷腕,重建新農業
若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WTO 對台灣農業的意義,不僅限於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跟得上國際競爭,」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副教授陳政位提醒,政府更應該藉此思考台灣整體農業的走向,作適當的國土與產業規劃。陳政位舉例,過去在缺乏引導之下發展的畜牧、養殖業,就嚴重傷害了台灣環境,也成為農政單位的棘手問題。
正如傳統製造業在台灣產業結構轉型中,為取得低廉勞力、原料、土地,適時移出,雖造成台灣財政失血,但留下來的產業,也藉此改善體質,順利轉型。在農業涵蓋的農、林、漁、牧業上,除了林業已由賺取外匯轉型為以國土保育為經營目標;糧食作物在保護傘下拖一天是一天;畜牧業與養殖業則由於對水資源的過度利用,造成河川優氧化、地層下陷等惡果,近年來農委會藉著農產疫病、市場開放,適度「勸退」許多缺乏競爭力的農戶,希望農業能朝向低資源依賴發展,孱弱的產業體質可以更健康。
以養豬業為例,日本在一九七七年開放豬肉進口後,台灣養豬業一路竄升,民國八十三年,台灣已維持豬肉出口日本之冠多年。但為數多達一、兩萬的養豬戶,幾十、幾百頭的規模,不僅投資污染防治設備困難,也無法降低經營成本。在大陸豬肉逐漸搶佔日本市場後,台灣業者欲振乏力,民國八十五年,隨著走私豬隻而來的口蹄疫,落井下石,重挫畜牧業,農政單位遂適時鼓勵農民離牧,當時辦理離牧者多達六千六百六十七戶,政府發出將近十億台幣的離牧補貼,台灣一千四百萬頭豬隻一下少掉一半。
同樣的,在經濟起飛後,水產需求增加,養殖業在西海岸趁勢而起,高峰時多達五萬八千公頃的魚塭,讓西海岸國土流失,沿岸鄉鎮「泡湯」,直到近年來兩岸走私漁獲頻繁,抓不勝抓,許多養殖戶轉到大陸投資,台灣養殖面積才銳減為四萬公頃。在農委會最新的構想中,台灣養殖業應該朝向休閒型態發展,不再以量取勝,希望最終陸地養殖面積只維持三萬公頃。
進口農產品對台灣農業的衝擊早就「白熱化」,大賣場不時促銷的進口牛肉就是一例。
海產大反攻
「這是最壞的時候,卻也是最好的時機,」一路看著九孔、草蝦、鰻魚養殖轉往大陸與東南亞,然後搶攻日本市場、回銷台灣,農委會漁業署養殖沿近海漁業組副組長石聖龍表示,養殖業體質的不良已在這幾年反映,但幾年下來,台灣養殖業者並未被打垮。
由於大陸養殖環境持續惡化,養殖技術與台灣又有大段差距,漁產品質難與台灣較量,比如大陸養殖的大型文蛤,質地粗硬,台灣消費者難以接受;另一方面,大陸內需市場又快速成長,「五年前每人海鮮消費量三十幾公斤,如今已翻了兩番,台灣出口石斑到大陸,市價是台灣的三倍,內陸都會地區,一盤蝦叫價一千多台幣,」石聖龍表示,台灣與大陸交通便利,有利運輸,也是未來的利基。
更重要的是,養殖業經過驚濤駭浪,重新找到定位,「漁苗、觀賞魚、高級海水魚,已成為台灣養殖漁業未來的三個主力,」石聖龍說,台灣水產技術一流,在熱帶魚品種開發、漁苗培育上有厚實基礎。尤其漁苗是漁業裡的火車頭事業,使用水資源最少,加上遠洋漁源枯竭,未來整個亞太地區的漁苗需求高達二十億美金,近年來在漁民與農政單位共同努力下,國內每年三百億產值的養殖水產中,漁苗已佔了十分之一。全世界一年十五億美金的觀賞魚市場,台灣目前則只搶下六億台幣,「這些都是台灣反守為攻的好契機,」石聖龍樂觀篤定的說。
雖然失去外銷市場,畜牧業也在更新經營型態。過去幾年,許多養豬業者、食品加工業者,加緊垂直整合,擴大經營規模,「大成、長城、卜蜂……,」楊豐碩細數一家家成功一貫化作業的廠商,採取由原料一端開始,自己生產飼料、培育種豬、經營畜牧場、屠宰場、肉品加工、甚至開超市、餐廳,彌補過去只經營某一生產環節的缺陷,成功朝向食品加工、農產貿易、生技產業的結合發展。
經年佔領日本市場的台灣香蕉,已遭大陸、東南亞取代,但台灣香蕉口感佳、味道香,若能以高品質尋求新定位,前景仍然可期。
高品質、高價值
曾經來台的美國管理大師麥克波特表示,傳統產業都想往降低成本的方向走,卻不曾嘗試朝高附加價值發展。二十年前,日本稻農與酪農綁布條上街的身影,一如台灣五二○時的農民,但外來米再便宜、外國豬肉再廉價,日本米的精緻與藉由有機農業生產的安全保障,讓日本消費者對自己稻米維持高忠誠度,日本在前年放棄好不容易爭取來的稻米限量進口,因為他們已不擔心競爭。同樣的,日本是全世界最大豬肉進口國,國內仍然養著兩千萬頭豬,因為日本豬隻體質好、品質佳,售價雖高,仍然擁有一定市場。
上任後大力推動農業策略聯盟的陳希煌表示,國際化不代表農產品必然「全倒」,從去年初開始,台灣農業策略聯盟努力推動農民、農會、與產銷通路結盟,將蒜頭、蔬菜、芒果、蓮霧等十幾種農產品作最嚴格的分級包裝後,推銷到國外。
雖然 WTO 將對許多農業縣造成衝擊,但各鄉鎮特產與地方文化、社區結合的休閒農業,也在這幾年為地方帶來商機,酒莊、香草農莊……,農業出現了許多新奇而浪漫的構想,許多點子聽起來或許遙遠,卻在落實當中。何況背負著糧食重任、辛苦走了五十年的台灣農業,此時最需要的,不正是更多的創意與想像?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
海水養殖的海鱺與石斑,已取代鰻魚、草蝦,成為台灣漁產出口大宗。(卜華志攝)
甘蔗、香蕉、鳳梨、洋菇……,曾奠定台灣發展基礎,後期卻因跟不上國際化腳步而沒落。農業政策需結合技術與行銷,走入國際市場。(本刊資料照片)
從雜糧作物、水產到畜產業,無一不在WTO的威脅之下:花生、香菇等雜糧在中國大陸競爭下產值確定大減;畜牧業體質可望調整;養殖業將轉向漁苗、熱帶魚等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